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壩上歷史與社會

壩上歷史與社會

第壹單元史前時代

壹、史前時代:有文字記載的以前的歷史,壹般稱為史前時代。

二、史前時期人們的主要生產生活方式。(采集、捕魚和狩獵)

三、史前人類的偉大進步:

人工火;

農業和畜牧業的發明;

定居生活的實現。

第四,原始先民的精神世界及其文化藝術成就。

第壹課:不要和猿說再見。

學習目標:

1,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

西方:上帝創造了人;中國:女媧說人是泥土做的。

2.19世紀中葉,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了生物進化論。

3.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起作用的主要因素有:

勞動起著重要的(或決定性的)作用,但不是唯壹的。另外,還有直立行走。

4.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會制造工具嗎?

5、舊石器時代l根據生產工具的變化)

使用鍛造石器的時代是舊石器時代。

●如果說錘打石器的制造和使用是人類誕生的標誌,那麽人類已經有兩三百萬年的歷史了。

●關於人類的起源,目前認為起源於非洲。

●中國已知最早的人類化石:雲南元謀發現的元謀人,距今654.38+0.7萬年。(長江流域)

6.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首先,他們都生活在舊石器時代。

此外,陜西還有元謀人和藍田人。

但是穴居人已經掌握了研磨和鉆孔技術;

第二,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區別。※:

A.北京人生活在大約7-20萬年前;

穴居人生活在大約30,000到18,000年前。

B.北京人還保留著壹些猿猴的特征,沒有完全進化成人類;

山頂洞人基本和現代人壹樣;

C.北京人是群居,山頂洞人是宗族;(血脈相連)

D.北京人用天然火,山頂洞人開始人工生火;

E.北京人使用錘打石器,山頂洞人掌握了打磨和鉆孔技術。

7.課本第6頁圖1-5《古人類分布圖》:

第壹:古代人類主要生活在哪些地區?

亞洲、非洲和歐洲。

二、古代人類生活區域的氣候有什麽特點?

溫暖、濕潤和茂盛的植被。

再次,通過古代人類生活區域的特點,可以看出人類的起源與人類生活的自然氣候條件密切相關。

第四,關註中國的人文遺址。

長江流域:元謀人

黃河流域:北京人、山頂洞人、藍田人。

第2課原始農業和我們祖先的家園

學習目標:

1,史前時代巨大進步的表現:

人工火;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定居生活的實現;

2.新石器時代

以磨制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的時代。

3.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出現。

原始農業:采集業

原始畜牧業:狩獵業定居生活的實現

4.世界上最早的農業村莊:西亞。

5.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的區別。※:

A.舊石器時代鍛造石器的使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使用磨制石器。

B.舊石器時代以采集和狩獵為生;在新石器時代從事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C.舊石器時代群居生活;在新石器時代過著定居的生活;

D.陶器也是在新石器時代發明的。

4.世界上最早的農業村莊:西亞。

5.新石器時代和舊石器時代的區別。※:

A.舊石器時代鍛造石器的使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使用磨制石器。

B.舊石器時代以采集和狩獵為生;在新石器時代從事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C.舊石器時代群居生活;在新石器時代過著定居的生活;

D.陶器也是在新石器時代發明的。

6.新石器時代主要人類文化遺址。※:

陜西省Xi市半坡村半坡遺址(黃河流域)

大約五六千年前;

●河姆渡遺址(長江流域)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約7000年;

7.半坡遺址與河姆渡遺址的異同:

相似之處:

他們都生活在新石器時代,使用研磨過的石器和陶器。

從事原始農業和畜牧業;過著安定的生活。

差異:

第壹,生活時間不同。

半坡遺址是五六千年前的;河姆渡遺址是7000年前;

第二,生活區域不同。

半坡人生活在黃河流域;河姆渡人生活在長江流域;

第三,建築形式不同。

半坡樓:半地穴式;河姆渡建築:柱式建築。(分析原因)

第四,種植的作物不同。

半坡遺址:主要種植谷子和小麥。中國是最早種植小米的國家;

河姆渡遺址:以種植水稻為主。中國是第壹個種植水稻的國家。

第五,馴養的動物不壹樣。

半坡遺址:家養的豬;

河姆渡遺址:馴養的牛。

第六,陶器不壹樣。

半坡遺址:彩陶。(面有魚紋的彩陶盆)

河姆渡遺址:黑陶。(黑陶碗)

■關註他們房子的圖片。(教材12-13)

