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黨員讀書心得四則

黨員讀書心得四則

閱讀是壹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閱讀的頻率可能會越來越低,這對我們的身心發展其實是不利的...以下是我整理的《黨員讀書心得四則》,僅供大家參考。歡迎閱讀。

第壹部分:黨員讀書心得:積極響應建行讀書活動。作為壹名黨員幹部,我選擇了《幹部素養讀本》這本書,工作之余通讀了這本書,重點是第二章。全書共分十章,從政治理論素養、道德修養、知識文化素養、身體心理素質、禮儀文明素養、依法行政能力、戰略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應急管理能力、媒體傳播能力等方面進行舉例闡述和點評。總結起來,這幾個方面無非是三個方面,即當官、做事、做人。第二章道德品質的培養。我認為作為壹名領導幹部,當然要具備政治素養、知識文化、依法行政、組織協調、應急管理等壹些能力。,但我認為關鍵是品德。道德問題是為官的首要和基本問題。古人說“德為行首”,就是這個道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從根本上來說是不好的,即使妳有壹些知識和技能,也沒什麽用。“換句話說,道德修養是根本,不僅影響領導幹部的能力和水平,而且決定其事業發展的方向和成敗。所以,做官,先做人,先做人;德是為官之本。要當官,首先要修德。孔子曾說:“以德治國,如北辰,居其所,群星環繞。“這意味著它對官員和政治家的道德起著指導作用。古人也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患無位,而不修身”,“不患不尊位,而患不尊德”,都是指做人為官,修身立德的道理。如果壹個領導幹部各方面都很強,性格道德都有缺陷,那他就不是壹個合格的領導幹部。道德修養壹章主要從以德治國、誠實守信、愛國誠信四個部分進行闡述。領導幹部能否做到誠實守信、愛國清廉,不僅是個人問題,還直接影響到下屬、群眾,甚至事業的成敗。”他的身體沒有秩序,但他的身體不正確。“領導幹部要自覺用高尚的人格力量影響身邊的幹部職工。在當今社會,人格魅力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如果說組織賦予的權力是壹種“硬”影響力,下屬不得不服從,那麽人格魅力就是壹種“軟”影響力,是領導者的無形資源,能給人壹種無言的感召力。也是壹種力量,可以給人精神上的鼓勵,也是壹種榜樣,可以給人強大的指引。有效實現領導力,領導者必須以自身的氣質、性格、人格、知識、智慧、能力發揮人格影響力,樹立起壹面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的旗幟。

要成為壹名道德修養合格甚至優秀的領導幹部,首先要堅持公正原則,平等待人,秉公辦事,而不是以個人的興趣和喜好來評判是非曲直。在壹個人的道德修養中,正派和公正是根本。壹般情況下,按照正義的原則行事是可貴的,但更可貴的是在面對個人的成敗、榮譽和利益時,能夠勇往直前,堅持原則,義無反顧。也就是說,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廉潔公正應該是相對容易的,但在涉及到對下屬甚至普通人的績效考核、獎懲、利益分配時,就顯得更加迫切和重要。領導幹部不偏不倚,關鍵是出於公心考慮和處理問題,從個人私心出發很難做到公正公平。出於公共利益,就是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考慮公共與私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國家的關系;遇到矛盾時,要以對公眾負責的態度,把國家、集體和大局的利益放在第壹位,協調好公私利益的關系。其次,要真誠待人,而不是用虛偽的態度敷衍人;堅持信用至上,說到做到,而不是拖拖拉拉。關於與人為善、真誠待人,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孟子說:“愛別人的人永遠愛別人,尊重別人的人永遠尊重別人。”老百姓說:“桃報李”,“妳敬我壹尺,我敬妳壹丈。”在現代社會,對於領導者來說,與人為善,就是要有寬廣的胸懷和善良的態度來處理人與我的關系。善待他人是壹種寬容,壹種大度,壹種精神狀態。寬容待人,給別人更多的溫暖和愛。俗話說:“壹句好話暖三冬,壹句壞話傷六月人。”人的心裏有很多包容。妳越包容別人,就越容易得到尊重。在壹個組織和壹個集體中,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失衡,那麽領導者的組織、計劃、控制和協調功能就無法發揮。這就要求領導者始終堅持與人為善的原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為基礎,通過團隊精神的塑造,統壹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為同壹個目標統壹行動。

第三,既要樹立為國家做貢獻的遠大誌向,又要勤政持家,成為忠孝節義的榜樣。領導幹部只有樹立為國為民做事的崇高目標,才能站得高看得遠,胸懷坦蕩,不平凡,建立不朽的業績。國學大師季羨林在討論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時說過:人生如果有意義有價值,其意義和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責任感。相反,如果目標不高,誌向不遠,整天忙於身邊的瑣事,壹味沈溺於個人感情,生活在平庸的氛圍中,必然會擺脫平庸的命運,辜負人民賦予妳的地位和權力。在家庭生活中,努力量入為出,勤儉持家。節儉的生活不僅能讓人快樂,還能培養高尚的品質。在小事上養成節儉的習慣,習慣自然就成了。有了好的習慣,就不會做出奢侈浮華的行為,反而可以保持節儉的美德。古語有雲,“孝為先德”。子曰:“孝為德之本”。孝順是中華民族最受重視的美德。“忠孝不能兩全”也不盡然。“孝貴於心”“孝貴於行。”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有責任心的高尚的人。

