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評彈是蘇州評話和彈詞的總稱。它產生並流行於蘇州、江浙滬壹帶,用蘇州話演唱。評彈歷史悠久,清乾隆年間頗為流行。最著名的藝術家是王,他曾經為乾隆皇帝唱過歌。嘉慶、道光年間,有陳玉幹、毛昌培、余秀山、陸瑞庭四位名家。鹹豐、同治年間有馬如飛、趙香洲、王石泉,後又有眾多名校,使蘇州評彈藝術延續了200多年。
蘇州評彈是壹門雅俗共賞的藝術。舞臺設計簡單,壹桌壹椅就夠了。內容多為普通人生活中的瑣事。用口頭文學的形式說出普通人想說的話,才能打動觀眾。同時,優美的唱腔、生動的表演、豐富的評書內容,涉及古今中外。評彈本身就有其局限性,其柔和的吳儂軟語讓很多人聽不懂歌詞。但作為壹種地方藝術,評彈仍然充滿活力。揚州彈詞,原名弦詞,流行於江蘇北部的揚州、鎮江、南京和何麗霞壹帶。這是壹種曲藝,也被稱為蘇州彈詞。表演有兩種:單排和雙排。壹檔rap配三弦。雙檔二重奏,樂器有三弦和琵琶。
揚州話多用於他的話術表中,“碼頭話”也用於他的角色區分和畫字。兩段表演,兩個人在壹起,用不同角色的語氣和聲調對話。初學者以旁白為主,大部分歌曲都是初學者表演的。
揚州彈詞表演以說表為主,彈唱為輔,講究字正腔圓,音準神韻。在他的演講中經常使用揚州方言,在他的角色中也使用“碼頭方言”來區分和刻畫人物。兩段式表演,兩個人相應配合,用不同的角色腔調說話,壹個側重於旁白,壹個側重於唱腔。
揚州彈詞的主要流派是“張派”,其創始人是清代的。代表作品有雙金元寶、珍珠塔、落地扇、雕柳等。經過100多年的加工發展,這些小品的唱功在國內日趨成熟,或深邃幽默,或瀟灑悠揚,或手口對應,聲情並茂,或妙語連珠,被稱為“張四寶”。
揚州彈詞歌詞手書整理。常用的曲牌有【三七梨花】、【曲南枝】、【沈水】、【海曲】、【道情】等。大多數是羽調和商調。曲調古樸典雅,古色古香,多年來鮮有變化。歌詞包括第壹人稱敘述者和敘事風格,壹般為三句或七句,可適當增減詞語,多與偶句押韻。伴奏“上、下手”和諧默契,三句或七句,可適當增減,大多連句押韻。伴奏和諧默契,三弦奏出骨胳音,飄逸質樸,而琵琶潤密多變,被稱為“三弦骨琵琶肉”
揚州彈詞的傳統書目有《玉蜻蜓》、《明珠塔》、《雙金錠》、《墜金扇》、《雕柳》、《雙珠鳳》、《雙發》、《白蛇傳》。金印、金瓶梅、杜爾梅、臥泡雞、大紅袍、天寶圖、麒麟寶都失傳了。傳統書目大多講述才子佳人、家庭社會生活的喜怒哀樂,揚善懲惡,褒揚忠義,貶低漢奸,所謂“小書”也是如此。每部電影可以演出15到20場,只有《翡翠蜻蜓》和《雙剪發》更長,分別可以演出60多場。書目據說大多改編自《唱》(彈詞)的印刷本,內容比印刷本豐富,但也與印刷本大相徑庭。蘭州鼓子名為蘭州鼓子,是流行於蘭州的壹種民間音樂藝術,也是我國古老的歌曲之壹。主要是唱功,分為單檔、雙檔、三人唱功;主要的表演技法是唱和說,壹般采用自彈自唱,講究說、嚎、打、唱,演員的手勢、面部表情要給觀眾美感。
蘭州鼓曲牌豐富,唱腔優美,格調高雅,韻味悠長,地方風味濃厚。項目前收集的曲牌有100多種,聲腔分為平調、鼓調、越調三種。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輔以揚琴、、琵琶、二胡、板胡、梆子、小令、簫、笛子。
傳統歌曲分為三類:贊美祝賀類、詠物寫景類、民間傳說類、歷史故事類。民間傳說和歷史故事占主導地位,如:燕青打拍子,林沖夜奔,拜訪山寨,G字紋身,抄紅等。黃繼光、智能截擊機、洪湖紅衛兵、姜傑、訾榮降虎、雷鋒、龍源英烈、雪玫瑰等。是歌頌新時代英雄的歌曲。
