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農村教育論文

農村教育論文

黨的十六大以來的十年間,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農村教育,制定了壹系列促進農村教育發展的政策,設定了不同階段的政策目標,有效推進了農村教育改革,實現了我國農村教育的跨越式發展。以下是我為您收集的關於農村教育的論文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農村教育論文1

農村教師繼續教育探析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發展,社會對農村教育越來越重視,農村教育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水平。農村教師必須繼續接受教育,不斷拓展自己的理論和應用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關鍵詞:鄉村教師;繼續教育;問題;策略

壹、繼續教育的內涵

在本文中,繼續教育是指對農村教師的培訓,主要目標是提高其政治素質、教學和科研能力,包括崗位培訓、新教師見習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和提高其學術水平的教育。

目前,國內外教師繼續教育存在壹些共性問題。比如經費不足,教師素質欠缺,導致農村中小學教師教育越來越沒有效果。下面我將總結和分析農村教師繼續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二,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

1.農村教師缺乏參加繼續教育的資金。

農村小學教師本身絕大多數都是農村出來的,家庭本來就比較薄弱。另外,工作後,農村小學教師,尤其是男教師,大多是單工家庭。工資是他們家庭的主要來源,經濟負擔沈重。雖然學校會給壹些補貼,但是很多老師因為經濟緊迫,不願意參加工作。但是,教師不參加繼續教育,不僅違反了教育要求,還會影響個人前途。因此,繼續教育是農村教師的壹個兩難選擇。

2.該國沒有完善的監測和評估機制。

(1)沒有嚴格的考勤制度。

參加繼續教育的老師請假嚴重,遲到早退的現象時有可見,但並不嚴格記錄。上課的時候,他們會聽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但如果說的內容枯燥無味,他們就會溜之大吉。

(2)考試制度不完善。

雖然有關於繼續教育課程的考試說明和規定,如平時成績、考試成績等,但在評價平時成績時,由於各種原因,參訓教師無法科學、全面地對學員進行評分,很多流於形式,無法落實。

(3)評價體系不完整。

對受訓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專業能力的提高缺乏有計劃的跟蹤調查研究。培訓機構采取反饋和到學校聽課的形式來監控教育質量,往往會提前通知學校,老師也會提前做好周密的準備,這樣無法評估真實水平,還會出現?裁判?然後呢。團隊成員?整合的問題。

3.教師繼續教育觀念滯後。

(1)概念上太實用。

有高級職稱的老師認為反正職稱都到頂了,繼續教育的實用價值不大,不願意參加培訓。條件相差甚遠的認為反正近幾年晉升無望,參加繼續教育對自己也沒有速效,就不參加培訓了。相當壹部分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教師的指導思想是,只有能保證頒發證書,而且頒發的證書將來有用,才願意參加,而不是從促進教學的角度考慮是否參加培訓。

(2)理解過於膚淺

繼續教育是教師終身學習的重要渠道,是更新教師觀念、拓展教師知識面、改進教師教學方法的重要手段。它具有前瞻性的特點,但農村地區的教學條件相對落後,農村地區的信息環境和教師獲取教育新趨勢的主動性不夠。因此,對繼續教育意義的認識還停留在?遠水解不了近渴?在…的水平上。

三,提高農村教師繼續教育質量的建議

1.加大對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投入。

農村經濟的落後,培訓經費的缺乏,最終導致繼續教育缺乏動力和後勁。從我國農村實際出發,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保障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經費。

(1)建立鄉村教師繼續教育基金制度。

制約我國教師繼續教育的主要因素之壹是教育經費問題,尤其是在貧困落後地區,學校和教師不堪重負。因此,國家應該設立教師教育基金,由指定的專門機構運作,把教師繼續教育變成壹種社會教育活動,保證每壹個有需要、想學習的農村教師都有學習的機會,使教師繼續教育成為大眾教育,防止繼續教育成為貴族教育。關系?教育。

(2)減免壹定比例的繼續教育學費。

政府應出臺農村教師繼續教育優惠政策,根據不同貧困程度減免壹定比例的學費,在壹定程度上解決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經濟負擔。只有在優惠的經濟政策基礎上,才能嚴格保障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2.完善繼續教育考核評估機制。

(1)嚴肅考紀考紀。

每次培訓任務完成後,由市教委組織考試考核。各鄉鎮實行全交叉監考,教委派幹部現場監督巡視,確保考試工作順利完成。每壹步考核結束後,各鄉鎮組織的考核領導小組將根據市教委制定的統壹考核內容和要求,對每位教師進行每個項目的考核,市教師繼續教育辦公室也會派人到各鄉鎮進行督導。