最後,要忠於職守,熱愛本職工作,廉潔奉公,克己奉公,而不是玩忽職守,得過且過,玩忽職守,以權謀私。所謂“道德修養”,說到底就是讓自己的精神世界達到壹種“超越”的境界。超越自然,創造文化;超越本能,彰顯人性;超越平庸,追求高尚;超越自我,融入社會;超越功利,提升人格。道德修養是壹個堅持不懈地實現“自我超越”的過程,領導幹部要成為當今社會的道德楷模,不僅要忠於職守、愛崗敬業,還要“克己奉公”。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對權欲、利欲、名利的欲望,做到不貪,不任性。這是壹種道德心理,也可以稱之為“心理和諧”。有了這種道德心理,人的心靈才能“靜”和“淡泊”,才能達到“明辨是非”的“超越”境界。要實現“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主體需要壹系列的“努力”。比如“真誠”、“尊重”、“改革”、“慎獨”,更重要的是“修行”、“磨煉東西”。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要忍受苦難和流血;在當今的市場經濟中,最主要的是在名利場和權力場得到錘煉,實現自我超越,對抗物欲的入侵。

總之,要通過讀書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經受各種考驗,堅持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養,錘煉節操,提升思想境界,堅持在讀書學習中把握人生道理,領悟人生真諦,實現人生價值,踐行人生追求,努力成為壹個高尚的人,壹個純粹的人,壹個有道德的人,壹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

第二章:黨員讀書心得範文最近讀了京華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做最好的黨員》壹書。該書摒棄了以往黨建讀物枯燥乏味的理論說教形式,將黨的理論修養知識融入生動鮮活的故事中,讓廣大黨員乃至普通群眾看得見、看得懂、學得會,真正教會黨員如何思考、如何做、如何說、如何學。

本書中的典型黨員以生動的故事和實踐為基礎,充分展示其先進性。通過這些故事,我們看到他們並不是脫離實際的“高、大、全”的人,而是有著和普通人壹樣的情懷,卻能在面對各種問題和挑戰時,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不斷超越自己為人民服務的人。這種有血有肉的人物,生動的故事,能讓我們覺得他們更親近,更容易讓我們模仿和學習。

“最好的黨員是怎麽想的”講的是他的思想境界;“如何做好黨員”講的是工作能力;《如何說最好的黨員》講的是說話技巧;《如何學習最好的黨員》講的是學習藝術,這四個方面缺壹不可,循序漸進,按照這四個方面去做,學習起來會更有效率。

《做最好的黨員》壹書摒棄了“假空”的說教模式,立足機關、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等各條戰線的崗位實際,告訴我們,壹個最好的黨員應該“想”(思想修養)、“怎麽做”(工作能力)、“怎麽說”(說話技巧)、“怎麽學”(學習提高的藝術)。

特殊貢獻:不僅“為人民服務”,而且“全心全意”

每壹個來自中國的人,黨員,在入黨的第壹天就應該明白:我們入黨不是為了當官發財,而是為了把生命奉獻給人民。

可以說,敬業就是黨員的代名詞。而且也要知道,“為人民服務”只是對每個黨員最基本的要求。做壹名最好的黨員,必須樹立更高的標準,那就是“全心全意”。

“越能理解奉獻的含義,越能理解黨員的含義。”

毋庸置疑,優秀黨員是壹面旗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但說到“優秀黨員”,很多人往往會把他們和“高、大、全”聯系在壹起。這不僅脫離了真實情況,而且讓人覺得高不可攀,難以學習。

事實上,即使是黨員中產生的最優秀的* * *者,也生活在我們身邊,既有脫離現實的人,也有和普通人壹樣的喜怒哀樂。他們之所以能做得更好,是因為他們在處理問題、面對選擇的時候,自覺超越個人感情,把為人民服務、奉獻的精神落實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這樣就給我們提供了壹個可以直接學習的標桿,既鼓勵我們努力跟上他們,也讓我們只要學習他們的做法就變得優秀。

第三章:黨員讀書心得:範文重視和善於學習,既是黨的光榮傳統,也是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取得偉大勝利的重要原因。學習也可以說是壹種信仰,壹種責任,壹種享受,壹種能力。

學習是提高素質、增長才幹的重要途徑,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學習作為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善於學習的人會增加成功的機會。自然,這也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書本上的知識也許有壹天會枯竭,但生活中真正的知識永遠不會枯竭。學習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人通過學習喚醒自己的潛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快樂。

