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花節
西藏Oki節
白族:大年初壹,三月街,繞三魂,玩海。
壯族:陀螺節、龍端節、辣椒節。
西藏水節
藏花采摘節
西藏賞花節
西藏賽馬俱樂部
土家族年
土家族人玩春節
羌族偏歌節
苗族趕秧田
苗族贈送彩帶節
苗族羊馬節和中秋節
傣族:潑水節,收節,開節。
蒙古族:白色節、那達慕節、馬奶節。
滿族:元宵節,添蒼節,鎖龍。
布依族:茶白歌會,元旦
彜族:沐浴節、豐收節、過年節。
季節性習俗和全國性節日
春雨震春清谷,盛夏滿山暑。秋露,秋寒霜,冬雪小,冬寒。上半年是6月21日,下半年是8月23日。兩個節日的日期每個月都是固定的,最多相差壹兩天。
【正月:立春下雨】立春是壹年中的第壹個節氣。和東北其他地區、中原其他地區壹樣,錦州人也習慣性地把立春稱為“大春”。
關於立春這個季節,有很多農業諺語和俗語,如“春打六九頭”、“春轉陽”、“打春不喜,尚有四十寒天”、“春捂秋”等。在立春的這壹天,人們要吃蘿蔔,俗稱吃春,吃豆芽包著的春餅,用彩紙包著的掃帚輕輕打孩子,這叫倒黴。據《易縣誌》記載,民國二十年,立春打春牛時,“城裏人在後,左右在前,各持壹條紙鞭抽打牛。唱:‘壹鞭說好天氣;第二鞭說國家太平,人民平安;三鞭曰:“天子永活春”。
20世紀40年代以後,“打春牛”的習俗不復存在。但是人們仍然稱立春為“大春”。因為“壹錯春,壹錯年”,玩春是催春的季節。這個季節的民俗有:壹、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是獻給火神的——燈籠、農神、秧歌;第二,正月二十五,祭天神、谷神的儀式——填倉天倉節,等等。
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也是新年的第壹個滿月,所以被稱為元宵。因為元宵節前後三個晚上都會點燈籠,所以也叫元宵節。
據民國九年進賢縣誌記載,“上元”稱為“元宵節”。"街道上掛滿了燈籠和豐富多彩的節日,有華麗的準備,龍燈,秧歌和各種各樣的戲劇。"說教之聲不絕於耳,從14日晚到十六夜,遊客被堵。元宵節的時候,文士還會掛燈籠做燈謎,叫做“燈謎”。元宵節的食物是元宵。元宵是用糯米粉包糖丸、棗泥丸、豆沙丸等制成的。,炒、蒸或煮,也叫湯圓,也是親朋好友之間饋贈的佳品。
正月十五前後,滿族人的傳統民俗中有兩個重要的節目:“拜太平鼓”和“趕子”。太平鼓古稱蠟鼓,拜太平鼓的儀式源於薩滿教對太陽神的崇拜。遼西太平鼓呈八角形,以鐵絲為架。直徑約為0.7-1米。它覆蓋著皮革紙,裝飾著彩色的畫。有壹個手柄貫穿十幾個鐵環,碰到震動會發出嘩嘩的聲音。太平鼓的崇拜者在市場上遊行也是節日期間的壹個街景。《捉迷藏》是壹個閨房遊戲。“子兒”是將羊或豬的蹄骨染成雜色,女青年用來拋、撿或擔,稱為“抓”。比賽的地點壹般在室內炕上。
遼西正月二十五的“填倉日”,也叫“天倉日”。
滿族人“填倉”,有將煮熟的粘高粱米放入糧倉的習俗。他們還把用稻草桿綁著的小馬和鋤頭放進米盆裏,以表達他們努力工作、豐衣足食的願望。
正月回娘家的媳婦,正月二十三必須回婆家,為婆家“補位”。
【二月:春分】
據《北鎮縣誌》記載,“龍擡頭於農歷二月初二”,“家家從院中撒灰,經大門至井沿,俗稱‘引龍’”,“日日多食春餅或煎餅”,稱為“熏蟲”。
錦州地區的“二月二”在農村更常被稱為“豬頭節”。這壹天要貼“豬頭花”樣式的剪紙,吃豬頭肉,民間稱之為“烤豬頭”。
