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各具特色的南京傳統建築
明清時期,南京有很多來自安徽的工匠,比如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時,聚居在老城南壹帶,他們也將徽派建築的精華帶到了南京。粉墻黛瓦馬頭墻,就是典型的徽派建築的風格。不過用它來形容南京民居就不恰當了。
南京人性格中的包容、內斂、低調,讓徽派建築有了南京特色:比如屋頂多用小青瓦,以黑白灰色為主色調,室內多以青磚鋪就,院落是磚石混砌,少有特別復雜的石雕和木雕。所以用青磚小瓦馬頭墻來概括南京民居特色更為精確。
從房屋規模上看,南京民居比徽派建築小壹號,大多數南京老建築是三進院落,沒有廊和廂房,只有少數是雙側廂房,顯得緊湊,更講究實用性。宅門低調可躲雨,比徽派建築更簡潔。
南京老建築雖然也是石庫門,但大多數的石庫門墻會向內退出壹個屋檐的寬度,而不像徽派建築中,石庫門墻和兩邊的墻在壹個平面上,“這顯出了南京人的低調和智慧,門藏在屋檐下,沒有那麽顯眼,而且下雨時門口可以躲雨。”
南京傳統民居最大的特色是它的簡潔、精細、沈穩、素雅、淡樸。例如宅門的門頭裝飾——門罩,皖南與蘇浙壹帶傳統民居的門罩(或門樓)枋柱結構都比較繁雜,向前伸出來的部分較多,都有瓦;南京民居壹般沒有門樓,只有門罩,門罩外檐向前伸出的部分比徽派建築短,壹般只有水磨磚、沒有瓦,兩翼微翹。
南京傳統民居壹般都沒有門樓,只有門罩,門罩外檐向前伸出的部分比徽派建築短;門罩壹般只有水磨磚、沒有瓦,兩翼微翹。
第二個“獨特”是外墻,徽州民居、江浙民居是粉墻黛瓦花格窗、馬頭墻,而歷史上南京民居相當多的是青磚鬥子墻,清水墻,做工很精細,磚磚水磨,塊塊扁砌,對縫如絲,清水壹色,顯得素雅清靜。此外,南京民居外墻幾乎不開窗,至多有個二層“貓弓腰”的外窗。
第三個“獨特”是,南京傳統民居大多數都有封火墻。與徽州民居相比,南京民居封火墻的墻檐沒有翹角,包括屋脊脊尾也沒有翹角。
第四個獨特是,北方民居的天井相對窄長,南方院落天井相對扁寬,而南京民居壹般為多進穿堂四合院形式,天井近似方形,進深相對較深。
二.南京民國時期建築
南京的民國建築是中國近代建築(1840-1949)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歷程經歷了產生、轉型、鼎盛、停滯、恢復五個時期,主要建築風格有折衷主義、古典主義、近代中國宮殿式、新民族形式、現代派以及中國傳統民族形式六種,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民國建築經歷了由照搬照抄到洋為中用的發展軌跡。南京民國建築,有人民大會堂、南京大學等。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壹個近現代建築藝術博物館。南京民國建築,其設計、構造、風格,既體現了近代以來西方建築風格對中國的影響,又保持了中國民族傳統的建築特色。中西方建築技術、風格的融合,在南京民國建築中表現最為明顯。它全面展現了中國傳統建築向現代建築的演變,它在建築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義。時至今日,南京的大部分民國建築保存完好,構成了南京有別於其他城市的獨特風貌,南京因此也被形象地稱作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有建築學家評論說:“南京地處南北之中,交通便利,文化兼容並蓄,其建築樣式既有北方的端莊渾厚,又有南方的靈巧細膩。比較上海、天津、廣州等城市的‘西化’,南京民國建築可謂參酌古今,兼容中外,融會南北,堪稱西風東漸特定歷史時期中外建築藝術的縮影。”
南京民國建築的特性,壹是獨特性,南京民國建築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國家首都規劃和建設的智慧結晶,構成了南京大都會的物質元素和城市標誌。規格之高、類型之全,是國內壹些城市的租界建築無法比擬的。其中,民國政府的“五院八部”及中央研究院、中央體育場、中央醫院、中央博物院等,其等級和規模均屬當時全國乃至東亞之最。
南京民國時期建築風格:
南京的民國建築並不含有任何政治上、文化上的強加成分在裏面,它是主動的吸納。中國北方建築的粗獷渾厚、南方建築的靈巧細膩,與西方古典建築的雍容典雅、現代建築的簡潔明快既互相***存,又互相交融,構成了壹幅美輪美奐都市繁會圖卷。直到今天,民國建築依然是南京城市建築中的壹大景觀,令人駐足流連。
南京民國建築現存狀況,無論是從現存面積上來講,還是從數量上來講,在全國都是獨壹無二的。這些建築流派紛呈,造型獨特,風格各異。概言之,南京的民國建築主要有六種風格。
壹是中國傳統民族形式的建築。多為木結構或磚木結構,大多數是單層,少數是雙層,宮殿、廟宇多為重檐歇山頂,民居多為人字頂。民國時期,這壹形式的建築基本上沿襲著舊有的功能布局、技術體系和風格風貌,保持著因地制宜、因材致用的傳統品格和鄉土特色。南京傳統民族形式的建築中,除了數量眾多的民居外,古代寺廟壹般都是以多座建築組成庭院,各院之間以軸線串連起來,形成建築群。通常平面都是呈對稱布局,中軸線上分布著寺廟的主要建築。
二是西方折衷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是19世紀20年代在歐美壹些國家流行的壹種建築風格。這種風格的建築任意模仿歷史上各類建築風格,或自用組合各種建築形式,不講究固定的法式,只講求比例勻稱,註重純形式的美。這類建築在清末南京開埠後比較流行。民國建立後,這類建築逐漸淡出。
