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先秦兩漢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文化發展歷程

先秦兩漢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文化發展歷程

簡述中國文化的發展歷程

摘要:中國文化經歷了漫長的萌芽和發展期,對它的認識應該從宏觀和全局上進行把握。結合中國文化在各個階段的特征和主要成就,把中國文化發展分為七個階段:前文明期(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雛形期(夏商周時期)、形成期(春秋戰國時期)、定型期(秦漢時期)、發展期(魏晉南北朝和唐宋時期)、成熟期(元明到鴉片戰爭前的清朝、轉型期(從鴉片戰爭開始,延續到今)。

關鍵詞:中國文化; 文化; 發展歷程;

中國文化起源甚早,在發展進程中雖歷經磨難,但卻總是壹脈相承的得以傳承下來。中國文化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雖然時常面臨周邊少數民族的侵擾和威脅,不斷受到來自異域文化的挑戰,有些時候甚至瀕臨滅亡的境地,但都因為中國文化頑強的生命力而得以保存。

中國歷史上雖數度出現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情況,但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競爭結果都是先進的中原文明戰勝了落後的遊牧文明。所以,中國歷史上雖出現過如五胡亂華、元蒙、契丹、女真入主中原等文明的插曲,但都沒有使中國文化陷入根本性的危機,結果往往是即使少數民族在政治上統治中原,乃至出現極端的民族歧視和壓迫,但在文化上都以“進入中國則中國之”而結束。不管主動與否,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壹旦入主中原,無論他們原本是多麽保守和落後,都會立刻學習中原先進的文明,有時甚至因此而出現很激進的情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實行全面封建化和漢化的措施。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競爭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壹個重要方面,但“因為傳統中國民族主義的寬仁,以及中國文化的博大深厚,這些沖突常能在中國文化的熏濡下得到解決”。①中國歷代少數民族的改革有的是在入主中原後進行,有的是在沒有大規模戰爭的背景下實施的,但都是因為欣羨中原發達的生產力、先進的制度文明和物質文明、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穩定的社會環境而進行的。正因為如此,少數民族向中原學習而進行的封建化和漢化構成了民族融合的壹個重要課題。

至於外族文化的入侵,中國文化雖經歷了巨大的挫折和落差,但也以中國文化的勝出而告終,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文化壹定程度上的開放性和吸收性。中國文化史上早期出現的如佛教文明的進入,後期的西學東漸,中國文化與外來文化在碰撞沖突中,最終實現了外來文化的中國化和文化的重新整合,從而使中國文化綿綿不絕,得以長久持續。佛教的進入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壹件大事,它雖在特定時期為統治者所依賴,但最終還是沒有取儒家而代之。佛教,乃至後來的基督教進入中國後都被迫中國化,以更好的適應中國文化的基本思想和內涵,實現廣泛的傳播。佛教在不斷地變革中與道教和儒家文化***同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西學東漸及此後西方文明的進入是中國文化面臨的壹個生死轉折點,中國文化依靠其良好的韌性再次實現了壹次偉大的轉變,後來資產階級思想的廣泛傳播,西方科技文明和價值觀念的進入都沒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文化的地位,在它們的沖突中,都以中國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而告終。

中國文化雖然有很多弊端和劣勢,但因為它在關鍵時刻和面臨文化存亡的攸關點時,能夠發揮中國文化的優勢,吸取先進和優秀的文化而使中國文化雖歷經滄桑卻能夠完整而系統的保存和傳承下來。正因為中國文化在具有自保性的同時能夠兼容並收,才使中國文化在數千年中綿綿不絕,構成了中國文明的壹個有機組成部分。對於中國文化的這個特性,正如有著作所指出的那樣,中國文化 “不僅具有堅韌的“內聚性”,而且對於外來的文化具有“抗異性”,它在免受外民族的心理、精神影響方面所起的作用,有力的維系著中國民族的存在。中國民族文化這種“內聚性”與“抗異性”的結合,產生了對外來文化的強大消化力”。②中國文化的這些優點,使中國文化能夠在遭受挑戰時對外來文化持兼容並收的態度,從而比較完整的保存下來。同時因為中國文化歷經的時間跨度大,各地區和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顯著差距和不平衡性,以及中國文化本身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許多轉折和飛躍,由此而提出的對中國文化發展歷程的認識便具有了重要意義。

