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於孔子的智慧構成,800左右。

關於孔子的智慧構成,800左右。

下面的短文都是和孔子的智慧有關的。可以自己修改,希望采納。謝謝妳

有壹次,孔子的壹個學生看到壹個小孩掉進了壹條湍急的河裏,於是他跳進河裏去救那個小孩。事後,孩子的父親送給他壹頭牛表示感謝,他欣然接受。很多人說他太貪婪了。但孔子的態度令人驚訝。孔子對他的學生說:“妳做得對,因為妳的行為向社會宣布,只要妳救了處於危險中的人,無論報酬有多大,妳都可以接受,這將鼓勵更多的人去幫助別人。”

孔子的態度壹定會讓今天的大多數人大吃壹驚。因為我們印象中的大儒要視金錢如糞土,孔子不是說過“君子窮財”嗎?在這個故事中,孔子不僅不提倡做好事不留名,反而鼓勵他的學生接受別人的物質感謝。我們的孔子怎麽了?

翻開《論語》,仔細閱讀裏面的每壹句話,漸漸明白,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流傳千古,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對人性的尊重。

即使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的生活也與“利”字息息相關,何況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但人性不會變。幾千年過去了,孔子被後人描繪成了聖人,而我想那個時候的孔子也有著和普通人壹樣的人性。他也向往小康生活,希望掌握權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和普通人壹樣願意享受“屈臂枕”的舒適。“壹個人的心,也是千千萬萬人的心。”孔子明白,人性愛財,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是必然的,但無節制的人性會導致社會動蕩。如何解決兩者的矛盾?聰明的孔子創造了壹種被稱為“君子”的人。君子品德高尚,學識淵博,受到全社會的認可和尊重。但是,做君子是有條件的。孔子告訴人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紳士不是黨員。君子學道愛人。君子憂道而不憂貧。期望得到別人的稱贊和尊重是人的天性,所以有些人會主動去爭取君子的最高境界。孔子理解並尊重人性,對人性進行合理的引導和控制,懂得利用人性實現自己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想。這就是孔子的智慧。

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儒家思想成了歷代統治者手中的工具,給人以不壹樣的感覺。董仲舒的“君權神授”使儒學迅速崛起,成為封建思想界的“領袖”,但同時也使他在百家爭鳴中失去了充實自己的機會。儒學發展到宋代,自以為擁有儒學真諦的朱高喊“存天理,滅人欲”,徹底把儒學貶為統治者腳下的壹個騷奴才。好在歷史是清醒公正的。千百年來,華夏子孫對儒家思想並不著迷,儒家思想已經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我們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而不是為了滅絕人性而戰。

墨家的兼愛無視人性,法家的酷法扼殺人性,道家的無憂無慮允許人性。只有孔子的儒家思想恰當地尊重了人性。我想:這種尊重,不過是壹種“山不來我就過去”的隨和之道,壹種“倚天靠人”的本性,壹種能讓儒家思想流傳千年,永不停息的智慧。

兩千五百年來,孔子的好學精神和不斷追求的精神已經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精神的壹個重要特征。今天拿著《論語》仔細讀了壹遍,從中體會到了孔子的智慧。

孔子老師是自古以來貧困教育的第壹人。在孔子之前,只有博士以上的人及其子女才能接受教育。孔子老師收所有弟子,無論貧富,只要他們學習。孔子說:“我從來沒有不教自己如何約束自己。”也可以帶十條肉幹作為微薄的學費。從此,窮人家的孩子只要有誌向,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孔子老師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歷史,推動了歷史的進步和民族的繁榮。真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子曰:“君子不為善。”人不是容器,只有壹個目的。壹個紳士應該有各種能力。

孔子註重因材施教。孔子對不同性格的學生提出的同樣的問題給予不同的回答,旨在針對不同學生的缺點給予相應的指導,使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識地改正。

子曰:“不如學而學之,與時俱進。”“溫故而知新。”學習應該經常復習。在知識的學習上,孔子強調學習的方法和態度。他教導學生要努力學習,努力思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強調了思考的重要性:“我盡量不吃壹整天,不熬夜。想沒用,不如學。”

