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代戲曲學·清代地方戲

古代戲曲學·清代地方戲

古代戲曲學·清代地方戲

清代地方戲是流行於不同地域劇種的總稱。戲曲研究者對它的起源,認識也不壹致。有的認為是秦代音樂的余音;有的認為是北曲的余響;有的則認為是在明清民歌基礎上形成的。從目前掌握的材料看,有些地方戲早在明代偏僻的農村便流行了。清代初期到乾隆年間中期,地方戲如雨後春筍,蓬勃成長。當時人們稱它為亂彈或花部。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梆子腔、二黃調,統謂之亂彈。”由此可見,除雅部昆腔以外的所有劇種,都屬於清代地方戲的範圍。它包括梆子腔系、皮黃腔系、弦子腔系和弋陽腔系。梆子腔系源於陜西、山西,清朝中葉流布全國各地,繁衍為陜西梆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並為四川、安徽、江蘇、雲南、貴州等地方劇種吸收為聲腔之壹。皮黃腔系源於山陜梆子的西皮腔和流行於湖北的二黃腔,清代中葉隨徽、漢班向全國四面八方流傳,繁衍為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浙江、陜西、山西、山東、江蘇、北京等地的各種皮黃戲,或為當地劇種吸收,成為聲腔之壹。弦索腔系是在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衍變為河南、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江蘇、湖北等地的絲弦、柳子戲、越調、弦子戲等。弋陽腔系(又叫作高腔系),是宋元南戲流傳到江西弋陽後,和當地方言、音樂相結合而形成。明朝以後,它流布於安徽、浙江、江蘇、湖北、湖南、廣東、雲南、貴州、北京等地,衍變為樂平腔、徽州調、青陽腔、清戲、京腔等,或成為各地方綜合聲腔劇種之壹種聲腔。

地方戲在清代高度繁榮是有其原因的。首先,它們的唱腔大部分是在民間小調基礎上發展起來,具有深厚的地方基礎,深得當地人民的喜愛。如流行於陜西、山西壹帶的秦腔,聲調慷慨激昂,頗有燕趙豪俠擊築悲歌的味道。再如流行於江南的秧歌花鼓,歌聲清脆,情意纏綿,歡聲笑語,載歌載舞,頗有山清水秀、物華人靈的特色。這些劇種的表演大多是在民間藝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樸素真實,不拘壹格,富於民間色彩和民間氣息。念白、歌唱大都用本地方言土語,老百姓聽得清楚明白。其次,劇目能反映表達當地人民群眾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習俗。地方戲上演的劇目大致可分為兩類。壹類是生活小戲。這類戲大都反映當地人民的生活習俗和當地人民所熟知的人物事件,如《借靴》、《買胭脂》、《借妻》、《打面缸》等,自然會受到當地觀眾的歡迎。另壹類是歷史題材的戲。各地方劇種壹般都選擇發生在本地區的歷史故事。例如梆子腔大都搬演隋唐和楊家將故事,而皮黃腔則搬演三國故事等。這些戲或頌揚民族氣節和反抗鬥爭,或表彰忠義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等,都迎合了農民的思想願望,具有很強的時代氣息。同時,這些戲在上演之前,故事情節已在民間廣泛流傳,也為當地群眾所熟知,自然會增加觀眾的興趣和吸引力。正如清代經學大師焦循在《花部農譚》所說:“花部原本於元劇,其事多忠孝節義,足以動人。其詞直質,雖婦孺亦能解;其言慷慨,血氣為之動蕩。”

