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作文材料、財稅、創新創業知識教育

作文材料、財稅、創新創業知識教育

,經濟形勢

2006年是第十壹個五年計劃的第壹年。在中共揚州市委的領導下,緊緊依靠和帶領全市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紮實工作,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邁出新步伐,全面完成市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壹五”規劃。

1.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全年GDP突破1000億元,達到1100億元,同比增長15.2%,人均GDP 2.4萬元。財政總收入158億元,增長35%,其中壹般預算收入63億元,增長27.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3億元,增長30.1%。

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提高效率。牢固樹立“產業強則揚州強”的理念,深入開展“雙創”“三創”工作。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892億元,增長31.4%;增加值500億元,銷售額654.38+0806億元,利稅654.38+0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5.438+0.3%、32.3%和565.438+0%。虧損企業數量和虧損總額全面下降。八大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7.8%。規模以上和億元以上企業分別比上年增加207家和91家。2001年,工業投資完成366543.8億元,增長43.3%。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05個,比上年增加44個。高技術產業產值達到408億元,增長39.6%。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43家,國家重點新產品和省級高新技術產品149個。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件,中國名牌產品5件,國家免檢產品12件。全市建築業企業施工總產值550億元,增加值6543.8+0.2億元,分別增長25.5%和24.8%。獲得6項“魯班獎”。

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增長。大力發展現代高效農業,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農業增加值達到94億元,增長5.1%。糧食獲得大豐收,總產量達245萬噸。新增高效農業1.93萬畝,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基地65萬畝,“三品”品牌92個。“菜籃子工程”建設取得新成效。揚州鵝、高郵鴨和邵伯雞被認定為國家品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已建成120個小康村。新建或改建農村公路680多公裏,行政村公路通達率100%。三陽河寶應站、南水北調通河等壹批重點水利工程和灌區改造工程相繼建成,克服了何麗霞地區嚴重的雨澇災害。土地復墾開發整理力度加大,實現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農業科研、綜合開發、糧食流通、農機、氣象等方面取得新進展。

服務業加快發展。加強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和機制創新,服務業發展將躍上新平臺。增加值385億元,增長1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6億元,增長16%。揚州石化、鐵水、港口等重點物流園區規劃通過評審,石化物流園區碼頭、倉儲等項目開工建設。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501.4萬噸,增長8.2%。信息服務業實現銷售收入465438+億元,增長15%。傳統特色貿易繼續發展。6家企業獲得“中華老字號”稱號,“揚州大師”品牌建設得到加強。農村“千村千鄉”市場工程進展順利。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134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4%和25.9%。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全年開發投資83.4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385萬平方米,分別增長14.1%和10.6%。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6543.8+033億元和84億元。中介、會展、社區服務業發展良好。

2.加快沿江開發,對外開放見成效。

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大力推進。沿江高等級公路全面建成通車,揚州二電廠二期擴建工程3號機組並網發電,水、電、熱等配套設施更加完善。制定了沿河發展的總體規劃。安達公路三多南段貫通,試驗段建成通車。開發區和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步伐加快。“八區兩園”註冊外資分別占全市外貿出口的81.9%和84.2%。新增3個省級開發區。揚州出口加工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封關運營。

招商引資力度加大。2006年“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成功舉辦,在歐美、日韓、東南亞、港臺、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地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招商活動,有效拓展了客商來源、信息來源和項目。以項目落地投產為重點,加強配套服務和後續監管,提高投資項目成功率。全年實際註冊外資761億美元,增長44.7%。新批項目75個,造價10萬美元以上。新增民營資本註冊資本265438+5億元,增長30%。外貿出口23.6億美元,增長23.9%,其中機電產品占48%。外貿成交額654.38+0.25億美元,增長20%。

全縣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全市縣域經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67億元;財政收入85.7億元,增長28.3%。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全縣第三產業比重由2005年的13.4:56.2:30.4調整為11.7:58.1:30.2。特色產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石油化工、汽車及零部件、造船、電器、服裝加工等主導產業逐步形成,產值占全市規模工業產值的70%。

