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文化的精華在歷史傳承中磨礪積澱,成為我們民族的智慧、精神和美德,具有永恒的人性價值。
1.儒家提出的壹系列道德範疇、主張和思想,豐富了中國傳統道德寶庫。儒家文化屬於人倫文化,提出了仁、義、禮、智、信、柔、善、敬、儉、讓、忠、孝、誠、儉、恥,非常豐富,每個字都能寫壹篇大文章。如果把它們的壹般意義進行抽象、選擇、加工、發揮,就能成為本質。比如“仁”是儒家道德標準體系的核心,“仁也是仁者”強調人的社會屬性和本質;“仁者愛人”體現了利他精神;“克己復禮為仁”要求人們具有道德自律意識;“殺身成仁”表明了堅守信仰,不怕犧牲的決心。再比如“忠”。除了忠君無知者的特定含義外,它的可貴之處在於忠於職守,勇於負責。可以用來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再比如“孝”,這是任何人、任何社會都應該有的美德。在封建社會,過分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孝”,而忽視了父母對子女的“恩”。現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每個家庭都表現出過度的“善良”,很容易失去傳統的“孝道”。所以,今天更需要強調“孝”。此外,“義”是指正直、正義,“禮”是指禮貌、禮儀,“信”是指誠實、可信,“柔”是指善良、樸實,“禮”是指謙虛、尊重他人,“儉”是指節儉,“讓”是指寬容、隱忍,“誠”是指誠實、正直,“節”是指節儉。
2.突破鬼神命運的理性精神,抵禦了宗教對人們思想的侵蝕。儒家對鬼神持謹慎態度,“聖子不講奇、強、亂、神”,“不知生何以知死”,有無神論傾向,否認超自然救世主和世界彼岸的存在。同時,引導人們關註“世俗”生活,解決實際問題。孔子的學生問什麽是智慧,孔子說:“我知道為人民服務,遠離鬼神的意思。”體現了對務實理性精神的崇拜。中國雖然有本土的和外來的宗教在流通,但並沒有形成全民族的宗教狂熱,真正實行的是“政教合壹”,宗教在中國從來沒有占據過主導地位;不像西方是“政教合壹”,有時候宗教權力大於王權。在中國,是對儒教的信仰抑制了宗教的作用。到現在,世界上有60多億人,48億人信教,絕大多數不信教的人在中國,這和儒家思想的長期影響有很大關系。
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人傾向於依靠人的力量來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了不輕易求神拜佛的習慣。在他們看來,與其信鬼神,不如信明君。“五百年內,必有王者之盛”,明君能帶來太平盛世;賢明的君王不多的時候,就去信清官,清官率先垂範,彌補了君王的過失,殺了陳世美,救了秦香蓮;清官不多,就信個俠客。俠客見路不平,拔刀相助。最大的俠客是梁山好漢,替天行道。人真的沒有辦法,只能求神拜佛,大部分都是希望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神。這些神和人有血緣關系。人們缺水時相信龍王,缺錢時相信財神。信仰上帝是無奈而強大的,只有少數人達到虔誠和迷信的程度。
3.“民本為國之本”的民本原則,體現了以天下為己任的社會責任感。儒家歷來非常重視普通人的作用,認為普通人是國家和平的基礎,認為“民為國之本,基為國之本。”孟子曰:“民為重,國為次,君為光。”這裏的“貴”意義重大,即“民可載舟,亦可覆舟”。要重視普通人的作用,首先要重視他們的生計。所以儒家壹直強調君子要有“憂天下,樂天下”的情懷,把個人的生活和百姓的福祉聯系起來,“窮則獨善其身,善則兼濟天下”,同時要“教百姓”。要“解決顛倒中的人”,“把天下放在宴席之上”。所以,要培養自己的修養,要“踏實、博學、正直、真誠”,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處事能力,目的是把世界付諸實踐,實現“持家、治國、平天下”。當然,儒家的民本前提是英雄史觀。中國* * *產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群眾史觀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這是儒家民本主義無法比擬的,但關註民生、造福人民的社會責任是壹樣的。
