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正和島
隨著5G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萬物智能互聯時代的到來,制造業、農業、能源等傳統行業正在加速數字化布局和轉型。無論是國家宏觀政策的頂層設計、產業基礎的升級、產業鏈的提質增效,還是企業充分市場競爭下的現實需求,越來越多的各行各業人士達成廣泛共識,數字化轉型成為進入這個時代的關鍵。
“未來15,制造業將面臨雙向壓力局面,這是中國制造業做強的關鍵時期。”在剛剛結束的壹個商業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工業基礎專家委員會主任陳對未來中國制造業做出了上述判斷。
從2010開始,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已經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壹。中國制造業能夠保持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與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密切相關。
在新時代,面對全球疫情帶來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挑戰,以及全球疫情防控要求、勞動力短缺、物流成本高等因素帶來的前所未有的壓力,中國制造業如何錘煉產業鏈的強度和韌性,將成為中國制造在未來15由大變強的關鍵。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建設制造強國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朱森迪說,“數字化轉型是錘煉產業鏈韌性的重要路徑和手段。”
01,國之大勢:壹門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表示,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對於制造業的發展來說,數字化轉型不再是“選擇題”,而是關乎生存和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正和島首席經濟學家、民進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王林判斷,數據要素正在成為改變國際競爭格局的新變量。
165438+10月30日,工信部發布《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十五”發展規劃》,明確到2025年,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明顯加快,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指數達到105。《規劃》要求企業管理數字化普及率達到80%,企業形態加快向扁平化、平臺化、生態化發展。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建成完整、自主、完備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經濟規模居世界首位。中國工業有41個大類,207個中類,666個小類,是世界上工業體系最完整的國家。在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超過40%的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從2010開始,中國制造業已經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壹。
據統計,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總資產和營業收入分別從2065年的19.7萬億元和21.7萬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438+09萬億元和37.4萬億元。在最新的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工業領域的企業有73家,比2012增加了28家,數量非常大。
2020年疫情的爆發,讓很多企業清醒地認識到,應該加快數字化轉型,以應對不確定性帶來的緊迫感。通過這次疫情的影響,企業家們也發現了數字化已經通過各種形式滲透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加速和縮短了各個領域發展變化的時間軸。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不穩定不確定性的增加,這無疑在壹定程度上激發了數字化服務的潛力,加速了制造業數字化的發展進程。如果不重視並進行數字化轉型,企業的競爭優勢勢必加速衰落甚至不復存在。
因此,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化技術在未來制造業全流程、各領域的深度應用,是國家的大勢所趨,也是時代的要求。
關於“十四五”期間的數字化進程,肖亞慶提出,要認真落實“十四五”中“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規劃。他指出,要開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提升R&D設計、制造、企業運維等產業鏈各環節數字化水平。
或許,數字化轉型是中國未來制造業由大變強的壹條“沒有退路”的勝利之路。
02.任親自督戰,華為用30年的身手打出了“拳頭”。
壹個不爭的現實是,雖然很多制造企業都明白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但大多數企業的數字化才剛剛開始,或者說還停留在初級階段。有的甚至在跟風效應的影響下跟風,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方向、方法、目標都不明確。
前不久任親自督戰,華為組建五大產業軍團的消息攪動了整個科技圈和制造業。有人認為,這是華為深化行業數字化,瞄準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藍海,潛力無限。華為在新時代的數字化戰略布局,及時為中國制造業加速數字化轉型打了壹劑強心針。
1.華為的數字化轉型過程
通過梳理發現,早在2013,華為就已經開始了數字化轉型,每兩年就上壹個臺階,升級壹個緯度。
現在回過頭來看,憑借強大的R&D投入和技術積累,華為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在開炮的時候就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甚至達到了江湖地位。
華為30年的R&D投入和技術積累,在今天的數字制造領域已經遠遠超過了同行的時間,間接投入超過6543.8億人民幣。可以說,時間和金錢堆砌的護城河已經很寬了。
2.華為數字化轉型的“三橫壹縱”
作為非雲本土制造企業,華為的數字化轉型從三個主要業務流開始:客戶交易、產品研發和生產供應,為客戶創造價值。通過業務對象、流程、規則的數字化,橫向打通跨領域業務斷點,縱向實施策略。
為了支持業務轉型,華為在集團層面建立了壹個數字化使能平臺,包括兩個關鍵基礎設施。壹個是公司級數字化基地,收集各BU/MU/FU的數據,進行統壹的數據管理,實現數據服務封裝和全球* * *共享;二是搭建公司級統壹雲及服務IT平臺HIS(華為IT服務),沈澱各領域數字化轉型資產,避免重復造輪子。簡單總結就是:三橫壹縱壹平臺。
華為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壹個經典案例,那就是華為松山湖智能工廠的實踐。隨著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的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炎熱嘈雜的大規模生產場景壹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機械臂和數字化設備在程序指令下精準地“默默”循環。
在整個生產基地,實現了全線智能化管理,包括從貨車發貨到基地,物料自動入庫,從生產線自動提取零件,到成品出庫。在智能制造車間裏,每壹臺生產設備、每壹個員工、每壹種材料都成為了物聯網上的壹個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的節點。
松山湖工廠的生產線已經高度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壹條120m的生產線,從物料上線到包裝完成只需要17人,平均28.5秒就能生產出壹部手機。目前,這家工廠有近40條這樣的生產線。
3.打壹拳免上百拳。
華為的數字化轉型套用了壹句經典的電影臺詞:這三十年的“拳擊”妳能擋得住嗎?
