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內聚焦
世界農業現代化道路的發展歷史表明,發達國家在實現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都非常註重立足本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因此,實現農業現代化沒有壹成不變的固定模式,唯有從實際出發才是取得成功的正確選擇。
實現農業現代化在我國也並不是壹個新提法,早在20世紀70年代我們就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但對什麽是農業現代化、其基本內涵是什麽等問題的認識,卻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深化。綜合國內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經驗,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現狀和基本國情,可以對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基本內涵作如下概括:以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資源產出率和商品率為途徑,以現代科技和裝備為支撐,在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在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的綜合作用下,建成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壹體、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
這樣來理解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主要是由以下因素決定的:第壹,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力水平還不高,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貢獻率低20~30個百分點。因此,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提高農業科技水平,通過增加資本投入、應用現代科技和裝備、適度集中土地和強化組織管理等來提高農業效益。第二,現代農業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目的是為市場提供商品,實現利潤最大化。我國農戶的經營規模普遍較小,農產品商品率和農業資源配置的市場化程度均較低,因此迫切需要加強市場機制和政府調控的綜合作用。第三,以產業化方式經營農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征。我國有2.5億左右農戶,不僅數量多、規模小,而且結構、行為相似,要與千變萬化的大市場有效銜接非常困難,因此,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建成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壹體、多元化的產業形態和多功能的產業體系。在這壹過程中,必須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各種類型的農民合作社舉辦多種形式的龍頭企業,使農民真正享受到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利潤。第四,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吃飯問題始終是頭等大事。如果吃飯問題解決不好,工業化、城鎮化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展都將難以持續進行。因此,必須把保障農產品供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可持續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首要目標。
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總的思路和措施是: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育新型農民發展農業,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素質、效益和競爭力。在具體工作中,尤其要按照黨的十七大報告所要求的那樣: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使耕地向農村種田能手和專業大戶集中,逐步實現多種形式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
二:發展中國家在獲取政治獨立以後,普遍都走上了尋求工業化發展的道路。在這壹進程中,“工業化就是壹切”,農業的發展幾乎處於壹種被忽視狀態,有的國家甚至出現了“重工抑農”、犧牲農業、發展工業的傾向,導致了原本就很落後的農業更加落後。農業的停滯和落後從根本上制約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阻礙了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的實現。正如國外有些學者所指出的那樣:發展中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壹段時間經濟上的糟糕處境是和農業政策的失誤分不開的。
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後,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整體發展對農業的要求,農業發展開始成為經濟發展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實際的農業發展戰略的制定和實施開始成為農業發展的壹個關鍵內容,農業發展與工業發展的緊密互動開始成為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探討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農業發展戰略的轉變,以及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如何解決三農問題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壹、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都是落後的農業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走上工業化發展道路時,基本上都深受西方發展經濟學家關於“惟工業淪”、“惟資本論”、“惟計劃論”的影響,或深受前蘇聯的“優先發展重工業”思想的影響,沒能正確處理工業與農業的關系,重工業,輕農業,使得原本就很落後的農業更加落後,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統壹方面存在著壹些問題。
