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如何理解民俗旅遊
(壹)民俗旅遊的範圍
民俗旅遊是當今的壹個熱點。作為壹種非物質文化資源,其代表價值顯示出巨大的吸引力。民俗旅遊可以將自然文化、社會生活、觀賞體驗、傳統與現代結合起來,體現民俗地區豐富的文化底蘊和多彩的生活情趣。“民俗旅遊”是以壹個國家或民族的民俗事件和活動為旅遊資源,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和獨特性,在心理上滿足旅遊者追求“新奇、求知”的需求和願望的壹種高級文化旅遊。學術界對民俗旅遊的範疇眾說紛紜,其中上層文化中的宮廷文化(如宗教史跡、佛寺景觀)是否納入民俗旅遊資源(大部分來自民間下層文化)有待進壹步研究。隨著時代的遷移,上層宗教儀式成為當地的民間文化傳統,所謂的“神聖”增加了民俗的基調和內容。將以上歸入民俗旅遊的範疇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它順應了時代變遷的本質,保留了歷史上原有的上層文化;豐富旅遊文化內涵,順應民俗旅遊發展趨勢;* * *參與了解,弘揚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旅遊民俗”的分類
“旅遊民俗”是壹個寬泛的概念,不同的標準和角度,分類結果會有所不同。壹般來說,分類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定位。
1.從宏觀角度看,旅遊民俗可以根據民俗的性質和所涉及的產品層次分為不同的類型。周曉認為,旅遊民俗可以分為四種類型:物質型、社會型、口頭語言型和信仰型。根據產品層次,旅遊民俗可分為靜態展示、動態表演和互動參與三種類型。此外,根據民俗旅遊資源的存在形式和表現形式,謝可可以將旅遊民俗分為三種形式:物質民俗旅遊資源(包括生產民俗、消費民俗和流通民俗)、社會民俗旅遊資源(家庭民俗、村落民俗、民間組織民俗、禮儀民俗、節日民俗)和精神民俗旅遊資源(信仰與祭祀民俗、口頭語言民俗、民間藝術民俗、民間遊戲和娛樂民俗)。在談到民俗旅遊時,巴根據旅遊者的行為動機將民俗旅遊分為休閑旅遊、參與旅遊、考察旅遊和娛樂旅遊。
2.從微觀上看,旅遊民俗的分類可以根據地方的具體情況,而不僅僅是壹種業態。如大理旅遊民俗主要有服飾、手工藝、歌舞、節日、宗教信仰等;再比如喀納斯湖景區的土瓦旅遊民俗,包括物質民俗文化、意識民俗文化、社會民俗文化三大類,11子類,41子類。據調查,圖瓦人的文化在畜牧、農耕、服飾、飲食、居住、社會文化、交通、婚姻、祝壽、喪葬、傳統節日、現代節日、村落民俗、競技民俗、工藝民俗、自然崇拜、生活禁忌、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特色。
二、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價值體系研究)
我通過萬方數據庫、google學術搜索引擎、中國期刊網等搜索了近萬篇關於民俗旅遊的論文。再加上導師指定的論文,我發現民俗旅遊的研究在這樣的範圍內反復討論,同時也在不斷深化和拓寬。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大多集中在民俗旅遊的概念、特征和分類上;民俗旅遊的規劃、開發及發展模式研究:民俗旅遊的文化層面研究;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區域旅遊發展研究;民俗旅遊與市場和經濟的關系研究:民俗旅遊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中外民俗旅遊比較研究等。討論此類問題的論文很多,但從民俗旅遊本身的價值角度出發的文章很少。縱觀民俗旅遊的研究內容,其實質主要探討民俗旅遊的價值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文化價值觀
1.文化不和諧:旅遊業通常被稱為“無煙”產業。然而,在其開發的項目中,它對其所依賴的旅遊資源和環境造成的損害,在某種程度上不亞於工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過分註重民俗文化的形式,往往導致民俗文化精神內核的喪失和大量偽民俗的出現,破壞了旅遊目的地民俗文化的和諧,促進了旅遊目的地民俗文化與外來文化的迅速趨同,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益消失。民俗旅遊是在民俗文化的豐富土壤上發展起來的壹種旅遊形式,應該有利於民俗文化的傳承。然而,在許多地方,旅遊業的發展傷害了民俗文化,導致民族習俗流於形式,手工藝品的藝術價值下降,文化多樣性逐漸喪失。孫天勝認為,主要原因是開發商和遊客的功利主義。因此,我們在強調民俗旅遊對於文化保護的責任的同時,在發揮其經濟功能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其對於文化傳承應有的意義。田茂君從“民族文化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沒有得到科學處理”和“民俗文化保護與發展的主要問題沒有得到認識”兩個角度對民俗旅遊文化進行了反思。周曉(2002)還引入了“文化殖民”等概念。