蘭州鼓多在節日、節慶、宴席、飯店演出。解放前,民間藝人李海洲傾其所有收集、整理、研究蘭州鼓,在飯店、茶店收集歌詞、歌曲千余首,組織鼓研究會。1962年8月,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蘭州鼓》壹書,該書精選了27首曲子,80多首膾炙人口的曲子。1983年3月,舉辦蘭州鼓樂藝人座談會,錄制部分歌曲。1984,11年6月,蘭州鼓協成立。1985 165438+10月,省文化廳討論成立“蘭州鼓研究會”。1987年5月,省人民出版社出版《蘭州鼓研究》。以壹檔唱法(單檔)為主,但也有二檔和多檔唱法形式。兩班倒習慣上叫“唱對歌”。或者兩個男的,或者兩個女的,如果壹男壹女,基本都是“夫妻檔”,當然也有“兄妹檔”。70年代末,瑞安根據瑞安鼓詞的曲調排演了鼓戲《秋江捕舟》,參加了溫州曲藝音樂會,並進行巡回演出。鼓戲《寡婦門》在1984溫州群眾文藝匯演中受到群眾好評。
瑞安鼓詞的主要伴奏樂器有平鼓、三板(拍)牛筋琴、小抱月(梆)等,牛筋琴更具特色。金牛琴制作於清光緒年間。瑞安之後,壹個叫光全的藝人把五弦琴發展成了七弦琴,並在伴奏中加入了小月抱,順應了鼓伴奏樂器進壹步改革發展的要求。溫州鼓詞俗稱“歌詞”,分為“大話”、“靈經”、“平話”,流行於浙南,是華東地區的主要流派之壹。明朝是由平陽縣李湘的歌曲和歌詞發展而形成的。從音樂上講,它的“基本調”是由老學究的音準和地方民歌融合而成的。清代同治、光緒盛行。到了近代,音樂、樂器、唱腔、詞風都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從打平鼓、檀香獨唱,有“雙檔”、“多檔”的演唱形式;除了牛筋琴,還有琵琶、三弦、二胡、鋼琴、長笛、鑼和?、管弦樂絲竹等。;唱音系的基本標準是瑞安方言。最具代表性的傳統長歌是《陳十四皇後》和《十二紅》。新編現代小說有《迎海》,短篇小說有《勇闖龍潭橋》(獲全國曲藝節創作展演壹等獎)。代表性傳承人有陳誌雄、阮石池、方克多。
2006年被列入第壹批國家和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江蘇曲中。原名是因果。形成於江蘇無錫,盛行於清代。有單檔表演和雙檔表演。單列通常是用三塊竹板(或硬板)做成的三巧板(“三跳”)作為樂器;雙檔分,下手,擊鼓三巧板,相互呼應,唱腔內容多為宣揚因緣,勸人善良。在因果盛行的時期,藝術家們壹度成立了自己的組織老玉社(後改名為“西玉社”)。起初只在無錫傳唱,因其通俗易懂,鄉土氣息濃厚,深受勞動人民的喜愛。後來逐漸發展到常州、宜興、江陰、常熟、上海、杭州。在常州,因果論叫“唱道情”,藝人組織叫心語社。上海有壹個“富裕社會”。自蘇州彈詞流行於江浙壹帶,成為江南曲藝之冠後,因果說逐漸式微。建國後,據說因果律改名為無錫平曲。藝術家們組織起來,開始進行改革。唱腔除保留原有的[西調][哭調]外,還吸收了常熟、上海等地的地方調[東鄉調][海調]作為基本曲調,並接受了壹些優秀的民歌唱腔和其他歌戲,運用拖腔、助聲、滾句、搶字、回頭等方法,豐富了曲調的表現力。1958年無錫短篇小說《白泥小粉制作糾紛》參加首屆全國曲藝匯演。無錫評曲的主要曲目有珍珠塔、何文秀、雙珠、大紅袍、麒麟袍等。這些書目都是沒有腳本的口述流傳下來的。創作改編的現代歌曲有《白泥小粉鬧糾紛》、《勤工儉學》、《交接》、《新嫂子》、《機房衛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