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學禮,無以立。——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白話譯文:不學禮就不懂得怎樣立身。
2、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戰國時期·孟子《愛人者人恒愛之》
白話譯文:不是仁愛的事不幹,不合於禮的事不做。
3、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戰國時期·孟子《愛人者人恒愛之》
白話譯文: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經常尊敬他。
4、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
白話譯文:禮崇尚往來,恭敬對人卻得不到別人的恭敬,是不合禮的。別人恭敬自己,卻沒有對別人恭敬,也不合禮。
5、修身踐言謂之善行,行修言道,禮之質也。——西漢·戴聖《禮記·曲禮上》
白話譯文:修持妳的行為以實踐妳說的話,就叫著善行。行為有修持,說話合符道理,這就是禮節的本質。
搜狗百科-不學禮無以立
搜狗百科-愛人者人恒愛之
搜狗百科-曲禮
2.有關“文明禮儀”的古詩有哪些有關“文明禮儀”的古詩有:
1、《經》
唐 李嶠
漢室鴻儒盛,鄒堂大義明。
五千道德闡,三百禮儀成。
青紫方拾芥,黃金徒滿籝。
誰知懷逸辯,重席冠群英。
譯文:漢代學術之風盛行,朝廷大義當道。五千個人都能闡述道德,三百人都能講好禮儀。學士們身穿各色衣服,籠子裏裝滿了黃金,大家也不理睬。誰的學識最淵博呢?大家壹起來吟詩作對。
2、《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張霸》
宋 林同
幼也知孝讓,居然合禮儀。
休疑汝尚小,須信我饒為
譯文:幼小的孩子也知道孝順禮讓,談到禮儀滔滔不絕。別懷疑他年齡很小,應該相信他很有教養。
3、《絕句》
宋 呂希哲
禮儀三百復三千,酬酢天機理必然。
寒即加衣饑即食,孰為末節孰為先。
譯文:學習文明禮儀的人從幾百人變成了幾千人,這是順應上天的安排啊。寒冷了就加衣服,饑餓了就吃飯,孰輕孰重大家自有判斷。
4、《禮記·經解》
商朝 荀子
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
譯文:文明禮儀對壹個來說,應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曬直的繩子不能彎曲壹樣。
5、《絕句》
宋 王大烈
弧矢重懸舊禮儀,郎君又產玉麟兒。
便煩著眼從頭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譯文:重新拿起弓箭,再溫習壹遍舊時的禮儀,郎君又寫下了玉麟兒這樣的佳作。耐心地從頭看完,確實讓人贊嘆不已。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兇禮。民俗界認為文明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文明禮儀。實際上文明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文明禮儀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文明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文明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文明禮儀。
3.關於“文明禮儀”的詩句有哪些1、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3、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4、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5、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6、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孟德斯鳩
7、人在智慧上、精神上的發達程度越高,人就越自由,人生就越能獲得莫大的滿足。——契訶夫
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9、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地道謝,浮誇的蝴蝶卻是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10、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管仲
11、讀詩書,尚禮儀,守綱常。——界李典《三國殺》
12、貴族重權利,百姓重禮儀。——阿·奧斯汀
13、四書五經入庭訓,儒行月令記燕居;所謂禮儀者,學之端也。——楚君儀《霹靂布袋戲》
14、言非禮儀,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屬仁由義,謂之自棄也。
15、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4.文明禮儀的古詩詞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 諸葛亮
君子憂道不憂貧。 —— 孔丘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 子貢
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 荀況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 —— 韓非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 諸葛亮
奢者狼藉儉者安,壹兇壹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 魏徵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 李商隱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孫多以百城降。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 —— 王安石
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 司馬光
誰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於戈兵。 —— 管仲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 —— 蘇軾
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夥,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土扶可城墻,積德為厚地。 —— 李白
5.文明禮儀的古詩句有很多古書都是講禮的,妳可以親自查閱,畢竟自己學的才是印象最深刻的,總不能經常的拿來主義吧。
禮記 - 儒家經典著作,,《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壹炬,《樂經》從此失傳;
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七經;
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十二經;
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
《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四書》指是指《大學》(《禮記》中壹篇)、《中庸》(《禮記》中壹篇)、《論語》、《孟子》,五經則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6.誰知到關於文明禮儀的古詩句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譯文:孟子說:“君子與壹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內心所懷的念頭不同。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 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
2: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譯文: 指禮節上應該有來有往。現也指以同樣的態度或做法回答對方。
3: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很毋求勝,分毋求多,疑事毋質,直而勿有。
譯文:對於道德、才能勝於己者,要親近和尊敬他,畏服並愛戴他。對於自己所喜愛的人,不可只知其優點,而不知其缺點;對於自己所憎惡的人,不可只知其缺點,而不知其優點。自己有了積蓄,要分給貧窮的人。居安思危,能夠及時改變處境。面對財物,不可茍且據有;面對危急,不可茍且逃避。在小事上爭訟,不可求勝;分配財物,不可求多。對自己不懂的事情不可裝懂,對自己已經搞懂的東西,回答別人時,要歸功於師友,不可據為自己的發明。
4:若夫坐如屍,立如齊,禮從宜,使從俗。
譯文:至於坐的樣子,要像祭祀時的屍那樣端重;立的樣子,要像齋戒時的人那般恭敬。禮節要順應事之所宜,出使要順應當地的風俗。
5: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譯文:壹個人(如果)知書達禮那麽他就是安全順遂的,否則就會有危險不順遂。所以說,知書達禮的人,(我們)不能不向他學習。
擴展資料:
《禮記》是中國古代壹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
《禮記》全書用散文寫成,壹些篇章具有相當的文學價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動故事闡明某壹道理,有的氣勢磅礴、結構謹嚴,有的言簡意賅、意味雋永,有的擅長心理描寫和刻劃,書中還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參考資料:
有關“文明禮儀”的古詩有:1、《經》唐 李嶠漢室鴻儒盛,鄒堂大義明。
五千道德闡,三百禮儀成。青紫方拾芥,黃金徒滿籝。
誰知懷逸辯,重席冠群英。譯文:漢代學術之風盛行,朝廷大義當道。
五千個人都能闡述道德,三百人都能講好禮儀。學士們身穿各色衣服,籠子裏裝滿了黃金,大家也不理睬。
誰的學識最淵博呢?大家壹起來吟詩作對。2、《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張霸》宋 林同幼也知孝讓,居然合禮儀。
休疑汝尚小,須信我饒為譯文:幼小的孩子也知道孝順禮讓,談到禮儀滔滔不絕。別懷疑他年齡很小,應該相信他很有教養。
3、《絕句》宋 呂希哲禮儀三百復三千,酬酢天機理必然。寒即加衣饑即食,孰為末節孰為先。
譯文:學習文明禮儀的人從幾百人變成了幾千人,這是順應上天的安排啊。寒冷了就加衣服,饑餓了就吃飯,孰輕孰重大家自有判斷。
4、《禮記·經解》商朝 荀子禮之於正國也,猶衡之於輕重也,繩墨之於曲直也。譯文:文明禮儀對壹個來說,應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就像曬直的繩子不能彎曲壹樣。
5、《絕句》宋 王大烈 弧矢重懸舊禮儀,郎君又產玉麟兒。便煩著眼從頭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譯文:重新拿起弓箭,再溫習壹遍舊時的禮儀,郎君又寫下了玉麟兒這樣的佳作。耐心地從頭看完,確實讓人贊嘆不已。
擴展資料:
實際上文明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文明禮儀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
生活類文明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文明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
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