對中國文化發展歷程的認識是從清朝末期民國初期開始的,到今年來隨著中國學術界對這壹問題的重視而在大批著作中多有論述。“在中國,文化的整合通過國家集權來實現,文化的延續通過改朝換代來實現,文化的輻射通過疆域盈縮來實現,文化的涵化通過夷夏互動來實現。”③中國文化發展的特殊性使中西方學者在看待中國文化發展歷程時有很多分歧和差異,而其中壹個重大差別就是對中國文化發展歷程的認識而涉及到的壹個分期問題和各時代的主要文化特征,本文將就這兩個主要方面做出論述。

中國文明可以分為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三個時期。原始文明從遠古時期到夏王朝的建立為止,農耕文明從夏朝到鴉片戰爭開始前的清朝為斷限,工業文明從鴉片戰爭開始到現在還在不斷進行和深化。以這三個文明的分期為入點,我認為中國文化應該分為前文明期(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雛形期(夏商周時期)、形成期(春秋戰國時期)、定型期(秦漢時期)、發展期(魏晉南北朝和唐宋時期)、成熟期(元明到鴉片戰爭前的清朝、轉型期(從鴉片戰爭開始,延續到今)。下面對中國文化發展歷程中各個主要特征和方面進行敘述和介紹。

1.前文明期: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中國在進入文明前經歷了漫長了進化歷程,這段時期奠定了中國文化獨立發展的基礎。

(1)中國文化的獨立起源:新中國成立後發掘的壹大批新、舊石器文化遺址推翻了關於中國文化的外來說,向世人證明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起源於中華大地,是土生土長的中華文化。雲南元謀人,陜西藍田人,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安徽和縣人,湖北鄖縣人等遺址的發現無可爭辯的證明中國是人類發源的重要地區。壹大批猿人的遺骸或遺物的發現說明中國早在200萬年以前,我國境內已有人類生息繁衍,從而揭開了中國文化的序幕。

我國古人和新人遺址均有大量發現,古人遺址以大荔人、許家窯人、丁村人為代表,這壹時期生產工具有所進步,發明了人工取火,氏族制度逐漸萌芽。新人遺址重要的有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人,內蒙古薩拉烏蘇河流域的河套人,山西朔州峙峪人,四川資陽的資陽人等,這壹時期原始藝術開始萌芽,原始靈魂不滅觀念在墓地中有所反映,原始宗教開始產生。古人遺址和新人遺址的大量發現顯現出了中國文化的獨立性,良好的承接性,以考古發現證明了中國文化起源於本土,是世界文化起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2)文明起源的多中心:眾多考古發現證明了黃河、長江、珠江、遼河流域都是中華民族和文化的發源地。中國從舊石器向新石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若幹個中心,呈多中心發展。出現文明起源的多中心原因很復雜,但“遼闊的地域為中國文化的多元性起源奠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礎” ④則是無疑的,地域的廣闊和地理條件的顯著差異為文明起源的多源提供了可能。

(3)農耕文明的初步形成:從金石並用時代到鐵器時代,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的增長。農業方面從鋤耕變為犁耕,從使用木犁或石犁到使用金屬犁,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顯著提高,於是農業開始從畜牧業中分離出來。河姆渡遺址發現成堆的稻谷、稻殼、稻葉等,證明早在7000年前,我國就開始人工栽培水稻。這壹時期形成的農業對後來我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為封建社會根深蒂固的“重農抑商”觀念的形成產生了直接影響。由農業而產生的農耕文明是以中國為首的東亞文明與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別。農耕從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遊流域開始並逐漸成為中原和南方地區人民的主要生存方式,中原的農耕文明與北方的畜牧文明的競爭持續了相當長的壹段時間。農耕文明從深層次上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從根本上影響了中華民族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文化發展方向以及文化的基本特征。