3.城鄉建設步伐加快,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取得新突破。全面推進城鄉規劃全覆蓋,啟動編制揚州城市總體概念性規劃,完成廣陵新城(河東片區)、東南片區等5個片區規劃和城市綠地系統等專項規劃,編制開發區中心區等控制性詳細規劃,修訂13個鎮、76個村的建設規劃。加大城市建設和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市區完成城建投資72億元。完成發展路、解放南路、金壩北路、三灣大橋等工程,啟動文昌大橋、杜江南路延伸工程,完成古運河五臺山大橋至徐寧門大橋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工程。古城保護深入推進,盧氏鹽商民居修復,康山文化園壹期建成。重建40條街巷。疏港-瘦西湖景區和新城西區建設加快推進。將建設654.38+0.27萬平方米的綠地。實施天然氣置換工程,6萬居民用上了天然氣。新建垃圾轉運站5座。18公廁新建或改造。增加105路公交車和7條公交線路。構建新型數字城管平臺,打造中國中等城市新型數字城管模式。

努力建設節約型社會和生態城市。制定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節約型城市的意見》和《生態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06-2010)》。通過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評審。完成了縣鄉河道清淤、村莊河塘整治、村莊綠化等年度任務,全市創建了3個環境優美的省級鎮。市區已建成唐王汙水處理廠二期,各縣(市)已建成汙水處理廠,儀征、江都已建成符合國家標準的垃圾填埋場。市開發區生態工業示範園區規劃通過國家評估。我市被確定為全省循環經濟試點城市。132清潔生產試點企業通過審核。開展集中飲用水源地整治專項行動,開展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和重點化工企業環境風險排查整治工作。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8%,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3.8%和3.2%。

在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由於在古城保護和人居環境改善方面的突出成就,該市獲得了中國唯壹的聯合國人居獎。

4.體制改革全面深化,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

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推進市直工業管理體制改革,整合重組金茂化工醫藥集團、亞星汽車集團、工藝美術集團、工業資產經營公司。基本完成市政府直屬生產經營機構改革。市政公用事業改革取得進展,市煤氣公司的合資合作和企業重組已經完成。順利完成聯環藥業和揚農化工股權分置改革。國有資產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改革進壹步深化。

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繼續減輕農民負擔。實施“壹免三補”等政策,* *兌現補貼資金6543.8+0.56億元。全市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進壹步發展。深化鄉鎮農技服務體系改革,逐步完善農業經濟“壹站式”窗口服務。加強農村集體財務管理和規範化建設,繼續擴大村務公開。

財稅、金融和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實施依法治稅和社會綜合治稅,進壹步加強罰款征管。啟動非稅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制定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和代建制管理辦法。成立中小企業擔保中心。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5.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市組織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418項。實施103省級以上火炬和星火工程。寶勝科創、三星電梯等12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揚州汽車及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獲科技部批準。科技公司服務平臺建設步伐加快,壹批信息化項目建成投入使用。與中科院合作建設應用技術R&D和產業化中心。與南京大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人才要素有效集聚,全年引進各類人才9500人。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明顯增強。

教育發展加快。全市義務教育入學率保持在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87.6%。素質教育深入推進,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免除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所有學雜費,農村辦學條件繼續改善。新建9所星級高中、16所省級示範初中、省級實驗小學,揚州中學西區學校入學。大力發展中高職教育,當年招生4.4萬人。長江天津科教園區全面投入使用。

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繼續發展。制定了《揚州文化博覽城建設規劃綱要》,新增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揚劇等7個項目被列為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新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3名,新評“揚州工藝美術大師”47名。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73.5%,有線電視數字化改造有序推進。全市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和公共衛生信息網絡體系基本建立。城市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78%和40%。新增農村衛生廁所3萬座。完成蘇北醫院醫技樓和市婦幼保健院壹期工程建設。全市33個鄉鎮561個村建成了體育健身工程。參加第16屆省運會,獲得金牌總數和團體總分第7名。舉辦過國際田聯競走挑戰賽、鑒真國際馬拉松等賽事。高郵、儀征、廣靈被命名為全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示範市(區)。寶應被評為中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外事、僑務、對臺事務和統計、檔案、地方誌工作取得新成績。我市社會發展總體水平在全省排名第五。