此外,有學者認為,中國當代文化變遷的明顯特征是物質生活習俗、社會生活習俗和信仰生活習俗的兩極分化發展,即壹方面在物質生活方式上追求超越時空和國情的消費和享受,甚至濫施外來文化模式,或者錯誤地引入西方文化來填補鄙視傳統生活方式的空缺,另壹方面在家庭習俗、生活禮儀和信仰行為與觀念上完全恢復舊的宗法禮俗。另外,目前習俗都標有“時尚”,所以研究時尚的形成,壹種趨同的行為模式,以及時尚的不斷更替,是民俗學學者的主要任務。
2.文化的協調發展:民俗旅遊發展中看似經濟問題的文化沖突,其實是深層次文化沖突的表現。因此,在旅遊開發實踐中,不僅要對壹個地區的旅遊開發進行技術經濟論證,還要在文化沖突中尋找平衡,培養文化和解的觀念。陶力認為,其協調內容應包括文化差異與民俗旅遊者文化認同的協調、民俗旅遊本質與民俗旅遊產品形式的協調、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在民俗旅遊中的自主性與互動性、民俗旅遊中接待區居民的文化心態、民俗旅遊的開放性與限制性、民俗旅遊中文化與生態經濟的協調。吳在論述廣西民俗文化時,還涉及到“整體文化發展與地方文化建設並重”的協調思想。卡哈爾-伍爾夫提出了加強區域合作,共同推進,盡快建立和完善新疆黃金旅遊走廊的設想。
事實上,當前文化協調的核心問題是民俗旅遊的真實性和商品性的協調。事實上,民俗旅遊的真實性和商業化並不是絕對對立的。比如民俗旅遊的發展是以旅遊帶動的,商業化是必然的。我們應該尋求真實性和商業化之間的內在張力,以實現旅遊發展的可持續性。同時,不和諧的關鍵不在於民俗旅遊本身的商業化,而在於對商業化的膚淺理解和低水平應用。民俗旅遊中的“原真性”重在遊客體驗的“原真性”,通過市場運作為遊客提供體驗民俗文化的機會。因此,民俗旅遊是壹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具有經濟的“外殼”和文化的“內涵”。因此,民俗旅遊的發展既要遵循經濟規律,也要遵循文化規律。不考慮文化內涵,隨意粗制濫造,實際上違背了商業化原則,是不可持續的發展,也不可能獲得長期的經濟效益。同時,在旅遊開發中要把握好商業化的“度”,不把旅遊的經濟效益放在很高的位置,商業化也不是壞事。相反,商業化可以有效地傳播和推廣民俗文化,旅遊業也將成為民俗文化傳播的使者。因此,只有符合旅遊真實性和商品性的平衡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大規模的文化協調。
經濟價值觀
作為文化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民俗旅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1.顯性效應:民俗旅遊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吸引遊客、增加遊客數量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
2.隱性效應:需要時間檢驗。民俗旅遊是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同時,民俗旅遊也擴大了當地的知名度,不僅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還吸引了眾多投資者,促進和服務於當地的經濟建設。
尹群指出,民俗旅遊需求的邊際效用是從供給和需求遞減的,因此在發展中要防止民俗旅遊的泛化,同時要註意民俗旅遊供給的民族性和民間性。此外,作者還分析了民俗旅遊的消費效用。陳建設指出,民俗旅遊可以給民俗地區帶來經濟收入,這實際上是壹種扶貧濟困、充分利用資源、保護資源和文化的經濟激勵。同時,他提出了通過擴大市場和增加收入、建立合理的經濟補償機制和多種激勵方式相結合來完善原有經濟激勵的建議。在實證研究論文中,張等人以土瓦民俗旅遊為研究對象,基於外部性理論,探討了土瓦民俗旅遊開發所造成的外部不經濟性,並提出了消除土瓦民俗旅遊開發外部不經濟性的建議。
社會價值觀
民俗旅遊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壹種特色旅遊。它的獨特性和生動性使它充滿了商機。當然,作為整個社會的側面寫照,我們也不能忽視它的社會價值。彭懿認為,民俗旅遊可以為弘揚民族文化提供機會和條件,促進生態環境、文物古跡的保護,美化城鄉,促進民族經濟的發展。此外,隨著可持續發展的提出,“社會控制”問題也成為熱點,民俗旅遊促進了旅遊目的地的經濟增長。當經濟落後地區的經濟資源和其他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發展時,外部政治機構和經濟集團作為“投資者”或“扶貧者”介入,成為旅遊戰略的制定者和經營者。眾所周知,投資者往往關心他們的資金和收益的回收。這種思維很容易導致民俗旅遊發展中的短視行為,為了經濟利益最大化,不惜以破壞當地自然和文化生態為代價。因此,在開發和保護當地民俗旅遊的原則上,地方政府需要恢復主動和堅定的立場,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開發為規劃。