地方戲的成長繁榮並不壹帆風順,經歷了相當長壹段崎嶇之路。當時昆山腔占統治地位,雖已顯出衰落的跡象,但仍深得統治階級和文人雅士的喜愛。因此,地方戲與昆腔爭勝了百余年,經歷了三個大的回合,才取得了盟主地位。第壹回合是高腔和昆腔爭勝。清人楊靜亭在《都門紀勝》中寫道:“我朝開國伊始,都人盡尚高腔;延及乾隆年,六大名班,九門輪轉,稱極盛焉。”這就是說,高腔在清朝初年深受北京人的喜愛,到乾隆年間壹度出現壓倒昆腔的局面。然而,清 *** 對高腔采取壹些措施,使它雅化,成為宮廷禦用的壹種聲腔,從而失去了純樸自然、生活氣息濃厚的特色,於是走向沒落。第二個回合是秦腔與昆腔爭勝。秦腔在乾隆年間已流布全國,但很難進入北京。乾隆四十四年(1779),四川秦腔藝人魏長生率班進京,“大開蜀伶之風,歌樓壹盛”(天漢浮槎散人《花間笑語》),給昆腔造成很大威脅。乾隆五十年(1785),清 *** 以演唱淫詞為借口,禁止秦腔演出。《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記載:“乾隆五十年議準,嗣後城外戲班,除昆弋兩腔仍聽其演唱外,其秦腔戲班,交步軍統領五城出示禁止。現在本班戲子,概令改歸昆弋兩腔。如不願者,聽其另謀生理。倘於怙惡不遵者,交該衙門查拿懲治,遞解回籍。”在這壹強迫命令下,魏長生不得不加入昆弋班,不久離開北京到揚州、蘇州演出壹個階段,最後返回四川。自此,秦腔在北京偃旗息鼓。第三個回合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開始的安慶花部與昆腔的爭勝。該年著名藝人高朗亭隨三慶徽班進京為乾隆皇帝慶祝八十大壽,壹舉轟動京城和全國,打開了其它徽班進京的門路,出現了四大徽班稱盛。嘉慶三年(1798), *** 又下禁令:“除昆弋兩腔仍照舊準其演唱,其外亂彈、梆子、弦索、秦腔等戲,概不準再行演唱。” (蘇州《老郎廟碑記》)但此令並沒有得到嚴格執行,藝人照演不誤。不僅徽班,京腔、秦腔在北京城裏競演,全國各地也輾轉流傳,爭相仿效。從此,地方戲終於以其嶄新的姿態和旺盛的生命力占據了舞臺的霸主地位。

清代地方戲四大聲腔中,以梆子和皮黃兩大聲腔流播較廣,影響較大。梆子,即山陜梆子,源出於山西、陜西交界的蒲州和同州壹帶地方。早在明朝萬歷年間便出現了,至遲在明末清初便形成獨立劇種。山陜兩省以商賈著稱,全國各地都有他們的足跡。於是梆子戲便隨著山陜商行幫會向四方擴散。到各地紮根後,它又和當地語言結合,並吸收壹些民歌小調的成分,於是形成某些變異,出現了中路梆子、上黨梆子、中路秦腔、西路秦腔、河北梆子、山東梆子、萊蕪梆子、河南梆子等。皮黃劇的前身為徽劇。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以唱二黃調為主,兼唱昆腔、吹腔、平調、撥子、羅羅、梆子等各種聲腔。進京後又吸收秦腔中的西皮調,形成徽秦合流。道光年間(1821—1861),湖北藝人余三勝等入京,帶來的楚調主要由西皮和二黃兩種聲腔組成。他們加入徽班後,形成湖北的西皮與安徽的二黃又壹次合流,皮黃戲得到長足的進步。同治、光緒年間 (1862—1909)皮黃戲名角輩出,劇目豐富多彩,形成空前的繁榮局面。在眾多清代地方戲中壹枝獨秀,成為流播最廣、影響最大的壹個劇種。

