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美學的中心是反復論述美與善的壹致性,要求美與善的統壹,高度重視美和藝術培養、協調和提高人的倫理道德情感的心理功能,強調藝術在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充分、明確、自覺地從人的內在要求,而不是從宗教神學的外在信仰來審視美學和藝術。從這個角度看,儒家美學突出了美的自然形式包含著社會內容,使儒家美學具有崇高的道德精神,但同時又使美等同於善,忽視了美不同於善的獨立價值,進而使人們對自然美的欣賞往往背離了某種狹隘的道德比較說教,要求自然依附於並符合世界的現實規範和秩序,從而約束了對自然的正確認識和欣賞。
儒家美學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狀態密切相關。“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作為壹個重要的美學原則,本身就包含著合規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壹,其關註點更多的是功能、關系和節奏,而不是對象和實體。作為矛盾結構,它強調的是對立面的相互滲透和協調,而不是對立面的排斥和沖突;作為壹種反映,情調更多的是內心生活情趣的表達,而不是模擬的逼真度和再現的可信度;作為壹種效果,更強調理性與理智的結合以及隱藏在情感中的智慧,以達到人生的和諧與滿足,而不是非理性的狂熱或超驗的信仰;作為壹個形象,它更強調情感的美麗和壯麗,而不是宿命的恐懼或悲劇的崇高。
從儒家哲學的整體魅力來看,其思想主要是外在的,也很註重內在觀,但內在觀最終必須服務於其表象。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修、均、平、治”。同樣,儒家美學在藝術美學中也是以外貌倫理、道德和責任為準繩的,也就是說,它要求美壹方面必須訴諸感官愉悅和普遍,另壹方面必須與倫理社會情感相關,從而與現實政治相關。這是中國藝術美學高度重視主題思想性的重要傳統基礎。
2.道家美學的壹些基本特征。
道家美學的重要特征是強調美學的超功能,即“天地”(與道家、鬼神相同),這就要求審美情感必須是壹種內傾的精神關懷。這種“天地”在不同的道家美學中有不同的含義和表現形式。老子美學的核心是“自然無為”,突出了個體生命尋求自由的要求。在矛盾的對立和轉化中觀察美與藝術的問題,具有目的性和規律性(無為)的哲學意義,但他的美學思想總體上偏向理性和冷靜的思考,對社會黑暗的洞察老謀深算,缺乏對生活的明確而熱烈的熱愛。從這個角度來說,是對老子美學的壹種約束。莊子美學的核心是反對人的異化,追求個體的無限和自由,強調美的“無為”與“自然”的相對辯證統壹。它揚棄了老子美學中老子的政治思想和對生命的某種漠視,把“重生”、“養生”、“保命”的價值上升到整個宇宙,達到“天地與我共存,萬物與我為壹”,“只與天地精神交流”的境界。似乎在玩世不恭、混世不恭的態度背後,蘊含著壹種老子所欠缺的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根本目標是使人的生命達到不受外物束縛的絕對自由的獨立境界,但他又要求人被動地順應自然,而不是主動地改造自然,這是莊子哲學(美學)的壹個致命弱點。
在藝術美學中,道家強調人與外物之間的超功利、無意義的關系,即審美關系,這是壹種內在的、精神的、實體的美,是壹種藝術創作的非認知規律,這與儒家的藝術美學傳統恰恰相反。
3.儒家美學與道家美學的關系。
通俗的說就是儒道互補。互補的前提是滲透,滲透的結果是互補。儒道美學之間存在這種關系。我們先來看兩個對立面的區別和沖突的互補性:
(1)從社會、政治、道德、倫理層面。儒道兩家入世,壹家出世;壹個是樂觀進取,壹個是消極逃避,但實際上他們只是互相補充,互相協調。不僅“濟世”與“獨善其身”往往是後世文人互補的人生路徑,而且感嘆慷慨與玩世不恭,“身在江湖”、“懷闕在心”也成為中國歷代知識分子的常規心理和藝術自覺;
(2)從藝術審美的角度。儒家強調人為生產、外在功利、主題內容等東西(假自然即美),道家則突出自然和創造規律(大美不言而喻),即美與藝術的獨立性,它們的互補性為中國藝術的發展提供了鮮活、立體、豐富的動力。
(3)從生活態度來看。儒家強調個體生命的“人和”,強調社會道德倫理前提下的人的個體價值,缺乏對生命本源的關懷;而道家則強調“天人合壹”(天人合壹)。它雖然拋棄了世俗的生活,但並不否定生命,對自然生命抱著壹種珍貴的、珍惜的態度,這使其對生命的審美態度充滿了情感的光輝,這恰好可以補充和深化儒家思想,與儒家思想相壹致。
看兩個對立面的交融與互補;
壹個是孔子自己“我與點”的著名故事,其他的可以在《論語》中找到。論語。公冶長與論語。壹些著名的概念如賢文、中庸、荀子等都得到了驗證。也就是說,莊子提出的這種反束縛、超功利的人生審美態度,早就潛藏在儒家思想中了。另壹方面,儒家美學往往以道家美學為基礎。當道衰、國無道,或者是亂世之時,與鬼同道的道家天地境界,成為許多文人墨客尋求慰藉、高舉向往的精神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