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族的服飾在其3大支系之間以及各支系內部都小有差異。 布維克倫男子頭紮崗包,其崗包壹般用毛巾紮成,崗包結打在額頭正中,稍露毛巾頭。其上身著雞心領短袖長擺套頭上衣,上衣衣領、袖口上織有波浪形花紋,上衣多為白底、嵌有其它顏色的豎條,下身穿黑色長褲、著拖鞋,背緬式挎包。
布維克倫女子的崗包多為白色紗巾,上衣為黑底短袖雞心領外衣,外衣下擺和袖口、領口處織有花紋,下身著克倫紗籠。布維克倫女子喜歡戴耳釘、耳環、手鐲、項殊等飾品,未婚女子好穿連衣筒裙。
克倫男子特別是帕安壹帶的波克倫男子仍有紋身的習慣。男孩大多在13-14歲時開始紋身。紋身部位在膝蓋以上腰以下。波克倫人認為紋身是男子勇武的標誌。波克倫少女選對象時主要看對方有無紋身。克倫男子紋身的圖案多為獅子、得道仙人。為了防止蛇咬,克倫人喜歡在手背、腳背上文蜘蛛圖案。以前為了能刀槍不入,克倫人喜歡在肩上紋字母和實心物品。 克倫武裝與政府軍激烈交火
11月7日,緬甸舉行20多年來的首次多黨制全國大選,選舉1000多名聯邦議會議員和省邦議會議員。這是緬甸七點民主路線圖的第五步,也是緬甸實現從軍政府向民選政府轉型的壹次重要選舉。然而,就在大選當天清晨,因不滿大選之後可能會進壹步限制少數民族地區“自治權”,緬甸“民主克倫佛教軍”第5旅902營的300余人,在營長梭·雅特中校的指揮下,突然襲擊了緬甸東部克倫邦小鎮渺瓦底的警局和郵局,並與隨後趕來的緬甸政府軍發生激烈交火。壹些槍榴彈和迫擊炮彈還越界落到泰國境內,至少造成緬泰兩國邊民16人死傷。
為了奪回渺瓦底鎮,緬甸政府軍不斷從周邊調兵增援。
到8日下午,政府軍奪回了渺瓦底鎮,並再度在該鎮稍南的緬泰邊境通道處與“民主克倫佛教軍”發生交火。
令外界擔心的是,如果沖突持續擴展到周圍地區,500余名“民主克倫佛教軍”和900名“克倫民族聯盟”成員隨時可能卷入戰鬥。考慮到這種可能,緬甸政府軍隨即在當地部分地區宣布進入90天的緊急狀態令,其中包括90天內禁止政治集會,禁止軍人離開軍隊等等。 難民湧入泰國 槍彈落入泰境
突如其來的戰火迅速殃及鄰國泰國。
僅在泰國西北部達府湄索地區,到9日上午已有約1.5萬名緬甸難民聚集。湄索郡行政長官克提薩科·特門薩克表示,泰國已關閉了泰方的邊界檢查站,並且驅逐了湄伊河沿岸的壹些難民。泰國第3軍初步統計的數字顯示,至少已有3萬名難民進入泰國境內。這些難民大多是頂著少數值錢的家當徒步越境,少數難民則乘坐皮卡車前來避難。難民們告訴泰國軍人,盡管大規模的交火已經停止,但渺瓦底鎮的小規模交火還不時發生。
據泰緬邊境泰方壹名官員透露,這次沖突中有槍彈落入泰國境內,並且造成人員受傷。
在8日的交火沖突中,有4枚火箭助推榴彈落入泰國境內,其中壹枚打到泰國西北部的湄索郡,造成3男兩女***5人受傷。
此外,電視畫面顯示,交火沖突發生時,在湄伊河邊界的橋上,泰國士兵因有流彈越境而提高戒備,紛紛躲在掩體之後。
這名泰國官員表示:“雖然雙方炮火已暫時平息了,但渺瓦底鎮周邊的軍事行動恐怕仍沒有停止。” 泰軍明令不許開槍還擊
泰國陸軍壹名軍官表示,目前泰國軍隊已經部署在泰緬邊境沿線,不允許任何人和車輛進入該地區,泰國軍方將密切關註緬甸局勢的發展。針對目前的局勢,泰國第3軍軍長已明確表示:“9日我們還在境內發現了許多未爆的迫擊炮彈和槍榴彈。我們仍在調查是誰向我國境內開火。但在交火過程中,我們明令官兵不許向緬方開槍還擊。”
