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
缺乏認同感,不為外人所知
摩崖石刻是中國壹種古老的石雕藝術,指的是雕刻在摩崖巖壁上的書法、雕像或巖畫。它有著精湛的雕刻技藝和豐富的歷史內涵。
據博羅縣誌記載,羅浮山有摩崖石刻2000多處。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石雕已經很難找到了。據羅浮山景區管委會文管所所長唐曉文介紹,羅浮山現存摩崖石刻約230處,於1989被廣東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唐曉文介紹,該石刻歷史悠久,已知最古老的長壽劍石刻是在宋二年(公元1050年),指出廣東監獄和太常大夫別無選擇。現存字體最大的“羅浮”石刻有壹人高,刻於宋代惜春濟海時期(公元1179)。此外,明代三大名臣詹若水、清代臺灣愛國詩人邱等無數文化名人曾在此觀光遊覽。
追根溯源
千年文名,石雕不再冷。
包介紹,過去羅浮山被稱為“嶺南第壹山”,既是道教倡導的迎水神山,也是嶺南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此後,佛教傳入中國南方。隨著全國經濟中心的南移,明清時期朱理學和理學相繼而來,羅浮山成為儒、釋、道三教交織之地,被稱為“嶺南之穴”。文人多了,自然石雕也多了。
“羅浮山摩崖石刻的冷淡,可以說是儒釋道冷淡的縮影。”包說,儒釋道在羅浮山的影響力壹直在下降。改革開放後,羅浮山及其遺跡在當地的發展無法持續,文化聖地的地位壹去不復返,摩崖石刻的吸引力自然下降。
“要激活羅浮山摩崖石刻的用途,首先要盤活羅浮山。”包郭濤說,建議以後多舉辦學術論壇,多發表作品,邀請國內外媒體宣傳,用VR、動畫等方式講故事。
前景
讓它成為身臨其境的產品
“歷代文人留下的石刻,其實屬於公共文化品牌的素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旅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吳智才建議,首先要挖掘保護,其次要把物質轉化為有形的產品,比如把石詩、故事、遺跡轉化為文化創意產品;最後,讓摩崖石刻所蘊含的精神文化與徽州城市相結合,形成壹個大型的文化產業聚集區。
“說實話,壹個石雕歷史悠久,就是壹個石雕。它是壹個傳統的觀光景點,必須創造壹個具有沈浸式體驗的文化產品。”吳智才說,如果我們能把摩崖石刻背後的故事講好,給他們看的、玩的、買的東西,將來大有可為。
吳智才說,只有把石雕的故事講好,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相對完整的鏈條。在具體操作層面,惠州此前推出的歷史文化步道、綠道等產品都是抓手。吳智才表示,要多舉辦文化活動,打造產業化模式,打造IP品牌文化,形成文化消費高地。“建議發揮政府、民間團體、社會團體的作用,讓石雕文化與普通市民發生關系,創造出主客都喜歡的文化消費產品。”
著眼於現在,我們應該從過去吸取教訓。
羅浮山摩崖石刻
文/何文琪
古人把歷史事件、心理活動、詩詞歌賦刻在石頭上,藏在盧浮宮,掛下來留給後人。它們不僅是我的精神家園羅浮山的圖騰,也是驅使我在工作中壹次次闖過難關的動力源泉。
摩崖石刻,也稱摩崖石刻。據《穆傳》記載,“遂升至茅之山,即槐之樹”。這是中國最早的石雕記錄,距今已有3000多年。摩崖石刻興盛於唐宋,壹直延續到明清。
盧浮宮的美讓人仰視又俯視,所以需要雕琢石頭,留下痕跡,以示優雅。道士葛洪,文豪蘇軾,理學家詹若水、龐松,政治家葉、秋,畫家謝蘭生、黃佩芳、,社會活動家李,以及無數官員、文人、遊客,都在遍布峰巒峽谷的山石上寫下了自己的“個性簽名”。
羅浮山摩崖石刻是古代廣東文學和書法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們了解和掌握羅浮山的文化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從數量上看,目前已發現230多個問題;書法風格方面,篆、隸書、楷書、行草壹應俱全;從規格上看,有的以小見大,各有天地,有的錘山削壁,造大字。有字,有詞,有詩,有文,或筆記,或傳記,或賦,都引人註目,極具研究保護價值。
當時“講學之盛,莫過於羅敷”。羅浮山的儒家曾因詹若水、龐松等人而傲立山巔,也成就了羅浮山儒釋道三教齊輝的傲人文化標簽。然而時過境遷。時至今日,羅浮的道教仍以徐沖、黃龍、酥醪為代表,佛教仍以華壽、南樓、項燕為標桿,但儒家歷史的痕跡卻寥寥無幾,令人遺憾。筆者曾在黃龍寺前發現壹塊刻有龐松名字的石碑,幾個十字架內容難分伯仲。但是,現在的人有眼無珠,任其躺著成為石階。諷刺的是,為了朝聖這座現代化的宮殿,真正的歷史遺跡卻被遊客壹次次踐踏。
看現在要吸取過去的教訓,沒有過去什麽也做不成。如果錯不在遊客,該由誰負責?誰能讓它重見天日?有多少紀念碑被這樣踐踏過?有太多的問題困擾著我。石碑上的內容已經漸漸模糊,隱約可見的“龐碧堂”終將被時間撫平。民國學者馬俊生在100多年前遊覽黃龍時感嘆:“看那廢瓦殘壁,滿地都是。我思念人,不禁感懷滄桑,國粹已失,不忍去。”喔!筆者感覺不是這樣的?唉!我們今天看到的不就是這樣嗎?
“拯救古跡,首先要拯救人心!”我的心在吶喊。“我們開始吧!從摩崖石刻的發掘、整理、保護入手!”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學校
編輯|文喬
沈倩|鄭宗敏
實習生|袁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