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腺由細管狀腺體和導管組成,是分泌眼淚的器官。淚腺位於眼眶上方的淚腺窩,分為兩部分:上部為眼眶,也叫上淚腺,體積較大,形似杏仁,約12mm×20mm;下半部是眼瞼,也叫下淚腺,比較小。淚腺內有10 ~ 12根引流管,淚液產生後從這些引流管排出。正常情況下,淚腺白天分泌約0.5 ~ 0.6毫升的淚液,滋潤眼球的結膜和角膜,但在人睡覺時停止分泌淚液。
眼淚是壹種弱堿性透明液體,其中98.2%是水,其余是少量無機鹽和蛋白質組,以及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補體系統等物質。
眼淚產生後,通過淚道排出體外。淚道由淚點、淚小管、淚囊和鼻淚管組成。上下眼瞼緣內側各有壹個淚點。眼淚像下水道壹樣從淚點進入淚小管,通過長約10mm的淚小管進入淚囊。淚囊是專門用來收集和儲存眼淚,防止眼淚流出的。淚囊大小約為12mm×6mm,在淚囊下方有壹根長12 ~ 24 mm,直徑3 ~ 6 mm的管子,即為鼻淚管。淚囊中的淚液通過鼻淚管進入鼻腔。所以我們點眼藥水的時候要用手指按壓鼻根,就是為了防止眼藥水通過鼻淚管流入鼻腔。
眼淚並不能完全說明心情的變化。當灰塵等異物落入我們的眼睛時,會產生大量的眼淚將它們沖洗出來。淚液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補體系統、乳鐵蛋白、β-溶素等,能抑制細菌的生長。所以,眼淚還有壹個很重要的功能——防禦。此外,眼淚還可以潤濕眼球表面和結膜囊,改變角膜的光學性質。
淚液均勻分布在結膜囊內,形成壹層液膜,醫學上稱之為淚膜。角膜前方的淚膜稱為角膜前淚膜。淚膜很薄,角膜前方的淚膜厚度只有6 ~ 10 nm,但即使是這種薄薄的淚膜,從裏到外也可以分為三層:粘液層、水層和脂質層。粘液層厚度僅為0.02 ~ 0.05納米;水狀層是淚膜的主要部分,在角膜前方平均厚度為6 ~ 10 nm,占淚膜厚度的98%。它能保持角膜和結膜濕潤,是淚液功能的主要成分。脂質層厚度為0.05 ~ 0.5 nm,其作用是防止水樣的淚液與空氣直接接觸,減少蒸發。三層淚膜其實沒有明確的界限,都是漸變的。除了保持眼球濕潤,淚膜對改善眼睛的屈光系統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角膜是眼球屈光系統最重要的部分之壹,但是沒有淚膜的角膜是不光滑的,然後東西就會變得模糊。當角膜上有淚膜時,眼淚可以填補角膜上的壹些微小劃痕,使角膜光滑,看東西更清楚。眼球上的淚膜分布不均勻,但在角膜處最厚,在眼瞼緣附近最薄,所以在角膜前形成理論上的“凹凸透鏡”,提高眼睛的屈光性能。上下眼瞼閉合時,淚膜逐漸增厚。上下眼瞼閉合到2mm時,淚膜形成壹個細長的“凹凸柱面透鏡”,通過它可以讓事物變得更清晰。我們經常看到有人近視或散光時,經常瞇著眼看東西,與此有關。此外,淚膜還為角膜提供必要的營養。
人為什麽會哭?