(4)文明的前兆:農業和畜牧業分工後,出現了制陶、紡織、釀酒等活動,同時由於金屬冶煉的出現和發展,導致了手工業的出現。手工業使人類在生產工具的制造上產生了重大進步,它推動了我國向文明時期的轉變。這壹時期出現的繪畫、雕塑、舞蹈、記事符號、圖畫符號等文化藝術,為我國後來文化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交換範圍的逐漸擴大,私有制日益發展和鞏固,開始出現炎黃、東夷、苗蠻三大主要部落,三個部落聯盟在錯綜復雜的鬥爭和融合中,形成最初的以華夏族為核心的國家雛形。戰爭打破了各部落之間的隔閡,融合了各部落創造的文化,加速了社會的發展步伐,,促進了貧富分化和階級的出現。黃帝時代,後世國家的雛形已經開始萌芽,在走向文明社會的過程中,黃河中下遊地區成為我國歷史上各氏族、部落交往、角逐和融合的中心。這個中心的不斷擴大,最終形成以炎黃部落聯盟為核心,包括東夷、苗蠻大部分先民的***同體。

2.雛形期:夏商周時期

夏商周時期是我國的奴隸社會時期,這壹時期初創的文化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基礎。

(1)政治機構的初步建立:夏王朝是我國歷史上第壹個奴隸制國家,它的建立標誌著我國歷史正式進入文明時代,奠定了中國4000多年文明發展的基礎,商周在夏朝後繼續向前發展。這壹時期的國家機器基本上已奠定了後世國家的框架,國家開始有了壹支強大的軍隊,由各級官吏組成壹定的統治部門,確立了貢賦制度,制定了刑法,商朝康丁以後,嫡長子繼承制度逐步確立。國家機構不斷復雜、完善和加強,統治地區逐漸擴大,以中原為中心的版圖得到基本確立,周朝建立了完善的井田制和分封制。這壹時期確立的政治制度和統治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2)青銅器的發展:商朝是青銅器發展的高峰時期,因其高超的制作技藝,發達的生產技術,大規模的作坊,以及留下的大批具有代表性的青銅器,商朝又被稱為“青銅時代”。這壹時期青銅器大規模的被用作禮器和戰爭,在生產上也有所應用。在殷墟和鄭州商城遺址,都發現有王室所專用的青銅鑄造作坊,作坊內有細致的分工,從遺址和所發現的青銅器可以窺見當時冶煉技術的純熟和技術的先進。西周青銅器的數量遠超商代,歷代出土的西周青銅禮器、用具、兵器、工具、飾物數以千計,這壹時期的工匠已經掌握了鍛打和鑄接銅與鐵的技術。青銅器的發展藝術頗具特色,青銅器造型與紋飾也體現了其雕塑造型藝術達到很高的水平。青銅冶煉技術和青銅制造工藝的高度發展是生產力發展和生產技術進步的反映和表現。

(3)文字:原始社會晚期各地遺址中普遍發現記事性質的刻畫符號,以及殷商已有較成熟的甲骨文字和金文來推測,夏代可能已有文字和文獻記載。商代的文字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以晚商的甲骨文最為豐富。殷商出土的帶有文字的甲骨有十多萬片,連同其他器物的銘文,約有單字4000多個,是壹種相當成熟的文字。西周流傳下來的青銅器銘文,與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時期出土的器物較多,銘文的篇幅也較長,所以成為金文的主要部分。這壹時期的文字為後世漢字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4)文化的繁榮:敬天保民思想的形成,樸素唯物主義思想萌芽,對後世哲學的發展有深遠影響。周代重視貴族子弟教育,從小開始就開始教以禮、樂、射、禦、書數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禮是西周社會的重要方面,在成人、婚喪儀禮方面有很多規定,周禮對後世的中華文明有重要影響,周公制禮作樂對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3.中國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的大變革時期,也是中國文化的形成期,諸子百家出現標誌封建文化框架的形成。

