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關心到此壹遊事件的標語

關心到此壹遊事件的標語

 故宮鐵缸刻字事件余波未平,媒體又曝出廈門萬石植物園中的眾多珍惜植物變成了遊客的“留言板”,上面刻滿了人名,就連渾身長刺的仙人掌也難免毒手。

從古老的“題壁詩”到記憶中的“大字報”,再到如今無所不在的墻壁廣告,從名勝古跡到公園廣場,再到普通民居,國人熱衷於在任何地方留下自己的印跡,究竟是壹種傳統,還是不良的公***行為?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反思和批評。

“到此壹遊”的現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如何演變成無數人自覺或不自覺的行為的?公***場所中的行為規範應該是什麽樣的?

對此,清華大學教授彭林說:“到此壹遊的行為,是壹種公***禮儀的缺失所致,應該下大決心治理,形成社會輿論的氛圍和環境,讓題字者感到恥辱,最終改變這種不好的風氣和行為。”

“越是無賴,越想不朽”

北京晨報:現如今在名勝古跡、風景區乃至平常的公***場所刻上“某某到此壹遊”的行為,正引起公眾越來越多的思考和討論,您是怎麽看待這種現象的?

彭林:這讓我想起魯迅的壹句話“越是無賴,越想不朽”,其實在公***場所刻下自己的名字,寫上“某某到此壹遊”,無非就是想留名,真正有教養的人不會這麽

做,寫下自己的名字的能說明什麽呢?只有那些對社會、對民族真正做出貢獻的,才能留下他們的名字。而把名字刻在墻上、刻在文物上、刻在古跡上,本來是想在

此處留下自己的印跡,想流芳百世或不朽的,結果只能是遺臭萬年。文物古跡常在,以後人們來這裏遊覽看到上面刻著“某某到此壹遊”的話,難道真的會覺得刻字

人是英雄很棒嗎?

北京晨報:那麽,您覺得應該怎樣對待這樣的行為呢?

彭林:我覺得其實可以嚴查,查到那些塗鴉留名的人,應該有相應的處罰制度,而且處罰應該有壹定的力度。而不像現在,只是在輿論上加以批評,因為問題不在於

是否造成了破壞,而在於行為的性質,不用說刻字了,哪怕是用粉筆寫的,能夠擦掉的,也不應該出現。所以,應該加大決心治理,形成壹種輿論環境,使得刻字塗

鴉的人為此感到恥辱,這才有可能改變這種現象。

彭林:別讓禮儀成為木乃伊

從古人到今人,從古典文學到現實生活,在墻上寫下自己的感想和名字,似乎都是壹種自然而然的行為,但這種行為在今天,卻正在接受道德的考驗,“到此壹遊”現象,是傳統使然還是公***生活規則的示範?

清華大學教授彭林認為:“古人的題詩題字,和今天的塗鴉不是壹回事。而且傳統時代,也有非常完善的公***禮儀規範,今天人覺得古人沒有公***生活的禮儀,壹提

到傳統,似乎就覺得是落後的、封建的,這是非常荒謬的。每壹個民族都有她的公***禮儀,野蠻民族才沒有。在今天,重建公***禮儀,應該從民族禮儀中出發。在整

個社會中普及和重建禮儀道德。”

題詩不同於“到此壹遊”

北京晨報:有聲音認為國人在傳統中就有題詩、題字的習慣,這和今天“到此壹遊”的行為是否有關呢?

彭林:這顯然是壹種誤解。古人常有題壁詩,有名勝古跡中無數的題字、石刻等等,但是和現在到處是“某某某到此壹遊”的現象是不同的。古人的題詩也好,題字

也好,石刻也好,首先是壹種文學作品,他們的作用是為風景、為古跡添色,是壹種文化景觀、人文景觀。比如泰山,上面有非常多的石刻、題詩,它們本身也是景

觀的壹部分,為景區增添了壹道不壹樣的風景線,想象壹下,如果沒有這些蘊含著歷史、人文的景觀,作為文化景區,本身的魅力就會失色不少。其二,古人對於文

化、對於景觀本身有敬畏,題詩題字也不是為了突出自己,而是為了突出景觀,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題字下面,也並沒有留下作者的名字,他們的目的在於表達自己

對景觀、對文化的感悟,而不是為自己留名。

北京晨報:那我們應該怎樣區分古人題字和今人“到此壹遊”的行為呢?

彭林:今天的塗鴉,特別是那種“到此壹遊”的行為,是不道德的。以前到名勝古跡,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名勝古跡中題字題詩的,也不是每個人都敢題的,留字之

前得掂量壹下,用詞是否得當、字跡是否好看,留下以後會不會被後人恥笑等等。今天的人不考慮這些,只是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那裏。試想想看,假如我們到了泰

山,發現泰山上到處都是古人留下的字跡,這些字跡不是什麽詩詞文章,都是“某某到此壹遊”,而且這些人我們全都不知道是誰,這是何等的煞風景,又有什麽文

化意蘊可言呢?所以,我們記住的,不是誰的名字,而是那些詩詞文章,是古人對於風景文化的體悟。

“大串聯時代”的痕跡

北京晨報:在您看來,這種到處“留名”的現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彭林:說不好是什麽時候形成這樣的風氣的,我想解放前應該是沒有的,即便有也不會太多。我感覺比較多的時候,應該是“大串聯時代”,那個時候許許多多的年

