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聯的故事有:
1、過關人對對過關
據說,壹行人天暮時要過關口,守關的出聯讓他對:“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
過客應口而出:“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
等了半天,守關的問道怎麽還不對,行人說:“我不是已經對上了嗎。”守關的人這才恍然大悟。
2、秀才諷贓官
清朝末年,山東省有個縣令,貪贓枉法,用貪贓的錢財為自己和兒子買了個進士的頭銜,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恥地在自己的京宅門口的柱子上寫了壹副對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此聯俗不可耐,無非是小人得誌,自鳴得意。壹個秀才來到京城,看到贓官門柱上的對聯,可笑又可惱,便想治治這贓官。幾天後,秀才連夜來到贓官家門口,將門柱上的對聯添上幾筆,然後悄悄離去。
第二天,贓官門前圍滿看對聯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竊竊私語。贓官開門出來壹看,差點氣昏過去。原來門柱上的對聯已變成:
父進土,子進土,父子進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3、添聯諷貪官
清代,有個縣官貪財如命,酷刑多如牛毛,冤死在他手裏的窮苦百姓,真不知有多少。但是,如果有財物送給他,那麽,就是有天大的罪行,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當地流傳著“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的怨言。
但這個貪官卻裝聾作啞,恬不知恥,不但無視百姓的呼聲,而且貪贓枉法,變本加厲。有壹年除夕,他自己寫了壹副春聯貼在大門兩旁,聯文是:
愛民若子;
執法如山。
這副自我標榜的對聯貼出後,貪官滿心歡喜,除夕夜開懷痛飲,大醉方休。
次日是大年初壹,天剛亮,只聽管家在房門外稟告:“老爺,對聯出岔子了!”
貪官聽說對聯出了岔子,連忙披衣下床,跟著管家奔去。朱漆大門壹開,圍觀的群眾便壹哄而散。貪官壹看,發現自己寫的對聯加長了,白紙黑字寫著:
愛民若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其為山乎?
貪官氣得暴跳如雷,急忙叫管家將對聯撕掉,垂頭喪氣地關上大門。
4、口大吞天
清朝乾隆年間,江蘇南匯人吳省欽中進士後,被任命督學四川。吳省欽不但崇尚八股,壓抑有真才實學的人,而且濫用權,貪贓枉法,四川民眾對他深惡痛絕。
壹年,鄉試時吳省欽為主考官,有壹個家境清貧的書生因缺錢賄賂,自忖此次沒有獲中的希望。待放榜時,他果然名落孫山。憤於以錢取人論才的腐朽現象,這個窮書生就在考場門口題了壹匾壹聯,諷刺吳主考。匾額題:
口大吞天
對聯是:
少目焉能識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口大吞天”暗喻吳姓;拆“省”為“少目”,拆“欽”為“欠金”。這壹匾壹聯用拆字的方法,既嵌入“吳省欽”的名字,又揭露、諷刺其營私舞弊,貪贓受賂的醜行,實在絕妙。
5、梁啟超巧對父
梁啟超10歲那年,有壹次隨父親到朋友家作客,剛進大門就被庭院壹株蓓蕾初綻的杏樹迷住了,他偷偷地折了壹枝,並掩掩遮遮的藏在寬大的袖筒裏。誰知他的這壹舉動被他父親和朋友家人看到了。朋友設宴款待他們父子。
宴席上,梁啟超的父親為兒子偷折杏枝的事惴惴不定,壹心想不露聲色地暗示兒子壹番。為了活躍氣氛,梁父當眾對梁啟超說:“開宴前,我先出壹上聯,如果妳對得上,而且對得好,方可開杯;否則,妳只能為長輩斟酒沏茶,不準落座。”
小啟超不知父親的用意,毫無思想準備,略顯難色,但他轉念壹想,憑自己的才學,相信不會出醜,於是滿口答應。梁父略加思索,念出:
袖裏籠花,小子暗藏春色;
小啟超聽後壹驚,稍頓,恍然大悟,但未顯大驚失色,隨口從從容容地對道:
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
眾人聽後,連聲贊道“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