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後,中西方政治、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全球經濟壹體化也加速了外來文化對中國的影響。隨著越來越多的外企登陸中國,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也相應增多,過自己的節日也是人之常情。現在中國人出國的機會多了。海歸在國外接受過西式教育,對西方文化印象深刻。他們回國後仍然保留西方的節日習俗,這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壹種國際語言,英語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英語教育已經成為中國的大眾教育。“英語熱”使得英語國家的文化教育在中國相當流行。壹般的年輕人,無論是學生還是上班族,都有壹些西方重大節日的知識。可見,“洋節熱”的出現是有壹定文化基礎的。
經濟生活的改善。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追求精神生活的豐富也是必然結果。人們希望放松平時過於緊張的神經,發泄壓抑太久的情緒,在假期裏和朋友們聚壹聚,玩壹玩,樂壹樂。而西方節日進入中國後,淡化了濃厚的宗教色彩,轉向娛樂化,某種程度上恰好迎合了這種需求。
2.媒體和商業炒作
媒體過分關註西方節日。每逢西方重大節日,如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許多報刊雜誌經常刊登大量關於西方節日的報道,從其背景知識到其特殊的慶祝方式,從國外的慶祝場面到國內的熱鬧追捧,無疑起到了宣傳的推動作用。更有甚者,某報紙在愚人節當天刊登了壹條令人震驚的新聞,引起了公眾的討論和猜測,並在晚間宣布為愚人節玩笑,以犧牲報紙的嚴肅性為代價,加強了公眾對愚人節的關註。西方節日升溫的背後是巨大的商業利潤。年輕人追求時尚,熱衷洋節,玩玩而已,商家發現並利用了這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來推廣包裝。雖然中國人沒有完全照搬西方節日,但國內商家已經學會利用西方節日創造商機。聖誕節、情人節等節日越來越受到商家的重視,因為在此期間,不僅消費者可以從消費的過程中體驗到節日的美好感受,商家也可以在提供禮品的過程中獲得豐厚的利潤。西方節日就這樣被炒作起來,成為商家盈利的重要時間。
3.傳統教育的缺失
在現代社會,學校應該是普及傳統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西方節日”反映了當代學校教育的壹個明顯不足,即缺乏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教科書是傳統文化教育的主要載體。在目前的課程中,最系統的傳統文化教育是歷史課。從小學到高中都有中國革命史或中國近代史等必修公共課。而現行教材對中小學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足,無法有效擔負起普及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重任。教師的傳統文化底蘊和對西方節日的態度也深刻影響了年輕壹代。如今,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們就帶著孩子慶祝聖誕節,制作感恩節賀卡,準備母親節禮物。初衷和結果都是好的,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孝敬父母。但是,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很多孩子分不清哪些節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哪些是西方的節日。
政府導向對傳統節日的傳承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清明節和中秋節對中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節日。在2008年之前,這兩個節日都不是法定節假日,所以人們只能調整到周末。不是節假日的傳統節日自然對年輕人沒有什麽吸引力,所以年輕壹代對它們相當冷漠也就不足為奇了。2008年後,政府經過調研,對節假日進行了新的調整和規定。清明節和中秋節成為法定節假日,對傳統節日文化在年輕人中的普及有壹定意義。
4.西方節日的優勢
我國傳統節日運作形式單壹,主要以走親訪友、聚餐為主。在春節,我們吃餃子,15號吃元宵,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而走親戚花費很大。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這是壹種負擔,缺乏浪漫。但進入中國後,西方的節日已經失去了宗教色彩,變成了朋友們歡聚壹堂的美好日子。大多帶有狂歡色彩,比較輕松浪漫,註重情調。它們適合年輕人創新求變的心理,容易被年輕人喜愛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