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圪麻以它那色澤金黃,芳香柔軟的口感,成為了我們這壹帶眾多人喜愛的美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是我們這裏大人小孩最為企盼的食物。童年時代的我們,能吃到油圪麻感覺是天底下最美的享受,油圪麻也成了我們童年時代裏的壹種奢望,每天都能吃到油圪麻就感到是世界上最幸福,最開心的生活。
?
? 在童年的記憶裏,壹年中能吃到油圪麻的次數也就那麽三兩次,都是在逢年過節的重要日子裏。“再窮也不能窮過年”,這是大多數人的願望。每到年三十或者大年初壹,很多的村民家中都會坐上油鍋,做壹頓盼望很久的美食油圪麻,讓人們享受節日帶來的快樂與喜悅。家家戶戶燒起了油鍋,油香飛揚,小麻油的香味就會充斥在全村的大街小巷,飄逸在村莊的上空。走在街巷裏,壹股股濃香四溢的香氣就會鉆進人們的鼻孔中,在鼻中徘徊,攪動著人的心扉,透人心脾。撲鼻而來香氣刺激我的味蕾,巴不得中午快點降臨。
? 油圪麻雖然好吃,但真正把油圪麻做成色、香、味俱全,能引起食欲的油圪麻,還是有很多的講究。既要掌握火候,又要把面操作到位,攪拌好,所以說,油圪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成受人們喜歡的食品。油圪麻的做法有多種。在我們當地用的最多的是把燒開的水晾透,當晾壹陣用手指在水中蘸壹下,估計壹下水溫的高低,感覺不冷不燙時,也就是和人的體溫接近了,相當於37℃左右。向水中放入1至2克的堿面,然後再把面粉撒入水中不停地攪動。童年時代的我最愛看母親做飯的過程,特別是像在做油圪麻這種美食時,我會留心她做的每壹個細節,有時還要幫壹下忙,幫助母親攪動面團,參與到做飯的過程中來,享受做飯的快樂。攪拌壹陣後讓面醒壹陣,再攪拌,再醒面,這樣反復多次,直到能用筷子把面挑的高高的,長長的,有筋道。在攪拌的過程中不斷有圓圓的氣泡鼓起,泡膜薄如蟬翼,細膩潤滑,第壹道工序就算完成了,只等著上油鍋去煮了。油圪麻的形狀有長條型和小圓球型兩種,長條的多數都是當作禮品相送,因為長條型的放在碗裏顯得大氣排場,送親戚感覺有面子。小圓球型的多數都是家裏自己吃。煮油圪麻要把油燒紅,用筷子抄起壹塊塊小小的面團放到油鍋裏面,只聽滋啦壹聲,滾煬的油沫在鍋中翻騰,面團急速膨大,變得圓潤光滑,白白胖胖,鼓起圓圓的肚子在鍋中蕩漾。煮油圪麻的動作要求幹脆利落,壹邊向油鍋中抄面團,壹邊留心油圪麻顏色的變化,達到壹定的火候時要作適當地翻動,當油圪麻變成金黃色的時候就可以出鍋了。
對於長期生活在農村,以土地為生的農民來說,像油圪麻這樣的美食壹年也難得吃上幾次,心裏都比較看重。做這種美食時每家每戶都惦記著過世的親人,惦記著虛擬的神仙。當油圪麻出鍋後,家裏人不能先吃,小孩子也不例外。先得畢恭畢敬的給各路神仙,過世的老爹老奶奶獻上。小孩子要學著大人的樣子跟在大人的身後下跪磕頭,對神仙和祖宗的虔誠之心表示完之後,我們小孩子才得到了大人允許,敞開肚子痛痛快快地吃壹頓久違的美食了。吃著香味可口的油圪麻,渴著蔥花蛋湯,臉上洋溢起愜意的笑容。
?