4.“天人合壹”的生態倫理觀為我們建設生態文明提供了廣闊的思想文化基礎。儒釋道都在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壹。道家主張“道法自然”,回歸樸素,這是壹種倒退的回歸自然;佛教提出“山川草木,皆成佛”,消除“心分離”,強調眾生平等。儒家強調“關心人,愛護物”,即人與萬物如兄弟姐妹,萬物壹體,互相關心。它認為“萬物相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天即人性;人要由“全心全意”而“智”,由“應天”而“智”,人的生命活動要融入天地無盡的擴展之中;孟子的“抓住時機等待時機”說、荀子的“制命用命”說、王夫子的“互贏互用”說,體現了和諧的生態倫理和天人合壹的理念,為我們堅持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人口的協調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了堅實的文化背景和廣闊的思維背景。
5.註重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成為中國德治的壹大特色和政治優勢。儒家強調壹個人要有理想和信念。他的理想人格是智、仁、勇,被認為是“人間大德”。子曰:“仁者不憂,博學者不惑,勇者不懼”。有了理想信念,人就能集中精力,努力學習,忍受孤獨和貧窮,做到“尋食不愁貧”、“憂食不愁貧”、“活而不求安”。即使他們很窮,“省吃儉用,喝水,從中得到安慰”。不義,富貴,對我來說就像浮雲。“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自己獨立的意誌和人格。孟子曰:“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可以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理想信念壹旦確立,就能激勵人持之以恒,終生堅持。”早上聽道,晚上就能死。“面對惡勢力,妳會毫不猶豫地殺身成仁,舍生取義。毛主席說人要有點精神。儒家思想重視理想信念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沒有過時。尤其是在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人們在務實自信的同時,往往會輕視理論思維,淡化理想信念。現實中,“有奶就是娘”的實惠觀念,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跟著感覺走”的認知方式,甚至不惜犧牲他人的個人主義,都是負面影響。因此,無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還是做思想政治工作,都要積極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凝聚人心,激發鬥誌,使人有誌氣、有正氣、有骨氣立於天下。
儒家思想中的理想社會是“大同”。在這個社會裏,“天下為公”,“人不但是至親,而且是獨生子”,都是“互相信任,互相修理”,“使老有所終,老有所強,老有所用,老有所養,老有所寡,老有所病,老有所殘”。“大同”理想是人們對原始資本主義的記憶,是對當時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反抗,是對未來美好社會的向往,激勵著壹代又壹代的中國人。歷代農民起義領袖的口號,都是以“大同”的理想來吸引人心。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太平天國的《天朝天目制》、康有為的《大同書》、孫中山的《天下為公》,都深受“大同”理想的啟發和影響。當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時,特別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許多中國人,包括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用傳統的“大同”思想來理解社會主義和* * *資本主義。鄧小平提出的“小康”壹詞也來源於對傳統“大同”社會的描述。現在我們正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我們將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這個目標真正承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對海內外中華兒女具有巨大的鼓舞和凝聚作用,成為我國的壹大政治優勢。