學問有三種境界:“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樂者。”晚上孔子學易經,字難懂晦澀,孔子就反復讀,把連接竹簡的皮繩弄斷了。這就是“邊巍三絕”這個成語的由來。孔子用自己的行為告訴後人,學習是壹輩子的事情。

學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做人。孔子特別註重向優秀的人學習,通過自省來提高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善而從之,不善而改之。”任何三個人之間都會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只有壹個頭腦清醒、心胸寬廣的人才能說出來、做出來。“見賢思齊顏,見賢思齊自省。”

孔子的價值在於,他不僅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註重對學生進行品行、道德、立世之道的教育。孔子高尚的道德修養使他成為“萬世之師”和“聖人”。他的言傳身教給了學生更重要的啟示,讓他們在人文關懷中成長。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發表聯合宣言,號召全世界“人類要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學習兩千年前孔子的智慧。”-題字

孔子,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據說對於中國就像耶穌對於西方壹樣。的確,兩千年來,他演講中透露的道德準則壹直影響著中國人民。

說到孔子,就不能不提到《論語》和《論語》,它們詮釋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仁。“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109次,是所有學說的中心。《論語》解釋“仁”時,絕不是空洞的說教;相反,字裏行間不時有柔情。我早就被《論語》裏的壹個故事感動了:“廄焚。子退朝曰:‘傷民乎?’不要問馬。“簡單的情節,卻像冬天的熱酒,讓人暖到心裏。沒錯,孔子就是這樣壹個人,壹個視人的生命健康高於壹切的仁者。不管這個人是高官還是貴族,還是小販,他的關心和喜愛都是壹樣的。正是這種悲憫之情成就了孔子和他的《論語》。

孔子說“句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句話多麽深刻地闡述了君子和小人的本質區別,這既是孔子對君子和小人最直接的分類標準,也是他對每壹個仁者的期望。想想林則徐,歷史上因虎門滅鴉片而揚名,卻被道光流放。但他畢竟是壹個“坦蕩”的貴族紳士,依然為新疆百姓挖渠興修水利,修“禦渠”,造福壹方。即使不再為官,他也從未違背過“國之存亡,或因禍得福而避之”的人生信條。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孔子本人就是壹個愛山愛水的仁人君子。其實《論語》所闡述的基本規範,與其說是道德,不如說是智慧,是從極其簡單的自然規律中推導出來的壹種人生大智慧。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論語》中高度評價“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以怨報德”,認為“西方民族無論如何運用諺語和數學,都比不上這種純粹的道德”。在人類文明剛剛露出曙光的先秦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有如此深邃的人生智慧。我們怎能不為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而由衷自豪?

在北京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上,2008名演員演唱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古琴聲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簡的孔子弟子齊聲誦讀《論語》,如“四海之內皆兄弟”、“和為貴禮”等。887活字印刷托盤將“和”字變換成三種不同字體,表達了“和而不同”、“和為貴”的中國人文理念。孔子是上帝賜予世人的珍寶。他高掛千古慈燈,到處播撒智慧的種子。《論語》是孔子對人生、對世界最本質的理解,伴隨著長江,哺育了壹代又壹代的中華兒女。

雙排扣抱抱,鬢角斑斑。折騰了壹輩子,華澤被耽誤了。

這就是孔子,士大夫,中國真正的學者,後人心中永遠的智人。

儒釋道是我國歷史上的三大流派,但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在歷史上對中國社會乃至世界各民族都產生過重大影響。那麽,它會對當今乃至未來的人類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嗎?孔子的儒家思想無疑將在今天乃至很長壹段時間內仍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和平與發展”,也就是說,當今人類社會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實現“和平”,即解決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擴大就是解決民族、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關系。儒家思想可以給我們提供非常有用的資源。