三是西方古典式建築(又稱西方古典主義建築)。主要是指17世紀後期從法國興起的古典主義建築。其特點是以古典柱式為構圖的基礎,突出軸線,註重比例,強調對稱,講究主從關系。這種風格的建築多被應用在宮廷建築、紀念性建築和大型公***建築中。古典主義建築以法國為中心,首先傳播的歐洲其他國家,後來又影響到世界上其他壹些地區。大約在20世紀初,這種風格的建築出現在南京的校園裏。
四是中國傳統宮殿式的近代建築。這種風格的建築是中、西方的建築師力圖將中國傳統的建築造型和西方現代建造技術結合起來而作出的壹種嘗試,19世紀後期在南京開始出現。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在1929年制定的《首都計劃》中明確強調首都南京的建築以“中國固有之形式為宜,而公署及公***建築尤當盡量采用”。由於這類“新功能,舊形式”的建築既符合現代建築的功能需要,又能表現中國傳統建築的外貌,順應了時代潮流的要求,所以在上世紀20~30年代的南京,這種風格的建築成為壹股時尚。這種風格的建築較早出現在教會學校中。教會學校中之所以要采用這種建築造型,意在利用中國固有的建築形式,表達教會尊重中國文化的姿態,以使中國的學生在傳統建築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此後,這種風格的建築擴大到大型紀念性建築、行政性建築和公***建築中。
五是新民族形式的建築(又稱現代化民族形式建築)。20世紀30年代,中國壹些有見識的建築師看到中國傳統建築形式與西方現代建築技術、現代建築功能相結合的矛盾,同時考慮到宮殿式建築造價昂貴,費時費工,以及建築格局呆板,於是提出了創新的主張,反對繁瑣的復古主義形式,反對大屋頂,探索將中西方建築有機地融合起來,創造出既具有時代氣息又具有傳統特色的新民族形式。
這類建築壹般采用現代建築的平面組合體型構圖,大多采用鋼筋混凝土平屋頂,或采用現代屋架的兩坡屋頂,造型簡潔對稱,在檐口、墻面、門窗、入口部分以及室內施以中國傳統建築裝飾,並輔以適當的傳統建築圖案。這類建築兼顧西方現代建築技術、現代建築功能的需要,同時又帶有中國民族風格,追求的是新功能、新技術、新造型與民族風格的和諧統壹。上世紀30年代南京對這類形式建築的探索當時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六是西方現代派建築(又稱西方現代主義建築)。第壹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歐洲政治、經濟和社會思想狀況的變化,西方現代派建築應運而生。這種風格的建築強調建築式樣與時俱進,主張擺脫歷史上過時的建築式樣的束縛,積極采用新材料和新結構,創造出反映時代特征的新建築風格。由於這壹風格的建築實用、經濟而又美觀,便於新材料、新結構的應用,所以壹經產生,迅速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
20世紀30年代這種思潮影響到中國的建築師。他們緊跟時代的脈搏,在南京等地也設計建造了這壹風格的建築。抗戰勝利後,這壹風格成為新興建築中最常采用的建築風格。
三.南京現代地標建築
1.紫峰大廈
紫峰大廈也叫綠地廣場·紫峰大廈。紫峰大廈東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周邊區域有玄武湖、北極閣、鼓樓、明城墻等歷史文物古跡;該地段是南京主城區的中心點及城市的制高點,周邊遠景盡收眼底:東可眺望紫金山、西可望長江、南有雨花臺、北有幕府山。
2.中山陵
中山陵前臨平川,背擁青嶂,東毗靈谷寺,西鄰明孝陵,整個建築群依山勢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主要建築有博愛坊、墓道、陵門、石階、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壹條中軸線上,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從空中往下看,像壹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融匯中國古代與西方建築之精華,莊嚴簡樸,別創新格。中山陵各建築在型體組合、色彩運用、材料表現和細部處理上均取得極好的效果,音樂臺、光華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經樓、行健亭、永豐社、永慕廬、中山書院等建築眾星捧月般環繞在陵墓周圍,構成中山陵景區的主要景觀,色調和諧統壹更增強了莊嚴的氣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偉的氣勢,且均為建築名家之傑作,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被譽為“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第壹陵”。
3.金陵飯店
金陵飯店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新街口西北,是曾經的中國第壹高樓,是南京的標誌性建築,江蘇省第壹家豪華五星級酒店,名列“中國旅遊業標誌性飯店”。先後榮獲“全國最佳五星級飯店”、“全球酒店集團50強”、“中國旅遊集團十強”、“中國本土酒店集團前三強企業“、“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中國飯店業民族品牌先鋒”、“中國最佳商務酒店”、“中國十大最受歡迎酒店”等稱號。
