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個親子綜藝節目上,劉燁的兒子看到劉燁刮痧,背上刮出血痕,第壹次見到刮痧的諾壹就很怕爸爸因此死掉。
其實,孩子成長到壹定年紀,就會對生死這些事情產生好奇,會擔心自己的親人離開自己,由此產生擔憂和恐懼,那麽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其實是非常必要的。
在傳統觀念中,會覺得談“死”是很不吉利的事,但“不知死、焉知生”。死也是生命的重要部分,我們只有正確地去看待、認知,才能更好地“生”。
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畫面是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繪本是很多父母做親子閱讀的首選。孩子們會通過畫面、父母的講述,去理解故事和發展故事。繪本用來做生命教育的確是很好的選擇。
那麽生命教育包含哪些內容呢?其實生命教育應該包括生和死的教育。
所以,根據以上兩個維度,來推薦壹些我看過的比較經典的繪本。
1、《出生的故事》
這本繪本的作者是中國繪本作家蔡臯,用鉛筆手繪與國畫寫意手法為故事做了插圖,比較有中國特色。
通過故事的方式講孩子是怎麽來的,讓孩子看到壹個生命是怎麽形成的、出生的。
2、《寶寶的出生》
《寶寶的出生》是寶寶心理成長繪本中的壹本,這是壹套引自法國著名出版社Gallimard的專業兒童心理成長繪本。由歐洲著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專家卡特琳.多爾托博士主編,知名童書作家及國際著名插畫家***同打造。
系列書籍包括《親昵》、《寶寶的出生》、《家庭》、《傷心》、《害怕》、《生氣》、《羞恥》、《說“不”》、《粗口》、《暴力會傷害人》、《公平不公平》、《死亡》***12冊。
這套繪本選取的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壹些問題來展開的,語言親切同時又很科學,很適合親子閱讀,而且能滿足孩子大大的好奇心。
3、《妳好,安東醫生:寶寶出生了》
前兩本繪本都是講人的出生,那這本繪本講的是動物的生命。作者是日本作家西村敏雄。有壹天豬太太去安東醫生的動物醫院看病,檢查之後居然發現肚子裏有了小豬寶寶。之後再講小豬寶寶是怎麽出生的,出生之後豬先生和豬太太有多開心。可以讓孩子體會到壹個生命的到來是多麽可愛、喜悅的事情。
同時呢,這本繪本也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其實醫院並不是那麽可怕的地方,反而在這裏會有溫暖的事情發生。
4、《生命的四季》
這本繪本裏面講到的是各種動植物的生命,用大量的插圖及配合簡短的文字介紹了四個季節裏的植物和動物,比如春天裏的郁金香和洋薊,活躍的啄木鳥、青蛙等等;夏天裏常見的西瓜、番茄、蚯蚓等等;秋天的蘑菇、玉米、山鶉等等;冬天裏的洋蔥、獼猴桃、白鼬等等。
我們平時對身邊的這些動植物可能很少關註,那麽通過這樣壹本繪本孩子可以去觀察到每壹種動植物都是有生命、有變化的,從而感知生命的獨特與珍貴。這也是壹種潛移默化的生命教育。
這本繪本設計了不同形狀的翻頁,為孩子展示出植物的剖面和動物的成長過程,幫助孩子對不同生命的四季變化有更深刻的認識。
紙張非常厚實,采用的是銅版紙全彩印刷,而且書中設計了很多處互動翻頁,這樣壹整本書就會很厚,如果采用普通的膠裝,孩子翻看起來就會很困難。那這本繪本采用了貼心的穿環設計,這樣每壹頁都能輕松地全部展開,而且書頁也不會產生折痕。
很值得收藏!
