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國農業發展和成就
自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國民經濟每五年制定壹個短期發展計劃。可以說,每壹個發展規劃的實施,都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國民經濟包括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實力。2001年是中國實施10五年發展計劃(第十個五年計劃)的第壹年。
1,農業生產持續穩定增長。
1999年,我國糧食產量5.08億噸,比1978增加2億多噸,產能穩定在5億多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自1978;畜產品和水產品產量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遞增。1999年肉類產量5953萬噸,雞蛋產量2080萬噸,牛奶產量790萬噸,分別是1978的5倍、7倍和8倍。水產品產量41萬噸,是1.978的8倍多。目前,中國糧食、棉花、油料、肉類、蛋類和水產品的人均產量已經達到或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2.鄉鎮企業遍地開花。
1978以來,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開創了壹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現代化道路。1978-1999;非農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的比重從30.5%上升到75%。1999年鄉鎮企業2000多萬家,從業人員2.3億人,增加值2.5萬億元,是11978的10倍以上;利潤5580億元,上繳稅金6543.8+075億元,分別是6543.8+0978的63倍和80多倍。目前,我國GDP的1/3、財政收入的1/4、外匯收入的1/3、工業增加值的1/2、農村社會增加值的2/3、農民收入的1/3來自鄉鎮企業。
3.農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1978-1999,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2210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374%;貧困人口從2.5億下降到3400萬:貧困發生率從26%下降到3%以下;農村的恩格爾系數從1978的0.68下降到0.55。與此同時,精神文明、民主和法制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農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農村勞動力的文盲率從20世紀50年代的80%下降到1999左右。截至1999年底,三分之二的村初步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80%以上的村建立了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和村務、財務公開制度。村委會選舉已經形成了比較系統的規範,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正在逐步普及。從總體上看,全國農村已經進入由溫飽走向小康的階段。
4.農業國際合作與交流迅速發展。
改革開放20年來,外商對華農業投資已達6543.8億多美元,引進了大量農作物、畜禽良種、種苗和壹大批農業科技成果。從1999,農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為217億美元,是1980的6.5倍。中國農業科技的國際交流也發展迅速。中國與80多個國家進行了農業交流,與40多個國家建立了密切聯系。同時,中國與13國際農業研究中心關系密切;積極開展雙邊合作。
5.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成效顯著。
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農村經濟體制在五個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壹是突破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體制,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二是突破以糧為綱的單壹結構,發展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全面激活農村經濟。三是統購統銷體制被打破,市場調節農產品供求和配置資源的作用明顯增強。四是突破單壹集體經濟的所有制結構,形成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五是突破農業生產指令性計劃,實行指導性計劃。它改變了政府對農業的調控方式,初步形成了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的農村經濟宏觀調控體系。
二,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分析
1,中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特點
壹是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關聯度越來越高;二是農業、農村經濟、國民經濟相互促進,* * *與發展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三是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由過去的資源約束轉變為資源、需求和環境約束;四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專業化程度提高,壹體化經營步伐加快,混合經濟趨勢顯現;五是科技進步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六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約束加大;七是農業發展由單純追求產量向產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高商品率、高附加值、高匯率的產業和產品;第八,農民增收由主要依靠農產品產量和價格的提高轉變為根據市場調整結構和發展多種經營。
2.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進入新世紀後,中國農業將面臨以下機遇:(1)中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為中國農業發展創造了日益寬松的環境,農業即將進入與工業平等發展的新階段。(2)日益增長的農產品市場需求為農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的前景。(3)加入WTO後,有利於中國農業在更大範圍內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有利於利用國內外生產要素,提高農業現代化裝備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利於加快我國傳統農業改造,實現向現代農業轉變,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經濟效益。(4)新的農業科技革命將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同時也要看到,世紀之交,中國農業面臨著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主要表現在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日益復雜,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特別是加入WTD後,中國農業將面臨國外優質廉價農產品的沖擊,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將受到壹定影響;耕地和水資源日益匱乏,壓力越來越大;農業生態環境壓力加大;農業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區域差距越來越大;農業生產成本上升,邊際效益下降,農民增收壓力加大;農村剩余勞動力持續增加,就業壓力加大,對采用新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農業現代化產生負面影響。