6.關註民生,人民生活不斷改善。

統籌城鄉就業取得積極進展。鼓勵全民創業,全市新發展私營企業8077家,個體工商戶27627戶。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各項措施,全年征集就業崗位1310000個,凈增就業崗位74400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1%。培訓下崗職工4.7萬人、農村勞動力7.9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8.4萬人。

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全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擴面至10.8萬人,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標準兩次提高。農村養老保險進壹步完善。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穩步實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6.4萬人。基本解決了破產企業7.8萬人的醫療保險問題。新農合人口覆蓋率達到91%。慈濟醫院和慈濟城市之窗為7萬人減免醫療費用6654.38億元。27000名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符合城鄉低保標準的應盡可能保障,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為47.2%。災民生活保障和殘疾人救助得到有效落實。新壹輪扶貧攻堅力度進壹步加大。

人民生活水平進壹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13元,分別增長13.8%和11.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郊區有6個鄉鎮,30萬居民享受區域集中供水。市區建成30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262戶低收入家庭獲得住房補貼,多層次住房供應體系逐步完善。

7.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壹步加強,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不斷深化。

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就。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推進《城市文明建設行動計劃》,廣泛開展“八榮八恥”教育、“百萬市民學禮儀”、“窗口行業和服務部門* * *誠信建設”等活動,評選出100名好市民、10個新人新事,進壹步提高了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關心下壹代、老齡工作取得新進展。雙擁、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國防(軍)園建設啟動。

民主法制建設不斷深化。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接受CPPCC的民主監督,積極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社會各界的意見。認真落實市人大決議、決定,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294件、CPPCC代表建議374件,進壹步提高落實率。加強社區建設和村民自治。實施“五五”普法計劃,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逐步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平安揚州”和“法治揚州”建設。重視安全生產工作,相關控制指標全面下降。做好人民來信來訪工作,積極化解人民內部矛盾。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進展。

政府自身建設進壹步加強。堅持依法行政,不斷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市級部門行政許可職能合並取得明顯進展,市級公布和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實行集中辦理。頒布《政府信息公開暫行辦法》,開展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試點。政府公開電話和“市長留言”的回復率和結案率穩步提高。為城市居民辦的實事基本完成。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二,對外開放

新中國成立後,揚州的對外貿易有了新的發展。揚州外貿公司成立於1958。1976年,國家批準揚州為全國首批十大出口商品基地之壹。特別是1978以來,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揚州的對外貿易發展迅速。截止2001年底,外經貿部批準的外貿流通企業20家,自營生產企業179家,外資企業480家。直接從事對外貿易的有5000多人。2001年,全市各類外貿企業* * *完成進出口總額123222萬美元,其中出口66377萬美元,進口56845萬美元。出口商品品種從1978的8大類245種發展到紡織、絲綢、輕工、科技、五金、機械、輕工。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大大優化了出口產品結構,努力擴大高附加值和高科技產品的出口規模。2001年,我市機電產品出口比重達到34.9%,工業制成品比重由1978年的49%提高到95%。壹些中低檔、單壹品種也在逐步向中高檔、系列化轉變。玩具、集裝箱、鞋類、罐頭、服裝、豬鬃及制品、工具、船舶、醫藥、化工中間體在全省乃至全國占有壹定地位,深受客商青睞。