(2)考試內容要多樣化。

考試的內容應該是多方面的:壹是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的考試。二是實踐所學,是否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是否用理論指導實踐,解決具體的教育問題。三是師德和個人修養的考核。

(3)采用多種評價方法,確保評價的有效性。

現行的繼續教育評價方法過於簡單,存在為評價而評價、評價與現行教育目標、教學內容和教育管理脫節等問題。為了全面反映繼續教育的質量,應采用多種評價方法,以保證評價的客觀性。

(4)形成科學的評價主體。

全面衡量繼續教育質量,應聯合教育主管部門、教師進修學校、教研部門和學生學校,形成多方評價主體。各部門要密切配合,編織協調壹致的評價網絡,將教育質量評價納入日常管理,全面反映農村教師繼續教育質量。

3.更新農村教師繼續教育的觀念。

(1)改變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觀念。

教育主管部門領導要有意識地積極學習有關教師繼續教育的文件、方針、政策,進壹步明確參加繼續教育的目的和意義,還可以建立壹些鼓勵措施。比如參加繼續教育的老師成績好,會給予壹定的獎金等獎勵。

(2)轉變鄉村教師的觀念。

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是多樣的,接受知識的內容也是復雜的。因此,作為農村教師,要想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提升個人教育價值,就必須樹立新的人才觀、質量觀、教學觀、職業觀,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這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繼續教育才能完成,也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社會和教育的發展。

農村教師應該認識到提高自身素質的緊迫性和必然性,任何壹次性的學校教育已經不能滿足人們不斷更新知識的需要,所以農村教師應該不斷拓展自己的理論和應用知識,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參考資料:

李大健。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繼續教育研究。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04。

& lt& lt& lt下壹頁有更多關於農村教育的論文。

農村教育論文2

論農村家庭教育投資

本研究是壹項描述性調查,以農村家庭為分析單元,主要探討農村家庭教育投資的壹般規律和影響因素。本研究遵循實證研究與系統分析相結合的思路,在分析和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系統論述了農村家庭教育投資行為,並編制了農村家庭教育投資行為問卷,然後通過問卷調查和因子分析,分析了農村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的壹般規律、差異和影響因素。

關鍵詞:家庭教育;投資行為;相異

壹,研究背景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陜西農民,在xi長安區農村進行抽樣調查,前提是有孩子的家庭達到人類學年齡。* * *全區有25個街道辦事處,671個行政村,21個居委會。2010397年,長安區戶籍總人口10397人,其中農業人口83.62萬人,非農業人口20.35萬人,農業人口占80.43%。2013年長安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6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95元。

1.2調查抽樣

調查和抽樣堅持以經濟水平為標準,力求具有代表性。選擇1經濟水平較高的鄉鎮:郭杜街道辦。中1:王曲街道辦;1翟偉街道辦事處低層。每個街道辦事處選擇壹個有代表性的行政村進行調查。郭杜街道辦選定的小關村,位於大學城開發區,收入來源主要是小生意和房租。王曲街道辦選擇了棗園村、南街村、黎明村,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翟偉街道辦事處選擇了遠離市區,收入主要靠在家務農的彭村和後坪村。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問卷345份,有效問卷345份,有效率為86%。

1.3問卷設計及答題方法

問卷* * *設計了20道選擇題,3道選擇題,其余為單項選擇題。1-5題目為家庭基本情況,其余題目涉及家庭教育態度、教育目的、教育投入(財力、情感、人力)、輟學(子女原因、家庭原因)、投資選擇(子女選擇、出路)。

1.4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文獻法、比較法、實證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主要通過問卷調查。

2.農村家庭教育投資行為差異研究

2.1.家庭結構對教育投資行為的影響

當家庭有困難,只能維持幾個或者壹個孩子的教育時,不同的家庭類型做出的選擇是不壹樣的。每個家庭的選擇標準基本上都是先選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其次是小壹點的,男生。男孩的選擇突出表現在壹子壹女多子多女。某些性別偏見的產生與傳統農村觀念的影響是分不開的,幾千年的重男輕女思想會對人們的選擇產生壹定的影響。年齡偏差與農村的實際情況有關。年齡較大的孩子身體比年齡較小的孩子好。因此,年齡較大的孩子往往會過早地成為父母家庭工作的接班人,年齡較小的孩子自然獲得繼續學校教育的機會。而且在人們心目中,“小”和“嬌慣”的觀念無處不在,促使家庭在特殊情況下有小行為。