清代地方戲雖然包含眾多的劇種,但其表演藝術卻大同小異。總觀清代地方戲的表演較前代有了進壹步的發展。昆劇號稱的“江湖十二角色”,在地方戲裏又增加了許多。拿生、旦來說,昆劇以生旦為主,地方戲大多以生凈為主。在生行當中,地方戲又派生出了正生(須生)、老生、小生。凈行當中派生出了凈、二凈、花臉、付、醜。每個行當又有各自的唱念做打的表演程式。與此同時,還出現了文武的分工,形成文、武、文武兼備三種類型。從而進壹步擴大了演員隊伍,使表現力更豐富、更細致。在音樂方面,昆劇屬曲牌聯體,形式比較固定。梆子和皮黃等則屬板腔體。它單純、靈活、不受字句的嚴格限制,節奏可以適應劇情的變化可快可慢,可長可短。其它表演手段,如唱念做打,也不必遵守套曲的制約。在不同劇目中,或以打做為主,或以唱念為主,演員更容易發揮自己的天賦才能。

清代地方戲與北曲(金元雜劇)、南戲(明清傳奇)相比,如果說北曲南戲以劇本為主、表演為輔的話,那麽地方戲則以表演為主,劇本為輔。清代地方戲既然以演員為中心,劇本降到次要地位,於是演員便成為推動戲曲發展、變化、繁榮的主要動力。乾隆、嘉慶年間刻板的《燕蘭小譜》、《揚州畫舫錄》、《日下看花記》記載,北京、揚州等地的著名花部藝人有近二百人。京腔最著名的有“京腔十三絕”。秦腔最著名的有魏長生及其弟子陳銀官、王桂官、劉二官、劉鳳官。揚州著名亂彈演員有楊八官、郝天秀、高朗亭等。此後,見於文字記載的著名藝人就更多了。其中貢獻最突出的有以下幾位。

魏長生(1744—1802),字婉卿。兄弟排行第三,故又稱魏三。四川金堂人。幼年入秦腔班學藝。乾隆四十四年(1779)進京,在雙慶部以《滾樓》壹劇轟動京城。“壹時歌樓觀者如堵,而六大班幾無人過問,或至散去”(吳太初《燕蘭小譜》)。當時在北京演出的其它各地藝人無不爭先恐後地向他請益。由此,秦腔風靡京城,大有壓倒昆腔的勢頭。乾隆五十五年(1785),清 *** 明令禁止演出,魏長生被迫離京赴揚州演戲。在揚州又火紅壹時,當地藝人爭相仿效。1801年重返北京。第二年夏,演畢《背娃入府》,逝於後臺。他擅演花旦,做工細膩,腔調清新,較陜西秦腔已有變化。現在川劇的彈腔老調即魏氏遺音。另外,他還把旦角戴網子改為梳水頭和貼片子,改革踩蹺技藝等。梳水頭、貼片子使藝人藏拙變美,是化妝上的重大革新。他會的戲很多,如《鐵蓮花》、《背娃入府》、《香聯串》、《縫褡膊》、《銷金帳》、《買胭脂》、《鐵弓緣》、《烤火》、《闖山》、《別妻》等,都是拿手好戲。學生中以劉郎玉、陳銀官、蔣四兒等較為著名。

余三勝(1802—1866),名開龍,字啟雲。湖北羅田縣人。原為漢劇演員,道光年間進京演出,為四大徽班之壹的春臺班臺柱。後與程長庚、張二奎齊名,被時人譽為“老生三傑”。他在漢調皮黃與徽戲二黃基礎上,吸收昆腔、秦腔的優點,創造出抑揚婉轉,流暢動聽的唱腔。在念的方面,他將漢調的吐字發音與北京語音相結合,創造出既能使北京觀眾易懂,又有皮黃戲風格的舞臺語音。他對皮黃戲的發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主要代表劇目有《四郎探母》、《捉放曹》、《戰樊城》、《黃鶴樓》、《碰碑》、《烏盆記》等。當時老生演員多數以他為師。後來作出劃時代貢獻的譚鑫培,就是在繼承余三勝演唱藝術基礎上成長起來的。其子余紫雲為清末著名旦角,孫輩余叔巖為著名老生。