5、《小威向前沖》
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性教育的內容,小威這本算得上是經典,用孩子能理解和接受的語言來講述生命形成的過程。
很有意思,孩子很喜歡。對於性教育這塊的內容來說,家長自己能保持壹個對性的正確的、大方的態度,孩子就能夠形成正確的性觀念。所以更重要的是家長在講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地把性當作是壹件正常、美好的事情傳達給孩子。
那其實關於生的教育的繪本還有挺多的,我推薦的是幾本自己給孩子在讀而且效果不錯的書籍。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可以去書店看看實體書,感覺壹下,孩子有興趣的再買。
出生這部分可能相對好說壹些,死亡這部分就顯得相對沈重壹些,那我們就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先從植物的死亡說起。
1、《壹片葉子落下來》
這本《壹片葉子落下來》就是不錯的選擇,孩子對植物之死比動物之死要好接受壹些。
書中壹片叫做弗雷迪的葉子和它的夥伴們經歷了四季的變化,逐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在於經歷美好的事物和給別人帶來快樂;明白了死亡並不代表壹切毀滅而是另壹種形式的新生。這本繪本給人的感覺很溫暖,其實就是傳達出死亡並不是壹件可怕的事情,會給人們安慰。
同時書中有壹頁有這樣壹句話:“我們既然要死,為什麽要活在這邊”,父母可以根據這個問題展開,對孩子做更多的教育。讓孩子明白,生命珍貴,不能浪費,要去活出自己的精彩,為整個世界帶來價值。
2、《當鴨子遇見死神》
講完了植物的死亡,我們可以再講講動物的死亡。
鴨子決定和死神友好相處,它們壹直壹起生活,直到鴨子死去。死神撫平了鴨子被風吹亂的羽毛,將它托在雙臂上,來到了“那條大河”旁。將那朵郁金香花放在鴨子身上,小心翼翼地將鴨子放入水中。然後輕輕壹推,送它上路了。
這裏面其實也充滿了溫情,生與死都是愛。這本繪本就可以讓孩子感覺到死亡就在我們身邊,它沒有那麽可怕,其實它是友好的。
3、《獾的禮物》
故事的主角是壹只獾,它是壹只非常有智慧的獾。雖然他在生前已常常告訴朋友他只是到了隧道的另壹頭,大家不要為他難過。但是,在獾離去之後,所有的動物都很悲傷,會想起和獾有關的壹切。直到春天的來臨,所有的動物聚在壹起懷念獾,說著獾以前與大家相處的種種,大家的悲傷才慢慢撫平,因為獾雖然永遠離開了,但他所留下來的“禮物”卻像是礦藏壹樣,永遠都在幫助有需要的人。
這本繪本讓我們明白,當生命中重要的人離開時,我們都會有悲傷,悲傷需要時間去讓它慢慢消失,創傷最終會修復。而離去的人,也會給我們留下很多美好,只要我們記得,他們就永遠沒有消失。
4、《再見了,艾瑪奶奶》
前面講了植物和動物的死亡,最後過渡到人的死亡上面。《再見了,艾瑪奶奶》全文以艾瑪奶奶的愛貓——思達的口吻進行講述,配合真實而極具震撼力的黑白照片,流露出片片真情。當死神即將降臨時,艾瑪奶奶在“臨終意願書”上簽了字,從容地處理自己的後事,與親人壹壹道別。
這本繪本能讓我們更好地學習應對喪親之痛。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看過覺得比較好的壹些生命教育的繪本,如果以後有新的再補充,希望能幫助到讀這篇文章的妳。