(1)百家爭鳴:周平王東遷後,諸侯國“挾天子而令諸侯”的爭霸戰爭持續了幾個世紀,在政治紛爭不斷的同時,我國文化出現了壹次大繁榮。這壹時期,由於激烈的社會變革,社會矛盾的錯綜復雜,激烈的政治鬥爭和經濟文化的繁榮使人們對這壹空前的社會變革中產生的問題各有自己的態度、願望、主張和要求。同時,由於諸侯紛爭,統治者不可能推行文化專制制度,統治者競相招賢納士,各個學派因此有了發展機會。各家著書立說,議論政治,既相互批判,又相互影響,百家爭鳴由此出現,這壹時期形成的各種學術思想成為以後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要源頭。這壹時期的各個學派不僅是學術學派,而且是政治學派。社會上形成的眾多學派,不僅各個學派的主張不同,而且在同壹學派中也有不同的代表和主張。如墨家 “節用”、“兼愛”、“尚賢”、“非公”的主張,道家主觀唯心論與絕對相對論相結合得思想,儒家孟子“仁政“與”“性善說”、“民貴君輕”的民主思想,儒家荀子“禮治”與“法治”結合的主張,韓非子的法家思想等都各有特色。

(2)教育的進步:春秋以來,自孔子所創私人講學,學在官府的教育壟斷局面被私人講學成功打破。孔子整理的《春秋》、《孟子》、《中庸》《論語》、《大學》等書,影響了中國知識分子達數千年之久,“中國文化的流傳和發達與孔子的整理古代文獻和設立私塾是分不開的”⑤。孔子在教育思想和教學方面也做出了重大貢獻。他提倡“有教無類”,推廣私人講學,為戰國社會的變革奠定了人才基礎。學在官府壟斷局面被打斷到私人講學的興起反映了社會和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私人講學開始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它培養了大批知書達理,講求封建倫理道德和忠孝節義的知識分子,這些人“學而優則仕”後成為統治階級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主力軍,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作用。

(3)儒家思想的形成:春秋時期,孔子提出“仁者愛人”、 “克己復禮為仁”,推崇周禮,由此形成的倫理思想成為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礎。戰國時期,孟子、荀子結合自身認識,對儒家思想進行了完善和解說。孟子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荀子要求“禮治”和“法治”相結合。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後被統治者不斷改造,成為為封建統治服務的正統思想,它所主張的“和”,提倡的中庸思想,對東亞文化圈的各個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

(4)統壹趨向的加強:由於諸侯紛爭不已,各國為了在戰爭中獲勝,紛紛進行改革,逐漸確立封建制度,民族融合得到加強,統壹成為大勢所趨。諸侯之間的爭霸,大國吞並小國,加強了各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為我國的統壹奠定了基礎,為大統壹文化的形成準備了政治條件。

4.定型期:秦漢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封建王朝,它和後來的漢朝所采取的政治制度成為封建政權組織和統治機構的模範和藍本,它們實行的文化政策對後世更是影響至深。

(1)加強中央集權,建立封建行政體系:秦朝開始確立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在封建國家中享有神聖的地位和最高的權利,皇帝之下,設置了壹整套官僚系統。制定了壹部比較完善的封建法典《秦律》,將郡縣制推廣到全國,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的封建統治網,強化了封建國家機器。秦朝在全國範圍內確立私有,統壹文字、貨幣、度量衡、車軌,順應歷史潮流,建立了統壹的國家。漢朝的建立宣告了秦始皇皇位傳萬世迷夢的破碎,也以事實回答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疑問。漢朝基本沿襲了秦朝的制度,建立了更完備的武裝力量,制定了法律,實行新的賦役制度,漢族在這壹時期正式形成。“秦始皇的統壹中國而推廣到全國,奠定了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基本模式,其後經西漢前期吳楚七國之亂的沖擊,到漢武帝時期正式確定下來,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延續二千多年的主要制度文化。”⑥東漢時加強尚書臺,削弱三公權利,加強監督機構,進壹步完善了統治機構,確定州縣郡地方行政機構,廢除內地郡國都尉。此後的封建政權組織都是在秦漢時期的基礎上進行建設的。

