婉約詞是指自花間詞以下,以溫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彥等詞人為代表的詞派,他們的詞表情達意壹般崇尚含蓄婉轉,充分發揮了詞"專主情致"的特點。修辭委婉、表情柔膩的詞作。婉約詞在取材方面,多寫兒女之情,離別之緒,在表現方法上多用含蓄蘊藉方法將情緒予以表達,其風格是綺麗的。婉約詞出現較早,從唐五代以溫庭筠為代表的“花間派”開始,繼有宋初的歐陽修、晏殊、晏幾道,與歐、晏同時的柳永,雖在詞的表現方法上大有改進,但仍未脫離婉約風格。之後,又有秦觀、賀鑄,李清照繼起。 婉約詞是壹種配樂歌唱的新體詩,從其誕生之日起,就跟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舊唐書·溫庭筠傳》曾記載飛卿“能逐弦歌之音,為側艷之詞”。天才的作家們既有文學素養,又都洞曉音律。每填壹闋,往往錘字煉句,審音度曲,把如畫的意境,精煉的語言和美妙的音樂緊密結合起來,既表情達意,又悅耳動聽,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婉約詞便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曲新詞酒壹杯”,這些溫柔香艷之曲,懷人贈別之調,又多是歌伎舞女們在花間、樽前,輕歌曼舞中彈唱的。壹曲之後,余音繞梁,沁人心脾。“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便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淺斟低唱。這類“旖旎近情,鋪敘展衍”的新曲,往往使聞者銷魂。婉約詞音節諧婉,“語工而入律”。情調柔美,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唐五代詞早就具有這壹特點。兩宋時期,婉約詞空前繁榮,風靡全國。柳永的詞,“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之。可見當時傳播之廣。直至近代,婉約詞依然具有“可歌性”。這是它的突出特點。 言情,是婉約詞的傳統題材,也是婉約詞的主要特點。它以情動人,道盡人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 中國宋詞風格流派之壹。北宋詩文革新派作家如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都曾用“豪放”壹詞衡文評詩。第壹個用“豪放”評詞的是蘇軾。 蘇軾之後,經賀鑄中傳,加上靖康事變的引發,豪放詞派獲得迅猛發展,集為大成。這是第三階段即頂峰階段。這壹時期除卻產生了豪放詞領袖辛棄疾外,還有李綱,陳與義,葉夢得、朱敦儒、張元幹、張孝祥、陸遊、陳亮、劉過等壹大批傑出的詞人。他們相激相慰,以愛國恢復的壯詞宏聲組成雄闊的陣容,統治了整個詞壇。 第四階段為延續階段,代表詞人有劉克莊、黃機、戴復古、劉辰翁等。他們繼承辛棄疾的詞風,賦詞依然雄豪,但由於南宋國事衰微,恢復無望,風雅詞盛,漸傾詞壇及豪放詞人偏擅粗直詞風等原因,豪放派的詞作便或呈粗囂、或返典雅,而悲灰之氣漸趨濃郁則是當時所有豪放詞人的***同趨向。豪放派的特點豪放派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於狂怪叫囂。南渡之後,由於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展,陳與義、葉夢得、朱敦儒、張孝祥、張元傒、陳亮、劉過等人承流接響,蔚然成風。豪放詞派不但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影響詞林後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它不僅描寫花間、月下、男歡、女愛。而且更喜攝取軍情國事那樣的重大題材入詞,使詞能象詩文壹樣地反映生活,所謂“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入”。它境界宏大,氣勢恢弘、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為能事。詞論家對蘇軾詞所作的“橫放傑出” “詞氣邁往”“書挾海上風濤之氣”之評,對辛棄疾所作的“慷慨縱橫”“不可壹世”之評,可移向豪放派。豪放派內部的分派較少,僅有蘇派、辛派、叫囂派三個階段性的細支。其風格雖然總稱豪放,然而各詞人風格亦有微差:蘇詞清放,辛詞雄放,南宋後期的某些豪放詞作則顯粗放,清朝的豪放詞人如陳維崧等亦多寓雄於粗,以粗豪見長。由於豪放詞人嗜於用典、追求散化、議論過多,某些豪放詞篇遂有韻味不濃、詞意晦澀、形象不明、格律欠精等缺點,這些亦是無庸諱言的。豪放派雖以豪放為主體風格,卻也不乏清秀婉約之作,不名之家如此,名家亦如此。
上一篇:京劇中著名的老聃是誰?下一篇:從東麗開發區到楊柳青時嘉大院怎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