對於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人來說,所從事的工作其實是最直接的學習,所以要用壹顆學習的心去面對工作。其實我們在工作中遇到的所有人和事,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麽,怎樣才能真正把學習當成壹種信仰,壹種責任,壹種享受,壹種能力呢?壹方面要明確學習的目的,主動向身邊的人學習。沒有學習的目的,學習就會陷入誤區,無所適從,從而逐漸失去學習優勢。向他們學習,不是因為他們是領導,而是因為他們優秀。所以,向他們學習,對妳以後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

另壹方面要加強提煉總結,從工作實踐中學習。所謂“從壹個坑裏學”,世間所有的經驗都是靠“物”積累的。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壹切,都是壹次絕佳而直接的學習機會。實踐是學習的最高境界,經歷過的“事”反映出來的就是實踐。因此,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機會,盡力做好每壹件事,以增加我們的知識和技能。

古詩詞中有壹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修養為文章。”大意是:認識世界,掌握其規律,都是知識;處理事情得當,明白道理,總結經驗才是文章。從“物”中學習知識是我們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要途徑。什麽都可以學,什麽都可以學。當我們明白了這壹點,我們在面對事物時,就會有意識地從這些事物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增加自己的閱歷和智慧,提高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第四章:黨員讀書心得範文最近看了導演的《做壹個溫暖的教育者》這本書,是壹本不可多得的好書。該書匯集了作者30多年來對為人師表、為人處世、教育的理解的散文153篇,內容豐富,涵蓋了教育的方方面面。貫穿其中的是作者從生活中采集教育智慧,在教育中追求生活的態度,形成了作者對教育、教師、教學的獨特看法。它以生動的事例和獨特準確的比喻,提出了許多現代教育思想,強調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心、欣賞、支持和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對學生的真摯的愛,真實地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經歷和教育思想。看了這本書,我更加了解了教育的內涵,啟發我從新的角度去看待很多教育現象和解決方法,比如“格律詩教育和自由詩教育”、“土貨、家常菜、海鮮味”、“鮮花、幹花、塑料花”等等。其中《教師讀書的N個理由》和讀書的“二”“三式”讓我印象深刻,我思考了壹下,比較了壹下,得到了很多感觸。筆者對現在的教師進行分析。

闡述了閱讀的現狀,闡述了教師閱讀的N個理由,指出給教師閱讀找理由在某種意義上是對教師的諷刺,因為教師生來就是學者。是的,在當今這個信息量特別大的社會,在大力提倡教育以學生為本的今天,書籍作為生活的載體,已經成為我們生存、發展、進步的必需品。有了書,我們的文字就有了意義,我們的存在就有了價值。教育是事業,教師是職業。我們從事的是教師這個職業,對教育負責。讀書是我們職業和事業的結果。作為壹名黨員教師,我們應該把讀書作為我們生活中的壹件平常的事,壹件必須做的事,壹份責任。我們不需要任何理由,也不把它當成任務安排。而是要有意識地讀,堅持不懈地讀,把整本書讀壹遍又壹遍,擠出時間多讀,讀好,讀好,讓讀書成為壹種習慣,讓讀書成為壹種積極自覺的行動,讓自己的內心充實。“教師不學習,如何提升自己,立足學校?老師不學習,怎麽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學習?”

回顧歷史,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愛讀書的人;再環顧四周,那些聰明人也癡迷其中。很明顯,讀書可以提高個人修養,理清思緒,沖刷靈魂中的沙礫。讀壹本好書就像品嘗美味的食物,細細咀嚼,細細閱讀,細細品味,充分享受它的味道,汲取它的營養。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閱讀,就沒有教育。”朱永信教授認為:“壹個人的精神發展史就是他的閱讀史。”可見,書籍可以感染人的靈魂,陶冶人的情操,影響人的氣質。書是人的精神營養液。而學校是壹個提供精神營養的地方。閱讀不僅是學生的事,也是老師的專業。讀點經典,和妳對話。讀點人文,陶冶情操;讀壹些學生喜歡的書,拉近師生距離;看壹些生活書籍,享受多彩的生活。讀書對於壹個人的自身成長,精神成熟,修養都是必要的。“多讀書,即使不能成功,失敗了也能知道自己跌倒在哪裏。”教師不僅要讀教學書、教輔書、專業書、教育書、政治書;閱讀自然、人文、科技方面的書籍;讀有文字的書,經典的書,生活的書。“天天讀”不難,重要的是堅持。長此以往,不壹定能成“宏觀氣候”,但至少能成就壹個“微觀氣候”——壹個脫俗而博學的人!

作為黨員,我們需要學習,在書的海洋裏泛舟,品味生活的芬芳;徜徉在精神宇宙,放飛教育理想;在閱讀理解中完善自己的思路,更新自己的思想。如果我們肚子裏真的有文章,又何必擔心沒有好詞好句呢?閱讀,然後內化,這正是黨員,壹個教師應該做的。光看書是不夠的。妳必須在閱讀時“思考”。沒有深入的思考,所有的書都會沒了,像空氣壹樣碰不得,更別說拿來為我所用了。有了書的陪伴,我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充實!讓我們享受閱讀的過程、價值和樂趣吧!

  • 上一篇:誌願服務的經歷很簡單(8篇文章)
  • 下一篇:關與春節的淵源及習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