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倉儲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倉儲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壹、倉儲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

從某種意義上說,倉儲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據核心地位。從物流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出,物流的研究是從解決“牛鞭效應”開始的,即在多環節流通過程中,由於對各環節需求的預測存在誤差,隨著流通環節的增加,誤差被放大,庫存越來越偏離實際最終需求,導致存儲成本和市場風險的提高。解決這壹問題的途徑是從研究合理的安全庫存開始,以改變工藝和建立集中配送中心為終點,從而改變生產方式,實行訂單生產,將靜態庫存管理轉變為動態JIT配送,達到減少庫存數量和周期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倉庫越來越集中,每個倉庫覆蓋的服務範圍越來越大,倉庫處理的貨物越來越多,操作越來越復雜,但是倉儲的周期越來越短,成本遞減的趨勢沒有改變。根據發達國家的統計,現代物流的發展史就是壹部庫存成本在總物流成本中的比重逐漸下降的歷史。

從很多微觀案例來看,倉儲管理已經成為供應鏈管理的核心環節。這是因為倉儲總是出現在物流環節的交界處,比如采購與生產之間,生產的初級加工與整理之間,生產與銷售之間,批發與零售之間,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等等。倉儲是物流各環節不平衡的表現,倉儲也是解決這種不平衡的手段。倉儲環節集中了上下遊流程整合的所有矛盾,倉儲管理就是要實現物流流程的整合。如果用運籌學的語言來描述倉儲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可以說是在運輸條件有約束的條件下,尋求最優的庫存(包括布局)方案作為控制手段,使物流達到總成本最低的目標。在很多具體情況下,物流的整合和優化實際上歸結為倉儲的方案設計和運作控制。

這裏必須說明壹下,傳統物流和現代物流最大的區別還體現在庫存環節。傳統倉儲業基於收取倉儲費的商業模式,希望自己的倉庫永遠是滿的,這與物流的目的背道而馳。現代物流以整合流程、協調上下遊為己任,靜態庫存越少越好。其商業模式也是基於對物流總成本的評估。因為這兩種倉庫管理在業務模式上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在入庫、出庫、分揀、理貨等具體操作上很難區分,所以在分析研究時壹定要註意它們的異同,而這些異同也會體現在信息系統的結構上。

二、倉庫管理的主要內容

倉儲管理的內容應包括三個部分:倉儲系統的布局設計、最優庫存控制和倉儲作業。這是三個層次的問題,相互關聯。

倉庫系統布局是頂層設計,是供應鏈設計的核心。就是通過樞紐的布局設計,將壹個復雜混亂的物流系統改造成“幹線運輸+區域配送”的模式,樞紐就是以倉庫為基礎的配送中心。在相應的信息系統設計中,表現為“聯合數據庫管理”的模式,分為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三類,其中配送中心的選擇和設計是整個系統布局的關鍵。這部分內容通常是WMS不包含的,但對版面設計變化的適應性和普適性也會成為客戶選擇WMS的重要依據。

庫存的最優控制部分是確定倉庫的業務模式,即確定倉庫的管理目標和管理模式(根據上層設計的要求)。如果是供應鏈中的實施環節和成本中心,多以服務質量和運營成本為基礎,追求合理庫存甚至零庫存;如果是獨立核算的利潤中心,則是完全不同的目標和管理模式。除了服務質量和運營成本,更關心的是利潤核算。因此,計費系統和客戶關系管理已經成為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營銷戰略和戰術已經固化在計費系統中。

倉儲作業的操作是最基礎的部分,也是所有WMS中最* * *的部分。正因為如此,倉儲作業的信息化部分成為了WMS區別於進銷存、ERP等其他管理軟件的標誌。這部分內容既要按照上壹層確定的控制目標和管理模式作為壹個作業流程來實施,又要與許多專用存儲設備的自動控制系統相銜接,所以在技術上是最復雜的部分。國內WMS與國外先進存儲軟件相比,最大的差距可能就在這裏,市場價格會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也是這個道理。

三、WMS在中國的應用

倉儲管理系統(WMS)是倉儲管理信息化的壹種具體形式,在中國的應用還處於起步階段。目前我國市場存在二元結構:以跨國公司或少數國內先進企業為代表的高端市場,WMS應用比例較高,系統也集中在國外基本成熟的主流品牌;以國內企業為代表的低端市場主要應用國內開發的WMS產品。基於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收集的物流信息化優秀案例,從應用的角度分析了國內企業WMS的概況。

第壹類是基於典型配送中心業務的應用系統,可見於銷售物流,如連鎖超市的配送中心,也可見於供應物流,如生產企業的備件配送中心。北京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現代物流中心就是這樣壹個典型的例子。該系統的目標是實施國家藥品物流管理控制標準GSP,優化流程,提高效率。系統功能包括采購管理、庫存管理、訂單管理、揀貨、驗收、配送、射頻終端管理、貨物和貨位基本信息管理等功能模塊;通過網絡化和數字化,可以提高圖書館作業控制和任務安排的水平。該系統縮短了50%的配送時間,訂單處理能力提高了壹倍以上,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成為醫藥物流的典範。這種系統主要用於制造或分銷行業的供應鏈管理,也是WMS最常見的類型。

第二類是以倉儲技術集成為主要目標的系統,解決各種自動化設備的信息系統之間的集成和優化問題。WISCO第二熱軋廠的生產物流信息系統就屬於這壹類,主要解決原料倉庫(鋼坯)、半成品倉庫(粗軋板)、成品倉庫(精軋板)之間的協調運行問題,否則就不能保持連續運行,不僅放空生產力,而且浪費能源。系統的難點在於物流系統與軋線自動化設備系統的無縫銜接,使得庫存成為生產線的流動環節,也使得生產線成為庫存運作的組成部分。各種特種設備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WMS不僅要集成設備系統,還要集成工藝系統,還要集成到更廣泛的企業信息系統中。這類系統所涉及的流程相對標準化、專業化,出現在大型ERP系統中,成為重要的壹部分。

第三類是側重於倉儲業管理決策的應用系統。其顯著特點是擁有非常靈活的計費系統、準確及時的賬務系統和功能齊全的客戶管理系統,為倉儲行業提供決策支持信息。華潤物流有限公司潤發倉儲管理系統就是這樣壹個案例。這類系統多用於壹些提供公共倉庫倉儲服務的企業,其流程管理和倉儲作業技術多,特色少,所以要求不高,適合為大部分客戶提供壹般性服務。公司采用了壹套適合自身特點的WMS後,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倉庫利用率,經濟效益顯著增加。

以上三種WMS只是從應用角度的簡單分類。第壹種WMS比較標準,但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壹下子用上。第二類常用於企業內部物流的發展。生產企業或商業企業在推進信息化時,物流部分往往從自動化開始,然後與企業的其他信息系統集成。第三類是傳統倉儲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型過程中經常看到的情況。WMS的這些分類反映了中國物流需求還不是很成熟的現狀,所以各有各的位置。

  • 上一篇:中國古代哪些女子曾被施裸刑?
  • 下一篇:2022社區清明節文明祭祀宣傳計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