2.2家庭結構對教育投資選擇的影響

在畢業後不升學的選擇上,多子多女的家庭有28.6%,壹子多女的家庭有11.5%選擇讓孩子回家務農和工作。可見,農村多子女的家庭可能因為經濟壓力而願意讓孩子回家種田打工,也可以看出農村還存在壹定的重男輕女思想。在為了孩子繼續學業不惜壹切代價找學校的選擇模式中,選擇比例最高的是多女38.7%,壹子壹女35.4%,獨生子女30.4%。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雖然農村仍然存在重男輕女的現象,但是家庭中的孩子確定之後,人們就願意接受這個事實了。他們反而拋開了缺少孩子的遺憾,更加珍惜現有的人力資源,力圖讓孩子在學業上出人頭地。

2.3家庭收入對教育選擇的影響

1經濟狀況的家庭,20%選擇讓孩子工作或直接工作,2、3、4、5.6經濟狀況的家庭,6.75%、68%、4.8%、0%、0%選擇讓孩子回家工作或直接工作。相比之下,家長更願意不惜壹切代價為孩子找壹個繼續學業的學校,而不是想辦法。如果他們做不到,他們就得回家。在各類入選項目中,比例最高的是送孩子去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工藝技術學校。他們不願意直接把孩子變成勞動力,而是希望孩子經過職業培訓後找到出路。

總之,我們認為家庭經濟狀況對家庭教育投資的選擇沒有重要影響。面對被教育體系淘汰的學生,家庭是否會繼續投資教育,不是經濟能解決的問題。大部分家庭的首選模式是先送職業技術學校培訓再找工作,其次是為了孩子能繼續學業不惜壹切代價找更高壹級的學校。可見,農村家庭不會僅僅因為經濟狀況而忽視孩子的教育。

2.4父母性別差異對教育期望的影響

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期望在高中以下、高中或中專、本科三個方面高於母親,而母親讀研、出國的比例,以及到什麽程度,都高於父親。這說明在農村,母親往往對孩子的教育有更高的期望,對孩子學習的選擇也更加民主,給孩子留有選擇的余地。

2.5父母性別對教育投資選擇的影響

當家庭遇到困難時,大多數父母會選擇成績好的孩子繼續接受教育,而母親在這壹項上的比例遠高於父親,這說明母親在選擇教育投資時能夠做出更加理性的選擇和判斷。在不分年級選擇女孩和選擇幼兒上,父親站的比例遠高於母親。這說明,在情感上,父親更喜歡女孩,照顧更小的孩子。這也符合我們的猜測。

2.6父母性別對不能升學的影響

當他們未能進入高中時,他們父母的第壹選擇是送他們的孩子去職業技術學校或培訓班學習技能。但是,在試圖尋找出路方面,父親的比例明顯高於母親,而在不惜壹切代價為他們繼續學業尋找學校方面,母親的比例也遠遠高於父親。這說明媽媽更希望孩子學文化,將來找個好工作。而很多父親認為只要盡力了,剩下的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結論

經過這次調查研究,筆者發現,在思想上,農村家庭普遍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期望自己的孩子至少能讀完本科,跳出農場,學到未來生活所需的文化;在行動上,農村家庭也為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情感和財力。然而,少數家庭仍然重男輕女。

同時,農村家庭教育的投資行為因家庭結構和家庭收入而異,父母之間存在差異。

第三,經過討論和分析,筆者認為本研究還存在以下不足:

1)本研究屬於微觀實證分析研究。在數據分析過程中,使用的統計數據多於計量經濟模型的綜合評價。描寫多,推理深;現象多,因素多,措施和對策少。因此,結論需要進壹步討論。

2)調查是在壹個縣進行的,所以研究結論適用於類似地區,在典型性上可能有壹定的局限性。

參考資料:

黃蓉生。初中生心理健康與父母管教態度的關系研究。漳州師範學院學報,2001,(7)

[2]李白珍,關英。父母教育理念研究。天津師範大學學報,1995,(4)

[3]劉華山。淺析社會變遷中的中國生育觀。華中師範大學,1997,(2)

[4]李磊。學習障礙青少年自我概念與父母評價的特點及其關系。心理科學,1997,(4)

猜妳喜歡:

1.小學農村教育論文

2.論農村教育的發展。

3.農村兒童教育論文

4.農村教育論文範文分析

  • 上一篇:24節氣的作文
  • 下一篇:4s店保險部工作總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