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時代的要求
1,全球化的影響
正如《國際農村教育報告》所指出的,由於席卷全球的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浪潮,發展中國家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浪潮“淹沒”了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地區;現代化正迅速沖擊著傳統的經濟、社會和文化模式,價值觀、賺錢機會、行為模式、社會結構和階級觀念都在發生不可阻擋的變化。新技術、電子媒體和通信革命的滲透明顯影響了農村生活的場景,使得農村的學習需求日益多樣化,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甚至在中國的偏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外出、工作、電視傳輸、鄉鎮政府辦公自動化、移動通信等。都在改變著從孩子到老人的每個人的行為和觀念。“留守(農村)人”成為當前的壹個新概念。只有正規的鄉村小學教育遠遠不能滿足農村改革和村民發展的需要。
2、科學發展觀的方向。
根據科學發展觀,中共中央適時決定將“三農”問題作為壹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有識之士指出,要用系統工程的觀點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即不僅要從經濟的角度關註農業、農村、農民問題,還要從政治、思想、文化、社會、教育、生態、環保等方面關註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者曾經指出,發展中國家是壹個二元社會,只有從轉型的角度出發,使農村從傳統的、農業的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才是農村發展的正確道路。
二,國際農村教育發展的經驗
國際經驗表明,當前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浪潮下的農村社會變遷必然是壹個動態的、積極的過程。農村不是也不可能處於等待或被動的狀態,而應該主動成為這種變化的壹部分。因此,當前的農村變革是壹種社會轉型,其實質包括農村社會的所有變革,是壹個多重目標。通過這種改變,把人們普遍不滿意的生活條件轉化為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條件,越來越重視人和人的潛力,把人作為實現發展成果的基本手段和最終目的。在這種背景下,教育是塑造和完成農村轉型目標的基礎、載體和關鍵工具之壹。鄉村社會的轉型需要每個人進壹步重新學習以適應新的變化,不管他們過去的學歷如何。包括全民終身教育、正規和非正規教育以及非正規學習機會,必須為農村轉型服務。
目前的農村發展不是基於城市的發展,而是壹種經濟、社會和生態相結合的可持續模式,是壹種積極的發展,而不是依賴於城市的發展。稱之為農村轉型。它的過程是建設性的,既重視脫貧致富,又重視人的發展,即人的觀念、態度、認知。因此,農村社區建設是壹個動態的過程,從社區居民的學習和教育入手,凝聚農村社區的* * *意識,解決農村社區的各種問題,包括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文化問題,這是農村社區建設最根本的要素。通過社區參與,逐漸從邊緣化走向全面參與社會。
教育發展的必要性不是指商品和服務的收入和消費,而是指他們是否有機會獲得發展潛力和行使選擇權的手段和資源,從而過上富有成效和創造性的生活。接受教育的機會、教育的內容和目的是這裏的關鍵因素。(國際農村教育報告)
三,我國農村小學的現狀及其與時代要求的差距
1,中國農村基礎教育現狀
目前全國約有71萬個村民委員會(中國農村統計年鑒)。政府投資農村教育的主體是普通中小學。中國大陸的小學壹直是農村最基本、最常見的教育機構,從城鎮的中心小學到鄉村的教學點或復合班,總數約52萬(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1)。最發達的時候,幾乎每個村都有教學班(點),甚至可能設在村民家裏。中國農村的另壹個教育文化機構是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大部分位於農村,有4萬多所;更多位於中心的基層村由村民委員會組建,偶爾鄉鎮政府給予少量補助。周邊村壹起用,目前約有44萬(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1)。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主要開展掃盲、技術培訓、法律學習、衛生知識宣傳等。,還開展書報閱讀和村民體育娛樂活動。我國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的數量和分布遠不如農村小學。