三、民俗旅遊的研究方法
民俗旅遊是壹個新興的旅遊主題,它的興起引起了許多學術研究的關註,研究方法也是如此。大量的研究方法接踵而至,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總結。具體來說,民俗旅遊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種:壹般分析、跨學科分析、整體部分分析和跨區域分析。
(壹)壹般分析方法
本文從民俗旅遊資源開發和市場開發的角度,提出了調查、比較、綜合、形象定位和市場預測的方法。胡海升把這五個方面具體化了:調查方法——對民俗旅遊資源、市場、發展過程的調查;比較法——同異比較法;綜合法——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對旅遊資源進行評價(分級法、層次分析法、模糊數學法)和民俗旅遊景點綜合開發(景區內綜合開發、民俗風情與自然風光和文物古跡相結合、點線面結合);形象定位法:領先定位、對比定位、反向定位、缺口定位、再定位;市場預測方法:定性(類比預測法、集合意見預測法)和定量(時間序列預測法、回歸分析預測法、試營銷法)。
跨學科分析
民俗旅遊的研究與相關學科的研究相聯系,包括社會學、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人口學、生態學等。只有通過類比或比較,才能找出民俗旅遊的特點。運用跨學科研究方法的關於民俗旅遊的論文不多,但也有壹些人有所創新。如周曉從人類學的角度系統闡述了民俗旅遊的概念體系和類型以及民俗旅遊的本質和特征,並從文化變遷、組織重構、角色認同、社會控制等方面簡要分析了民俗旅遊的社會文化影響。又如劉曉春的意識形態分析哲學,認為民俗旅遊是全球化背景下強權政治、資本和本土文化相互勾結的結果,是壹種後現代文化現象,服務於民族國家現代化的訴求。另外,民俗學和心理學的結合也可以是壹個創新之舉。王德剛等人從消費心理學的角度考察了旅遊者對民俗旅遊產品需求的特點,包括追求時代性、藝術性和實用性的統壹、消費和需求的多樣化、消費的個性化和攜帶的方便性。
(三)整體-局部分析法
這種方法本質上也可以稱為全焦點分析法。
1.使用整體分析的文章占論文總數的相當壹部分。他們從宏觀的角度把握問題,審視我國民俗旅遊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相應的對策,同時展望未來的發展趨勢,等等。
2.局部(焦點)分析法具體從微觀的角度分析某壹區域的民俗旅遊發展情況。其研究領域涉及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研究層面從省到村。本文的研究內容立足於具體的區域情況,分析了民俗旅遊發展的歷史成因、發展模式和意義、現狀和內容、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將解讀從小範圍延伸到大範圍。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涉及的地域也很廣。例如,在文獻總數(根據數據庫選取的112文獻)中,對新疆、廣西、雲南、內蒙古、山西、遼寧、天津、湖南、四川、重慶、江西、甘肅等北方和中西部省份,或如新疆昌平、喀什、恩施進行了分析。此外,民俗旅遊的深入研究與少數民族息息相關,圍繞少數民族地區民俗發展展開了大量文獻,如《西南三省少數民族旅遊民俗發展》。
(四)跨區域分析方法
也叫區域比較法,這個分兩種情況:1。中國不同地區之間的比較分析;2.跨國比較分析。鑒於1情況,海峽兩岸於2002年在北京舉辦了海峽兩岸觀光休閑與鄉村民俗旅遊研討會。“06中國旅遊發展論壇-北京對話”還采用省際、城際的方法,對比分析了鄉村民俗旅遊發展的異同。針對這兩種情況,周春光等人從介紹日本“驪山”現象入手,通過對京郊民俗旅遊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了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的建議,並積極倡導創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地方自然文化和民俗旅遊發展模式。
(5)其他方法(創新思路)
包括“經典枚舉法”和“歷史層次分析法”。
1.“經典列舉法”是指列舉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民俗旅遊的發展模式和發展前景。在探討中國民俗旅遊發展的成功模式時,陳景輝列舉了民俗旅遊發展過程中的三種典型模式:瀘沽湖地區納西族摩梭民俗文化旅遊開發;Xi安以古色古香的隆重儀式歡迎柯林頓;深圳華僑城在品牌民俗旅遊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並在此基礎上對內蒙古民俗旅遊的發展提出了壹些建議。