2月19日的“觀音生日”廟會是春分時節最大的民間聚會,也是舊時代錦州最大的廟會之壹。
觀音是印度佛教信仰的菩薩,譯作觀音菩薩,因避太宗隱姓埋名而改為觀音菩薩。在佛教中,有兩種佛教,即以完成自身修行為理想的“小乘佛教”和以利益眾生為任務的“大乘佛教”。觀音是大乘佛教的主要菩薩之壹。遼西形成的拜白衣觀音習俗,歷史上與遼朝統治者視白衣觀音為家神有關。史載:“唐太宗幸遊幽州大悲亭,移白觀音像,建廟木葉山,奉家神,香火海內外,因而興盛。”我不想記錄人民和士官的私祭。“錦州的醫巫閭山是遼國君主的陵墓,也是蕭太後的世襲領地。遼朝統治者對金州、醫巫閭山的佛寺、觀音寺進行了大修,進壹步促進了民眾對觀音的信仰。錦州地區也有不少觀音洞和觀音寺,如醫巫閭山青巖寺的觀音,俗稱“歪脖子娘”。2月19日的觀音生日廟會也是香火鼎盛。從明清到90年代末(文革時期除外),壹直是遼西乃至東北地區最大的觀音廟會之壹。
【三月:清明谷雨】清明節的第壹天是“清明節”,清明節的前壹天是“寒食節”,意思是禁止吸煙。寒食節禁煙的習俗起源於古代先民每年春天清除舊火,用新火焚燒以保火種的儀式。在金州地區,還流傳著晉文公燒山逼介子推官,介子推寧燒山不離的故事。
清明節是中國人祭奠祖先墳墓的日子。自清朝以來,政治家們肯定並倡導鼓勵民間清明節到祖墳植樹的習俗。到了民國時期,壹些地方政府甚至用植樹節代替了清明節。1979國家正式將3月12定為植樹節。
此外,古代的清明節還有壹個重要習俗:古人的“三月三已是日”。在這壹天,人們會去野外春遊。這其實是繼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之後,古人春季的第三次狂歡。3月3日後,我們將進入繁忙的春耕勞動。
【四月:長夏小滿】
壹句農業諺語說:“從長夏到小滿,種什麽都不晚。”
這是根據錦州地區的氣候特點總結出來的農耕活動經驗。
王耀廟會是王耀的民間節日,而王耀的老節日是中國神仙文化和中醫文化交融的產物。在金州地區,伏羲、神農和軒轅被視為主要的神,黃三廟,排列著扁鵲、孫思邈和王叔和的牌位,被視為姚蜜國王廟。廟會期間,有許多古代巫術遺跡的封建迷信活動。比如用紙代替病人的紙人,會上王耀廟去燒,叫“焚身替身”;讓許了願的孩子跳過廟裏的壹條長凳,然後逃出廟去象征自己逃脫了小鬼的追捕,這叫“跳墻”;掛壹串泡菜疙瘩象征病人註意力不集中。
【五月:芒草的夏季至日】
相傳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將竹筒裝的大米拋入江中祭祀他後,就留下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但在錦州地區,端午節吃粽子、粘餅的習俗,寓意著“壹個陰陽包裹在壹起的家”的心願。
端午節日出前,人們會到河邊和井邊用冷水洗臉以驅除厄運,然後成群結隊上山采集艾葉。因為艾葉有殺蟲去汙的作用,所以人們把艾葉貼在門上,以避瘟疫。婦女們還把裝滿艾蒿的錢包掛在孩子們的身上,戴在他們的頭發上。為了拒絕瘟疫的到來,人們還在住戶家中插上桃枝和紙折的小藥葫蘆,也叫紙封。相傳,呂洞賓曾告訴世人,端午節用葫蘆貯藥,可殺五毒。這壹天,孩子們的手腕和腳踝會被綁上五顏六色的繩子,俗稱“維生繩”,其作用也是清除病毒。到了中午,人們會把這些穿的東西丟棄在路邊。滾雞蛋也是端午節的壹個重要習俗。這天早上,老婆婆會把煮好的雞蛋放在小孫子的肚子上來回滾,嘴裏還嘟囔著:“包子吃雞蛋,禍事滾蛋。”