從生產力方面來看,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普遍緩慢,這壹方面是因為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均可耕地面積。據考察,人均可耕地面積比較多的地方,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壹般比較高。例如,在亞洲的菲律賓,每壹男性農業勞動力平均擁有可耕地面積是2.6公頃,農業勞動生產率達4.9%;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每壹男性農業勞動力平均擁有的可耕地面積達43.2公頃,農業勞動生產率可達10.5%;而在拉丁美洲的阿根廷,每壹男性農業勞動力平均擁有的可耕地面積達到了102.5公頃,農業勞動生產率也就達到了64.4%,可見,可耕地面積的多少成了衡量農業勞動生產率高低的壹個因素。另壹方面,因為現代化農業在農業部門中所占的比例過小,落後的傳統農業在農業部門中占據了支配地位。在發展中國家,落後的傳統農業表現為勞動力充裕、資本短缺、生產規模狹小、技術落後、農民的文化和技術水平低下,加之交通運輸不發達、郵電通訊短缺、文化教育落後、信息交流閉塞等,造成農業勞動生產率水平的提高緩慢,落後的傳統農業制約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從生產關系方面來看,發展中國家農業中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占主要地位。雖然拉丁美洲國家農業中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成熟程度與其他地區比起來相對高壹些,商品經濟的發展水平也相對高壹些,但是,從亞洲、非洲大多數國家的農業發展狀況來看,封建、半封建的生產關系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大量存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非常緩慢,農業的生產經營形式單壹化,農業充其量也僅僅表現為壹種生存農業。工業中商品經濟的發展雖然對農業生產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沖擊力,但是,廣大農民的商品經濟意識很不強烈,他們把滿足個人和家庭的生活需要作為農業發展的首要目的,把商品生產放在從屬地位。發展中國家農業中存在的落後的生產關系,必然會限制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影響農業的專業化、商品化和現代化的發展,阻礙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經濟始終處於不發達狀態。
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壹方面來看,低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造成了單壹的、畸形的農業生產結構。農業勞動生產率與農業生產結構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農業勞動生產率的發展水平制約著農業生產結構的合理性和變化趨勢,反過來,合理的農業生產結構也會進壹步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發展中國家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低下,使得農業生產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較弱,使得農業生產利用自然資源、配置自然資源的能力較差,加上世界資本主義體系演化的歷史原因,農業生產結構往往處於壹種不合理的狀態。有的國家只生產壹兩種或少數幾種經濟作物支撐農業的發展;有的國家農業生產中幾乎沒有副業或不發展農業加工業,這種不合理的農業生產結構阻礙了農業的發展。
發展中國家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及其統壹方面存在的這些問題,實際上提出了農業發展中必須註意的問題,即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變革農業生產關系,建立合理的農業生產結構等問題。在這三個方面的問題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低下的農業勞動生產率決定了農業生產關系的落後;反過來,生產關系也反作用於生產力,落後的農業生產關系會制約農業勞動生產串的提高。要改變這種狀況,關健在於建立合理的農業生產結構,它會從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合理配置方面促進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因為在農業生產結構中,糧食生產的增長可以為農業其他部門的發展提供物質基礎,畜牧業的發展可以在充分利用種植業的副產品的同時為種植業提供肥料和畜力,林業的發展可以為農牧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漁業的發展可以促進農業的發展。合理的農業生產結構可以在統籌安排、全面發展的基礎上,使各業之間相互利用農業的剩余,提高人力資本和物質資本的利用串÷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農業的發展;從而促進先進的農業生產關系的建立。
二、發展中國家農業發展戰略的轉變
由於發展中國家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對農業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不同,因而農業發展戰略的實施經歷了壹個由最初實行的輔助型發展戰略向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轉變過程。輔助型發展戰略向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轉變,實際意味著發展中國家對農業問題的認識,對農業與工業關系問題的認識,已走出了歷史的誤區,而把農業真正看做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把農業發展真正看做是實現工業化的必要條件。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20世紀70年代末的30余年裏,發展中國家由於急於發揮工業主導作用,不重視農業發展,基本上采用了農業輔助工業發展的戰略即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這壹戰略的實施,使得經濟建設中有限的資金大多被投入到工業,而農業投入明顯不足,對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鼓勵也不夠,農業生產處於停滯狀況。在這種情況下,農業人口增長過快,導致了糧食短缺。中東地區的壹些阿拉伯國家,實施了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由原來號稱的“世界糧倉”變成了世界農產品的頭號買主;亞洲的印度、非洲的馬裏也因為實施了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而發生了糧食危機。