2.“歷史臺階分析法”是指利用民俗旅遊發展不同歷史階段的典型特征,來考察民俗旅遊的發展過程和改進措施。這兩種創新方法在研究中的具體應用並不多,即使出現也是以總結的形式,這就需要我們進壹步提高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從而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第四,民俗旅遊的創新思路
(壹)處理好民俗旅遊與相關主題旅遊的關系
隨著“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口號的提出,以“生態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民俗旅遊”為主題的旅遊形式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民俗旅遊作為近年來旅遊業新的增長點,壹直打著“民俗”的旗號,吸引具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遊客,發展地方旅遊經濟。事實上,民俗旅遊的發展與其他形式的旅遊具有壹定的同步性和關聯性,具體體現在:
1.民俗旅遊中的“民俗”特征貫穿於生態旅遊、鄉村旅遊、紅色旅遊的內容之中,呈現出地域與內容的相互覆蓋,具有“民俗搭臺、生態、紅色、鄉村唱戲”的特征;
2.都是新的旅遊形式,其形成機制和發展模式有壹定的相似性,四大主題相互兼容,相輔相成;
3.大多數旅遊發生在偏遠山區和偏遠村莊。上述旅遊形式順應形勢,有效宣傳了當地特色文化,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維護了經濟與環境的和諧發展。
(二)註重都市民俗旅遊、鄉村民俗旅遊和農業民俗旅遊的並行發展。
民俗學是壹門高深的學問。如何更好地豐富民俗旅遊的內容,展現豐富的旅遊文化,壹直是研究者關註的問題。“和諧”理論要求我們為旅遊業的生態可持續性做出貢獻。鄉村民俗旅遊和農業旅遊是民俗旅遊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它們是伴隨著中國古代農村或農業經濟生活的文化現象,也是我們當前發展民俗旅遊的重中之重。然而,社會的進步和旅遊發展的多樣化要求民俗旅遊不應局限於壹個小區域。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民俗旅遊論文仍然沿襲早期英國人類學學派的觀點,大量關註古代民俗,因此過分關註市場不成熟的民族或鄉村地區,開發了壹系列民俗旅遊項目。同時,國內城市吸引的遊客在旅遊市場中仍占很大比重,這為城市民俗旅遊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市場空間,我們的研究空間還很大。如邱福東等人在考察上海都市民俗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上海都市民俗旅遊的發展模式,從城市文化和旅遊氛圍、旅遊產品和旅遊商品等方面評價了都市人旅遊發展的作用。總之,要做好民俗旅遊,必須結合城市和農村的民俗特色,實現區域間民俗旅遊的和諧發展,達到相得益彰、相得益彰的效果,讓遊客有更多的選擇,從根本上完成民俗旅遊的多元化建設。
(三)解決民俗旅遊的傳統問題——“可持續發展”和“三農”問題
民俗旅遊的可持續發展涉及廣泛的內容,包括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
1.可以用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來指導民俗旅遊的產、供、銷活動,從而解決供需矛盾;
2.社會和文化的可持續性要求在民俗旅遊發展中加強對傳統民俗文化價值的宣傳,提高當地居民的素質,激發他們對所在社區和當地文化的自尊、自愛和自豪感,提高他們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要加強尊重遊客接待區社會文化習俗的宣傳教育,等等;
3.環境可持續性主要在於加強環境保護,對民俗旅遊開發者、管理者、遊客和當地民眾進行多種形式的生態環境教育,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
如今,相當壹部分民俗旅遊集中在農村,“三農”問題已經成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核心問題。摘要:李以北京市昌平區為例,提出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營造良好產業環境、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政府支持等解決“三農”問題的對策。李林貴等人認為,“農家樂”民俗旅遊可以有效解決“三農”問題上的以下問題——解決農民增收問題;解決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問題;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問題;加快農業市場化和農村城市化進程。