這些端午節的習俗壹直在民間流傳到90年代。在現代,錦州天橋口也有端午節的蒙古族習俗奇觀。5月初五到5月11日,承德、通遼等地的許多古代蒙古牧民下海沐浴祈禱,有時達到四五千人。祈禱後,他們用裝滿海水的瓶子把它們帶回家,灑在鄰居身上,讓他們也能從大海中得到幸福和吉祥。
人民財產流傳的“大旱不能持續到五月十三日”這句諺語,就是對天氣和農時規律的總結。人們從5月12日到5月13日崇拜關公。有壹個民間故事:5月13日是關公獨自去開會的日子。這壹天,關公想磨刀,而磨刀的水就是天上的雨。所謂天上的壹滴水是地下的壹滴雨。如果這兩天不下雨,人們將放棄在關公廟的祭祀,轉向龍王求雨。
[六月:微暑]
在這壹天,人們會殺死鴨子和鵝,這就是所謂的“國王吃昆蟲日”。
夏天是中國大部分地區最熱的季節。錦州人在“五毒日”要“少長郊遊,聚在壹起喝酒唱歌”。還帶著酒去觀音洞遊玩,說是打青。
6月23日,當酷暑即將過去時,通常被稱為馬王的生日。這壹天,豬會被宰殺獻祭,希望能避免牲畜的瘟疫。祭馬說明東北各族農業經濟對馬的依賴程度很高。歷史上,錦州地區是皇家馬場、邊貿和馬市的所在地,大大小小的馬王廟遍布城鄉。所以縣誌中有馬望日的記載,稱之為“此祭極其重要”。
[七月:初秋的夏天]
立秋民間講究“食滿秋”和“搶秋肥”。在這壹天,人們吃更多的面食,如蛋糕和餃子。忌食蔬菜和形態細長、水分高的食物,如黃瓜。
立秋後,第壹個庚日是最後壹天,早晚涼爽。這個時候,壹個浪漫的民間節日又來了,那就是七夕乞討節,這個節日給中國的每個人都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已是傍晚,婦孺皆穿針,望邀織女賜其巧思。”
7月15日被稱為中秋節,是壹年中的第二個鬼節。
中秋節和清明節壹樣,是壹個以祭祖為主題的節日:“買素菜,祭大米,吃了再告訴秋成。”又稱蘭花節,具有佛教文化影響的色彩。
錦州地區中秋節的習俗很早就有了。遼金時期,契丹人和女真人在漢人的影響下,非常重視中秋節。從清初到民國時期,溝幫子地區祭祀祖先、翻祭亡靈的河燈的盂蘭盆節,已經是關外知名的中秋廟會。錦州天後宮的盆景放完後,人們會去淩河放燈。
【八月:千年秋分】
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的習俗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
按照錦州的習俗,8月15日,家家戶戶都會吃團圓飯。有壹個民間的節日,叫做“寧可多待壹個秋天,也不要過中秋節”。
中秋節晚上,家家戶戶在院子中間擺壹張八仙桌,上面放著月餅和切成牙齒的西瓜。大豆、瓜子等。各種水果。
大豆和瓜子是專門為月亮玉兔設計的,因為嫦娥和玉兔搗藥是民間最受歡迎的月亮神話。“男妓”泥塑玩具經常被爺爺買來作為中秋禮物送給孫子孫女。這是華北移民帶到遼西的祭祀男妓、拜男妓的習俗。
中秋節最有特色的食物是月餅。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下雪點燈”,“七月十五,看旱澇,八月十五,收莊稼”。花好月圓,長命百歲,是農民最大的心願。
【九月:寒露初霜】
寒露季節的重陽節在農歷九月初九,民間也叫“雙陽節”。