精神家園:

1和P14《阿爾塔米拉洞穴壁畫》反映了人們的狩獵生活。

2.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已經有了審美觀念。穴居人的項鏈。

3.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已經有了宗教意識。在身體周圍撒上象征生命的紅色粉末。

4.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科學知識的種子已經出現。(小口尖底半斜面瓶)

第3課傳奇時代的文明曙光

學習目標:

1,西亞被遺忘者的史詩。這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史詩。

2.荷馬的希臘史詩。記錄了特洛伊戰爭和木馬計劃的故事。

3.華夏民族的人文祖先:

黃帝和顏地:四五千年前。

4.黃帝和顏地的主要貢獻:

黃帝:建造宮殿;發明車輛和船只;做衣服;教人打井;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

炎帝:

發明雷,教人種地;品嘗各種草藥,發明藥物;發明陶器,開拓市場。

5.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對於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什麽意義?

古代傳說反映了壹定的歷史事實,與考古發掘相互印證。從不同側面了解史實,對於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6.為什麽顏地和黃帝被尊為華夏人的文化祖先?

7.退位制:部落聯盟民主選舉首領的制度。出現在堯舜禹時期。

8、大禹治水,三次不進家門。

9、自我評價第18頁,第二題。

全面探索和保護我們身邊的古代文明

學習目標:

1,結合九年級第五單元第三課“中國的世界遺產”來學習。

2、文物破壞的原因:

缺乏資金;技術落後,缺乏現代技術手段;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薄弱;國家保護薄弱;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的關系沒有處理好。

3.文物保護過程中主要存在哪些問題?

文物保護與旅遊發展的矛盾;

文物保護與城市建設的矛盾;

文物保護過程中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矛盾。

●文物保護與價值觀的沖突

4.如何保護文物古跡?

政府投入更多資金加強保護和維護;提高科技水平,用現代化手段保護;提高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處理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國家依法加強管理。

5.保護文物古跡的意義何在?

第壹,它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第壹手資料,讓人們更好地了解以前的歷史文化。

第二,使人們獲得豐富的知識,接受深刻的教育,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

第三,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增加國家的經濟收入,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

第四,讓世界文化更加豐富多彩。

第二單元文明的起源

知識要點:

1.人類文明的象征:

城市的形成和國家的出現;

字的樣子。

2.早期人類文明的出現

比較四大文明古國

3.古代東方文明的主要成就

寫作,建築技術,科學技術,宗教

第壹課是獨特的河流文明。

學習目標:

1.四大文明古國:

古埃及、巴比倫、印度和中國。

2.四大文明古國都是在大河流域產生的。

原因:

流域水力資源豐富,灌溉水源充足;地勢平坦,土地相對肥沃;

溫暖的氣候適宜人類生存,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能夠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需求。

●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非常強烈。

3.四大文明古國概述:

●古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氣候幹燥,有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埃及是尼羅河送的禮物”)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形成了初步統壹的國家。曾經是橫跨亞非的軍事帝國。

公元前6世紀,埃及被波斯所滅。

●巴比倫:位於亞洲西部,被稱為“新月之地”。境內主要河流有底格裏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它流經的地區被稱為兩河流域。(人類文明最早的發源地)

公元前3500年,古巴比倫文明形成。

兩河流域的主要居民是蘇美爾人。

希伯來人分為以色列人和猶太人,後來統稱為猶太人。

巴比倫王國:公元前18世紀,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壹了兩河流域,建立了強大的國家,並以巴比倫為首都。

●古印度:位於南亞次大陸,有印度河和恒河。

公元前2500年,古印度文明形成。被雅利安人入侵後。

公元前6世紀,印度半島逐漸統壹。摩揭陀國的阿育王基本統壹了印度半島。但不久後,它陷入分裂。

古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對周邊國家的宗教和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古代中國:位於亞洲東部,有兩條主要河流,黃河和長江。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小米和水稻的國家。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中國古代文明(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王朝)形成,這也標誌著中國早期國家的出現。

註:P27圖。

公元前1600年,商朝滅夏。

蛋殼黑陶杯:“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美的制作”

大約5000年前:

黃河流域遺址中青銅器的發現,標誌著石器時代向金屬時代過渡的開始。

長江流域遺址中石犁的發現,標誌著農業進入了耕田時代。

課本P28:自我評估。

第二課早期國家的形成

學習目標:

1.城市和國家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標誌。

2.早期城市:

兩河流域:烏爾城。

印度:摩亨佐?大羅城

中國:二裏頭城(位於河南,中國迄今為止能確認的最早的都城)。

埃及:孟菲斯市

3.大多數早期城市遺址有以下景觀:

城墻、宮殿、公共設施、市場、作坊、寺廟。

4.早期城市中心的建築大多是:祠堂和宮殿。

埃及的最高統治者被稱為“法老”,他不僅是行政長官,還是軍事領袖和宗教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6.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宣揚“王權神授”,自稱“四世之王”,以加強自己的權力。

7.余加強權力的措施:

部落首領向他們致敬;殺害和違抗自己的部落;圈定“九州”,鑄造“九鼎”作為權力的象征。

8.啟動加強權力的措施:

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立監獄。

9.當初,父親去世後的王位世襲制取代了退位制。

10.古埃及的奴隸是:戰俘。

中國商朝的奴隸是:戰俘和觸犯刑律的罪犯。(殉難)

11.印度的種姓制度

●第壹層次:婆羅門,有犧牲的力量;

第二層:剎位,由國王、武士、官員組成。

第三層次:吠陀、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

第四等級:首陀羅,被征服者,失去土地的窮人和破產者。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壹種嚴格的社會等級制度,不同等級之間有嚴格的界限。不同等級的人不得通婚,等級低的人不得從事高級職業。

12.漢謨拉比法典的評價

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書面代碼;

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是統治階級維護其統治的工具。

列舉例子說明漢謨拉比法典是代表奴隸主意誌的法律。

第壹,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奴隸和平民享有的特權;

第二,法典規定奴隸可以買賣和清償。

使奴隸貿易合法化;

第三,法典中,奴隸的生命安全沒有保障。

13.中國第壹位有文字記載的女將軍:

女人是好的。

14.穆昊墓中出土的霰,是穆昊有帶兵打仗之力的標誌。

第3課告別野蠻

學習目標:

1.文字的出現也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

2.詞的產生

埃及: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是由象形文字發展而來的)

蘇美爾人:楔形文字

中國: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經濟狀況。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始於商朝。

* * *三種語言的相似之處:

第壹,都是由圖片和文字發展而來。

第二,它們都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誌。

關於漢字起源的傳說:

昌吉創作

3.施工技術的主要成就:

埃及:金字塔(胡夫國王的陵墓是最大的金字塔)獅身人面像;

在法國建造埃菲爾鐵塔之前,金字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築。

巴比倫:《空中花園》。

中國:司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縣發現,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

4.科技成果

●埃及:陽歷

註:“計算尼羅河水漲落周期的需要催生了埃及天文學”。

今天普遍使用的公歷起源於埃及陽歷。

●兩河流域:農歷(七天周制)和計時法(十六進制)。

●印度:10個數字符號,包括零。

因為是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的,所以叫阿拉伯數字。

埃及醫療技術,(木乃伊);

埃及和古巴比倫的幾何學。

5.宗教

●埃及:多神教國家,主要信仰阿盟之神。

宗教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

佛教的出現

時間:公元前6世紀;

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被稱為佛陀或釋迦牟尼。“佛”是對佛教創始人的尊稱。

●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等級制;提倡“忍耐和順從”,死後進入“極樂世界”。

●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執政時,佛教開始向外傳播。

●佛教傳播的路線:

傳入東南亞;

西北傳入中亞,公元前後從中亞傳入中國,又從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

自我評估:第43頁。

四大文明古國有哪些成就對今天有直接影響?

古埃及的陽歷;

西亞的星期制度;(農歷)

印度人發明的“阿拉伯數字”;

西亞的60位數法。(計時方法)

課本43頁圖。

註:敦煌莫高窟(甘肅敦煌)、雲岡石窟(山西大同)、龍門石窟(河南洛陽)。

需要註意的圖片:

第39頁:司母戊鼎

38頁:埃及金字塔

第37頁:商代的甲骨文、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第34頁:漢謨拉比法典。

第32頁:種姓制度示意圖

第28頁:蛋殼黑陶杯

第27頁:中國宗族聚落重要遺址分布

24-27頁,四大文明古國所在地,主要河流。

第14-15頁,穴居人的項鏈;小口尖底的瓶子;

12-13頁,半坡府,河姆渡府。

彩陶和黑陶。

  • 上一篇:兒童剪紙—好看的窗花怎麽剪
  • 下一篇:壹首關於紫丁香的感傷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