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中國人最早的主食
對於古代的東亞來說,有三種最重要的農作物。
中國北方最早馴化的農作物是小米,也就是現代中國人所說的小米。
小米的祖先是哪種雜草,目前還沒有定論。像小米這樣的雜草在歐亞大陸分布很廣。
9000年至7000年前,位於黃河中遊兩岸。今天,河南和河北的中國人的祖先開始人工種植小米。這是中國北方第壹次出現農業。依靠種植谷子提供的穩定食物來源,這些人成為北方第壹批從狩獵采集社會向定居農業社會轉變的人。在隨後的數百年間,種植谷子的範圍逐漸擴大,向東沿黃河向下遊蔓延。今天在山東,向西溯河而上,沿黃河、渭河進入關中盆地,到達甘肅東南部。
小米作為現代作物,缺點嚴重,不僅產量低,而且即使在良好的水肥條件下也很難增產。但在幹旱貧瘠的土壤中,谷子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產量。生長期短的谷子幾乎是最節水的糧食,抗病性強。對於剛剛開始農業技術的北方先民來說,馴化小米意義重大。
這些渭河、黃河沿岸的粟農,奠定了日後中華文明的基礎。小米是中國北方幾千年的主食。東周時期,經過破落的周宗的西周遺民,至今還在感嘆《詩經·汪鋒·稷分》中“稷分之時,乃稷之苗”。
小米:狗尾巴草的偉大作用
不過,小米也不是沒有對手。另壹種作物小米的存在,在《小米分家》中已經提到。在中國古代和小米壹樣重要。
小米的馴化比小米晚壹點。農業剛剛起步的時候,華北正經歷著壹段氣候幹燥寒冷的時期。雖然谷子和黍都是旱地作物,但是黍的抗旱性和土壤耐受性差的黍還是不壹樣的。小米在年平均氣溫6-10度,降水量350-450毫米時生長最好,而蘇更喜歡年平均氣溫8-10度,降水量450-550毫米的環境..隨著氣候逐漸轉向溫暖濕潤,谷子開始從華北平原東部較溫暖濕潤的地方向西傳播。
壹旦種植谷子變得可行,其產量略高於谷子的優勢就變得非常重要。更高的產出意味著養活更多的人,支持更大的定居點和更復雜的社會形式。長期種植小米和小米農業,終於使華夏先民在東亞眾多民族中脫穎而出,進入文明時代。
中國人對小米的重要性有著充分的認識。小米在先秦時期也叫粟。周人以為自己的祖先是後稷。這裏的“侯”是中國古代首領的名字。追根溯源到後稷,充分說明了周人對粟的重視。後來“粟”是國家代詞“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粟是立國之本。
大米:中國農民獻給世界的禮物
與此同時,在中國南方,壹群人在另壹種作物的支持下,迅速向文明進軍。這種作物也是三種主要禾本科作物中唯壹壹種起源於東亞,至今仍保持著中國人口糧主要來源的地位。
中國百分之三十的耕地用於種植水稻,中國壹半以上人口的主食是大米。東北和南方就不用說了,主要吃大米。即使在中國北方,從歷史上看,從南方運輸到北方的大米也嚴重依賴於解決糧食問題。說水稻是中國第壹糧食作物並不為過。水稻的馴化起源於中國。
現在我國南方的福建、湖南、江西、雲南、廣東、廣西、海南都有野生稻生長,尤以廣東、廣西、海南為甚。
關於野生稻作為栽培稻在哪裏馴化,有三種學說,壹種是長江中下遊,壹種是華南,壹種是雲貴高原。這三個地區都發現了栽培稻的植物化石,野生稻在古代就有分布。從栽培稻化石證據的豐富程度來看,長江中下遊似乎是最早馴化水稻的地區。但栽培稻的遺傳研究表明,我國栽培稻的細胞器單倍型與華南野生稻最接近,最有可能馴化的地方在珠江下遊。
和野小米壹樣,野生稻的種子成熟後會自動脫落。從公元前壹萬年開始,中國南方的祖先就開始采集野生稻種子作為食物。這種潛力巨大的植物很快顯示出它的價值,中國南方的居民很快開始嘗試人工種植水稻。
野生稻不便於采集和食用的特性在馴化過程中逐漸得到改善。當野生稻未成熟時,開放的穗變得封閉,芒變短並消失,粒色由暗變白。經過這些變化,栽培稻已成為中國南方不可替代的主要糧食作物。
從周朝開始,中原的中國人和西域的原始印歐人分別擴張。在雙方的交流下,壹種源於兩河流域(伊拉克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的作物傳入中國。這種作物在接下來的兩千多年裏逐漸取代黍稷,成為宋代以後中國北方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中國人把這種新作物命名為“小麥”。無論從古字形和古漢語的讀音來看,“麥”和“來”都是相通的。將這種新作物命名為“麥”暗示了它的西方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