當前,中國農村的發展迫切需要教育——不僅僅是中小學生需要學習,所有的農村居民都需要通過各種途徑獲得學習的機會,參與到農村社會的建設中,並通過這種建設來改造農村社會。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具備壹定條件和資源的最常見的教育文化信息場所是農村小學。中國大陸目前的教育格局是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主要在正規教育,即國民教育體系,農村是小學;終身教育體系主要推向市場。因此,作為欠發達的中國大陸農村地區,小學必須成為農村社區和機構的中心,以促進農村社會轉型。
此外,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是壹幅宗法農業社會的歷史畫卷。宗法制度的殘余,使得不屬於任何姓氏或家族的學校成為村民事務最有力的發起者和組織者。
2.中國小學與時代要求的差距
根據時代的要求和國際農村教育發展的經驗,中國大陸農村小學在社區發展中的作用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
1,課程內容和教材充滿城市傾向,很少反映占全國壹半以上的農村人口和地域情況;校本課程缺乏對社區發展和村民生存的關註,難以激發學習熱情,與村莊發展無關。
2.教師往往不是社區的成員,對社區、村民的疾苦、社區、農村社區發展的緊迫性等不太了解。有些老師住在鎮上,上學早出晚歸,只把上學當成謀生的手段。
3.地方師範學校的課程或師資培訓,並不教授或解決地方相關的問題,只教授正常的通用課程。
4.小學作為當地主要或唯壹的文化教育設施,除了學生上課時間外,往往是關閉的。學校資源在課外時間發揮不了作用。學生不能用,村民不能碰。很少有小學主動發展成社區活動中心。
5.老師不上門拜訪。經常家訪的老師往往被評為先進、優秀或模範。
6.壹些地方除了危房,還有農村學校新建的各種專門教室。但非常可惜的是,花了很多錢,有的還負債累累。這些建築缺乏設施、設備和器材,缺乏教師和專業人員指導學生使用。往往成為壹種擺設。與當地需求脫節。
7.學校遇到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找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很少依靠村裏的力量。
此外,學生家長將教育責任轉嫁給學校,使得學校工作缺乏家長的配合;學校教學脫離社區,限制了課堂教育,限制了學生的學習經驗,脫離了社區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學生的學習被束縛在課堂和書本中,不僅損害了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也使他們成為生活中的侏儒,失去了將知識轉化為為社區服務的動力,甚至連自己的生活能力都難以應對。
再者,在終身學習的時代,農村居民除了進入各種正規學校,很難滿足義務教育後在村裏的學習需求。這壹事實表明,由於農村教育資源的匱乏,農村人口的終身學習機會和發展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使得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的基本素質差距不斷拉大,農村發展面臨更加艱巨的任務。
中國農村小學與當地社區發展脫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壹就是應試教育。
中國是壹個過於重視正規教育的社會,非正規教育主要推向市場,所以政府的教育投入基本集中在正規學校。無論哪壹級行政區,尤其是欠發達地區。正規學校是當地教育資源最豐富的地方。但長期以來,由於應試教育的主導地位,正規學校采取的是封閉的辦學形式。目前,他們在義務教育階段壹般只完成初等教育的任務,以升學為目標,基本脫離當地發展,與當地發展聯系較少,與農村社區缺乏或沒有互動。特別是欠發達地區寶貴的教育學習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浪費,沒有被廣大農村人民享受到。
四,全球化時代中國大陸農村小學的作用
社區是學校發展的土壤。只有學校和社區形成互動關系,社區和學校才能同時發展,教育和社會才能和諧發展。學生在學校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能、新態度,只有在社區中得到相應的環境,才能在社區中發揮作用。這樣,社區成員必須與學校同步學習,創造和創造壹個不斷發展的社區環境。學校、學生和教師是社區學習的媒介。他們通過宣傳、動員、表演、示範等非正式和非正規的教育形式,使村民獲得新思想、新行為、新技能。社區和家長也從這樣的活動和特別安排的活動中了解學校,熟悉學校,幫助學校。
學校服務社區,不僅是借出學校的硬件設施,更是讓學校成為村民的終身學習資源,讓學校以滿足村民的學習需求為目的,在校內實行開放校園、就地教學、社區教育、社區參與。
在全球化時代,農村小學在中國社區發展中的作用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或層面來看。
從學校開展的活動來看,可以分為:
首先是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由於我國農村居民居住相對分散,社會文化體育娛樂生活相對匱乏,學校本身的壹些教育活動作為壹種非正式的學習方式,會對村民產生影響。比如學校舉辦的升旗儀式、“五壹國際勞動節”、“十壹國慶節”的假期、學校設置的“開放日”、學校舉辦的各種全國性或教育性活動或學校的兒童活動、學校購置的先進設備儀器、學生的教學實踐、社會活動等。,都使當地村民能夠了解和獲取外部信息,獲得參與的機會。這些活動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壹部分,但對村民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次是校外活動。也可以分為教育活動和非教育活動。
其中,教育活動包括由學校設施或由學校師生進行的識字、訓練、布道、展覽、放映、集會、文化、體育、娛樂、閱讀和討論。這些活動具有凝聚人心、發揚民主、激發情緒、活躍氣氛、提高素質的作用。
第三,它是非教育活動。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農村小學是唯壹與政府和外界有聯系的機構。學校有責任獲得上級或外部的支持,帶頭組織活動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例如,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生活條件(健康、環境等)的改善。),以及在富裕地區發展網絡村莊。
各種形式的社區活動——工廠、農場、造船廠、商店、銀行、辦公室、法院、醫院等。;水管工、醫生、木匠、農民、機械師、銷售人員、漁民、建築師、科學家、牧民、廣告商等。表象世界由劇場、電視、舞臺和音樂組成。所有這些形式的社團活動都可以與學校的教育功能緊密結合,成功形成直接溝通的模式,對學生和村民的學習和實踐活動具有深遠的意義,引導他們朝著有利於個人成長、社會融入和重新融入的方向前進。
從兒童發展和學校發展來看,學生是農村發展的重要力量。兒童本身有參與和創造的需要和權利。他們能以不同於成年人的視角、比成年人更銳利的眼光提出與社區建設、與自身發展相關的問題,他們必須扮演好這個角色。通過參與社區,他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改善自己的社區生活和生活環境,獲得自己的社會發展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社會參與能力。同時,要從小培養孩子參與社區(社會)的能力和態度,長大後才能積極為社會做貢獻和服務(葉等。);學校通過與社區的接觸和社區人員的參與,了解社區的需求,獲得社區的支持,發掘學習資源,拓寬學習領域,擴展學習內容,使學校更具活力和生機,具有地方特色。因此,它也創造了壹種獨特的學校模式。
農村小學服務社區,讓教師認識到社區服務的教育意義。學習不僅僅產生於課堂。有計劃的社區服務可能會帶來更實質、更豐富的學習效果。根據終身學習的理念,學生的學習包括課堂學習和社區生活實踐,社區也是學生的學習資源。為了讓學生的校內學習在社區有應用的機會,教師需要了解和掌握社區的學習資源以及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學生家長也需要了解終身教育的理念,配合老師,在社區參與下協助老師教學。這樣壹來,學校與社區的互動就產生了,社區居民從中獲得學習經驗,也促進了社區的變化。
從農村社區的發展來看,農村社區受益最大。他們不斷地從學校、老師和學生那裏汲取新的力量,獲得新的信息,並不斷地將其轉化為日常的行為和實踐。從而推動農村社會在生產生活、文化教育等方面向現代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並通過以學校為中心的社區學習和社區參與社區活動,提高社區發展的內在能力,從參與社區逐步走向參與社會。
中國是壹個民族和民間文化豐富的國家。農村小學與社區的互動,根據社區需求設計課程,促進社區發展,滿足社區學習需求,可以給學校帶來生機和活力,發展獨特的社區生活和學校文化。
壹般來說,是:
——服務對象擴大到全村所有村民;
——學校的角色:從“繼續教育的機器”到“社區教育的文化信息中心”;
——課程資源:農村社區整體成為壹種課程資源,課程與社區生活緊密結合,課程設計采用社區參與、家長參與的模式;
-學習內容:擴展到社區的經濟發展、生態環保、健康和文化休閑。
——教學方法:註重自我探索,應用各種資源,開展體驗式學習;
-地點多樣化;
多評成績:不以考試為唯壹標準,任何特殊表現和各種非工作成績都被認可。
五、創造必要條件,使農村小學在當地社區發展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種小學在社區的作用或者說學校作用的擴大,首先需要發達地區的資金和教育。相反,在發達地區,城市功能齊全,大部分社區都是為居住而建。往往是居民不熟悉社區,社區不了解居民,社區脫離居民。他們需要在農村終身學習模式的推動下,逐步形成教育與社區的融合。但是在農村就不壹樣了。學校與農村居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校有時是村莊唯壹的社會機構。如果不行,農村怎麽發展!