9日下午,隨著交火的暫時平息,多數緬甸難民已開始考慮返回緬甸境內。但泰國總理阿披實表示,他擔心緬甸東部的動亂可能持續幾個月。
阿披實說:“(緬甸動亂)接下來3個月可能還會持續,尤其是在現任政府過渡到新當選政府的那段期間。” 少數民族武裝聯手對抗政府軍
阿披實的擔心是有緣由的,因為在此次沖突發生前,緬甸少數民族的相關組織已進行了壹次針對緬甸大選的武裝示威,並警告稱,如果軍方繼續剝奪他們的權利,“緬甸將會再次爆發內戰”。緬甸壹家持不同政見的新聞網站“緬甸民主之聲”曾報道稱,緬甸少數民族地區有6個武裝群體表示,如果遭到政府軍武裝襲擊,將會彼此幫助而進行反擊。
緬甸民主異見人士欽藕瑪8日甚至表示:“交火事件向軍政府和世界傳遞了壹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我們不接受這樣的大選。”她還補充說:“這是他們(克倫族發起武裝攻擊)的黃金時機,因為他們知道軍政府的計劃就是徹底消滅他們。” 西方媒體熱炒緬甸“全國動蕩”
武裝沖突發生後,西方媒體均在熱炒緬甸“全國動蕩”的可能性,猜測泰國會對武裝沖突做出何種反應。但泰國軍隊的隱忍讓它們感到非常意外。
事實上,泰國和緬甸其他鄰國都清楚,緬甸少數民族武裝與緬甸政府軍之間的沖突是“老問題”。
自1948年緬甸獨立以來,民族問題就壹直是困擾緬甸政府的壹個主要問題。
1962年以後,緬甸民族問題進壹步惡化。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緬甸各地少數民族武裝多達20余支,武裝力量達7萬多人,實際控制緬甸近1/4的地區。
緬甸現政府1988年執政後,對少數民族地區和武裝采取發展與打壓兩手抓的策略,已先後與20支武裝達成和平協議。
2009年,緬甸政府打算將少數民族武裝整編為邊境安全部隊。但這引起了掌握武裝的少數民族實力派的不滿,爆發了去年8月的果敢沖突。
“如何處理少數民族武裝,對緬甸未來的新政府來說是壹個不小的挑戰。”壹位緬甸軍官坦承:“但西方盼望這類沖突會引爆緬甸全境的動蕩則不可能。” 周邊鄰國多數期盼緬甸穩定
與西方輿論相反,東盟和緬甸鄰國都希望緬甸能夠穩定,而且大多對緬甸7日的大選表示歡迎。
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9日發表聲明,稱贊大選是緬甸“邁出重要的壹步”。
印度和泰國更是希望大選能讓緬甸擴大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目前,印度和泰國正在緬甸投資建設港口、鐵路和油氣運輸管道,讓這些國家有了通向印度洋的貿易路線。
泰國最大的建築公司剛於本月4日與緬甸政府簽署了總額為86億美元的合同,***同建設壹個深水港口和壹個工業園。
更重要的是,東盟是中小國家的聯盟,對於本地區大國壹直奉行“平衡外交”戰略,因而也壹直成為美、日、印、俄等國家爭奪或爭取的主要對象。隨著東盟國際地位的提高,東盟的戰略地位也變得更加突出,已被認為是亞太地區繼美、日、中、俄4國之後的“第五極”力量。這中間,東盟中任何壹個成員國如果自身利益不保,就將直接波及東盟其他成員國——安全穩定更是如此。因此,東盟各國期盼緬甸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