俗話說的好;喜怒哀樂是人的天性。即使是個性很強的人,也難免會流淚或流淚。而且,人不僅難過的時候會流淚,開心激動的時候也會流淚。探究流淚的具體原因,還是“英雄有淚不輕彈”還是“花前淚下,月下傷”,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
人類學家發現,在多種靈長類動物中,人類是唯壹會哭會流淚的成員。眼淚是人與生俱來的簡單行為。誰都可以不學。它像心臟跳動和腎臟排泄壹樣是本能的,像嘆息和打噴嚏壹樣是自發的。那麽,人為什麽會流淚呢?眼淚對人體有什麽影響?有什麽意義?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長期困擾著研究者。進化論的創始人查理。
達爾文曾推測,眼淚是進化的壹種“遺跡”,與進化過程中的生存競爭無關。哭的時候眼睛周圍的微血管會充血,同時小肌肉會收縮保護眼睛,導致淚腺分泌眼淚。達爾文認為對於人體來說。眼淚本身就是毫無意義的副產品。
美國人類學家阿奇利·蒙塔戈(Achille Montago)持與達爾文相反的觀點。他認為流眼淚對人體是有益的,這種益處在進化中有壹定的影響,所以可以通過自然選擇代代相傳。人類的眼淚是適者生存的結果。他舉例說:眼淚中含有溶菌酶,溶菌酶是人體的壹種自衛物質,它能保護鼻咽粘膜免受細菌感染。觀察表明,幹哭無淚容易使鼻咽粘膜幹燥,引起感染。
今天,越來越多的學者贊同蒙塔古的觀點,認為眼淚可能對人體有壹些好處。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威廉·福利(William Foley)從心理學和生物化學的角度對眼淚進行了全面的研究。他把眼淚分為反射性眼淚(比如洋蔥刺激的眼淚)和情感性眼淚。五年後,威廉。
福利研究了數千名淚流滿面的“誌願者”。他的統計顯示,在壹個月內,男人很少會哭超過7次,而女人會哭超過30次。大多數被試每次哭12分鐘,偶爾哭1小時40分鐘。晚上7點到10,和家人朋友聚會,或者看電視,是情緒流淚頻率最高的時間。據自訴,約45%的男性經常壹個月沒哭過壹次。只有6%的女性可能壹個月不會哭壹次。40%的女人會因為爭吵、婚姻、愛情等人際關系而哭泣。只有36%的男性會因為人際關系而流淚,而為電影、電視、書籍和不明原因的抑郁癥而流淚的比例明顯高於女性。福利用特制的小試管收集受試者的淚液,並對淚液樣本進行分析測試。他發現,情緒化的眼淚含有更多的蛋白質,而反射性的眼淚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在這些復雜的蛋白質中,有壹種化學物質可能類似於止痛劑。根據這個結果,弗雷推測眼淚可能是壹種排泄行為。可以消除人體內因情緒壓力導致和積累的生化毒素。這些毒素如果不通過眼淚排出,就會留在體內。會對健康不利。情緒眼淚排出毒素,恢復流淚者的心理和生理平衡,有益健康。但是,通過眼淚排出的是什麽毒素呢?眼淚中含有的蛋白質有哪些不同的作用?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又是如何代謝的?這些連福利自己都不清楚。了解這些問題有助於人們判斷弗雷的理論是否正確。
那麽,為什麽靈長類動物中只有人類會流淚呢?對於這壹點,研究者們似乎很長壹段時間都找不到合理的解釋。1960年,英國人類學家愛麗絲·哈代教授提出了轟動壹時的海猿假說。以前的人類起源理論認為,人類誕生的階段是森林和草原。哈代提出,在人類進化史上,存在了數百萬年的水生海猿階段。這個特殊的階段至今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印記,留下了解剖和生理的痕跡;這些特征在其他陸生靈長類動物中沒有,在海豹、海獅、海鳥等海洋動物中也存在。例如,人的淚腺分泌眼淚,其中含有約0.9%的鹽。這種特殊的生理現象也是海洋動物的特征,是古代海猿階段留在人體上的痕跡。在缺鹽的土地上進化發展的動物是不可能產生這種“耗鹽”的生理特征的。哈代教授的海猿假說剛提出時曾被認為是“異想天開”。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壹假設並沒有被反駁。相反,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相信這壹假設。從65438到0983,澳洲墨爾本大學的生物學家比利·童丹教授研究並比較了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控制鹽平衡的生理機制。他的研究還提出,人類的眼淚可能源於海洋動物淚腺的鹽分泌機制。海猿理論可能是目前唯壹能解釋人類眼淚起源的理論。然而,這壹理論仍然缺乏可靠的化石依據。它還沒有被大多數人類學家所接受。作為人類起源和進化的假說,海猿理論需要進壹步完善。
人類的眼淚是如何起源的?人為什麽會哭?盡管研究人員從不同角度對此進行了探索,但這些問題仍然是科學之謎。可以說,對眼淚行為的認真研究才剛剛開始。要解開眼淚的秘密,需要各方面研究者的共同努力。
那麽眼淚有什麽作用呢?
每個人的眼睛裏都有壹個制造眼淚的“小廠”,人們把它命名為“淚腺”。每天,淚腺都在不停地制造眼淚。眼淚的用處可大了。眨眼時,眼淚均勻地塗抹在眼球上,起到濕潤眼球的作用。眼淚還可以洗去眼球表面的汙垢,保持眼球清潔,殺死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