6.“過猶不及”的辯證思維體現了高超的生活方式和領導藝術..“中庸”在儒家思想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視為最高的德性修養,也是規範和方法。“中庸”中有辯證法,即“度”的思想不能過分,也不能“低劣”,反對走極端,要求人們把握分寸,註意火候。孔子說,當有人向他提出問題時,他會“扣其兩端,竭其所能”,即找出事物矛盾的兩個方面,然後全面地給予回答;他還說“抨擊異端是有害的”,即只抓住矛盾的壹個方面,而忘記了另壹個方面,必然會造成傷害。儒家思想是為了當官。它認為,作為領導者,應該是“強而不猛”、“泰而不驕”、“和而不流”、“傲而不爭”、“欲而不貪”、“樂而不淫”、“悲而不傷”、“苦而不怨”、“酬而不勞”。從氣質修養的角度來說,“質勝於文,文勝於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他還說“瘋狂的人進步,固執的人做錯事”,認為這兩種人都是偏激的,應該作為“中間”,既積極又穩健。如果我們現在的領導幹部真的能達到這些要求,也可以稱之為有修養有能力的好幹部。
7.儒家思想中豐富的教育思想已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教育傳統的主要內容,對現代素質教育仍有啟示。孔子壹開始是教育家,儒家繼承了辦學傳統。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教育,主要是儒家承擔的。孔子說,“教有無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不知為不知,知之為也”,“不要生氣,不要生氣,不要不高興;不拿三個角反壹個角,就再也不幹了。”學習,審問,仔細思考,明辨,堅持”,“不要計較,不要肯定,不要固步自封,不要管我”,“三人行,必學我”都是寶貴的教育經驗。後來孟子提出“教也全才”,荀子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鍥而不舍”,韓愈的“業精於勤而閑,成也毀於思”,都成為後世的座右銘。即使在今天,它們對我們的素質教育仍有啟發價值。針對我們現在的應試教育,我們的教育需要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也需要繼承儒家教育思想的優良傳統。
8.儒家思想中的許多優秀元素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精神中,成為中國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在中華民族精神中,儒家思想的光輝無處不在。比如愛國主義,儒家強調集體主義精神,要求個人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克己”是為了“重禮”;強調家國合壹,國是家的放大,忠是孝的放大;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現在,愛國主義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動力。再比如團結統壹,儒家的“大壹統”思想很強。子曰:“天下若有道,禮樂從天子而征服;天下無道,則禮樂為諸侯所征服。”西漢董仲舒說:“《春秋》是大壹統,是天地恒驗,是古今之交。”儒家“內聖外王”強調君子修身養性,“齊家”的目的是“治國平天下”,這已成為中華民族的政治理念和思維方式。在中國歷史上,分裂不得人心,統壹不得人心,這成為我們反對民族分裂的廣泛而深刻的社會心理基礎。再比如愛好和平。儒家講“禮重”、“和而不同”、“德重”、“忠恕”,要求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這裏,最可貴的是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從而增進理解,創造包容,形成合力。現在國內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國際上提出和諧世界的理念,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富鄰為伴的方針,為中國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目標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儒家的“和諧”思想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再比如自我提升。儒釋道三家最大的區別是強調積極的人生態度,要求人們“氣而忘食,樂而忘憂”。孔子是壹個非常勤奮的人,努力工作,“不知道舊時代來臨”。他認為“壹天到晚吃東西很辛苦,沒有意圖”!儒家認為人生要有“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立心為天地,立命為民,承前啟後,開太平萬代”。毛主席發揮了這種精神,說“我敢教日月換天”是中國人自強不息精神的總結。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它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自然也繼承和發揚了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同時增加了解放思想的“三個作風”、“兩個務必”等新內容。