(2)文化專制:秦始皇在文化上采取了偏激措施,他焚書坑儒的政策雖然在短時期內維護了統治,鞏固了統壹,但這些措施對我國文化起了極大的破壞作用,造成文化上無法挽救的損失。漢武帝在主客觀條件成熟後,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用改造後的儒家思想作為統治思想。自從漢武帝確立獨尊儒術後,以孔孟為正宗的儒學成了封建統治階級的正統思想,儒學開始成為封建統治者的首要選擇,並且影響到文化的各個方面。“儒學的提倡和尊奉,才真正使其成為封建王朝實用的政治學說,才使儒家思想所派生的倫理規範深入人心,以至成為中國文化的主體精神。”⑦ 

(3)佛教和道教的興起:道教形成東漢時期,隨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在秦漢時期出現以天帝為首,四方諸神拱護的神權等級系列,經方士對諸神的篩選與改造,逐漸推出皇帝與老子作為道教的教主。道教雖然在封建統治中未曾在封建社會占過統治地位,但它對統治者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眾多統治者紛紛執迷於長生不老藥的獲取。東漢時期道教開始有了比較完整的體系,正式成為我國流行的宗教之壹,在我國文化發展上占有重要地位。佛教產生於印度,約在東漢初年開始傳入我國,流入後開始適應中國特點,它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和藝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5.發展期:魏晉南北朝和唐宋時期

這壹時期的文化在秦漢文化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開始確立了中國文化的恢弘氣勢。

(1)儒學的動搖:東漢後期政治混亂,儒學失去了政治依靠,佛教的廣泛傳播和道教的迅速發展,以及儒學本身的日趨僵硬,缺乏群眾基礎,使儒學在文化上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這壹時期,玄學開始成為獨領風騷的壹種意識形態。

(2)科舉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隋朝開啟的科舉制替代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這對中國此後的統治秩序、教育方式、文化內涵都產生了深層次影響。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唐代的科舉分常舉和制舉,武周時開創武舉,北宋實行試卷的“糊名制”,科舉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科舉制度“以地主階級思想意識、倫理道德為準則”,⑧擴大了統治秩序,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有利於文化的傳承和弘揚。

(3)制度文化的完善:隋朝改革官制,實行三省六部制,將相權壹分為二,兵役上實行府兵制和兵農合壹,賦役上實行大貌索閱和輸籍定樣,實行均田的土地制度,租庸調制的賦役制度。唐朝實行了府兵制度。北宋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在中央分隔宰相權利。隋朝的《開皇律》、唐朝《唐律》,集成了中國封建法制的基本精神,為社會秩序的穩定和文化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4)中外文化的交流:佛教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中國的特點和人民的信仰習慣,自傳入之後就不斷改變、調整,它與道教、儒家思想相結合,最終形成了宋朝理學。佛教的傳入、普及與發展,不僅豐富和充實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而且佛教最終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中外文化相互涵攝的結果。唐代後期隨著民族的進壹步融合和對外交往的頻繁,政治制度與思想文化的整合,使得唐王朝凝聚了極大的力量,文化昌盛,並以“博大的胸懷,大量接受外來文化,使之融會到中國文化的整體當中”。⑨中國文化的博納和開放精神在這壹時期正式得以形成。

(5)理學的形成:宋代由於階級矛盾和民族鬥爭的推動,佛道兩教對儒學的滲透,儒學開始哲學化,並越出了單純研究儒家經典的範圍,成為包括經學、文學、史學、哲學等在內的壹門新學問,形成了宋學。南宋後宋學各家此消彼長,理學在與各家的競爭中勝出。理學使儒學重新確立了正統地位,成為此後影響中國文化甚久的壹個重要因素。

  • 上一篇:傳統顏色模板
  • 下一篇:關於春節的作文800字優秀範文(6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