輕人離開家鄉,走到全國各地,比如他們到了北京看到長城、故宮等名勝,便會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於是自然就想到要留下自己的名字,以證明自己曾經來過。這

是可以想象的,在那個時候出門遠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壹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像我家在無錫,雖然離上海很近,但我小時候從未去過上海,因為那時家裏太

窮。這種情況下,參加大串聯的年輕人走到全國各地,特別是來到壹些久負盛名的地方,那種驚奇、得意和成就感,使得他們想把自己的名字留在那裏,最終這種

“留名”的行為變成了壹種普遍現象。

北京晨報:這種“留名”現象為何到現在還沒有改變呢?

彭林:開放以後,人們逐漸富裕,有能力、有時間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到今天,旅遊已經成為非常龐大的壹個產業,也成為許許多多人假期的正常安排。但是以前形

成的那種觀念卻沒有改變,反而是到處蔓延、更加普遍。人們的經濟狀況改善了,財富增加了,但是觀念沒有得到改變,在公***場所的禮儀和生活規則,沒有得到訓

練和熏陶,這可能是現在“到此壹遊”現象仍舊普遍的原因。

禮儀不是標語和口號

北京晨報:如今“到此壹遊”的現象引發了人們對於公***生活規則的討論,對此您怎麽看?

彭林:公***生活的規範規則,也稱為公***禮儀,這是壹個需要教育的事情。這些年來,我們也壹直在呼籲,但不知道什麽原因壹直都不能成為壹種社會***識。現在到

處都是口號,比如妳去機場、火車站或其他公***場所,大電子屏幕上壹般都會寫著“做文明的北京人”,可以說到任何地方均有類似的口號和標語。但這些僅僅是停

留在口號上,還沒有形成壹個規範的行為準則。真正的禮儀,不是出現在公***場所的電子屏幕上、電視、報紙以及書本上的文字或條款,而是應該表現在人們的身上

和心裏,如果禮儀不能成為人們自然遵行的壹種本能,而只是停留在標語口號上,那樣其實禮儀就已經死掉了,就成了木乃伊。

北京晨報:有許多批評的聲音認為“中國傳統中缺少公***生活的規範,缺少公***禮儀”,是否真的如此呢?

彭林:這絕對是壹種誤解。現在很多人不看、不聽,壹說到傳統,似乎就覺得是落後、封建的東西。其實不是,每壹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禮儀,而民族禮儀是這個民族

生活的經驗、道德的體現,重建禮儀應該從民族禮儀開始,而不是去尋找外來的禮儀。中國傳統的民族禮儀中,關於公***禮儀的東西非常多也很豐富,壹個人從小到

大,從家庭到社會,都有完善的禮儀規範,壹個人從啟蒙開始,就會接受禮儀規範的教育,《三字經》、《弟子規》中都有大量的關於公***禮儀的敘述,比如像“長

者先,幼者後”,是說老人先行;再如“登高不呼”,是指登上山頂城墻不要亂喊亂叫;再如教育人們東西不能亂放,哪怕壹本書也不能汙損。

民族禮儀應成為壹門課

北京晨報:在您看來,應該如何從民族利益中重建公***生活規範和規則呢?

彭林:首先,主流的教育體制中,禮儀應該成為壹門課程。禮儀應該從教育開始,從小培養人的行為規範。這些年來,我們壹直在呼籲重拾我們自己的民族傳統禮

儀,也做了許多準備,甚至做了教材,但是仍舊比不過西方禮儀的影響力。現在各種西方禮儀的課程非常熱門,甚至有人認為應該把西方禮儀加入到中小學課程中,

與此同時社會以及公眾對於我們自己的民族禮儀,卻不怎麽認可,也知之甚少。其二,官員應該首先接受禮儀的教育,並成為禮儀的表率,這對普通人有壹個文化引

領的作用。其三,公眾人物也應該有民族禮儀,他們的社會影響力、示範作用對於民族禮儀的重建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北京晨報:除了以上這些,還有什麽可以讓民族禮儀被更多人所接受和遵行的方法嗎?

彭林:這是壹個逐漸的過程。“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我覺得政府應該對傳統禮儀給予壹定的扶持,這會使得人們對傳統禮儀有更多的了解,然後才會認可。比如

古代有壹本書叫做《儀禮》,是最原汁原味的壹本禮儀規範的典籍,我們壹直想把這本書拍成影像資料,以便於宣傳和教育人們了解傳統禮儀,但是壹直以來很難獲

得支持,如果能夠有更多的機構或個人支持這件事情,我想今後將有更多的人致力於傳統禮儀的傳播和教育,傳統禮儀也將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遵行。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先秦史等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古代學術思

想史的教學和研究,尤其註重對儒家經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以及中國古代禮樂文化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中國禮學在古

代朝鮮的播遷》、《中華傳統禮儀概要》、《儒家禮樂文明講演錄》、《中華傳統禮儀讀本》等。

  • 上一篇:關於柬埔寨旅遊妳了解多少
  • 下一篇:農村送葬文化有講究,殯葬流程,送葬走位不能出錯,規矩就是規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