然而,農村小學在當地社區發展中發揮作用需要壹定的條件。這些先決條件是:
-在法律、法規、政策和計劃中,承認非正規教育和非正規學習與正規學習和教育具有同等地位,以保障農村人口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平等權利。
-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必須從雙重社會的角度和從農村地區的需要出發,對現在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村小學給予特別的考慮和支持。包括他們需要的圖書館設備、設施和器材,農村小學教師的編制和調配,農村小學教師的培訓、晉升和資格認定,農村小學教師的待遇,農村小學教師的負擔等。,滿足農村小學和社區學習的基本要求。
——只有將農村正規小學納入終身學習體系,才能保障農村居民的終身學習機會。
六、繼承和發揚農村小學服務當地社區發展的優良傳統。
進入現代社會以來,中國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壹直在探索農村教育發展之路。陶行知、顏、梁漱溟是其中的著名代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和實踐使他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教育家。嚴的平民教育、鄉村建設和鄉村改造不僅在中國傳播,而且在三大洲傳播。梁漱溟提出了鄉村建設理論,並在農村進行了壹些實驗。
近幾十年來,湖南省炎陵縣鹿坑小學全國勞動模範馬、雲南省大理州巍山縣惠明小學草場分校“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畢等壹大批農村教育工作者,以及成千上萬的農村教育工作者,利用自己的農村小學,為當地的發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馬認為,今天的農村面貌是十年前農村教育的結果,今天的農村教育是十年後的農村面貌。農村小學的學生是未來家鄉改造建設的接班人和主力軍,他們更需要良好的教育;要充分發揮農村小學的整體功能,促進當地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他所在的學校建立了農林牧副漁實驗示範基地,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組織學生開展鄉村調查;根據村民的需要,進行養魚試驗,促進了當地漁業的發展;還開展了培育水稻良種、采集樹種、生產米線、回收茶油等村民活動;學校種了壹塊果樹試驗田,帶動了果樹專業戶的出現;創辦“小學農民業余技校”,培訓農民,組建基建隊,創辦“教學設備廠”,促成了村校聯營;在小學設立“中國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鄢陵縣分校”,為村民學習提供了方便;小學還率先在村裏修建了橋梁、高壓線和有線電視臺。他們學校堅持服務當地社區的方向,發揮學校對社區的輻射功能,把學校打造成教學中心、農民繼續教育中心、農業技術推廣指導中心,極大地改善了當地村民的生活。村民們說“小學給我們帶來了致富的先機”。
雲南省巍山縣的鄉村學校長期以來壹直扮演著這樣的角色。這是壹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國家級貧困縣,山區面積占92.5%。壹個老師只有208個教學點。彜族老師畢果是草場小學的老師,是“單人學校(只有壹個老師)”。他不僅給小學生當老師,還成了村裏老少皆宜的老師。他組織年輕人開設“掃盲班”和“科技班”,幫助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調整種植結構,普及科學種田。他帶領群眾,使草場村陸續實現了通電、通電視、通電話、通公路、通自來水,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他創辦了校辦工廠,用機器為群眾磨大米、面粉,帶領村民種植藍案、核桃、雲南松等經濟林果。他又是“編外村長”,又是“法律顧問”,村民有什麽事都願意找他解決。他的事跡引起了英國救助兒童會的註意,該組織資助了草原小學和山羊農場項目。這個項目的收益壹部分將幫助村裏的貧困學生,壹部分將用於擴大繁殖,生產出來的羔羊將免費提供給農民。畢國彩被譽為“辦好壹所小學,改變壹個小村莊”的山村教師。中和村距縣城18km,為彜族村。教學點有24名學生。