4.南京新世紀廣場
南京新世紀廣場由新加坡泛亞集團開發,曾經用有“江蘇第壹高樓”稱號,大樓實際高232.2米,連主天桿高255.2米。該大樓備受社會各界關註,專家認為在規劃設計、建築形象、空間效率、智能配置、能源利用、經濟營運等眾多方面,新世紀廣場都擁有了絕對的前瞻性,體現了CBD總部經濟時代寫字樓的國際品性。
5.南京長發中心
南京長發中心(CFC)地處南京“長安街”——中山東路中部軸心區,北枕中山東路及南京文化廣場,位於玄武湖—總統府—南京文化廣場—夫子廟的南京文化中軸線上。長發中心是南京長發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和德國WSP設計單位聯合打造商業綜合體項目,由兩棟高150M的雙塔商務辦公樓、兩棟135M的高層住宅和商業廣場組成,總建築面積約。地處中山東路中部軸心區,毗鄰南京歷史悠久的太平南路商業街,與“中華第壹商圈”——新街口商圈亦近在咫尺。
6.南京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壹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夫子廟是壹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占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7.“南京1912”
南京1912位於南京市玄武區,東鄰南京總統府、西至太平北路、南至長江路、北至長江後街,又稱南京1912街區,是南京地區以民國文化為建築特點的商業建築群,也是南京民國建築和城市舊建築保護與開發的成功案例,是由19幢民國風格建築及***和、博愛、新世紀、太平洋4個街心廣場組成的時尚商業休閑街區。南京1912於2004年12月24日正式開街,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得名於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先生於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是中國千年帝制終結,滿清王朝覆亡,挽救民族危亡之際。當時的南京城聚集著諸多政要名流和學術大家,是中西文化交會之地,當時中國政治文化中心。這樣的歷史經驗和懷舊情懷,成為總統府毗鄰的民國建築群承載時尚消費的最佳背景。
8.鼓樓
鼓樓位於南京市中心,建於明洪武十五年,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乃當年擊鼓報時的場所,為全城百姓晝夜報時,有時也用作迎王、接詔書等大慶,堪稱明代首都之象征。到了清代,鼓樓只遺留下城闕,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時,在此登臨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樓基座上樹碑建樓,並更名為“碑樓”,故而鼓樓有“明鼓清碑”之稱。西安鼓樓建在方型基座之上,為磚木結構,頂部為重檐形式,總高36米,占地面積1377平方米,內有樓梯可盤旋而上。在檐上覆蓋有深綠色琉璃瓦,樓內貼金彩繪,畫棟雕梁,頂部有鎏金寶頂,是西安的標誌性建築。
9.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
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位於南京市鼓樓區石頭城118號,東鄰古林公園、南接清涼山、西倚定淮門、北望獅子山,又名“紫金塔”,塔高318.5米,塔樓***8層,占地4萬平方米,是人們高空遊覽,購物、娛樂、餐飲、休閑的場所,在塔上觀賞長江及城內建築尤為理想。電視塔塔肢呈三肢挺立,中間透空造型,雄偉中透出靈秀;居於空中的大、小塔樓,型似飛碟,塔座的登塔大廳、科學宮、群樓與廣場、草坪、綠化帶組成和諧的建築群。江蘇南京廣播電視塔始建於1989年3月,1993年10月開始無線發射,著名書法家武中奇曾親筆題詞了“雄踞江蘇第壹塔”。
10.南京長江大橋
南京長江大橋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和浦口區橋北之間,是長江上第壹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乃至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20世紀60年代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裏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有“爭氣橋”之稱。長江大橋是南京的標誌性建築、江蘇的文化符號、***和國的輝煌,也是中國著名景點,被列為新金陵四十八景。
更多南京相關文章推薦閱讀:
南京傳統習俗文化知識大全帶妳織雲錦看夫子廟識南京
東壩大馬燈傳承現狀東壩大馬燈表演內容以及歷史發展介紹
金陵金箔起源於什麽時候金陵金箔的生產工藝介紹
南京雲錦有什麽織造特點南京雲錦織造特點以及品種類型概述
南京白局起源於什麽時候南京白局的歷史起源以及表演以及概述
南京白話有什麽舞臺特點南京白話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