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足的水源。
3.富含卡路裏。
4.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寧夏平原又稱銀川平原,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黃河兩岸。北起石嘴山,南至黃土高原,東至鄂爾多斯高原,西接賀蘭山。北部是黃河沖積平原——寧夏平原,面積1.7萬平方公裏。洶湧澎湃的黃河斜穿而過,流量397公裏,水面寬闊,水流平緩。黃河兩岸地勢平坦。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鑿運河引水灌溉農田。秦渠、漢渠、唐渠已名揚天下,流淌至今,形成了大面積的自流灌區。
寧夏地勢南高北低。山地和高原約占全區的3/4,其余為平原地區,其中沙漠占寧夏面積的8%。從地形分布來看,從北到南依次是賀蘭山、寧夏平原、鄂爾多斯草原、黃土高原、六盤山等。,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北部的賀蘭山綿延250公裏,成為寧夏平原的天然屏障,而南部的六盤山郁郁蔥蔥。古黃河向北流經寧夏中北部,在寧夏境內全長397公裏,流經12個縣市。黃河寧夏段水面寬闊,灌溉耕種。他們的辛勤勞動,讓寧夏成為了溝渠縱橫、稻魚飄香、瓜果飄香、風景秀麗的“塞上江南”。這壹點可以從唐代詩人“賀蘭山下果園,塞北江南老有名”的詩句中得到印證。
在《瞭望東方周刊》發布的中國城市幸福感調查中,銀川位列“文明幸福感”和“城市發展幸福感”榜單第二名。就前者而言,銀川僅排在成都之後。銀川人的幸福感應該與其所擁有的自然條件密切相關。從天而降的黃河水,使這裏溝渠縱橫,灌溉農業發達,造就了銀川所在的寧夏平原的富饒。因此,寧夏平原自古就享有“江南水鄉”、“西北明珠”的美譽,至今仍是西北地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特色農業基地。
寧夏平原西南起中衛沙坡頭,北至石嘴山,猶如壹條玉帶,斜斜貫穿寧夏自治區北部。南北長約320公裏,東西寬10-50公裏,總面積10,000平方公裏。是受黃河沖擊的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引水方便,有利於自流灌溉。因此,雖然處於溫帶幹旱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黃河年過境水量達300多億立方米,加上壹年3000小時的日照時數,光、熱、水、土等農業自然資源協調良好,為農林牧漁業的發展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小麥、水稻高產穩產,枸杞、瓜果品質優良。銀川周邊的湖泊沼澤是寧夏的水產基地,賀蘭山前的廣闊草原是寧夏灘羊的重要產地。
寧夏平原灌區的單作物產量不亞於長三角、珠三角,今天的富裕程度堪比成都平原。寧夏平原人口300多萬。以銀川為例。2006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9965元,農民人均收入3799元,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4.1%,零售價格指數為102.2%,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寧夏平原空氣質量優良。近年來,城市汙水處理率已接近60%。然而,黃河來水量的減少可能會對綠洲生態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氣候概述
南高北低的地形決定了寧夏的氣候,南冷北暖。此外,寧夏地處中緯度,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白天陽光直射溫度相對較高,夜間鼓風產生的余熱溫度明顯降低。夏季晝夜溫差約為15度。雨季集中在夏季,但降水量不大。寧夏的天空晴朗。“藍天白雲飄,白雲下馬跑”是寧夏天氣和風俗的真實寫照。
●相關介紹
寧夏位於黃河上遊中部,東西窄,南北長。地勢北低南高,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西側是雄偉美麗的賀蘭山,被古人稱為“北方的保護神,沙漠的咽喉”。阻止了騰格裏沙漠東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入侵,是寧夏平原的天然屏障。這裏盛產水稻、小麥、平方米、甜菜和水果,尤其是水稻優質高產,久負盛名,被譽為“江南”。
秦曲最早刻於秦,故名。渠口在青銅峽北部,引黃河向東北流經吳忠至靈武縣城。漢曲因傳說它是在漢代雕刻而得名。運河口也在青銅峽北部,引黃河向東北流向巴郎湖。唐來曲,又名唐曲,相傳為漢代所刻,唐代所墾。運河口在青銅峽附近,黃河水向北流經永寧縣、銀川市、賀蘭縣至平羅縣。新中國成立後,完成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布置排灌渠道,改良鹽堿地,擴大灌溉面積,使“江南”更加豐沛。
寧夏平原引黃灌區作為我國西北地區傳統的重要糧食生產基地,長期以來形成了以糧食為主的種植結構體系,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多年保持在80%左右。“十五”期間,當地政府做出了大力發展畜牧業、促進農業增效增收的宏觀戰略部署。同時,從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的需要出發,還作出了退耕還林還草和全面封山禁牧的決定。灌區種植結構的調整,不能過度減少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來滿足全區的糧食需求,同時增加飼料作物和飼草的生產。針對這壹現狀,科研人員於2006 54 38+0 ~ 2002年在寧夏灌區開展了以改善傳統種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復種指數為內容的農牧結合研究。傳統種植模式的改進寧夏灌區糧食作物的傳統種植模式主要是春小麥和糧食玉米半套作制和單季稻。其中,春小麥和糧玉米的種植模式既有間作留隙的明顯特點,又有間作單生育期和* * *生育期長的特點。在田間結構中,小麥的寬度壹般為1.2 ~ 1.5m,留給玉米的空隙為0.9O ~ 1.0m,小麥和玉米的占用比例大致為6: 4。小麥在2月底到3月初播種,7月份收獲10左右,玉米在4月中旬播種,9月份收獲15左右。小麥收獲到9月底(重霜凍到來之前)的間隙,生長期至少有75 d,傳統的利用方法是在小麥和玉米之間的空間種植1行大豆或在小麥行間種植3-5行紫蘇籽(壹種油料作物)。然而,由於作物之間對光、熱、水和肥料的競爭加劇,處於競爭劣勢的大豆和紫蘇種子往往長勢不佳。我們對這種傳統種植模式的改進思路是,取消大豆或紫蘇籽的種植,在小麥收獲後的空地上種植壹茬飼草,既能減少或消除作物間的競爭,又能保證主要作物(小麥和玉米)的正常生長發育,增加壹茬飼草。單季稻是寧夏灌區長期的種植模式。壹般在4月中旬左右飼養,5月中旬左右移栽大田,9月底至1O初收獲。對於田地來說,5月中旬以前的時間是無用的生長季節,可以用來種植越冬飼草,單季稻的形式已經改良為牧草——水稻。上述兩種傳統種植模式改造後,在不影響糧食作物生產的前提下,增加壹茬鮮草,是壹種比較理想的農牧結合種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