為適應WTO的運行規則,抓住外貿發展的新機遇,該市先後成立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揚州分會、中國國際商會揚州商會、揚州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揚州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完善了揚州海關、進出口商品檢驗檢疫局、外匯管理局、海事局、稅務、保險等專業涉外機構。所有專業銀行都開通了國際結算業務;揚州港已被列為國家壹類開放口岸,可直接停靠萬噸級貨輪。滬寧高速、京滬高速的開通,方便了城市的外貿運輸和各項商務活動;即將建成的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和沿江高等級公路,將極大地改變我市的交通狀況和投資環境,進壹步強化我們的區位優勢。

近年來,我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實施開發開放戰略,抓住機遇,克服困難,外向型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第三,交通

交通狀況:

目前揚州對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鐵路和水運。滬寧高速與童寧高速在揚州交匯,李陽高速經潤揚長江公路大橋直達江蘇南部。揚州實現了環城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級公路、安大公路、江淮公路、演金公路、益陽公路等建成了400公裏的“城市環線”。寧啟鐵路橫貫揚州,開通了揚州至北京、上海、武漢、Xi、廣州等地的客貨線路。京杭大運河和長江在揚州南部匯合,形成了城市水路的主幹。全市共有水路184條,邵巖線、古運河、三陽河縱貫南北,高東線、新通洋運河、弋陽河、鹽寶線縱貫東西,構建了“三縱四橫”的內河航道網。揚州港的布局是“壹港三區”。主港區六圩港區為國家壹類開放口岸,江都港區和儀征港區為兩翼。

揚州交通規劃:

計劃到2020年,揚州高速將形成以揚州市區(含江都市區)為中心的“壹環七射”高速公路網:壹環-童寧高速江揚段(含揚州南環高速)+京滬高速磚橋至丁火段+揚州西北環高速;七拍——童寧高速公路寧陽段、田陽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楊泰高速公路、童寧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南延段、潤揚長江公路大橋及其北接。國省幹線規劃建設以童寧高速、京滬高速為主骨架的“五縱四橫”國省幹線公路網。“五個地平線”:S331演金國防公路、S332界沙公路、S333高興洞-郵儀公路、G328國道、S336江平公路;“四縱”:S233何儀公路、G010通三國公路(京滬高速)、S237江淮公路、S244田陽公路、S243陽瓜公路。地方幹線公路將形成“六橫七縱六聯系”的路網結構:荊(河)安(豐)公路、燕(河)廣(陽湖)公路、車(洛)樊(川)公路、邵(博)武(包)公路、陽(州)至(山)“七縱”:HSS(馬)-Hua(陽)公路、安(豐)-大(橋)公路、太(安)-李(甸)公路、陽(州)-陵(唐)公路、陽(州)-柳(徐)公路“六會”:成水、劉帆、程英、馬恒、戚慧、陽貨。同步推進農村公路建設:縣鄉公路達到二級以上標準,鄉鄉公路達到三級以上標準,鄉村公路達到四級以上標準。

計劃到2020年,城市航道形成以京杭運河(ⅱ級)、高東線(ⅲ級)為主骨架的“四縱四橫”幹線航道網。“四個地平線”:高東線、鹽寶線、新通洋運河、益陽河;“四縱”:京杭運河、三陽河、邵巖線、芒刀河。

根據揚州港“壹港三區”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市將擁有100噸級以上生產性泊位387個,吞吐能力近2億噸,其中沿江萬噸級以上泊位34個(65438+1億噸級泊位5個),千噸級以上泊位65438個。

鐵路規劃建設淮(安)-揚(州)-鎮(江)鐵路,結合京滬高鐵南延工程和長三角城際輕軌工程,力爭建設五峰山公鐵兩用橋。

在公路、鐵路、幹線公路、港口的配合下,將揚州打造成為江北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港。

1.不寫整個揚州,寫綠化,寫市民生活的豐富,寫揚州的壹些變化,以此來影射揚州的變化。

2.文章是分等級的,這是必須的,尤其是寫這種文章的時候。沒有壹個結構化的概念,很容易寫出來變成流水賬,有形無神。

最後,希望妳能寫壹篇好文章~

  • 上一篇:傳統小學畢業禮服
  • 下一篇:全國31個省市區優勢及重點產業布局最全盤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