只有壹個老師叫陳學忠。教學點承擔了村裏的掃盲任務,後來成立了成人技校。老師是文化和娛樂的領導者。全村的“紅”“白”喜事,需要“寫”“算”,寫春聯都在陳老師身上。24名學生也是義務宣傳員。他們把政府的方針政策寫成歌詞,配以彜族人演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然後做成舞蹈教給學生,學生們課後跳舞,逢年過節為群眾表演。教學點還在村裏舉辦養羊班;村裏老鼠多,用老鼠藥破壞生態,師生宣傳養貓的好處。黃樹村距離縣城45公裏,人均毛收入不到400元。教學點有14名學生。曲代堂老師還辦掃盲班、夜校,宣傳政府的方針政策,組織群眾看電視。開學前請村幹部討論學校工作,發動群眾自願集資投資修建學校,消除危房,架橋解決河水上漲時難走的問題;夜校為村民發展經濟提供了思路。村民開始種樹,綠化荒山,嫁接果樹。當地幹部群眾壹致認為,只有辦好貧困地區教學點,才能有效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使貧困地區人民步入小康社會。
山西省柳林縣前院莊實驗學校實行“村校合壹”的辦學模式,構建“三教合壹”的教育格局,建立教、科、工壹體化的教學體系,走出了壹條農村教育服務農村發展之路。他們實行:村幹部和學校幹部交叉任職;村裏經濟發展與教育發展同步規劃、同步運作;教師成為村委會的“智囊團”,建立教師聯系制度;學校教師兼任成人教育,農民兼任學校教學任務;學校實驗室是為農民和農業服務的,村裏的田地是給學生研究實驗的;學校圖書館為學生和農民服務。這樣溝通了學校與農村社區的聯系,加強了村與學校的關系。村民把學校當成自己的學校,學校的很多問題都是依托村裏解決的。錢的做法已在陜西推廣。
從近幾十年的經驗來看,中國大陸農村小學在當地發展中的作用可以根據不同的發展水平分為幾個階段:
首先是貧困偏遠地區,農民生活條件差,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相當落後。主要是農村小學教師,作為村裏最有知識、最有能力的人,動員和組織村民改善小學條件,動員孩子入學,同時帶領村民修路、裝電線,開展社區自建活動。
第二類是溫飽基本解決,但經不起“風浪”的地區。有的利用小學進行青年生產技能培訓,有的讀書看報,或者對村民進行宣傳動員活動。
然後是更富裕的地區。由於交通相對便利,有獨立的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村小學偶爾會有社團活動,有時是為了行政安排。還有壹些個人向社區村民開放他們的設施。
在計劃經濟時代,大多數農村小學教師都是本村人,他們在許多村莊擔任職務,從村長、會計、民兵隊長到其他職務,壹般都與社區有良好的聯系。近年來,由於經濟結構的變化和對教師學歷的重視,許多教師是師範學校畢業後分配的。相對於城市的情況,有些老師有時只是完成教學任務,很少接觸鄉村。在全球化和終身教育的時代,我們必須繼續繼承和發揚過去的傳統。
總之,在二元社會條件下,鑒於目前中國大陸農村人口的分布和社區的情況,不僅不能取消農村小學,而且必須加強對農村小學的支持,並將其納入農村學習型社區的規劃和建設中,以保障農村居民的終身學習權利和機會,最終實現中國大陸農村的社會轉型。
參考書目:
1,教育部發展規劃司:中國教育統計年鑒200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1。
2.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總隊: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年6月5日-38日+10月。
3、INRULED:& lt;教育和農村改革& gt,保定,INRULED,2001
4.藍劍:發展中國家教育研究基礎,北京,明凱出版社,2001。
5.宣:《學校社會工作》,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6.葉等:《社區發展與兒童參與》,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7.(臺灣省)社區教育學會:社區中的終身學習,臺北,師大書店,2000年。
8.(臺灣省)社區教育學會:《學校社區》,臺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9.余安邦等:《社區課堂》,臺北,劉源出版公司,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