儒家思想文化對現實的負面影響
畢竟儒家代表了中國農業社會和封建社會的精神文明。隨著世界工業化的興起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儒家思想中的消極因素越來越明顯,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從表面上看,中國近代的落後、被動、挨打是腐朽的封建制度造成的,因為西方國家“拿槍”,中國的武器不行。其實最深層的是文化和指導思想上的問題,與儒家思想的負面因素無關,甚至有人認為儒家思想是罪魁禍首。
儒家思想的消極因素及其影響依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等級觀念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力。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外化是“禮”,這是儒家思想的壹個特點。“禮”是指人在相互交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言談舉止符合自己的位置要求,也就是懂禮。中國壹直被稱為“禮義之邦”,中國有很多儒雅的君子,但問題在於過分。儒家講君臣父子夫妻是“三綱”,講“貴賤平等,長幼有別”。如果有人違反了儀式,他被視為犯有叛亂。魯的壹個臣子搞“宮中八弦舞”,就是在家裏的廟裏舉行壹個64人的樂舞,本來是皇帝專用的;這個人還祭過泰山,這也是天子的事。對此,孔子很生氣,說:“是可忍,孰不可忍。”太多的“儀式”是繁文縟節和形式主義,最大的弊端是壓抑個性,阻礙真理發現和科學發明。因為“禮”的緣故,領導長輩就算說錯了,也不能越雷池壹步,受不了,改不了,所以拒絕就事論事,否則就是傲慢、驕傲和“不敬”。在西方,學生隨時打斷老師講課而不舉手是很正常的。在中國沒有。孔子說“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要求人們平時“活得恭敬”、“看得恭敬”、“思得恭敬”。如果按照這些“儀式”來教育我們,即使是天真活潑可愛的少年,也會被教育得彬彬有禮,踮起腳尖,彬彬有禮。再加上孔子說“君子動口慢,行動派快”,“巧言令色,仁者見仁”,限制了人們口才和交際能力的發揮。這與我們改革開放時代提出的開拓創新人才的要求背道而馳。
2.過於註重人際關系,輕視對自然的探索和改造。儒家文化是壹種人倫文化,儒家講的是人與社會的關系。學會教四樣東西:文、行、忠、信。還記載孔子以禮、樂、射、禦、書、數六藝教弟子,其中數有自然科學的味道,但排在最後;其他的屬於社會公德,“六藝”中最重要的是禮儀。“不學禮儀,就受不了。”作為壹個君子,就是要“禮尚往來”,“其樂融融”。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中國文化形成了重視人際關系、輕視科技的價值傾向。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中國人發明火藥是為了放鞭炮,外國人拿它來造槍;中國人發明指南針是為了看風水(協調人、鬼、神的關系),外國人是帶著指南針去航海(開疆拓土,掠奪殖民地)。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偉大的技術發明,但都不是用在直接的生產力上,而是用在制作禮器、器物、酒器上,從古墓的發掘就可以看出來。古代人才知道打仗,打官司,搞政治,對聯。科學和技術被稱為“神奇的技能和狡猾”,科學家被稱為“工匠”。他們不在人才之列,沒有社會地位。蔡倫、張衡、畢升很難與孔孟、程、朱相提並論。在西方,牛頓和達爾文可以和任何偉人齊名,牛頓在英國舉行了國葬。新中國成立後,輕視科學技術的“遺毒”依然存在。在文化大革命中,知識分子被批判為“臭老九”。現在很多專業技術人才想走事業,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報考公務員,都是“鄙視科技”傳統的不同表現。儒家文化過於註重人際關系,必然會影響到人的業務能力和效率的提高,因為它引導人們首先關心的是人際關系,而不是事情本身,連自己認為很對的事情都很難做到。甚至引導人們把精力放在與工作無關的人際關系上。很多人甚至拋開事業,專搞純粹的人際關系,尤其是和上級的關系,可以獲得專搞事業的人得不到的好處。直到現在,外國人來中國,都認為在中國做事的人際成本很高。