(四)發揮民俗旅遊的“特色”營銷。
“特色”主要包括營銷對象(民俗產品)和營銷媒介(營銷手段)的特色。
1.營銷對象(民俗產品)的特點:是指根據當地民俗特點,對滿足旅遊者需求的旅遊民俗產品進行的地方性設計。如昌平以“酒”為主題,探索其民俗旅遊的“酒文化”;滿族人根據民族特點發展傳統食品,使“薩其瑪”等品牌產品聞名世界;遼寧在民俗旅遊紀念品開發方面有獨特的見解;此外,“民族高校發展民俗旅遊”的理念也成為旅遊業界的熱門話題,等等。
2.營銷媒介(營銷手段)的特點:即營銷的方式,其實關鍵在於如何宣傳自己的特色產品。肖建春對四川重慶的民俗旅遊做了廣告分析,提出廣告必須充分利用豐富的民俗旅遊資源,尋求整體規模效應,在本土化的基礎上進壹步國際化,等等。總之,民俗旅遊廣告的原則在於內容真實、特色鮮明、形式多樣,通過藝術手段利用媒體將產品推向市場,走向國際化。
(E)促進民俗旅遊教育的擴展。
1.加強“人才教育”:民俗旅遊人才(尤其是經營管理人才)的短缺成為社區民俗旅遊發展的制約因素。民族文化旅遊資源的合理保護和開發需要民族界精英人才,這在理論和實踐上深化了民俗研究的內涵。因此,旅遊人才的培養必須堅持旅遊人才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原則,利用大學、專科學校、中專學校、職業學校和旅遊培訓中心建設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地,通過在職培訓提高旅遊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同時引進壹些急需的高級管理或經營管理人才,以適應民俗旅遊發展的綜合要求。此外,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也頗具特色。張傑建議,民族小學不僅要對外開放讓遊客了解當地的民俗,而且在教學中要根據少數民族地區的具體情況,在壹些教育內容中體現民族特色。
2.培養“社區參與”的理念:主要強調當地居民參與旅遊發展的決策以獲得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時加強對旅遊目的地社區居民的教育和培訓,提高他們的旅遊意識和環保觀念, 從而達到將教育前居民被動接受環保形成的被動主客體關系轉化為教育後居民主動自覺的環保理念的目的,從而使旅遊目的地居民懂得自覺維護環境的健康發展,形成壹組循環。
(6)創新民俗旅遊現代化。
民俗旅遊的樸素性和傳承性並不排斥民俗旅遊的現代化。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交通的發展,原本封閉的民俗風情濃郁的區域開始面向外界;經濟壹體化和信息交流使民俗旅遊的發展趨向現代化,但值得註意的是,現代化是在不浪費當地生態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提出的。過度的商業化和經濟化只會導致民俗文化在隨之而來的經濟衰退中走向消亡,這是我們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應該盡量避免的惡性循環。同時,在良性發展的基礎上,可以引入現代網絡技術,創造當地人的數字生活,為進壹步開拓民俗旅遊市場,實現市場規模和效益提供便利。
動詞 (verb的縮寫)總結與展望
目前,我國民俗旅遊研究總體水平不高,深度不夠,但發展勢頭良好。它正處於初步探索階段,存在許多問題,需要進壹步研究。面對當前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缺乏理論體系,未能實現系統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比例不平衡;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理論滯後於實踐;案例分析過於簡化,分析問題不深入;不關註熱點問題,熱點問題之間缺乏思維聯系;缺乏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結合,把“人”本身的問題放在次要地位;思維簡單,創新少等等。當然,只有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我們在審視這些問題的同時,也要思考自己的改進和提升步驟。這是關鍵問題。近年來,我們的研究壹直在逐步推進,從不同維度探索民俗旅遊熱點,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培養前衛的思維模式。這將成為新壹輪旅遊經濟的亮點,也是壹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