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習俗
漢族人大多在正月初壹、初二、初三忌食生食,即大年初壹的食物比舊歷年前做得多,只需回鍋三天。以為熟順,命逆。所以有的地方過年前就把壹切都準備好了,有節日三天刀剪不動的說法。再比如,在河南壹些地區,正月初三是小米的生日,這壹天不吃大米,否則會導致小米減產;在過去,婦女生育期間有許多飲食禁忌。比如漢族很多地區的女性孕期不吃兔肉,認為吃兔肉的孩子會有兔唇;還有的地方禁止吃鮮姜,因為鮮姜有很多手指,免得孩子手腳長出六個手指。以前漢族的無子女女性大多避免吃狗肉,認為狗肉不幹凈,吃了容易造成難產。
飲食習慣
漢族以糧食作物為主食,以各種動物性食物和蔬菜為副食的基本飲食結構。這與我國西部民族和藏族、蒙古族的飲食結構形成鮮明對比。另外,在長期的民族發展中形成了壹日三餐的習慣。壹日三餐中的主食、菜肴、飲料的搭配,既有壹定的相似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氣候環境、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生活條件等原因,形成壹系列特定的特點。
米飯和面食是漢族的兩種主要主食。大米是南方和北方水稻種植區的主要主食,而面食是小麥種植區的主要主食。此外,不同地區的其他糧食作物,如玉米、高粱、谷類和馬鈴薯作物,也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壹部分。漢族主食的制作方法很多,包括不少於數百種的米面制品。目前,我國東南地區仍以水稻為主;東北、西北、華北以面食為主。
菜肴由於多種條件的影響,漢族人在飲食習俗方面形成了許多不同類型的菜肴。首先是原料的地方特色,比如東南沿海的各種海鮮美食,北方山區的各種山珍海味,廣東民間的蛇宴。其次,也受到生活環境和口味的制約。人們常常把漢族和其他相關民族的飲食習俗概括為“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雖然說的太籠統不準確,但也反映了壹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口味的差異和差別。再次,各地制作方法的不同要求和特點,包括食材、刀工、火候、調味、烹飪工藝等,都是形成菜式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間口味的基礎上,逐漸發展成各具特色的地域菜,最後發展成更具代表性的菜系。成為漢飲食文化的壯麗景觀。
飲料,酒和茶是漢族的兩種主要飲料。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沖泡技術的國家之壹。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國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它們形成了漢族飲食習俗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也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除了酒和茶,壹些水果和其他產品也成為不同地區和季節的人們的飲料。
節日食品節日食品豐富多彩。它往往將豐富的營養、賞心悅目的藝術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巧妙地結合在壹起,成為典型的節日飲食文化。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壹是作為祭品使用。在古代,它在宮廷、官員、宗族和家庭的祭祀和慶典等特殊儀式中占據重要地位。在當代漢族的大部分地區,這種現象早已結束,只有在少數偏遠地區或某些特定場合,還殘留著壹些象征性的活動。二是人們在節日裏吃的特定食品。這是節日食品和飲食習俗的主流。比如春節除夕,北方家家戶戶都有包餃子的習慣,而江南各地則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此外,在漢族很多地區過年的家宴中,魚往往是必不可少的,象征著“壹年多”。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經流傳了幾千年。中秋節的月餅包含著對家庭團聚和人類和諧的祝福。其他的,比如早春吃的春餅、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臘月初八寒食節的臘八粥、冷食,臘月初二吃豬頭、吃蠶豆、嘗新谷,結婚慶典時的敬酒,生日宴上的壽桃、壽桃、壽糕,都是有特殊內涵的特殊食品和飲食習俗。
民族服裝
漢族的服裝主要有上衣和下衣兩種基本造型,右襟衫是其服裝的顯著特征。不同朝代、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特點。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連衣,腰間系皮帶,兩端有鉤,褲腿或褲腿繞膝。婦女穿長袍式三層衣服,前下擺有圍裙式上衣。唐代的男裝融合了歷代的特點和西北、南方少數民族的服飾。長袍多為圓領窄袖,下擺齊膝或足長。女裝上小下大,上窄半袖短袖,下長裙。裙頭帶高至胸部,肩部加絲綢。
五正色在服裝色彩方面,漢族人把青色、紅色、皂色、白色、黃色等五種顏色視為“正色”。不同朝代也有各自的主張,比如夏黑、商白、周遲、秦黑、漢池、唐朝穿黃,還有紅旗。在明朝,紅色是合適的顏色。但自唐代以來,黃色早已被視為高貴的顏色,皇帝和達官貴人也經常佩戴。
圖案表現在漢族服飾的裝飾紋樣中,多采用動物、植物、幾何圖案。圖案的表達大致經歷了圖像提取、標準化、寫實化等幾個階段。商周以前的圖案,就像最初的漢字壹樣,簡潔、概括、抽象。從周朝到唐宋,圖案越來越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對稱,圖案布局嚴密。明清時期註重寫實,各種動植物往往刻畫得細膩、逼真、傳神,仿佛是從現實生活中摘來的,沒有經過任何加工,充分顯示了漢族人民的勤勞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