程長庚(1811—1879),名椿,字玉山 (又作玉珊),堂號四箴。安徽潛山人。祖居徽調石牌腔的發祥地懷寧石牌鎮。父親為徽班藝人。程長庚在父親影響下,幼年入徽班坐科,後隨父到北京。從道光年間開始,長期主持四大徽班之壹的三慶班。鹹豐年間開始兼任戲班聯合組織精忠廟會首,直到逝世。他精於唱工,皮黃、昆腔兼擅,嗓音宏亮,音調優美。在念白上,他吸取昆腔和京腔的咬字發音方法,所以吐字清楚,且極盡抑揚頓挫之妙。他在註重唱念的同時,也十分重視身段做派,故能塑造出各種各樣的舞臺形象。戲路寬會戲多是程長庚的又壹特長,舉凡劄靠、箭衣、袍帶各類老生戲都能裝扮。此外,花臉、小生也能串演。因而被時人譽為 “亂彈巨擘”、“聖伶”。《文昭關》、《戰長沙》、《戰樊城》、《魚腸劍》、《華容道》、《群英會》、《取成都》、《鎮潭州》、《捉放曹》、《擊鼓罵曹》、《戰太平》、《法門寺》、《長亭會》、《狀元譜》、《八大錘》、《天水關》等,是他的代表性劇目。程長庚的組織能力也很強。他掌管的三慶班,以紀律嚴明、演出認真著稱。而自己也能嚴以律己,不欺壓壹般藝人,因此深受廣大藝人的擁護。他除任三慶班主外,還兼任三慶、四喜、春臺三個戲班的總管。對於人材的培養,他更是不遺余力。著名老生譚鑫培、汪桂芬、孫菊仙、楊月樓等,都得到過他的教誨。晚年創辦三慶科班,也培養了許多人材。

譚鑫培(1847—1917),名金福,字鑫培。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出身於皮黃世家,自幼隨父學藝。十壹歲入北京金奎科班,攻武生和老生。十五歲出科,搭三慶班演出,得到程長庚的大力提攜,主演武生及老生。後來改搭四喜班專唱老生。三十七歲自組同春班,任班主。四十三歲(光緒十六年)被選為內廷供奉。五十歲時被皮黃界譽為“伶界大王”。六十五歲始,任北京正樂育化會會長。七十歲時,被迫為當時大總統黎元洪演堂會。演畢,病情加重而死。譚鑫培把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三派老生唱法融為壹體,把皮黃戲老生表演藝術推向高峰。在唱腔上,他壹改過去老生直腔直調、高音大嗓的單調唱法,創造了花腔與巧腔,使老生唱腔更具藝術魅力。在唱念上,他統壹皮黃劇聲韻,並使之規範化(即以湖廣音為主,葉以中州音韻),確立了皮黃戲聲韻的法則。在表演上,他改變過去老生只重唱,武生只重打的現象,把唱、念、做、打及手、眼、法、步融為壹體,極大地推動了皮黃戲的表演藝術。在皮黃戲發展歷史上,譚鑫培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此後,凡老生演員大多以譚鑫培為宗師。著名老生余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譚富英、奚嘯伯、周信芳等,都受到他的直接影響。譚氏會的戲很多,代表劇目為《空城計》、《當鐧賣馬》、《李陵碑》、《擊鼓罵曹》、《捉放曹》、《洪羊洞》、《桑園寄子》、《四郎探母》、《武家坡》、《汾河灣》、《定軍山》、《戰太平》、《連營寨》、《南陽關》、《珠簾寨》、《打漁殺家》、《八大錘》、《瓊林宴》、《胭脂褶》、《坐樓殺惜》、《清風亭》、《戰宛城》、《別母亂箭》等。

