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1909,山東棲霞縣牟家團人,祖籍湖北公安縣。1928年考入北大預備學院,兩年後升入哲學系。中國,現代思想家、哲學家,獲香港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在各高校教授邏輯學和西方文化。1960年應邀在香港大學做中國哲學講座。65438-0968從香港大學調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哲學系系主任。1974年從香港中文大學退休後,繼續在臺灣省各大學任教,直至1995年逝世,享年86歲。
牟宗三的學術研究範圍包括邏輯學、康德哲學、宋明理學、魏晉玄學和佛教。
首先,人
牟宗三說,他生活的那個時代“連根拔起,空無壹物”,他自己就是壹個“孤獨而險峻”的人。他說他寫的文章是“置於天地之間,自悟者,迷者自迷。”他有壹句名言,“少年要聰明,中年要有本事,老年要有境界。”
牟宗三對徒弟熊十力有很深的感情,熊十力曾這樣評價自己:“人謂我孤冷,我以為人非孤冷極冷,難耐與世和諧。”
熊十力曾對牟宗三說,不要以為自己懂,其實遠非如此。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牟宗三對熊十力的評價極高:“當今天下,自黃帝、堯舜以來,只有壹人能不離不棄,直取大壽。”
牟宗三非常不贊成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所以我看他所有的知識都成了搬弄是非的工具,沒有靈魂了。”同時,他也批評了時任北大校長的胡適。
對於梁漱溟,雖然有過幾次不愉快,牟宗三還是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梁先生也是壹個保持了風度的君子,與庶人不同。”
第二,哲學
牟宗三認為,要做好哲學,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第壹,忘掉現實和名利,表現得像個男人,這叫“勇氣”
第二,不囿於壹切規則,牟宗三稱之為“逸氣”和“智”
第三,萬物都有壹種奇特的感覺,卻能進入自然的本源,是透明的。牟宗三稱之為“原始人普遍的悲哀”和“仁之根”,其實就是“悟”
但這三點都是向外的,也就是“取”,還沒有達到“不取”的境界。
從哲學上努力有兩種方式,柏拉圖從客體方向努力,康德從主體方向努力。當修行的主體,也就是“道德心”確立了,才真正達到了“海底紅輪”的境界。在恩格爾的境界中,智力、意誌、情感都已完備,牟宗三稱之為“辯證綜合體系”。
這個系統壹定要集成,不能稍有差錯。否則可能會導致“淺薄的理性主義”和“理性的唯物主義”,更有可能導致尼采那樣的瘋狂。
第三,宗教
古希臘傳統演變的結果是“物本”,基督教是“神本”,人本是空的。“如果人極其正直,那麽上帝和事物就能各得其所。人若極正,則神與物不能得其位。”而“立人間極”就是中國的儒家。
至於中國的儒釋道,牟宗三分析得很透徹:“觀其業,則知莫若佛,觀其物,則知莫若道,盡可能博學,開啟價值之源,確立價值之主體。”
對於佛教與時代,牟宗三認為“佛教與時代的興盛並無因果關系”,“晚唐五代的衰亡並不是因為佛教而再次沒落,唐朝的興盛也不是因為佛教。我並沒有把晚唐五代的衰落歸咎於佛教,也就是沒有說有這樣的因果關系。我只說佛的數量治不了這種墮落。之所以教不了,治不了,不是因為佛教徒沒有能力,而是因為他的心靈方向不在這裏,因為佛教的本質與這方面無關。”“所以,既不負責亂,也不負責治。亂不能歸於它,治也不能歸於它。這就是所謂的無關緊要。”
第四,學習
關於“生活的知識”,牟宗三認為“讀西方哲學,很難接觸到生活的知識。西方哲學的精彩不在生活領域,而在邏輯、知識和關於概念的思維方式領域。所以他們沒有好的人生哲學。”西方人是有宗教信仰的,但是他們不能在自己宗教信仰的基礎上去了解生活。他們有‘知識中心’的哲學,卻沒有‘生活中心’的生活知識。"
牟宗三深刻地感受到了現階段“生活的知識”的衰落。“自辛亥革命以來,很少有人關註這類知識。道德價值意識低,歷史文化意識低,無非是這個時候。”“從此,他回歸儒學,重新開啟了人生的學問。繼承孔孟,沿襲明末,可以得清以來的扭曲,解封。中華民族最終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戰勝艱難困苦,屹立於世界。”
《水滸傳》壹文中,談到李悝jy遷母,牟宗三說:“李悝jy不遷,不是李悝jy;又不是李悝jy能動能上。”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就像寶玉和黛玉壹樣,如果黛玉真的嫁給了寶玉,“黛玉還叫黛玉嗎?”這是壹個自然的悲劇,是壹開始就投下的。" . "《水滸傳》中的人物雖然活不了我們的社會生活,但是到了梁山,也就成了壹個梁山社會。“說到境界,在牟宗三看來,《紅樓夢》是小乘,《金瓶梅》是大乘,《水滸傳》是禪宗。"作者說他很幸運地走上了孔子的道路. "誰要是回到梁山泊的境界,就當我沒救了。"