顯然,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是根據“工業是主導,農業服從工業”的理論而制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許多西方的發展經濟學家都認為,在工業化進程中,工業是經濟發展中能夠起能動作用的主導部門,農業則是應該被削弱的部門,農業的作用只是為工業生產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和剩余農產品,以此來推動工業的發展,推進現代化的進程。采用了以這壹理論為依據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農業的發展必然以為工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廉價勞動力和剩余農產品為視角。因此,圍繞這壹發展戰略所進行的土地制度的改革、生物技術的推廣、農業機械化的推行、農業勞動力素質的培訓,以及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等等,都是為了壹個目的即為了支持工業的發展,同時配之以這壹發展戰略實施的農產品低價收購政策,在資本積累方面導致了農業部門的資金流向工業部門。正是制定和實施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這壹出發點,造成了發展中國家人均糧食生產增長率和農業生產增長率的低下。在20世紀的整個60年代,發展中國家的人均糧食生產增長率只有0.1%,人均農業生產增長率則為零。農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減緩了工業發展的速度,工業部門安置農業中產生的大量剩余勞動力的能力有限,從而造成大量的失業,這是不言而喻的。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的實施不僅未能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而且連其支持工業發展的初衷也未實現。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家開始重新認識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農業與工業的關系,重新探尋發展農業的道路,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新的農業發展戰略,這就是以實現農業的商品化和工業化為目標,以農業的發展既具有支持工業發展的手段價值也具有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內在價值為內容的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這壹經濟發展戰略首先實施於泰國,隨後在其他壹些經濟較為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得到實施。 泰國在歷史上曾是著名的“東南亞糧倉”、國際主要的大米出口國之壹,農業壹直是占優勢地位的產業。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經濟發展中農業發展戰略的嚴重失誤,特別是從20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趕超新興工業國,仿效亞洲四小龍,實施了舉債發展重化工業的發展戰略,導致了債務負擔沈重、財政發生危機、經濟局勢嚴峻的狀況。在嚴重的失誤面前,泰國政府及有關機構重新評價了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把農產品資源的加工出口提到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從而形成了以“新興農業工業化國家”為目標的發展戰略。這壹發展戰略的著眼點就是把農業的發展看做工業化的壹部分,不僅僅是促進工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加強自身的發展。這壹發展過程是通過采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裝備、現代經濟管理方法來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 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對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宏觀調控作用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即要求政府改變過去那種低價收購農產品的政策,要求政府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強調政府按照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合理收購農產品,合理配置農業生產要素。 從農業輔助型發展戰略向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轉變,是發展中國家在尋求現代化發展道路上邁出的重要壹步,深刻反映了發展中國家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社會進步的基本趨勢。 但是,應該看到,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是農業占主導地位的發展中國家在實現現代化進程的壹個特定階段實施的發展戰略。這個特定階段就是工業化發展的初期和中期,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主導產業則是這壹發展戰略的重點。因此,實施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發展中國家,不僅應該是工業化發展處於初期或中期的國家,而且也應該是農業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 三、發展中國家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 從總體上看,發展中國家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特點在於:通過土地關系的變革加大農業的投入,改進農業生產技術等,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通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改善農民的生活條件,提高農民在技術、文化等方面的素質,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發展農村經濟。
(壹)變革土地所有制和農業經營方式是實施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條件