王瑤卿(1881—1954),名瑞臻,字稚庭,號菊癡,藝名瑤卿,晚年更名瑤青。祖籍江蘇清江,生長於北京。十壹歲入三慶班練功。十二歲開始學青衣兼學花旦、武旦、刀馬旦。十三歲始,先後搭三慶班、小鴻奎班、福壽班、四喜班、同慶班演出。二十八歲自挑臺柱,成為皮黃戲界旦角挑班的第壹人。數年間紅極壹時。此後,他的嗓音漸差,便主要演出刀馬旦戲。四十三歲後不大登臺,主要從事戲曲教育工作。如果說譚鑫培是老生行壹代宗師的話,王瑤卿則是旦行的壹代宗師。他在演技方面,博采眾長,承前啟後,即上承梅巧玲、余紫雲,下開梅蘭芳、程硯秋之端。是他率先打破旦行的局限,把青衣、刀馬、閨門、花旦的表演藝術融為壹體,為旦角藝術開拓了新途徑。在唱功方面,他以西皮見長,唱腔明麗剛健,遒勁爽脆,並善於創造新聲,以表現戲曲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在做工身段方面,擅於用步法和水袖表達人物內心活動。刀馬旦戲則靠做功嫻熟工穩,身手準確幹凈。在念白方面,自然生動,富於生活氣息。有時京白、韻白相間,以表現特定人物的風采。此外,在服裝、裝扮等方面也有新的創造。從事教學,他認真努力,壹絲不茍,培養了大批旦行演員。其中最突出的是號稱四大名旦的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他的代表劇目為《兒女英雄傳》、《汾河灣》、《南天門》、《牧羊圈》、《金水橋》、《五彩輿》、《十三妹》、《琵琶緣》、《福壽鏡》、《穆天王》、《荀灌娘》、《棋盤山》、《木蘭從軍》、《萬裏緣》、《庚娘傳》、《娘子軍》、《白蛇傳》、《柳蔭記》、《牛郎織女》、《玉堂春》、《六月雪》等。

清代地方戲各劇種的不同處主要表現在聲腔上,至於劇本形式,和表演藝術壹樣,也只是大同小異而已。各劇種劇目又互相移植,改調歌唱,因此其特點基本上是壹致的。第壹,地方戲以演唱為主,演員為中心,劇本降為附庸,作家大都是文化較低的文人或藝人。大部分劇本靠梨園傳抄或口傳心授,刻印本極少。現在能看到的清刻本只有乾隆年間刊行的戲曲選本 《綴白裘》第六、十壹兩集,光緒六年(1880)印行的《梨園集成》,光緒三十二年(1906)石印本《繪圖京都三慶班真正京調全集》及余治的《庶幾堂今樂》等少數刻本。這些劇本適合於舞臺演出,也能征服廣大觀眾,但不合理的故事情節、不通順的文詞、重復的回敘等,比比皆是,可讀性相當令人失望。第二,劇本形式。與雜劇傳奇相比,清代地方戲的劇本形式變化是很大的。在結構方面,它打破雜劇傳奇套曲形式的束縛,以人物上下場為原則,有戲則長,無戲則短,有些必須交待而又無戲的情節則壹帶而過。劇本形式完全服從表現戲劇沖突的要求,從根本上解決了戲劇結構與音樂結構的矛盾。在唱詞方面,以七字句、十字句的排偶句為主。七字句壹般為二二三。十字句壹般為三三四。句數可長可短,可多可少,為了充分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甚至可寫四五十句或上百句的唱詞,完全擺脫了曲牌體的局限。在念白方面,每壹劇種大都運用本地方言土語,以迎合觀眾的口味和愛好。第三,劇本內容。在這方面也與傳奇雜劇有顯著的不同。清代地方戲的劇目大致來源於四個方面。壹是新編生活小戲。這些劇目大都產生於地方戲形成的初期。當時還只是民間小戲,人力物力財力都很有限,表演藝術不夠成熟,只能演出壹些表現現實生活並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劇目。如《打花鼓》、《打面缸》、《張三借靴》等,就屬於這種情況。這些劇目往往以鬧劇的形式,針砭時事,嘲諷惡人壞事,對被壓迫被損害者以同情。二是改編小說彈詞。像《三國演義》、《列國誌》、《水滸傳》、《聊齋誌異》、《楊家將》、《兒女英雄傳》等,大都被地方戲搬上舞臺。這類劇目基本上保存了原作的主題思想,或頌揚忠臣孝子,或表彰愛國將領,或鼓勵犯上作亂,或贊頌扶弱濟貧,都有壹定的現實針對性和較強的啟迪作用。三是移植昆劇劇目或改編傳奇雜劇。像《竇娥冤》、《趙氏孤兒》、《琵琶記》、《牡丹亭》、《紅梅記》、《爛柯山》、《雷峰塔》等,都被改作地方戲上演。這些劇目大都歌頌真善美,抨擊假惡醜,具有壹定的進步性。四是改編宮廷大戲。為了滿足宮廷娛樂的需要,乾隆年間敕令張照等大臣編寫劇本。他們創作了供各個節日和月令演出的《月令承應》、供皇族喜慶用的《法宮雅奏》、供皇帝太後生日演的《九九大慶》等。此外,還根據三國歷史編成 《鼎峙春秋》,據宋代楊家將故事編成《昭代簫韶》,據唐僧西遊取經的故事編成《升平寶筏》,據梁山泊英雄故事編成《忠義璇圖》等。這些長篇巨制雖然乏味,但其中也有不少精彩片斷被地方戲,特別是皮黃戲所吸收。

