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中國地區的兵器

古代中國地區的兵器

古代中國地區的兵器

中國刀劍的最早類型是“劍”,歷史遠超過2500年。最早的劍,劍身筆直,雙刃,長約35厘米,青銅制成。到了唐代(618—906年),鋼和鐵代替了青銅;北宋(960—1127年)時期最著名的劍來自中國東北沿海浙江省的龍泉地區。這裏有鐵礦石,又離水很近,鐵匠因此能夠生產高質量的劍刃。

劍柄

劍柄包括握柄,材質是繞線、雕刻的木頭、牛角,或木質包裹鰩魚皮,有時染成綠色;握柄兩段各有壹個寬闊圓環,也叫金屬包頭。柄頭很大,階梯狀,用來保持平衡。魚皮壹般是粗糙風幹的鯊魚或鰩魚皮,為手掌提供不會打滑的表面。

劍穗是壹縷染色的棉線,通過柄頭上的壹個洞而穿起來。明代(1368—1644年)流行這種裝配法,清代(1644—1912年)[3] 壹般把劍穗洞直接穿在握柄上。

劍柄的配件壹般是黃銅、青銅或銀質,個別也有金質。劍柄的鑄造,要麽壹體成型,要麽把護手和柄頭分別鑄造,然後再鍛在壹起。劍柄還會使用帶有裝飾的金屬薄片,薄片上沖壓或者雕刻上傳統裝飾圖案,例如龍形、交錯花紋等。

劍身

劍身分成三個主要部分,每壹部分功能各自不同。最前部分叫“劍鋒”,帶有尖頭,用來突刺和快速劈砍;中間部分叫“中刃”,用於幅度很大的猛烈劈砍,也用來格擋對手的劍刃;最後壹部分接近護手,叫“劍根”,專用於防禦性的格擋。

刀——百兵之帥

中國人把刀視為四大作戰兵器之壹,另外三種是槍、劍、棍。刀稱為“百兵之帥”,是壹種寬刃兵器,切削或劈砍威力很大。漢字“刀”也用來稱呼很多種單刃、寬刃的鋒刃武器和工具。

早期歷史

刀最早出現於商代(約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1100年),壹開始用青銅制成。到了戰國[3]晚期,中國刀匠開始應用鋼鐵,制造更堅韌耐用的刀身。

唐代(618—906年),中國南方刀劍開始出口到朝鮮、日本,極大影響了傳統日本武士刀的形制,特別是太刀和日本刀。

刀的特征

刀的刃部較寬,略彎,單刃;刀柄傾斜有角度,壹般包裹線、皮革、木質或是鰩魚皮。實戰中的刀柄會包裹絲綢,絲綢的顏色有嚴格的規定。中國文化認為使用某些特定的顏色或結子會給士兵帶來好運和勇氣。

刀壹般都有壹條或幾條血槽,在刀身上切入較深,可以增加強度和柔韌性。還有圓盤形的杯狀護手,保護士兵握刀的手。刀入鞘的時候,杯狀護手就變成了蓋子,防止雨水滲入或有血滴在手柄上,讓刀難以握持。刀身長度壹般在65厘米~75厘米。

刀鞘壹般木制,塗有厚漆或包裹魚皮,但有壹些是塗漆的皮革,很多刀鞘還有壓印、鍍金的金屬板覆蓋。刀鞘附有兩個圓環,掛在腰帶上。

雙手劍

雙手劍大約2000年前引進中國,歷史悠久。這種大型劍長度可達1.6米。刀也有壹種雙手版本名叫“大刀”。刀身類似圓月砍刀,尺寸很大,刀柄金屬制成,繞線,環首柄頭。大刀壹直用到20世紀中期,有很多照片顯示國民政府軍隊在抗日戰爭(1937—1945年)期間使用大刀。中國軍隊宣稱只需壹刀就能將日本兵斬首。

環首刀

東漢(公元23—公元220年)出現壹種特殊的刀,即單刃的環首刀,柄頭為環狀。刀身很窄,長約90厘米。柄舌很寬,與環狀柄頭壹體鑄造成型。用銷釘將柄舌與握柄固定在壹起。這種環首刀壹直用到19世紀末。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期間,拳民曾經包圍北京(舊稱Peking)的歐洲分遣隊,環首刀在拳民中流行壹時。

蒙古軍刀

13世紀早期,蒙古入侵中國,帶來了壹種騎兵軍刀,刀身彎曲,單刃,單手持用。8世紀開始,歐亞大陸中部的突厥民族就使用過這種騎兵軍刀。彎曲的刀身影響了中國刀的形狀,取代了直刃的劍。明代(1368—1644年)有壹種新的刀身更加彎曲,主要用於騎兵。

19世紀繪畫,畫的是元朝的蒙古人拿著長矛和軍刀

長柄武器和打擊武器

蒙古人的王朝——元朝(1279—1368年)被推翻,明朝建立之後,中國步兵開始更加依賴長柄武器和打擊武器。從純粹經濟角度而言,這些武器的制作成本要大大降低,需要的訓練也很少,而訓練壹名專業劍士/刀手的時間卻長得多。

這些長柄武器依然歸為刀,不過是木桿上裝有刀刃。這些武器的名字表示與刀這壹大類的聯系依然很近,如戟,壹種有尖的長斧頭,其中壹類名叫戟刀;還有長刃的武器做成劍刃戟/戰斧狀,例如偃月刀、眉尖刀、關刀。與歐洲同時期的制式武器壹樣,中國也認為步兵軍陣使用長柄武器更為有效。

雙劍

1644年,滿洲人攻陷北京之後,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自殺。

然而,清朝卻出現了壹種獨特的雙劍,也叫“蝴蝶劍/蝴蝶刀”,兩把劍設計成可以背靠背放進同壹個劍鞘、劍柄也各有壹半的形狀,可以合在壹起。雙劍長度較短,雙刃。劍士能夠很快抽出來,雙手各持壹把。劍柄和劍身設計類似傳統劍。

  • 上一篇:賣服裝的銷售技巧
  • 下一篇:100生日送什麽禮物合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