對於古代政治和學術,牟宗三常說:“只有治,沒有政;只有官僚,沒有政治”,“政治比奸夫更壞,學術比名人更壞”。
關於西學與中學,牟宗三認為西學以“理”為基礎,以“理”把握自然;中國之學,始於“生”,以“德”滋養生命。
牟宗三也批評大學教育,但他提到的大學是在1949之後的臺灣省。
中國自古說“大學之道,在於清德”。想問壹下現在的大學教育有沒有「明德」?現在的學校教育是以知識為中心,卻沒有“明德”的知識。“明明德”的學問,才是真正的“人生”的學問。
動詞 (verb的縮寫)歷史
人類的歷史往往是開著關著,壹下子高,壹下子低。在《論存在即合理》壹文中,作者在闡述歷史判斷只能從精神實體出發的過程中,以中國先秦歷史為例。從朝到周代,是壹個向上的發展,有的形成,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有周大壹統文化體系的形成。但春秋戰國以後,周聞的統壹逐漸被打破,井田制逐漸被廢除,貴族衰落,士子逐漸興盛。從戰國到秦國,其實是衰落的(精神)。秦始皇的奸詐殘忍,法家的不厚道,都是心裏黑,只有壹個政治技巧,賞罰不期。所有的人格、人性、道德、仁義都處於閉塞之中。(詳見牟宗三《歷史哲學》。)
至於中國的學習傳統,牟宗三認為是被清朝破壞了。他痛心疾首地說:“真正的生活學習是在中國。但這種學習的傳統早就斷絕了。”那麽,這個傳統是什麽時候結束的呢?牟宗三自問自答:“什麽時候斷的?它與吳明隔絕了。”,“儒家的生命和智慧,自不證自明的死亡之後,已經消失了。在清朝的三百年裏,儒家只是壹種法規和習俗的傳統。”今天的陋習,是清朝不好的波折遺留下來的。“在西方‘剛剛壹帆風順,走向現代化’的時候,中國‘被清朝扭曲了,卻無法繼續,所以沒有和西方同步發展”。通常說中國落後300年,其實不是落後,而是扭曲了300年。自民國以來,這種扭曲的遺產仍在蔓延。”清朝的300年是中華民族發展到近代的大不幸。國民生活和文化生活壹起被摧殘和曲折。"從明朝開始,人們測量知識已經有三百年了. "其實無所謂高與低,只有多少”,全世界說話的人多了去了。
“中國文化有壹種特殊的氛圍,就是註重人與人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人與人之間的這種責任和義務,來源於“禮樂之教”,孔子由此點出仁義,孟子則用“仁義內化”來表示善,宋明之際,得出“心性論”。牟宗三把王陽明的“心學”稱為“致良知”。
牟宗三和熊十力對“觀物知知”的理解有很大的差異。“知在物中”最早出自《禮記》?大學。對於如何解釋這句話,儒家學者壹直存在分歧。朱解釋說,獲取知識取決於研究的東西。“妳要知道我所知道的,就應該在眼前的事情上窮。”陸九淵曾認為朱的“格物致知”方法過於“碎片化”。王陽明將其理解為通過克服私欲實現良知。他在《大學問》中說:“那些‘知’雲的人,並不是後世儒家所說的充實自己的知識,這會使我的良心失聰。”王陽明曾經因為諸葛吐血失敗,在他的身體裏留下了終身的隱疾。對這句話的不同解讀,反映了朱理學與王陽明心學的巨大差異。熊十力意識到宋明理學與心學各自存在的問題,找到了以“良知”為基礎的道德與以“認知”為基礎的科學之間的張力,主張將王陽明對“知識”的闡釋與朱對“人格”的闡釋結合起來。牟宗三認為很難將兩者聯系起來。良知必須實現,良知必須遵循。
第六,儒家思想
牟宗三是理學的代表人物。他認為,雖然中國的儒家學術中沒有科學和宗教,但“儒家學術中已經包含了最高的、最完善的宗教意識、精神和境界。”
“儒家學術不科學、不民主、不宗教,但也不反科學、反民主、反宗教。”牟宗三非常贊同這種說法。
關於孔子的幽默,牟宗三說:“孔子有重情而不露其重,有其悲而不露其悲,承擔壹切責難和諷刺而不露其怨。這就是幽默。”明末著名說書人劉敬亭常用孔子。他是這樣描述的:“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我家老夫子只是兩眼昏花點了六經。”後來,儒家的幽默漸漸失傳了。
對於古代儒家,牟宗三認為“在君主專制下,儒家理想妥協,是不得已而為之,是以天下之樂為基礎的。”
牟宗三認為,只有儒家才能發展“人生之知”,“仁者與世間萬物融為壹體”。
儒家的學說就是要做到滿滿當當,可以當作壹種美德。這不是個人的救贖。壹旦壹切都保存了,壹切都保存了。個人的完美,國家的完美,對教育的高聳贊美,是連在壹起的。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儒家聖人的仁。
牟宗三不遺余力地推崇儒家思想。在《當前中國的宗教走向》壹文的最後,他說:“我終於相信中國文化會恢復生機,儒學會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