清代地方戲劇本數量相當多,戲曲界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清的三、列國”的說法。可惜許多作品的作者很難確定。下面僅就文字記載較多而又較突出的幾位作家介紹壹下。

余治(1809—1874),字孝惠,號蓮村,壹號晦齋。江蘇無錫人。曾多次應試不中。鹹豐年間,被保舉作訓導。當時,地方戲相當流行,而壹般愛好戲曲的文人,仍然致力於雜劇傳奇創作,對地方戲不屑壹顧。余治認為:“唯茲新戲最恰人情,易俗移風於是在。”於是,以治天下為己任,創作了壹批皮黃劇本。同時收養壹批貧苦兒童,請老藝人為教師,自任導演,帶領他們到各地演出。他在逝世前,親手編定並起名為《庶幾堂今樂》。其用意是“壹唱百和,大聲疾呼,其於治也,迨庶幾乎”(《庶幾堂今樂自序》)。遺憾的是作者生前未能付刻。後人刻印時僅收集到二十八種,於光緒六年 (1880) 成書,計為 《後勸農》、《活佛圖》、《同胞案》、《義民記》、《海烈婦記》、《嶽侯訓子》、《英雄譜》、《風流鑒》、《延壽箓》、《育怪圖》、《屠牛報》、《老年福》、《文星現》、《掃螺記》、《前出劫圖》、《後出劫圖》、《義犬記》、《回頭岸》、《推磨記》、《公平判》、《陰陽獄》、《朱砂痣》、《同科報》、《福善圖》、《酒樓記》、《綠林鐸》、《劫海圖》、《燒香案》。這些短劇大多取材於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加以虛構而成。因作者封建思想比較嚴重,所以在勸善懲惡的同時,也宣揚了愚孝愚節和因果報應的思想。但作為壹個封建文人,能率先從事皮黃戲創作,精神還是可貴的。又由於作者編劇的主導思想是為了說教,不重視藝術技巧,也不註意是否宜於演出,所以除《朱砂痣》為皮黃戲保留劇目外,其它大都成為案頭劇。

盧勝奎(1822—1889),江西(壹說安徽)人。原攻讀科舉,因屢試不中,流落北京,於是隱去真名,起名勝奎,而加入皮黃劇界。同行人稱之為盧臺子。他本是壹位著名的老生演員,在編寫劇本方面也頗有成就。壹生所編皮黃劇有《三國誌》和《龍門陣》。《三國誌》***三十六本。其中《舌戰群儒》、《激權激瑜》、《臨江會》、《群英會》、《橫槊賦詩》、《借東風》、《燒戰船》、《華容道》常演不衰。《龍門陣》演薛仁貴征東的故事。現今舞臺上常演的 《取帥印》、《風火山》、《汾河灣》、《三箭定天山》等,即《龍門陣》演化而成的。由於作者熟悉歷史,精於文墨,而又畢生參加舞臺實踐,所以這些劇本不僅結構嚴謹、文詞流暢,而且宜於舞臺演唱。