正如任所說,“和平是制造出來的”。俗話說“壹拳足以避百拳”,三十年壹技之長的“壹拳”,橫向突破跨域業務斷點,縱向貫穿戰略到執行,從而在內部避免低效投資、重復投資和無用投資,實現生產力要素的全面升級,在外部幫助企業構建真正的護城河,提升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核心戰鬥力,打贏數字化轉型的攻堅戰,從而獲得更長久的穩定。
毫無疑問,華為在制造業數字化上走出了壹條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轉型之路。
面向未來,隨著國際環境的變化,華為期望聯合產學研和政府,打造華為工業雲,踐行“我為我,我為客戶,我為世界”的數字化轉型。
制造企業想要持續打勝仗,這是必須加快的戰略布局。
03.華為雲如何幫助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做到“穩、準、狠”?
朱森迪認為,未來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點應該是從產品數字化開始,帶動企業設計開發、生產加工、業務流程的數字化,進而帶動企業管理和營銷的數字化,再與新技術融合,使企業成為數字化企業。
眾所周知,在全球公認的五大雲——亞馬遜雲、微軟雲、華為雲、谷歌雲、阿裏雲中,只有華為雲是以制造業起家的雲服務商。據了解,從2017開始,華為嘗試通過華為雲,開放30年來構建護城河的經驗、方法、技術和工具,幫助政府和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據了解,截至目前,華為工業雲已聯合300多家生態夥伴,為20000家制造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華為雲已落地超過140個工業雲創新中心,從業務流程上滲透到“研、產、供、銷”五大制造場景,以電子、裝備、家電等產業集群的實踐經驗和優勢,擴展到覆蓋汽車、石化、鋼鐵、五金等15個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工業雲創新中心還與大學、政府和產教融合機構進行了密切合作。根據地方特色和發展需求,制定並實施了20多項ICT人才培養計劃,贏得了50多項開發者競賽,培養了20多萬名開發者,滿足了軟件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營造了長期合作的創新生態。
華為三十多年的制造經驗,R&D的投資,以及近十年數字化轉型的實踐,可以說是最熟悉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和堵點。華為雲為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做到了“穩、準”:
1.準:智能生產(生產設備和提高生產率因素的產品)
制造業(尤其是大型制造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壹個超級復雜的系統工程,根本抓不住。要抓住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牛鼻子,瞄準公司經營目標,把主業做成功,著力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提升R&D和生產的智能化水平。
做好數據治理,基於數據模型鏈接產品生命周期數據,使能運營,提升運營效率,是成功轉型的關鍵。
2.穩定:數字辦公室(提升生產力因素的人)
穩中求進,通過穩定、安全、智能、數字化的協同辦公平臺,充分釋放“人”的生產力。企業與上下遊供應商的聯系和協調更加緊密,行政更加高效地為員工提供各種服務,實現企業穩定高效的組織效率和執行效率。
數字的變化是漸進的,需要在1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維度上考慮和衡量。創建壹個具有數字化使命的穩定組織,將架構放在第壹位(確保架構在長時間內的可持續演進,並保持領先),是數字化轉型最終成功的關鍵。
3.強硬:科學管理(建立與先進生產力相匹配的新型生產關系)
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壹場由數字技術驅動的提升生產力、促進生產關系升級的革命。高層要有把刀向內,全身心投入的戰略決心,把數字化轉型上升到集團戰略的高度,推動其實施。
我們應該著眼於通過引入新技術來大量消除問題,而不是簡單地改變現有的工藝,反復烘烤芝麻餅。在理解復雜生產關系(過程/系統)合理性的基礎上,堅持技術升級和生產力要素升級,實現管理系統升級。
華為中國區副總裁、華為雲中國區總裁張指出,當前,全球制造業正面臨著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世界主要工業大國都渴望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中贏得先機,中國制造業也到了由大變強的關鍵發展時期。
“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工業軟件、工業雲平臺、工業網絡、工業設備的協同運作,需要設備提供商、軟件開發商、雲服務提供商、集成商、企業用戶的共同努力。華為雲願意提供自己的技術、經驗和服務,在政府的引導下,與制造業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產業代理,推動制造業的質變。”張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