儒家的“仁”為協調“人”的關系(包括國與國、國與國、地區與地區)提供了寶貴的資源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從感情建立起來的,這是孔子“仁”的基本出發點。孔子的弟子問任,孔子答曰:“愛。”這種“愛”的觀念從何而來?《中庸》引用孔子的話說:“仁者也人,親為大也。”“仁”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愛自己的親人是最根本的。但是,“仁”的精神不能止於此。《郭店竹簡》雲:“情而愛之;愛父,及繼位者,任也。”很愛妳愛的人,這只是愛,愛妳的父親,然後擴展到愛別人,這叫“仁”。“孝,愛天下人。”對父母的孝順,應該放大到對愛天下的人。也就是說,孔子的仁學是從“親親”擴展到“親民”,擴展到“推己及人”,達到“老有所養”、“幼有所幼”,這就是“仁”。“設身處地”並不容易。我們必須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欲立則立,欲達則達”為“仁”的原則。如果要把“仁”傳播到全社會,這就是孔子說的:“克己克己為仁,壹日壹回,天下歸於仁。“為仁,靠自己,靠人?”自古以來,“克己”和“復禮”被解讀為並行的兩個方面。我覺得這並不能很好的解釋“克己復禮”。所謂“克己即仁”,就是只有建立在“克己”基礎上的“克己”,才能稱之為“仁”。費孝通先生對此也有解釋。他說:“克己是唯壹的還禮之道。還禮是進入社會,成為社會人的必要條件。自尊和自我否定可能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壹個關鍵。”我覺得這個說法很有道理。

關於“仁”與“禮”的關系,孔子有壹個非常明確的說法:“人不仁呢?沒心沒肺的樂趣何在?”沒有仁的禮樂是虛偽的,所以孔子認為,有了追求“仁”的自覺要求,並按照壹定的規範在日常社會中實現這種“仁”,社會就會和諧安寧。這種基於對“仁”的追求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付諸實踐,就是《中庸》中的“極清與中庸”。“極亮”要求我們追求哲學中的最高原則,即“仁”;“中庸”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按照壹定的規則去執行,而“極亮”和“中庸”不能壹分為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最高理想,即“內聖外王之道”。傳統上,在中國,只有道德人格最高的人(內聖)才適合做王,而道德人格最高的人不能只是“獨善其身”,而必須同時造福世界。所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大學》裏連成壹個系列。在我看來,孔子儒家的這壹套思想,對於壹個國家的“統治”,對於現在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統治集團,都不能說沒有意義。“治國平天下”應該是“仁政”、“王道”,而不是“霸道”。

盡管孔子的“仁”論不能解決當今人類社會“人際”的所有問題,但作為壹種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上的“自律”的道德要求,作為壹種規範人的準則,拓展“人際”,使“民族之間”和“國家之間”和諧相處,無疑仍然是現實的。

孔子倡導的“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發展的重要規律,是人類文明協調發展的真諦。

要讓“人”和諧相處並不容易,所以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他認為,壹個以“和為貴”踐行“忠恕”的有道德、有學問的君子,應該能夠在差異中和諧相處;而不道德沒教養的人,往往會強迫別人接受他的觀念,無法和諧相處。也就是說,孔子把“和而不同”作為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時處理事情的原則。這壹原則對於今天解決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糾紛,尤其是對於文化差異(如宗教信仰不同、價值觀不同)所引發的矛盾和沖突,應該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以“和而不同”作為解決爭端的原則應該更有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理想是“萬物共存互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矛盾”。“萬物共存”與“道並行”是“異”;“互不相害”和“互不矛盾”就是“和”。這種思想為多元文化主義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思想源泉。

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應該可以通過文化交流和對話獲得壹些“* * *知識”,這在壹定意義上是壹個從“差異”到相互“認同”的過程。這種相互“認同”不是壹方消滅另壹方,也不是壹方“同化”另壹方,而是尋求兩種不同文化的交匯點,並在此基礎上促進兩種文化的發展,這就是“和”的作用。由於地理、歷史和壹些偶然的原因,不同的民族和國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傳統。正是因為文化差異,人類文化才豐富多彩,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互補互動的格局。我們必須努力通過對話實現不同文化之間的和諧。

  • 上一篇:關於傳統文化的演講稿通用8篇
  • 下一篇:手抄報上關於春節的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