黃吉安(1836—1924)是川劇最突出的作家。名雲瑞,別號余憎。原籍安徽壽春縣,後遷湖北,兒時隨父入川。因性情耿直不為上司所容。此後飄泊各地,晚年貧居成都。六十六歲(1901)開始創作和改編川劇劇本,總計達百余本,可惜沒能全部留傳下來。黃吉安生活在動蕩的清朝末年,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戊戌政變、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等,都給作者思想上以極大的震動。他的劇作雖然多數為歷史題材,卻古為今用,有的放矢,充滿了愛國 *** 和對腐朽無能統治階級的無比憤恨。僅從《黃吉安劇本選》所收錄的十八個劇本看,《鬧齊宮》、《鬧齊庭》、《春陵臺》、《三伐宋》,對統治階級的淫逸腐敗和爭權奪利進行了深刻的揭發、批判; 三國戲《衣帶詔》、《青梅宴》、《審吉平》、《江油關》、《綿竹關》等,既熱情歌頌了為保衛西蜀而英勇獻身的諸葛瞻父子和馬邈的妻子,又無情鞭撻了變節投敵的馬邈和殘酷兇狠的曹操;《全牌詔》、《三盡忠》、《柴市節》等,極力表彰嶽飛、文天祥、陸秀夫同仇敵愾、抗擊外辱、為國捐軀的愛國精神。凡此,對受侵略受壓迫的中國人民都有很強的鼓舞作用。作者熱愛川劇,熟悉舞臺,每寫壹劇本都征求藝人意見,反復修改。所以這些劇作通俗易懂,易於舞臺演出,川劇藝人都尊稱之為“黃本”。

汪笑儂(1858—1918),原名德克金,字潤田,又名僢,字舜人,號仰天,別號竹天農人。北京人。自幼酷愛皮黃劇,結識了不少劇界朋友,後來便下海演戲。先後到上海、南京、天津演戲,歷任山東戲劇改良所主任、天津正育樂化會副會長等職,積極推動戲曲改良運動。汪笑儂壹生創作、改編皮黃劇三十多個。《汪笑儂戲曲集》收錄《瓜種蘭因》、《孝婦羹》、《長樂老》、《縷金箱》、《受禪臺》、《哭祖廟》、《黨人碑》、《洗耳記》、《博浪錐》、《馬前潑水》、《馬嵬驛》、《罵閻羅》、《獻西川》、《罵王朗》、《戰蚩尤》、《將相和》、《排王贊》、《煤山恨》等十八種。總觀這些劇本,有以下四個特點。第壹,具有強烈的時代精神和濃郁的感 *** 彩。作者認為演劇對社會最有益,“古之所謂高臺教化,即今社會教育也”。自百日維新以後,他把寫戲當作推動社會進步的壹種手段,因此每寫壹戲都充滿愛憎,給觀眾以啟迪和教育。如《瓜種蘭因》,主要寫波蘭與土耳其開戰,兵敗乞和的慘痛歷史。很明顯,他是借外國歷史事實,驚醒國民團結起來壹致對外,不要讓波蘭亡國的事件在中國重演。第二,作者既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又有豐富的舞臺演出經驗,所以劇本的文學性強,又宜於舞臺演出。第三,這些劇本大多為自己演出而創作。他專攻老生,且聲音蒼老遒勁,所以老生戲和悲劇占主導地位。第四,在形式上,他不守舊規,作了不少革新的嘗試。如突破七字句、十字句唱詞的框框,吸收壹些文明新戲的表現手法等。在晚清戲曲改良運動中起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 上一篇:衛生間臉盆用什麽材料好?
  • 下一篇:各國過春節的習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