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妳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有什麽新的理解?

妳對中國傳統繪畫的特點有什麽新的理解?

根據中國畫發展的特點,筆者將其概括為以下五點:

壹、以形傳神,形神兼備,是中國畫創作的重要原則。中國畫講究神韻,追求意境。畫家要有“畫得像”的功夫。但如果作品是無形的,即使畫得再像,也不是中國畫的目的。有看得見的畫無神,有看不見的畫有神。寫作的目的是傳達精神,撫平心靈。形式可以在“相似與相異”之間。要知道,“以形寫神”的最終目的是“傳神”。蘇軾曾說:“文可達我心,畫可合我意。”沒有“形”的支撐,“神”無處依附。相傳五代為宋寫生數萬冊,故筆能“動之以柔”、“飛之以動”,而用線也不是為了以簡或美取勝,而是為了達到所謂“神化”的境地。中國畫壹直要求在“形”的支撐下表現“神”。這個“神”是指客觀事物的生命力、生動魅力和本質特征。“形”是次要的,“神”是主要的。現代人齊白石、黃都提出“美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畫才是好畫。換句話說,畫得太多太俗;根本不像畫畫,更不像中國畫。所謂“形象塑造”就是這個道理。從西方繪畫史來看,古希臘和文藝復興以後的繪畫註重形式的寫實性表現;發展到現代主義,就走向了另壹個極端。現代派畫家主張繪畫是“自我表現”的基礎,所以可以隨意玩弄“形”。那樣的話,“上帝”就更不用說了。

二、中國畫以線和墨為主,講究筆法,追求“筆法精妙,墨妙”的藝術效果,講究筆法。這些都是對筆墨內涵的要求。“骨法”又叫“骨勁”,是指書寫點畫所包含的筆力。它是點彩和形式的支柱,也是表現的基礎。畫家用強烈的筆觸將自己的感情註入到圖像中,使其更具生命力。在造型的過程中,畫家的感情已經與筆法融為壹體。筆所到之處,都留下了畫家情感活動的痕跡。

筆中的“骨法”和“骨勁”也是中國畫區別於西畫的重要特征。雖然西方畫家也用線條,現代派繪畫追求曲線美,但西洋畫的線條不像中國畫那樣變化多端,同時又有嚴格的用筆規則和方法。黃這樣總結中國畫的用筆:“用筆須平,似錐畫沙;筆壹定是圓的,像斷了的發夾,像金子的柔軟;留筆,如漏痕;筆必重,如山上落石。”這是對中國畫筆法的高度概括。國畫雖有“無骨法”,但這種方法在上色過程中仍然非常重視筆法。要知道,壹個點是有體積的,壹個點是力量的積累,壹條由力量積累而成的線也是有內骨的。

第三,中國畫在色彩上以墨為主,強調“墨分五色”,“以純拒駁”。國畫雖然也講究隨類設色,但最重要的還是畫面的整體效果。為了整體的需要,物體的顏色可以有很大的變化。在國畫中,無論是平畫的重色,還是暈染的淡色,都是“崇尚而拒絕反駁”。水墨是中國畫必不可少的基本色彩。墨分為焦墨、濃墨、重墨、淡墨和清墨。如果每壹種墨色運用得巧妙恰當,就會呈現出豐富的變化。

在創作中國畫時,如何繼承傳統壹直是我們研究的課題。繼承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創新的前提是繼承前人的寶貴經驗。當然,傳統繪畫的傳承不是欠考慮的,而是有選擇性的,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對此,“揚州八怪”認為繪畫“不可臨摹,固守古法”,對於前人的繪畫,應該“學其意而不露形跡”;也就是說,要“學壹半留壹半”。這壹點也很重要。

第四,中國畫構圖講究氣勢,不受透視法的束縛。畫家在拍照的時候,要壹步壹步的走,要全方位的看;要利用好紙張的空白,做到疏、密、不枯燥。“如畫”是畫家精神感受的傳遞。“畫意”概念是創作的開始。它是理性與非理性的統壹。“如畫”在構思後並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可以根據需要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調整。畫家在作畫的同時改變自己的“畫意”,在逐漸提高的繪畫中尋求創作的樂趣。所以作品的“畫意”是在繪畫之前產生,在創作中完善的。

構圖據說因為力量而完美,因為妳想要的力量不同而變化。構圖和布局有兩種,壹種是折疊。張的力量是向外擴散、輻射的,能給人壹種畫外之畫的感覺;收斂的力量是向內組裝,能給人壹種畫中有畫的感覺。壹個接壹個,為了改變,尋求它的潛力。宋·王維《畫譜》說:“壹個畫家說要寬容。”而西洋畫的構圖有嚴格的透視規則,不太註重畫家感情的表達。

5.詩、書、印的有機結合是中國畫區別於其他繪畫的特點。傳統的形成取決於壹個民族獨特的歷史經歷、生活習慣和特殊的審美觀念。它是在歷代畫家的不懈努力下演變而來的。反過來,這種傳統也成為民族精神的壹個重要方面。越是民族的東西,越是世界性的。也正因為如此,中國畫受到很多國家人民的喜愛。

如果以上述傳統精神審視中國繪畫史上的各種流派,可以發現,所有優秀的畫派在藝術上都繼承了傳統精神和獨特的畫風,這就是所謂的“按古人的規矩開自己的生活”。而舊派多是把前人的技法作為傳統來繼承,而不是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和表達,這就使藝術失去了生命力。正所謂“只學古人跡,不學古人心”。這種做法不可取。

傳統就像壹棵樹的樹幹,所有的創新流派都是它的無數分支。這些創新的枝條壹方面從樹幹中獲取水分和養分,另壹方面從外界獲得陽光和空氣,在光合作用下為樹幹形成更加豐富的養分,使其成為郁郁蔥蔥的參天大樹。因此,當代畫家不僅要從傳統的技法和表現形式上創新,還要結合中國的繪畫理論,緊跟時代,融入自己的審美追求。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新。

  • 上一篇:傳統節日詩歌
  • 下一篇:2022淘客APP還能做嗎(淘寶客能做多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