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古代賽馬的史料?

關於古代賽馬的史料?

騎馬是中國古代的壹項重要運動,包括賽馬、馬戲等。騎馬的發明最初是為了打獵,後來被引入軍事。由於騎馬在狩獵和軍事上的重要作用,騎馬壹直受到人們的重視,並逐漸發展成為壹項體育活動。

騎馬在中國出現得更早。根據考古資料,生活在北方的遊牧民族應該是中國最早發明騎馬的民族。宰幹

酒泉的蘇河西走廊和敦煌地區,自古以來就居住著氐、羌、大嶽、突厥、匈奴、鮮卑、回紇等遊牧民族。河西走廊沿線的峽谷峭壁上有大量原始先民雕刻的巖畫。這些巖畫中有大量遠古先民的狩獵圖和戰鬥圖,其中騎士用弓狩獵。根據考古學家的初步研究,認為這些巖畫雕刻於4000年至1000年前,是古代遊牧部落的文化遺存。20世紀70年代,考古人員在內蒙古東部昭烏達盟寧城縣南山根夏家店文化上層3號墓中發現了壹枚“騎兵獵兔用青銅扣環”。擂臺外有兩幅騎馬的畫像,其中壹幅前面有壹只兔子在跑,是獵人追兔子的生動模型。據考證,其時間可早至周初或商代。

最後。這些關於騎馬文化的考古資料表明,這片土地在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活動範圍之內。所以《左傳》說:“北土之翼,生馬,無返老還童。”在古代的中原地區,訓練馬匹和控制馬車也出現在商周時期。當時的六藝之壹是“禦”(騎馬技術)。這壹時期,馬拉戰車也被用來作戰。據《聖經》記載,攻打周時,有“戰車三百輛,武士三千人”。戰車就是戰車。因為馬“涉兵農,藏兵於國”,周朝最早將掌握軍務和軍稅的官員稱為“司馬”,以突出馬的重要性。公元前305年,為了對付北方的匈奴和西方的秦國,趙武靈王下決心訓練軍隊,學習胡人穿短衣、學騎射的本領,克服中原人寬袍大袖、重甲只擅車戰的缺點。趙浩棋武陵“胡夫騎射”的實現,改變了商周時期馬車的作戰觀念。

獨騎靈活,速度快,戰鬥中可以出其不意地攻擊對方。騎兵的出現是壹場武裝革命,同時也對騎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各國騎兵的普及,騎術成為考核士兵技能的重要內容。

賽馬在春秋時期已經非常流行。《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講述了孫臏幫助田忌贏得賽馬的故事:齊威王和大臣田忌先是各得三匹馬,結果田忌連輸三場。後來軍事家孫臏有了主意。比賽時,他調整了馬匹的排列,讓田忌的上馬對著中國的馬,中國的馬對著馬,下馬對著馬。結果是壹敗兩勝,總評贏了。“田忌賽馬”的故事在中國非常流行。雖然當時的賽馬只是王公貴族的壹種賭博活動,但這說明當時的人在控制馬匹方面有很高的技術。

在中國古代的球類運動中,除了足球——蹴鞠之外,還有壹項與騎馬密切相關的運動,即馬球,稱為“拍馬”。馬球是壹項競技運動,妳騎在馬上用球桿擊球。三國曹植《名都》中有壹句詩“連騎擊土,靈動不過萬端”。這表明馬球在漢朝末期就已經存在了。馬球從漢代到整個隋唐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唐代。馬球對騎術要求很高,參賽者必須有非常嫻熟的騎術,密切配合才能獲勝。所以馬球不僅是球類運動,更是考驗騎手技術的騎術比賽。

此外,馬戲也是當時百戲活動的主要內容之壹,馬戲的表演令人嘆為觀止。在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壁畫、漆畫中,無數名家都留下了當時馬戲的精美描述。山東沂南出土的大型壁畫中有壹幅小孩表演馬戲的畫面,十分驚險。

唐代重馬之風更甚。《山堂論馬》認為馬是“兵之本,國之大用。和為尊序,變為助人遠行近,兵靠之勝。”唐太宗李世民的騎術非常好。他多次轉戰南北,身先士卒,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唐朝的軍事馬術訓練非常嚴格,有壹種“穿劍門絕招”,施術者在鋒利的門上疾馳而過,絲毫不傷,令人嘆為觀止。

明清時期,騎馬表演不僅是民間的,也是軍事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清代畫家郎士寧曾畫過壹張反映清軍馬術訓練的馬術圖,圖中展示了清軍在馬術訓練中的各種動作和方式,十分引人入勝。

新中國成立以來,馬術運動壹直受到重視。50年代末,國家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馬術運動。中國馬術協會成立於1979,1982加入國際馬術聯合會。1983起,恢復全國馬術賽事、奧運鐵人三項(盛裝舞步、障礙賽、三日賽)、民間馬術賽事。

1900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的第二屆奧運會上,舉辦了第壹次國際馬術比賽。有賽馬,更寬的障礙,更高的障礙。12年後,第五屆奧運會再次舉辦馬術項目。比賽項目增加到5項,包括賽馬(個人和團隊)、官員騎行(個人和團隊)和盛裝舞步個人騎行。從此,馬術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幾經變動,直到第九屆奧運會才正式確定項目,並壹直沿用至今。現代奧運會馬術項目定義為盛裝舞步、三日賽和障礙賽,又可分為團體賽和個人賽。1921年,國際馬術聯合會宣布成立,並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正式認可。目前,其成員已達70多個國家。

  • 上一篇:大概三條路!
  • 下一篇:關於新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