沒有寶典,妳打算怎麽看國際安徒生獎世界插畫大展10月4日,文藝老母親琢磨著已完美錯開國慶出遊高峰期,遂提議前往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觀看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大展。然而,無人響應。姐姐看向弟弟:“繪本插畫展啊,小學生看多沒勁,弟弟去看吧!”弟弟看向媽媽,壹臉蒙:“嗯,嗯~什麽展?”媽媽早有準備,翻出插畫展宣傳海報《醜小鴨》:姐弟倆立馬心動了:“醜小鴨,我要去,我要去!”於是,媽媽帶著姐弟倆欣然前往插畫展。其實媽媽這次是有備而來。自打從朋友那裏聽說這個展覽,媽媽就提前做了不少功課,不僅把本地藝術教育機構遊藝家米媽的觀展攻略爛熟於心,還啃完由美國著名兒童早期教育家丹尼絲所編著的《圖畫書寶典》。壹路幻想著媽媽在展廳現場對著倆娃侃侃而談各插畫大師的經典作品,老母親不禁誌滿意得。走進展廳,幻想破滅。但見壹個個煞費苦心的文藝老母親,擠在畫前焦急呼喚娃:“快來看,快來看,這不是妳最喜歡的繪本插畫嗎?”而熊孩子們充耳不聞,簇擁在幾個互動區,上翻下滾,妳推我搡,不亦樂乎。我家的娃,當然——也不例外。媽媽剛剛叮囑姐弟倆不要走散,弟弟就壹刺溜擠進互動區。媽媽只好丟下姐姐,圍追堵截成功後,領著弟弟找到《醜小鴨》。乘著弟弟對畫發呆,媽媽迅速打開寶典:作者羅伯特·英潘,南方大陸的寫實插畫大師,擅長以細膩寫實的畫風敘述故事寶典還沒念完,弟弟已經看膩醜小鴨,啟動滿場與作品互動遊戲。與俄羅斯民俗藝術的煉金師塔吉娜·瑪麗娜作品互動:與優雅的奧地利繪本女王莉絲白·茨威格作品互動:電子屏塗鴉:由此看來,經常帶孩子觀展大有裨益,以前滿場亂竄不知所終的弟弟,如今進步到擺拍與場景自然融合階段。當弟弟互動得精疲力盡之時,壹個人孤單看展的姐姐找到了我們:“媽媽,走吧,我已經看完所有作品了。”就這麽結束了嗎?不,媽媽尷尬又不失慈祥地壹笑,是時候啟用寶典了:“怎麽樣,姐姐最喜歡哪幾位大師,帶我們去看看?”姐姐點點頭,先帶我們來到《兔子先生和美好的禮物》面前。這是著名兒童文學圖畫書作家及插畫家莫裏斯·桑達克的作品,畫風唯美細膩。他曾經五度獲得美國圖畫書最高榮譽凱迪克獎,同時也是第壹位獲得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的美國人。童年時期體弱多病的桑達克,在繪本創作中反映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焦慮不安、恐懼、挫折等復雜情緒,這在當時是顛覆性的革命。《野獸國》、《廚房之夜狂想曲》、《在那遙遠的地方》,這三部桑達克自己眼中的代表作起初毀譽參半。《野獸國》壹度是圖書館禁書,後來卻被改編成動畫、音樂劇,成為備受推崇的經典,被譽為“壹本奇特的、前所未有的圖畫書”。有心理學研究者專門結合榮格的人格理論中自我、陰影、人格面具和阿尼瑪等原型,來解讀《野獸國》裏麥克斯的形象。現場看到插畫裏野獸的形象頗為可怕,仿佛小時候做的惡夢,而主人公麥克斯悠然自得:了解到莫裏斯·桑達克曾經擁有的可怕童年,似乎能夠進壹步明白作品蘊含的意義:壹個孩子在探險中逐漸學會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真正塑造我們的,是那個我們很少有人有勇氣去面對的孩子——那個遠在教化到達妳的心靈之前,沒有耐心的、索取無度的孩子,那個想要愛和權利,又總是嫌不夠,總是在生氣和哭泣的孩子。”莫裏斯·桑達克這句話或許是他創作壹系列經典作品的初衷。