3.忽視生產勞動不利於生產力的發展。儒家宣揚“實幹者治民,實幹者治民”,鼓勵人們做“工”來“治民”。儒家也主張人要好好讀書,學的不是自然科學技術,而是人倫之書。“學而優則仕”,學而優則仕。“萬物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孔子的學生樊遲問及“學莊稼”和“學園林”。孔子說他不如農民,不如菜農。樊遲走後,孔子說:“小人,徐帆也!妳給的禮物好,百姓就不敢不敬;如果妳是正義的,那麽人民就不敢拒絕;妳守好信,人家就不敢沒心沒肺了。夫若如此,則四方之人,皆以子為累,何以用莊稼?”如果天下人都按孔子說的做,大家只能喝西北風。歷史上,儒家培養出來的人大多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如《儒林外史》中的金範;中間沒有提到的,比如魯迅筆下的孔乙己,有輕視生產勞動和勞動人民的導向結果,嚴重影響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4.過於註重道德的作用,缺乏法治精神。儒家文化是道德文化,治理國家,特別強調人的素質、意識、良心,所以道德比法律更根本、更重要。子曰:“以政導之,以刑懲之,民自由而不要臉;以德導之,以禮為恥。“是指行政和法律,讓人不敢做壞事,卻不要臉;道德和禮儀能讓人感到羞恥,自律,不願意做壞事。儒家排斥法律,甚至把“無訟”作為壹種社會理想。但單純以德治國是無力的。它能治好人,但治不好人。它只有必要意義,沒有必要意義;要激發意識和良知,加強自律,但沒有他律是不靠譜的。過度的德治會導致“人治”。中國歷史上有法制,但沒有法治,只有刑法,是用來治民的,不是治官的,往往成為保護權貴的工具。正是這壹點,法制往往沒有“真龍帝”隨便說的那麽有用。社會上彌漫著濃厚的“包公情結”和清官熱,說明人們對社會公正的期待與法治缺失的現實之間存在巨大反差。
儒家思想源於農耕文化,農耕文化是血緣文化、家族文化、養生文化。上墳、建祠堂、續族譜等活動強化了宗法觀念和人為因素,維持秩序主要依靠鄉村的規章制度、傳統道德和習俗。而反映這種文化氛圍的儒家思想,則缺乏西方的契約精神和法治精神,而這種契約精神和法治精神是建立在古希臘文化和工商業的基礎上的。父親偷東西,兒子該不該舉報?舉報有違孝道,不舉報有違法律。孔子認為孝順很重要,兒子要保護父親。這是“子為父藏,父為子藏”,再提倡“敬諱,親諱,賢諱”,就會違背法治精神。
由於過於註重道德而忽視法律的作用,中國歷代統治者進行社會調控的手段比較單調。道德教育往往是第壹步,給人灌輸儒家思想;如果不行,就用聖旨文書;如果不行,就派軍隊去清剿,鎮壓。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寬嚴相濟,恩威並舉,軟硬結合。因此,國家調控社會的機制缺乏根本性、穩定性、普遍性和長期性,自我化解導致混亂的因素的功能很低。往往小事變成大事,大事顛倒。官僚機器與致亂集團之間,要麽魚死網破,社會缺乏長治久安的動態穩定機制,表現為周期性的政權更叠和混沌控制。時至今日,中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然缺乏法治精神。人民群眾中的“主體”觀念、“為人民當家作主”觀念、領導幹部中的“父母”觀念仍然很強;《雍正王朝》《康熙帝》等電視劇還是有很大市場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屢見不鮮。落實依法治國方略,任重道遠。
5.把“中庸”上升到方法論,不利於培養人們敢於冒險、改革創新的精神。“中庸”有辯證法,追求壹種恰到好處的“中庸”,但缺乏可操作性。孔子只說“敲其兩端,竭其所能”。如何服用沒有壹定的規則,需要當事人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因此,人們運用“中庸之道”,每當遇到任何問題,都采取不偏不倚、遮遮掩掩、不著邊際的立場、態度和方法,表現為不拘壹格,特別是在重大問題面前,立場不鮮明,缺乏原則和鬥爭,使人成為騎墻派、刺頭和見風使舵。孔子感嘆:“中庸也是德,有過之而無不及!”人民新鮮了很久。“真正的‘中庸之道’很少在大眾中實行。孔孟對用中庸之道的人深惡痛絕,稱之為“鄉愁”、“盜德”。其實他們是從孔孟的中庸學來的。
“中庸”與敢為、改革、創新是矛盾的。魯迅說,中國人的中庸之道,使變革難以進行;如果妳提議在壹個黑暗的房間裏開窗,所有人都不同意。妳故意說要掀屋頂,大家肯定會反對。最後,經過妥協,大家都同意開窗。這個例子說明,為了打破“中庸”思維方式對變革的阻礙,革命和改革有時不得不采取矯枉過正的方法,其結果非常“中庸”,最容易走向極端和極端。