? 童年時代的我們,平日裏看到別人吃著油圪麻了常帶有壹種羨慕感,心裏想,能痛痛快快地飽餐壹頓油圪麻是多麽幸福的享受啊!但是,想歸想,要真正能吃到這樣的美食還不知何時才能來到,或許得等到農歷春節。幾十年前的農村,人們壹日三餐大多匯聚在飯場上,飯菜種類五花八門,但水平都較低,都是些玉米、小米經過調制而成的粗茶淡飯。平時能看到端著油圪麻吃的是壹些靠手藝幹活的匠人,他們有的是給農戶修房的,有的是給農戶做家具的。按照我們當地人約定成俗的習慣,三天頭上主戶都要給匠人做壹頓油食,用來款待匠人師傅。在我幼小的年齡裏就感覺做匠人也是壹份不錯的手藝,既能掙到錢,又能吃上好飯。還有誰家的兒子說好媳婦了,做壹些像油圪麻這樣的好飯招待媒人,讓他盡量多操勞,多用美言說服對方。另外重要的客人到家來會用油圪麻這樣的好飯進行壹番招待,如年長的父親或者母親到女兒家住了壹段時間,沒有更好的飯菜款待老人,往往要給老人煮上壹頓油圪麻,滿足老人對美食的享受。特別是還沒過門的兒媳婦第壹次到婆家,帶著嫂嫂或者陪行人員好幾個,在我們當地叫相家。婆家人為了表示對未過門的兒媳婦的壹片誠意,要用最高規格的禮遇來進行招待,除了給錢給物外,還要做上最好的飯菜,油圪麻就是能拿出來的最好食物。做出的油圪麻必須好看,味道要好。有些人家怕自己做不好,怕丟了面子,還要請來親戚或者鄰居中廚藝好的人家來做,生怕因為做不好壹頓油圪麻把兒子的婚事給黃了。當第壹次上門的兒媳婦返回娘家時,婆家還要挑選出樣式好看的油圪麻裝上壹大包讓未來的兒媳婦帶回娘家去,我們這叫回盤,不能讓客人空著回去。
? 生產責任制之前的農村,物質短缺,油圪麻成了很多家庭看望病人,孝敬長輩的首選禮品。記得我們童年時代的春節走親戚,晚輩看望長輩要送上油圪麻,主要長輩送兩碗,壹般的長輩送壹碗,以此來表達晚輩對長輩的敬重之情。如果是長輩有了病了,特別是壹些將要過世的病人,作為晚輩也得拎上些油圪麻前去看望安慰壹下。油圪麻成了人們通用的壹種禮品來送長輩,看病人,油圪麻就相當於當今市場上的蒙牛、伊利、特侖蘇……。
油圪麻還作為女兒的代名詞使用。我們小的時候聽說誰家媳婦生了小孩子了,常聽到有人這樣問,妳媳婦給妳生了個男孩還是女孩?如果是女孩,人們就會高興地說,那好啊!給妳生了個“油圪麻”吧!妳以後可要好活了,有了油圪麻吃了。因為在那個年代的市場上沒有像今天的超市裏有著各種奶制品,豆制品,以及更多的禮品讓人們選擇。油圪麻成了出嫁後的女兒成了孝敬父母新最好的禮物。
油圪麻這壹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傳統美食成了幾代人的記憶,幾代人的企盼,奢望。在物質極其豐富的當今社會,大大小小的超市裏琳瑯滿目的各種食品為人們走親訪友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人們的食譜在不斷地翻新變化,各種美食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油圪麻這種傳統美食,壹直在人們口中經常念叨起的名詞也被當代的人們逐漸淡化了。再也見不到提著裝有油圪麻小籃子走在街頭巷尾的人了。取而代之的是開著轎車,騎著摩托,穿著時髦服裝,帶著各種高、中檔的奶制品,豆制品以及各種營養保健食品穿行在公路、街道上的走親訪友的男男女女。
2021年7月9日寫於松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