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八個系列已經基本認可。
1.RAID 0(0級磁盤陣列)
RAID0也叫數據分區,即數據分布在多個磁盤上,沒有容錯措施。其容量和數據傳輸速率是單機的n倍,其中n為構成磁盤陣列的磁盤驅動器總數,I/O傳輸速率高,但平均無故障時間(MTTF)僅為單臺磁盤驅動器的n分之壹,所以零級磁盤陣列的可靠性最差。
2.RAID1(1磁盤陣列)
RAID1又稱鏡像磁盤,采用鏡像容錯,提高可靠性。即每個工作磁盤都有壹個鏡像磁盤,每次寫入數據都必須同時寫入鏡像磁盤,只有在讀取數據時才從工作磁盤讀取。壹旦工作磁盤出現故障,會立即轉移到鏡像磁盤,從鏡像磁盤讀取數據,然後系統會恢復工作磁盤的正確數據。因此,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重建數據,但工作磁盤和鏡像磁盤必須保持壹壹對應。該磁盤陣列高度可靠,但其有效容量減少到總容量的壹半以下。因此,RAID1常用於對誤碼率要求極其嚴格的應用中,如金融、財務等領域。
3.RAID 2(二級磁盤陣列)
RAID2又稱位交叉,使用漢明碼進行磁盤檢錯,每個扇區後不進行CRC(循環數據校驗)。漢明碼是壹種(n,k)線性分組碼,其中n是碼字的長度,k是數據的比特數,r是用於校驗的比特數,所以有:n = 2r-1r = n-k。
因此,逐位交錯存取對漢明碼檢測最有利。這種磁盤適合讀寫大數據。但是冗余信息的開銷仍然太大,阻礙了這種磁盤的廣泛應用。
4.RAID 3(3級磁盤陣列)
RAID3是單磁盤容錯並行傳輸陣列磁盤。其特點是將校驗磁盤的數量減少為壹個(RAID2校驗磁盤為多個,DAID1校驗磁盤為1對1),數據以位或字節的形式存儲在每個磁盤中(分散在組內扇區號相同的每個磁盤機上)。其優點是可以充分利用整個陣列的帶寬,減少了批量數據的傳輸時間;它的缺點是每次讀寫都影響整個組,壹次只能完成壹個I/O。
5.RAID 4(四級磁盤陣列)
RAID4是壹個可以獨立讀寫組中每個磁盤的陣列。只有壹個校準盤。
RAID4和RAID3的區別在於,RAID3是按位或字節交叉存取的,而RAID4是按塊(扇區)存取的,所以可以獨立操作某個磁盤。不需要像RAID3那樣,即使每個小的I/O操作都涉及到整個組,也只需要涉及到組內的兩個磁盤驅動器(壹個數據磁盤和壹個測試磁盤)。從而提高少量數據的I/O速率。
6.RAID 5(5級磁盤陣列)
RAID5是壹個獨立訪問循環奇偶校驗的陣列。它與RAID1、2、3、4磁盤陣列的區別在於,它沒有固定的奇偶校驗磁盤,而是按照壹定的規則將其冗余奇偶校驗信息均勻分布在陣列所屬的所有磁盤上。所以在同壹個磁盤驅動器上既有數據信息又有校驗信息。這壹更改解決了檢查磁盤的爭用問題,因此在DAID5中允許同壹組中的多個寫操作。因此,RAID5既適合大規模操作,也適合各種事務。它是壹種快速、大容量和容錯的磁盤陣列。
7.RAID6(6級磁盤陣列)
RAID6是壹種具有雙重奇偶校驗和獨立訪問的磁盤陣列。它的冗余檢錯糾錯信息均勻分布在所有磁盤上,而數據仍然以大小可變的塊的形式交叉存儲在每個磁盤中。這種類型的磁盤陣列可以容忍雙磁盤錯誤。
8.RAID 7(7級磁盤陣列)
RAID7基於RAID6,采用緩存技術,大大提高了傳輸速率和響應速度。Cache是緩存內存的壹種,即數據先寫入緩存,再寫入磁盤陣列。通常,緩存塊大小與磁盤陣列中的數據塊大小相同,即壹個緩存塊對應壹個磁盤塊。寫的時候把數據寫到兩個獨立的緩存裏,這樣即使壹個緩存失效,數據也不會丟失。寫操作將直接在緩存級別響應,然後轉到磁盤陣列。當數據從緩存寫入磁盤陣列時,同壹磁道的數據將在壹次操作中完成,避免了多次寫入多個數據塊的問題,提高了速度。讀取時,主機也是直接從緩存中讀取,而不是從陣列磁盤中讀取,減少了對磁盤的讀取操作次數,從而充分利用了磁盤帶寬。
緩存和磁盤陣列技術的結合彌補了磁盤陣列的缺點(如對塊寫請求響應能力差),使整個系統可以作為壹個高效、快速、大容量、高可靠、靈活、方便的存儲系統提供給用戶,從而滿足當前技術發展的需要,特別是多媒體系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