6.“只說不做,信以為真”不利於理論創新。孔子的“言而無行,信古”,就是不搞新造,只編輯文學經典,闡述聖賢愚見,真心喜歡古。尤其是姚、舜、余,我懷念他們,敬佩他們。“我為他們的成功感到驕傲,我為他們的文章感到驕傲”和“我為他們的文學感到沮喪”。孔子作為學者的形象是“編春秋,刪詩書,令易傳”。這種學風影響後世,更難標新立異,嚴重阻礙理論創新。的確,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領域,孔子的後人很難有所創新。即使他們有自己的新思想,也要夾雜在前人著作的註解裏;有些人自己寫的文章,也要以古人的名義流傳。中國古代經典和歷史的子集是鋪天蓋地的,梁啟超說“史”占7%、80%。讀書人做的就是寫詩,畫圖,刻石,註釋聖賢經書。這既沒有政治風險,又優雅高明。到了近代,康有為要推動政治改革,打著孔子的旗號,寫了《孔子制度改革考》,稱孔子為改革家。
“言必信,行必果”的學風也帶來了尊祖教、崇聖的思維慣性。這種慣性成為個人崇拜、教條主義和保守主義的溫床,使解放思想成為社會變革和改革的先導的任務十分繁重。五四運動批判孔子的是非觀,延安整風運動批判王明的教條主義,真理標準討論和批判中的個人崇拜和“兩個凡是”,改革開放以來克服的“本本至上”,都是不同歷史時期“言而無行,信古”慣性的表現,而克服這種慣性的法寶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即著眼於中國改革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著眼於正在做的事情,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於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於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
7.“重視道路,忽視設備”的經驗主義壹般思維,不符合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要求。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思維方式是辯證的,但又是壹般的、整體的、純粹的、經驗的、直觀的。很多儒家文章講修養,講人倫,講社會,不是理性思考,而是道德體驗。比如孟子說“我養我浩然之氣,充於天地之間”,中庸說“達致和諧,天之地位不佳,萬物皆不佳”。在對事物的探索中,我不喜歡精確的整理,科學的實驗,邏輯的概括,我不喜歡事物必須親自低頭,我喜歡把事物做得更大更好,我不在乎關於天地的道,我不在乎具體細微的現實。這種思維不符合現代科技發展的要求。
中國歷史上有偉大的科技發明,比如四大發明。但由於“重道德,輕武器”,所以不系統。師傅教徒弟技能,告訴徒弟訣竅、悟性、氣場,只傳給兒子,不傳給女婿,女婿是外人。萬壹師徒早逝,很容易迷失,留下成果,沒有流程和技術。多年來,曹沖的形象只是作為壹個巧妙的故事流傳,不像西方人從洗澡和體驗水的浮力中總結出阿基米德原理。現在,中國變成了“世界工廠”,我們的資源和勞動力,外國的產品設計,品牌和專利,血汗錢,留給中國的是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的汙染。關鍵原因是中國缺乏科技創新。高科技、高精尖的核心技術設備都是外國的,壹架外國波音飛機能值壹億中國襯衫。2008年,中國專利授權量位居世界第四,但只有0.03%的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發明專利授權量9萬多件,其中50%以上來自國外公司。現在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我國的原創能力、集成能力和吸收能力,不僅要加大科技投入,還要改革科技體制,克服“重道輕器”的思維方式,樹立現代科技思維方式,從體制機制上推動我國科技創新,早日實現“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作為中國人,特別是領導幹部,不僅要深入了解包括儒家思想文化在內的中國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在推動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的進程中,充分挖掘和發揮儒家思想文化中的積極因素,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時,從觀念、思維、制度、政策、行為、環境等方面,有意識地克服和改造儒家思想文化中的消極因素,揚長避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文化底蘊、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