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論語》名著閱讀教學設計

《論語》名著閱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論語》的寫作背景和內容,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

2.學習孔子追求理想、永不放棄的不屈不撓的精神,用知識充實自己,提高道德修養。

3.背誦《論語》中的精彩片段、名言警句,學會積累,初步形成閱讀文學名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感受《論語》的文化魅力,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經典中領略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魅力,享受名著帶來的精神啟迪。

教學難點:

整理《論語》中的格言警句,翻譯、理解、整理,了解孔子的重要思想,談談對自己學習、生活、人生的啟發和影響。

教學方法:?閱讀理解,分類結合,合作探究

教學時數:?壹個課時

教學理念:

《論語》是名著必讀指南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介紹了孔子及其著作和思想,對學生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本課重在將名著介紹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提取其精華,感受文化魅力,開拓知識寬度。因此,本課從與學生學習密切相關的有關孔子教育名言的警句入手,讓學生探索思考,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采用“閱讀理解、梳理分類、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個性思維,徜徉於經典著作之間,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教學過程:

第壹,熱點話題導入

《百家講壇》裏有了《論語》,於丹教授成了眾所周知的“學術快女”。她說《論語》傳遞的是壹種態度,壹種簡單溫暖的生活態度。比如“直報投訴,以德報怨”,用妳的公平、坦誠和高尚人格坦然面對這壹切,倡導的是壹種對生命效率和人格的尊重。又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人生很多遺憾。要做到內心強大,壹個前提就是要低估外在事物的得失。”這又壹次引起了我們對《論語》的思考。在這節課上,讓我們走進《論語》,與孔子親密接觸,沐浴春風,洗滌心靈。第二,聽孔子的故事

大家在小學和初中都接觸過《論語》中的相關章節,對孔子有壹定的了解。那麽孔子就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人們稱他為孔子,學者稱他為孔子。關於孔子,妳還知道哪些故事?(請兩三個學生講故事)

(1)孔子帶弟子去齊國,途中聽到哭聲。孔子說,這個人哭起來不像家裏死人。我上前問哭的人,哭的人說,我從小就好學,遊遍了世界,回到了家鄉,可是父母已經去世了。去而不來,年也;不能再相見者,親人也。然後愛哭鬼就跳河自殺了。孔子告訴他的弟子要記住這壹點,引以為戒。此後,離家出走的孔子弟子達到30%。可見孔子對當時“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悲哀是深有體會的。

(2)孔子帶弟子到鄭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卻與弟子分離。孔子獨自站在東門外。有人告訴子貢,東門外有壹個人,身長九尺六寸,有壹條長長的河,頭如堯,頸如,肩如子產。但腰部以下,卻比余矮了三寸。像迷路的狗壹樣沮喪。子貢把這些話告訴了孔子。孔子看了很高興,嘆了口氣說,他表達的形狀可能不準確,但我確實像壹只迷路的狗。太可惜了!太可惜了!表現出孔子的大度和包容。

第三,梳理分類思路

《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在政治、倫理、哲學和教育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經典著作。請快速閱讀名著介紹,梳理孔子思想,進壹步走進孔子。學生自由閱讀,畫圈總結,自由發言。)

(壹)“仁”的思想

師:“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104次,可見“仁”的思想統領全書。其中“仁者愛人”是指重視人的生命和生命的人文理念,是儒家“仁”思想最直接的表現,強調不僅要愛自己和親人,而且要“愛所有的人,愛善良”。愛自己,愛別人,愛別人,善待別人……不僅要把人的生命放在第壹位,還要把好人的現實社會生活安頓好。那麽妳怎麽看待“仁”這個概念呢?請大家各抒己見。

默認值:

學生1::他提出“克己為仁”。“克己復禮”:仁與禮互為因果。就是提倡人們要以克制和禮讓來調和社會矛盾,而要做到這壹點,需要個體自覺的道德修養。“仁遠哉?我欲仁者,我仁也。”只有不斷反思,遵循禮,才能達到“仁”的境界。

學生二:“孝、孝、忠、信”以仁為根和核心,以愛為紐帶,以禮為本位形式,聯結成十字形的人際關系結構。父子孝,君臣忠——這是縱向關系;兄弟,朋友,兄弟,朋友有書信——這是壹種橫向關系。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構成的十字形共贏價值結構,相互支撐,缺壹不可。任何壹方的脆弱、違約或傾斜,都會使其失去平衡,使“仁”的實施陷入困境。

學生三:“關心人,熱愛物”——王導的長治久安思想。孔子還把仁延伸到魚、鳥、生物,“釣而不鋼,巡而不宿”,希望仁者君子“愛民愛物”,實現長治久安。在對“仁”有著極高要求的孔子看來,只要能使天下安定,做對人的現實生活和生活有益的事,就是仁;它能廣泛地造福人民,幫助他們過上好日子,這是高於仁的神聖美德。

(二)教育理念

老師:孔子作為壹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獨到的見解。請再找壹遍,做個總結。

默認值:

學生1:孔子開創了“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他認為有些人不應該因為富有、高貴、無知、善惡而被排除在教育之外。他壹生都在努力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據說他門下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有地域差異,有年齡差異,有貧富差異。正是因為孔子的人本主義教育理念,他們才能接受教育。這應該是孔子能夠受到全世界敬仰的壹個重要原因。