壹般來說,封建的、落後的土地所有制和農業經營方式在發展中國家占居統治地位。這些封建的、落後的土地所有制和農業經營方式主要有莊園制、租佃制、種植園制等。普遍存在於拉丁美洲國家的莊園制表現為:莊園既是莊園主的財產,也是壹種企業,管家進行莊園的管理活動,工人、移民、小農提供農業勞動,實行粗放式耕作和經營。普遍遭存在於亞洲國家的租佃制亦即地主佃農制,它的特點在於土地歸地主所有,土地被分割成小塊租給佃農,佃農向地主交納地租,實行集約式耕作和經營。普遍存在於亞、非、拉各國特別是熱帶國家的種植園制,是壹種殖民主義者掠奪殖民地國家農業資源的農業經營方式。在所有制形式上,土地歸外國資本所有;在經營方式上,采取企業式的大規模經營;在勞動方式上,雇用農業工人承擔農業勞動;在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水平上,土地耕作實行高度集約化。
由於上述三種形式的土地所有制和農業經營方式都具有和土地的占有相聯系以及對收入分配進行壟斷韻***同特點,因而發展中國家在實行土地改革中對土地占有制度和租捆制度進行了改革。政府根據土改法令從地主手中征收法定持有最高限額以外的土地,然後將這些土地有償或無償地分配給少地或無地農民,促進土地所有權的再分配和轉移。政府頒布法令減少地租,保障租佃權,以保護佃農的生產利益。對於種植園制,當殖民地國家取得政治上的獨立以後,壹般都將其變革為國營農場或國營種植園。土地所有制和農業經營方式的變革為實現農村收入分配的平等化,為激發采用新技術的積極性,為實施農業工業化的發展戰略創造了重要的條件。 (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是實施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重要基礎 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主要是依靠技術的革新和進步,而技術的革新和進步又主要依靠農業的機械化、生物技術和化學技術的提高。對於資本短缺、勞動力充足、自然條件比較差的發展中國家來說,農業機械化的推行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例如:這些國家解決不了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會增加單位產量中的物質資本的問題,也解決不了農業機械化的實行會帶來的失業問題等。因此,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提高生物技術和化學技術不失為壹條進行技術革新和進步的主要途徑。<p> 發展中國家開展的“綠色革命”就是從生物技術方面提高農業勞動生產串的壹場革命。“綠色革命代表了以技術變革替代制度變革、以科學進步替代社會進步的壹種努力。與土地改革不同,綠色革命鼓勵第三世界國家集中力量采用和迅速推廣稻谷和小麥等糧食作物的高產品種。”它作為壹場生物技術方面的革命,並非像發達國家那樣是由農業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變化引起的,在發展中國家則是迫於強大的壓力,即人口膨脹和農業停滯的壓力而發生的。在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膨脹和農業的停滯使得通過擴大耕地面積以增加產出的方式失去了效力,因而以高產品種為核心,並輔以水利、化肥、農藥、農業機械和其他現代農業投人,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墨西哥小麥”、“菲律賓水稻”的育成,曾使這兩個國家擺脫了糧食危機,使墨西哥由原來的小麥凈進口國變為自給有余,使菲律賓也成為中等數量大米出口國。它們的經驗在發展中國家的迅速推廣,使許多發展中國家都改變了農業落後的面貌。高產品種的育成和推廣,在播種、育苗、栽種、除草、施肥、灌溉、排澇、殺蟲、收割、脫粒、儲藏、運輸等勞動投入方面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所使用的化肥、農藥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迫使發展中國家的化肥開始向濃縮化、復合化、長效化、液態化方向發展,可見,生物技術的革命同時也是化學技術的革命。“綠色革命”在發展中國家的開展,盡管也存在著諸如加劇了個人收入分配的不均、地區收入差距的擴大、產品、質量的低劣等問題,但是,它作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進壹步發展的出路這壹點卻是世界公認的。
近年來,在“綠色革命”之後,發展中國家正在形成壹場“生物革命”。“生物革命”不同於“綠色革命”。“綠色革命利用傳統作物培育技術在有利的農業地區提高了有限作物的產量,而生物革命可能適用於各種門類和不同農業生態系統的作物與動物。在這種意義上說,生物革命建立在綠色革命基礎之上並擴大了綠色革命。”生物革命是通過四種途徑來影響農業的,即(1)用遺傳的方法控制和培育作物;(2)工業化栽培;(3)胚胎學的動物運用與遺傳工程產品;(4)用遺傳方法控制微生物來生產或取代農產品。因此,與綠色革命相比,生物革命能夠在更廣泛的範圍內潛在地提高發展中國家的農業勞動生產率。
(三)政府對農業提供各種支持和扶植政策是推動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方面<p> 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不僅要在提高:勞動生產率方面下大力氣,而且還要依靠政府對農業提供各種支持和扶植政策。因為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包括生物技術和化學技術的革命,沒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很難實現的,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在於調動增加投入的積極性和研究、推廣、應用農業科學技術的積極性。
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農業所采取的支持和扶植政策采看,所涉及的面是很廣泛的,包括農產品價格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保護貿易政策等。發展中國家在“惟工業化”時期,政府在價格政策方面采取了降低農產品價格、提高工業品價格的做法;在投資政策方面采取了資本積累集中於大型工業項目建設、忽視農業投資的做法;在稅收政策方面采取了征收高額土地稅和農產品出口稅的做法;在信貸政策方面,政府對農村和農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夠,所有這些都損害了農民和農業的利益,損害了農業基本建設和農業生產資料工業的發展,從而抑制了農業的發展。
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要求政府改變以前的做法,在價格、投資、稅收、信貸等政策的制定上,考慮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業的發展前途。壹些發展中國家已經邁出了改革的步伐,調整了農產品價格政策、稅收政策、信貸政策等,對農業的發展起到了扶持作用,為農業工業化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自己選,(*^__^*)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