唐代詩人王維在《山居祭思山東兄弟》中寫道:“身在異鄉,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從遠處得知,我哥哥攀登的地方,山茱萸上少了壹個人。這首詩告訴我們,到了唐代,中原地區“九九登高”、“處處嵌吳茱萸”蔚然成風。
80年代以後,在政府的倡導下,重陽節已經成為老年人的節日,尊老愛幼,尊師重教。
【十月:初冬小雪】
在立冬的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掃墓、燒鬼,俗稱“送寒衣”。孟姜女給丈夫範希亮送去壹件禦寒大衣,哭出萬裏長城的民間故事,就是來源於這個習俗。
【冬月:雪冬至日】
廣寧(今北寧市)的馬市是東北最大、最早的馬市之壹。據《史明兵正》記載,永樂年間,東北地區開始在開元、廣寧等地設置馬市。當時明朝規定東北馬市用米、布、絲換馬。類似二十四節氣的還有壹首民謠《99》:1929不動,3949冰面上走,5969河邊見柳,79河開,89雁來,99加19,牛到處走。
【臘月:小寒、大寒】
臘月初八有祭祖、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也叫五祭。
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後,釋迦牟尼在臘八上吃了壹個牧羊女送給他的乳糜粥,在壹棵菩提樹下打坐成佛的故事廣為流傳。佛寺每天誦經,給他奉上粥(由精選的糯米、赤小豆、幹果、白糖、紅糖制成),俗稱佛粥,也叫“臘八粥”。漢唐以後,人們還有吃臘八粥的習俗。
錦州人也有壹句諺語:“臘七和巴拉凍掉下巴”。也就是說,吃臘八粥是要粘下巴的。這壹習俗壹直傳承至今。
臘月二十三的第壹個習俗是祭竈。火爐最初是獻給火神的祭品。
關於錦州竈神的故事,被當做笑話流傳。據說竈王爺日日坐在竈臺前,記錄全家善惡的表現,每年臘月二十三會被送到人間玉皇大帝那裏報告。因為他在天庭報告的內容直接關系到玉帝對這個家族命運的安排,人們幹脆在他上天庭的那壹天把用麥芽煮的麥芽糖粘在他的嘴上,讓他所有的好話壞話都爛在肚子裏。於是在臘月二十三的晚上,在竈王爺面前燒了三炷香,全家老少又給竈王爺磕了三次頭。然後他們把塗了焦糖的竈王爺和他妻子的畫像摘下來,和用稻草棒做的坐騎壹起扔進廚房的坑裏讓他燒。剩下的焦糖分給了大家。
祭竈之後,沒有“院中豎長竿,頭上松枝蔭,或立風旗夜燃燈,高掛竿者,謂之‘天燈’”。自日起,至明年二月二日始撤(《逸仙誌》二十年版)。顯然,這是廬山人保留下來的滿族和北方民族祭祀火神習俗的遺留。
從童年到除夕,大致時間安排如下:
二十三、火爐升上天。
二十四、寫大寫(對聯)。
二十五、掃屋土(打掃衛生)。
二十六、水煮肉(豬肉切塊煮熟,燉酸菜過年),
二十七、殺雞(因為雞聽起來吉祥,所以叫吃喜事)。
二十八、蒸花(祭祀用面食)。
二十九、糊香桶(供祭祀天地用)。
守壹夜三十夜,
除夕夜,最重要的是祭祖,迎財神。生活在錦州的人,大多是三代祖先。為了防止惡靈鬼怪的入侵,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點燈籠,地上鋪麻桿,門上貼大插銷。全家人熬夜到天亮。
初壹,家家戶戶大門大開,門上貼滿了吉祥對聯。人們開始互相拜年。初五之前,女人不做針線,家家不做生米。他們只吃幾年前煮的意大利面。秧歌隊在鄉村表演,人們盡情歡樂,度過壹年中最大的節日——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