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老胡夫皇家船只的發現過程1954年,埃及古物部的工作人員再次清理胡夫金字塔時,考古學家Kammeyer El Marah根據古埃及人追求對稱的習慣和以往的考古發現大膽推測,他認為胡夫金字塔的南墻下應該有壹個墳墓,墳墓裏應該有壹艘與胡夫葬禮有關的船。要知道,當時的胡夫金字塔已經被後人參觀了4000多年,所以不太可能發現什麽重大文物,所以很多人都認為El Marah的推測是天方夜譚。
然而,最終的發掘結果實際上證實了El Marah的推測,也顯示了古埃及人追求對稱和完美的“強迫癥”。當時,El Malah在墓中的壹塊石灰巖上鑿了壹個小孔用於實驗。他通過這個洞向壹個長方形的墳墓裏望去,但只看到黑暗。然後,他閉上眼睛,通過嗅覺感受壹墻之隔的千年古墓。後來,他這樣描述這個奇妙的挖掘過程:
“當我閉上眼睛時,我聞到了香味,壹種非常神聖的味道。我感覺到時間…我感覺到許多世紀…我感覺到歷史。然後,我相信船在那裏。”-卡姆邁耶·埃爾·馬拉赫
展出的胡夫船
當密封的墓穴被考古學家小心翼翼地打開後,黑暗了約四千五百年的墓穴終於迎來了光明。44米長的胡夫船靜靜地停在這個長方形的墳墓裏,旁邊是壹堆排列整齊的木頭。木材大部分是來自黎巴嫩的雪松木,也有壹部分是國產的相思木、德國木、懸鈴木,都是優良的船板材料。
當然,令人驚嘆的不僅僅是古埃及人在造船時使用的精美材料,更是這座封閉的古墓將這艘木船完好地保存了4000多年。畢竟,木材是最容易腐爛的,但這艘胡夫船在被考古學家發現時仍然堅硬如新,仿佛它只在墓中停留了短短的壹年。
盡管如此,修復胡夫艦還是花了13年,直到1982年才對外展出。這艘胡夫的船直接展示了古埃及人先進的造船技術,並被證實與法老胡夫的葬禮有關。因為在古埃及文化中,船中心的位置寓意著死者在來世的神聖和榮耀,所以胡夫船也是運載法老胡夫前往來世的重要工具。至此,古埃及喪葬船已逐漸進入考古學家的視野。
喪葬船及其模型的制造已經持續了數千年。在古埃及文化研究領域,對於喪葬船在來世將扮演什麽角色,學者們仍然持有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壹些學者認為,胡夫船與太陽神Ra壹起將復活的法老送往永恒的天堂,因此它也可以被視為壹艘通往來世的船。
在古埃及人相信的宇宙論中,太陽神拉著兩條船,壹條是白天航行,壹條是晚上穿越天空。從這個角度來看,胡夫船在葬禮上被用作駁船,它的任務是通過水路將已故法老運送到另壹個地方。壹些學者推測,法老胡夫可能在活著的時候乘坐這艘船參觀聖地,以宣布或恢復他的權威。當然,這些只是猜測。唯壹可以確定的是,葬禮船壹定與古埃及人的來世概念有某種聯系。
古埃及的各種船只和高超的造船技術尼羅河作為航海和交通運輸活動的搖籃,不僅孕育了古埃及人的造船本能,也催生了各種船只和相應造船技術的出現。可以說,古埃及人在征服海洋的同時,也練就了壹手好的造船技術。無論是專用於各種儀式的喪葬船和遊船,還是用於日常狩獵活動和客貨運輸的紙莎草船和駁船,都是古埃及人高超造船技術的體現。先從最初的紙莎草船說起。
尼羅河上最早的船——紙莎草船
紙莎草船,顧名思義,是由成捆的紙莎草制成的船或筏。它主要是依靠紙莎草本身的漂浮特性來達到航行的目的,而不是依靠船體的結構或形狀。所以從選材和造型來看,紙莎草的造船成本相對較低,對造船技術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這種船經常被溫帶地區的人們用於短途狩獵和運河航行,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前王朝時期。
但是,紙莎草船也有壹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經不起海水的長期浸泡。原因是紙莎草船遇水飽和會變形,會逐漸下沈或散架,所以使用壽命很少能超過壹年。盡管如此,紙莎草船仍然是短途航行的首選,性價比最高。即使在木船發展之後,古埃及人仍然繼續制造和使用紙莎草船。
當然,紙莎草船的缺點也促使古埃及人設計出更耐用、更堅固、用途更廣的木船。木質船體最早是在公元前4000年晚期制造的。最初的木船仍然模仿紙莎草船的形狀和結構,兩端仍然是向上的形狀。但木材的縱向強度比紙莎草紙強得多,所以不必保留紙莎草船的這壹特點。但考慮到古埃及人完全掌握用木材造船的技術還有壹段時間,這種疏漏是可以理解的。
最古老的帆船圖像。
運送建造金字塔所需石頭的駁船。
駁船,類似於我們常說的貨船,堅固耐用,古埃及人經常用它來運輸建造金字塔所需的石頭。由於大部分的石頭無法繞過金字塔,古埃及人需要從孟菲斯和底比斯附近的采石場搬運數萬噸的建築材料,用來建造金字塔、神廟、雕像和石柱,這對駁船的載重能力和耐久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古埃及人常用的石頭有花崗巖、石灰石和石英巖等。花崗巖主要產於阿斯旺附近,而石灰石來自更北部的地區,石英巖應該是從孟菲斯和阿斯旺挖掘出來的。可以說,無論是石材開采還是石材搬運,都需要強大的技術和設備支撐。古埃及人以高超的智慧突破了種種困難,最終建造了壹艘能夠運輸數百噸重物的駁船。
新王國時期(公元前15世紀)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生動描繪了駁船搬運石頭的場景。圖為兩座花崗巖制成的方尖碑,由聰明的古埃及人從阿斯旺附近的采石場運到底比斯的神廟。根據這張圖片,研究人員推測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駁船長約63-84米,寬25-28米,滿載水線2米。這樣的駁船出現在幾千年前的古埃及是多麽不可思議啊!
然而,古埃及駁船的奇跡並不僅限於船的大尺寸。把幾百噸的重物完好的運到駁船上,然後用駁船自己把幾百噸的貨物運到另壹個地方,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方面,古埃及人想出了壹個絕妙的辦法,就是先借助巨浪把重物運到水邊,然後在要運的重物下面挖壹條運河,再用小石子填滿駁船。當駁船的重量大大超過要運輸的重物時,駁船就會下沈。
這樣,船就可以順利地從重物下通過。通常情況下,重物的兩端會放在運河的兩側,以保證重物始終懸浮。當船員清除堵塞物時,船可以帶著重物出航。這種方法類似於中國古代曹沖稱大象的方法。它利用小石頭的重量和水的浮力,可以說是大自然之手實現的。
古埃及人用這種方法將重物搬運到駁船上,滿載貨物的駁船在逆流航行時很容易偏離航道。對此,古埃及人想出了壹個絕妙的主意,那就是用錨鏈在駁船的前端(下遊方向)綁上木筏,在船尾用沈重的石錨拖著,這樣船員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船只,使其不會比前面的拖船走得快,也不會使駁船向河岸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