三。中國農業科技的成就與展望
1,中國農業科技主要成就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我國在農業科研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和壹系列成果。其中,農業生物種質資源的研究和遺傳育種理論技術的不斷發展,通過推廣良種增強了農業增產的潛力;光、熱、水和化學物質利用的理論和技術研究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效率;農業生物病蟲害基礎研究和防治技術的應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農業生產損失;農業綜合、宏觀經濟發展戰略和農業科技信息研究,為我國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生產提供理論指導和信息服務。
“九五”期間,我國農業科技取得了超常規的發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其中,十大科技進步最為突出。他們正在加強生物技術與常規技術的結合,培育壹大批優質、高產、多抗的農作物新品種,篩選出壹批種質資源,提高整體育種水平;我國超級稻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試驗田畝產近800公斤;(3)單價和雙價轉基因抗蟲棉的研究和應用處於國際先進水平;(4)五大作物大面積高產綜合配套技術體系研究,構建面向21世紀的中國“五大作物”生產技術平臺,為中國未來糧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和儲備;(5)日光溫室節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促進了冬季設施蔬菜、果樹、花卉生產,完善了周年設施園藝生產技術體系;(6)棉鈴蟲和褐飛虱遷飛規律的研究,為提高水稻和棉花主要害蟲的預測預報和害蟲防治技術提供了理論和技術依據;(7)主要畜禽規模化養殖和主要畜禽疫病診斷監測方法取得豐碩成果;(8)新飼料、添加劑研究取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產業化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顯著;(9)農業信息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進入快速發展期,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效支撐;(10)農業可持續發展與水肥資源高效利用研究確定了農業用水戰略目標和節水技術重點,高效施肥與調控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2.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方向。
中國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後,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為此;要對農業科技的發展方向、領域和技術政策進行戰略性調整;
——提供技術支持,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國家食品安全;
——為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增加農民收入提供技術支持;
——為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小城鎮建設、縮小城鄉差距提供技術支撐;
——為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為大幅度提高億萬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提供技術支撐;
——為推進農業集約化經營增長方式提供技術支撐。
3.中國農業科技發展的調整重點。
對農業科技重點領域進行重大調整,應根據農業科技發展的先進性、關鍵性、基礎性和實用性原則,選擇農業科技發展的重點領域。堅持引進與自主開發並重的方針,優先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急需的技術或技術體系,具有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或技術體系,以及農業研究和應用的基礎研究,重點組織實施“十大科技行動”:
——實施農作物良種科技行動,促進種植結構調整;
——實施優質高效的畜牧水產科技行動,加快水產養殖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進程;
——實施農產品加工科技行動,培育新的農村經濟增長點,增加農民收入;
——實施節水農業科技行動,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實施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科技行動,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實施防沙治沙科技行動,遏制重點地區生態環境惡化;
——實施農業高新技術研究和科技產業化,促進傳統農業技術改造,提高農業科技整體水平;
——實施農業區域開發科技行動,發展區域優勢產業和特色農業;
——實施農業科技能力建設行動,增強中國農業科技實力和後勁;
——開展科技興農行動,培養壹支高素質的農業科技隊伍。
四、以農產品產後保鮮、貯藏和加工為突破口,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建設。
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已成為現階段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依靠科技,引導農民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產品和品種結構,穩定糧食產量,提高質量,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畜牧業、林業和養殖業,積極發展糧食等農產品深加工。要轉變觀念,推動傳統農產品加工業向現代食品制造業轉變。要通過現代高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對農產品進行壹系列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大幅度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必須實現農產品加工業向工業制造業的轉變。
要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必須加強農產品保鮮工程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
農產品的保鮮、貯運是壹個全球性問題,必須通過科技進步來解決。通過內部引進和外部交流,研發各種成熟適用的保鮮新技術,因地制宜地通過農業產業化傳播科技成果,推動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根據世界農產品保鮮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我國農產品保鮮市場的需求,從產業的高度,確定保鮮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提高其科技含量。解決農產品采後加工諸多環節存在的問題,要充分發揮國家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在技術創新、成果推廣和轉化方面的優勢和作用,大力加強農產品檢驗檢測標準化、科學化基礎工作,高度重視人才培養特別是科技隊伍建設,及時引進、采用、組裝、匹配各種高新技術、適用技術和設備,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同時,還要強調市場在研發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市場化的成果轉化機制,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使農產品加工業真正成為結構調整的突破口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加快我國現代農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