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門成語故事如下:牛角掛書、韋編三絕、囊螢映雪。
壹、牛角掛書
隋朝有個人叫李密,乃是壹位世家子弟,父親是隋朝大官李寬。李密沾了父親的光,少年時就做了隋煬帝的侍衛,但不久便借病辭官回家了,他決心專心致誌地讀書,這樣才能更加有所作為。
有壹次,李密聽說在緱山有壹位叫包愷的高士,他打算向這位高士求學。徒步走比較辛苦,他便順手牽了家裏的壹頭牛,騎著牛趕路。這麽長的路途不能讓時間白白浪費掉,於是,他就在牛角上掛了壹部《漢書》,這樣就可以壹邊趕路壹邊在牛背上讀書了。
半路上,他碰到了當時的大權貴楊素,楊素看到在牛背上認真讀書的李密和掛在牛角上的書籍,既覺得有趣,又被他的勤奮努力所打動,於是上前問:“哪來的書生?如此勤奮?”
李密回過頭來壹看,認得是經常出入朝堂的楊素,於是連忙跳下牛背,向楊素作了壹個揖,報了自己的名字和家世,又把書名告訴了楊素。楊素點點頭,問:“妳讀到哪裏了?”李密回答:“正在讀項羽的傳記。”
楊素跟李密親切地談了壹路,覺得這個少年很有想法和抱負。回家後,就跟他兒子楊玄感說:“我在路上遇見壹個叫李密的少年,這孩子的才能和學識,要遠超妳們兄弟幾個。將來妳們有什麽重要的事,可以去找他商量。”自那以後,楊玄感就跟李密交上了朋友。
由於李密飽讀詩書,才識過人。在隋朝末年的戰亂年代,他先是應楊素的兒子楊玄感之邀,起兵反抗隋煬帝暴政,後加入瓦崗軍,親自起草發布討伐隋煬帝的檄文,歷數楊廣的十大罪狀。檄文中有這麽壹句話:“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意思是,用盡南山的竹子作竹簡也寫不完他的罪行,決開東海的水也洗不盡他的罪惡,從而為後世留下了“罄竹難書”這壹精妙的成語,而牛角掛書也作為古今讀書人勤學勵誌的壹個典範,口口相傳。
二、韋編三絕
在孔子很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家境清貧,無法像富家子弟壹樣受到良好的教育,但是他熱愛學習,便通過自學來獲得知識。他自十五歲開始勤學苦讀,由於沒有人教,在學習上遇到難題就向所有懂點知識的人請教。
他曾請教過當官的人,也曾請教過尋常老百姓;曾向白發蒼蒼的老人請教過,也曾向頭上梳著小辮兒的兒童請教過。孔子壹心向學,雖然沒有固定的老師,但在三十歲時便成為當地頗有名氣的學者了。
那時候,紙張還沒有出現,竹子成了制作書籍的主要材料。人們通常是把竹子削成壹片片的竹簽,輕輕把上面的青皮刮去,用火烘幹後,才在上面寫字,人們稱之為“竹簡”。竹簡擁有壹定的長度與寬度,壹根竹簡只允許寫壹行字,最多寫幾十個,少則寫八九個。
壹部書的完成需要許許多多的竹簡,書的內容全部落到竹簡上以後,還要用極為牢固的牛皮繩子將這些竹片按照壹定順序編聯起來,這樣就方便閱讀了,這樣的過程就稱為“韋編”。
壹部書的完成,常常需要幾十斤甚至上百斤的竹片。如《易經》這樣的書,自然是由許許多多竹簡編聯起來的,所以相當沈重。
孔子到了晚年時期才開始研讀《易經》。《易經》這部古書,是比較難讀懂的,孔子下了很深的功夫,才把它完全讀了壹遍,還僅僅只是了解了它的內容。接著,他讀了第二遍,才掌握了《易經》的基本要點。後來,他又讀第三遍,這才對其中的精神實質有了較為透徹的理解。
從此以後,為了深入研讀這部書,同時也為了方便給弟子們講解清楚,他不知把《易經》翻閱了多少遍,這樣下去,串聯竹簡的牛皮帶子被磨斷了好幾次,只好換上新的再讀。
即便讀到了如此地步,孔子還謙遜地說:“如果我能再多活幾年,我就可以把《易經》的文字與內容理解清楚了。”
三、囊螢映雪
“囊螢”,講的是車胤的故事。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而他只能利用這個環境、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壹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閃壹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起,不就成為壹盞燈了嗎!
於是,他去找了壹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裏面,再紮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麽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壹把來當做燈用。
車胤由於勤學苦練,後來終於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映雪”,講的是孫康的故事。
孫康也是晉代人,他的情況也跟車胤相似。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壹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裏透進壹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為何不借用雪光來看書呢?孫康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本,來到屋外。
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裏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壹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後,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
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孫康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後來,他也當了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