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人壹旦遭受失意身處異鄉時,首先懷念的壹定是故鄉了,因為那裏有溫馨的家園。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蘇門四學士之壹的秦觀被貶官謫居郴州,在旅館中填下《踏莎行》詞時,內心肯定充滿了濃濃的鄉情和對家的眷戀。家是壹個人得以安身立命的根基,是精神休憩的港灣,是個人情感的依托。而作為家的主要物質載體的居宅可謂是家的最重要的標誌。
相對於自然界的四季變幻、寒暑更叠,人的適應能力實屬微不足道,因此幾乎所有的人都需要依賴自己的居宅以遮風避雨、祛暑禦寒,以滿足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從考古發現中,我們可以壹窺先民的家宅。吳江梅堰龍南遺址是壹處良渚文化早期的村落,占地估計有2000平方米,有古河道、小路,已顯露的房屋遺址有12座,墓葬18處。河道由東北向西南流經村落,房址散布於河道兩旁,這與當地後來的村落布置相差無幾。房屋平面有矩形的也有圓形的,從找到的構件中可以了解到,建築的形式有當地已普遍采用木構的幹闌式建築,也有地面建築。
? 在整個封建社會時期,為了體現社會各階層的等級地位,民居建築所能使用的尺度、規模甚至裝修、裝飾也被限定。因此,考察解放前,農村絕大多數是瓦屋或草房,少數村子有壹、二間磚木結構的老式樓房。典型的平房為3間正屋帶橫屋。正屋中間的壹間稱“廂屋”(客堂),邊間後半是臥室,前半間或橫屋作廚房。
? 對於農村住宅,《同裏鎮誌》記有:“60年代住草房,70年代住瓦房,80年代住樓房,90年代住洋房”。鄰近同裏的八坼也經歷了同樣的歷程,60年代前有草房和瓦房,屋前場地,旁辟菜園,整個房舍,綠蔭圍繞,且都為平房。在八十年代還能看到土坯墻的遺留,那時我家後面就有壹段,應該是鄰居以前的草房拆除後的殘留吧?墻上有錯落的小洞,是壹種比普通蜜蜂個頭大的蜂打的,這種蜂單獨行動的居多。每到薄暮時分,放學回家,我們壹手擰個玻璃瓶,瓶子裏裝點油菜花蠶豆花什麽的,壹手拿根小樹枝,在泥墻小洞裏壹掏,它就嗡嗡叫著從洞裏爬出來,用瓶子口對準就輕而易舉地抓到了。這種蜂,用我們八坼的土話稱則發音類似“吳蟎”,但不知道書面表達為何。有說是泥蜂,有說是熊蜂,但我通過百度了解,倒是壁蜂的描述比較接近,看來要弄清楚的話非得請教養蜂專家不可。不過隨著土墻的消失,這種蜂也跟著看不到了,不知道都去了哪裏?
? 八坼的農民住宅主要選擇耕作便利、水源豐富、交通方便、地勢高的地段,建立宅基,形成村莊。經過長期實踐,農房建造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采用非常實用的選址原則。歷代農宅有條件的都沿河而築,住宅不建在河邊是少有的。另外,房子坐北朝南為主,好處是便於采光、避寒風。老百姓選宅址還是有禁忌的,壹般不選河道口、不選墳墓處、不選橋頭口等,如果無法避免則需要進行改造,如在房屋周圍進行地形改造,或進行破法。通常鎮宅解沖之物有:半爿磨盤石,砌在大門邊的墻上;黃老虎,用泥灰塑造的老虎頭塑在大門左邊墻上;照妖鏡,原為圓形銅鏡,後改成玻璃鏡,嵌在大門上面檻上。
? 另外,在鄉下造屋間數很少見有壹間、四間的,這大概是明《魯班經》確定的吉兇規則:“壹間兇、二間自如、三間吉、四間兇、五間吉、六間兇、七間吉、八間兇、九間吉。”影響所致吧?
? 小時候,還經常聽大人討論建房子有五路頭、七路頭之稱,那時候不知道什麽意思,後來接觸建築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高樓大廈也聽不到這個說法。倒是《桃源鎮誌》和《壇丘鎮誌》裏有這個提法,但語焉不詳。偶翻1993版《上海縣誌》解釋為:“進深五柱、七柱、九柱,稱五路頭、七路頭、九路頭”,看來所謂的幾路頭也就是指房子屋頂的橫梁數量,即桁條數量,有幾根桁條就叫幾路頭。如有五根桁條的房子就叫五路頭房子。
鄉人們以前造的房子以五路頭、七路頭居多,偶有九路頭。在民間,修房造屋是壹件極其重大的事情,不可草率。《黃帝內經》說:“宅者,人之本也。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門族衰微。”因此,鄉人對建宅儀式十分看重。如破土動工前,壹般會請風水先生勘定宅基方位,選擇動工日期;有的則請師娘問老爺擇日。開工前,在宅基地某壹角埋壹塊“預石”。據說如果出現事故,只要撬松“預石”,就能化解。另外,還要備酒菜、香燭在宅基地上祭祀“土地”,保佑平安。破法後,才開溝排磉(柱頂石)。打地基時,由作頭師傅(泥工工頭)指揮,四人把夯,四人拉索,齊心舉起打下,動作必須協調,才輕松省力,提高工效,不出事故。由壹人領唱“夯調”,他人和調,其調子抑揚頓挫,堅實有力,分外好聽,是屬於勞動號子壹類。打夯日,東家須辦酒招待工人。
? 立柱、上梁是建房的關鍵階段。立柱上梁那天,親戚好友要攜帶蹄子、蒸糕等前來祝賀,俗稱擔“造屋盤”。主人的嶽父母家要擔“上梁盤”,送來魚肉、糕團、饅頭、粽子、爆竹、鞭炮、甘蔗、水果等禮品。上正梁時極為講究。正梁中間包裹壹塊紅布,懸萬年青壹束,嵌銅錢壹枚。上梁時辰壹到,工匠領隊爬在上梁處,口念頌詞吉利話,在爆竹、鞭炮聲中架好正梁,向下散散糖果糕點,在場群眾爭著撿拾,俗稱“拋梁”、“搶饅頭”。上梁結束後,東家賜工匠紅包,備“上梁酒”宴請工匠、雜工。
做脊完工代表新屋落成,東家要辦“完工酒”,招待所有為建房出過力的人。20世紀80年代起建造樓房,出現了“拋樓板”,形式與拋梁類似,也是習俗的延續吧。
? 八十年代時,我們家東北面的鄰居是來自蘇北的老張夫婦,他們居住的房子是壹間三開間的七路頭平房。不知道什麽原因,燕子特別喜歡在他們家的屋檐下築巢,而且不止壹只兩只。呢喃的燕語聲,翩飛的身影,給兩位老人的屋子增添了不少的熱鬧。後來隨著主人過逝後,燕去房空。之後,村裏的平房也逐漸被樓房替代,而燕子集聚在某壹家屋檐下築巢的場景再也沒有出現過,可能燕子也喜歡傳統的民居那種“滲透在村落和房屋裏的,是濃郁的耕讀文化的書卷氣和鄉民們淳厚樸實的性格,以及青山綠水長年陶冶出來的對自然的親和感”吧?
? (待續)
(歡迎有知悉八坼故事的有緣人提供寫作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