姐姐最喜歡的第二位大師是超現實的兒童心理代言人安東尼·布朗。被歸為英國超現實寫實派畫家的安東尼·布朗,憑借其繪本成就成為“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英國“凱特·格林威獎”雙料得主。其作品構圖利落,色彩鮮明,並擅以對比營造畫面的戲劇性,帶有超現實的成分。最酷的猩猩“威利”是安東尼·布朗筆下最有人氣的角色。“威利”有憤怒、悲傷、喜悅等各種孩子們熟悉的表情,猶如兒童情緒心理的代言人。這次插畫展的另壹張宣傳海報取自他2008年著名繪本《大猩猩和小星星》。安東尼·布朗說:“對我來說,設計壹本圖畫書就好像拍壹部電影,書的結構是特寫和遠景的結合體。而我的工作,則是天分(冒險這麽說)和思考的結合體,兩者很難分開。”見兩個孩子看得入迷,媽媽繼續開講:“每幅插畫都是壹件藝術品,壹個插畫大師僅憑繪畫技巧是做不出成功作品的,他還要深入了解孩子們的精神世界。而且,壹副經典的插畫作品會超越國界,超越時代。接下來,讓我們壹起看看媽媽最喜歡的大師吧!”媽媽最喜歡的第壹位大師是斯堪的那維亞的自然主義者斯凡·歐特。斯凡·歐特的畫作有壹種清新的氣息,用透明水彩塑造出來的層次,微妙又豐富,壹如北歐國度的冷冽空氣。就像是迎著森林中的霧氣或暖陽,透出幹凈的光,寫實場景也散發著空靈的藝術性。斯凡·歐特多為安徒生經典童話繪制插畫,比如《拇指姑娘》、《醜小鴨》等。他特別擅長捕捉童話中憂郁、悲傷或幽默的場景,並用清新的畫筆描摹出來。媽媽最喜歡的第二位大師是優雅的奧地利繪本女王莉絲白·茨威格。1990年,莉絲白·茨威格贏得“國際安徒生獎”時年僅36歲。美麗、奇幻、怪誕、愉悅的感傷情懷,摻揉了動作、舞蹈、自然、幻想,全都加在壹起後,成就了茨威格的藝術。她的畫裏有壹種夢的特質,很魔幻,但又很含蓄、很優雅。媽媽小時候所處的年代,國內繪本尚未起步,大多數同齡人沒接觸過繪本的概念,基本上直接從小人書跳轉到文字書的閱讀。童年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書裏的插圖,那些美麗的公主,夢幻的風景,動人的故事,給了我們莫大的勇氣去追尋現實世界看不到的美好。打著分享最喜歡插畫大師的旗號,我們把插畫展廳又細細轉了壹遍。最後,孩子們帶著對大師繪本作品的無限期待,戀戀不舍地離開展館。文末彩蛋:《圖畫書寶典》揭示繪本的秘密1、什麽是繪本?繪本,即圖畫書,取自日文中圖畫書的叫法。圖畫書是壹件藝術作品,它靠插畫和文字***同敘事,由對開的頁面來展現場景,靠翻頁呈現戲劇效果。全球最著名的圖畫書獎——凱迪克獎界定的圖畫書標準如下:2、有插圖的書也是繪本嗎?廣義的繪本包括有插圖的書,但通常我們提及的繪本與有插圖的故事書不同,壹般是指圖畫重於文字,圖畫主導敘事的繪本。3、為什麽要看繪本?看文字書或插圖書是否有同樣作用?繪本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讀寫啟蒙,增加孩子的美學體驗和藝術經驗,更關鍵的是可以發展孩子的視覺素養。而視覺素養的發展,是文字書或插圖書無法做到的,也容易被我們忽視。4、選擇什麽繪本閱讀?方式壹:閱讀某位作家的全部作品。方式二:選擇10種或以上同壹題材/類型的作品。方式三:選擇所有獲獎的作品,比如凱迪克獎和波士頓環球報號角圖書獎歷屆獲獎作品。5、怎樣研讀繪本?附1:國際安徒生獎獲獎插畫家名單附2:獲獎大師部分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