學生:2。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孔子認為受教育者有不同的潛力和興趣,經濟社會發展也需要不同類型的人才。他把因材施教分為三類:壹類是教育學生的個性。二是針對學生特點進行教育。三是因材施教。

學生3:孔子註重引導教育方法。1.強調靈感。孔子對啟發式教育的表述是:“不要生氣,不要生氣,不要不高興。比如不轉三圈,就不會再有了。”也就是說,它強調學生自己的思考和琢磨,要求學生舉壹反三,舉壹反三。2.學習和思考並重。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只學習不思考,妳會迷茫;思考而不學習是危險的。3.註意練習。《論語》開篇說明:孔子說:“不如與時俱進,不是嗎?”子曰:學而時習之,豈不愉快?指出了實踐的重要性。4.靈活的方式。孔子的教學方式多種多樣,或集體教學或個別教學,或對話或現場討論。他非常重視與弟子的互動,從而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和思考。

學生4: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格。孔子提出了不同層次的理想人格:從“成人”到“君子”,再到“聖人”。根據《論語》中的記載,孔子認為壹個“聖人”應該具有完美的個人品格,這是最高的理想人格,壹般很難進入這個層次,就連古代的堯舜也沒能做到。

第四,閱讀和理解名人名言

《論語》是壹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當時的壹些經典對白對後世影響很大。請結合所學章節閱讀這些名言。(學生從“仁、治國、學、育、待人”三個方面分組收集、閱讀、翻譯、感受。)

師生總結歸類:

(壹)仁政、治國:

1,克己復禮是仁。

克:克制。意思是克制自己,讓壹切都屬於“禮”(西周的禮),這是行義之事。“克己復禮”是達到仁的境界的壹種修煉方法。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欲望:想做;不要:不要;史:申請。不要把妳不想做的事情強加給別人。這是壹種從自己和他人出發的思考,即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往往指不好的事或事。自己接受不了,也不要轉嫁給別人。

3,其身正,而不令;他的身體不直,雖然他不服從。

自身行為是正確的,即使命令沒有下達,人民也會執行。如果他們不正確,即使發布命令,人民也不會服從。這句話的意思是政治家首先要端正自己,為臣民樹立榜樣,在今天反腐倡廉仍然有現實意義。

老師明確表示,1-3表達的是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論語》中闡述的“仁”是全方位的,既指向個人修養,又註重與人相處之道,體現了治國之道。

(2)學習和教育:

1,不怒,不怒,不怒。壹個角不被三個角反轉,就不會再有了。

不要開導他,直到他努力去理解,不能;在他心裏明白但不能完美表達之前,不要啟發他。如果他不能舉壹反三,就不要反復給他舉例。重點是啟發學生舉壹反三。

2,三人行,必有我師。選擇好的並跟隨它,改變壞的。舒爾

幾個人壹起走,壹定有值得學習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拿自己和他們的缺點去對比,去改正。是人善時虛心好學的精神。

3.學而不厭,教而不厭。舒爾

累:滿足,學而不滿足,教而不累。

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就是知道。搞政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智慧。前四個“知”是知道的意思,最後壹個“知”和“智”是壹樣的,智慧。

老師明確表示,孔子的這些學習方法對我們是有積極意義的,並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過時。希望大家可以學習並靈活運用。

(3)守規矩:

1,有三個朋友受益,有三個朋友損失。朋友直爽,朋友原諒,朋友多聽,有益。朋友交朋友,友善柔軟,容易受傷。姬石

有三種有益的朋友和三種有害的朋友。交誠實的朋友、正直的朋友、有見識的朋友是有益的。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舒爾

這是自古以來眾所周知的說法。很多人經常把這個寫成橫幅,掛在房間裏激勵自己。孔子認為君子坦蕩蕩,從容不迫。小人斤斤計較。

3,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子涵

壹個軍隊指揮官可能會被帶走,但壹個普通人的雄心壯誌不能被帶走。這句激勵了2500多年無數中華兒女的話,使他們屹立於世界之林,成為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之壹。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子涵

壹個工匠要想把工作做好,必須先磨好工具。比喻做好工作,準備很重要。老師說得很清楚:這些句子都是講為人處事的方法。這對我們所有人交朋友和做事都有幫助。

動詞 (verb的縮寫)合作、探索和借鑒

妳從《論語》中收獲了哪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有哪些啟發和影響?與學生分組互動,倡導個體思維,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團體、個人分,評選優秀個人和團體。)

默認1:從《論語》中我學到了要以關愛的心態面對生活。

《論語》說:“弟子進則孝,弟出則弟。他們真誠守信,他們熱愛所有的人民,善良。有余力就學文學。”告訴我們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平易近人,小心謹慎。誠實守信,愛眾生,近仁者,都做到了。有余力的話可以去學文藝..可見妳不僅要愛妳愛的人,也要愛別人。在當今社會,“關愛他人”依然值得肯定和贊美,就像我們說的“只要每個人都獻出壹點愛,世界就會變成美好的世界”。

前提二:我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妳想利益別人,妳就想實現,妳就想實現。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看不到好處自己拿不到,有困難推給別人;妳想到自己想要的,別人可能也想要,妳討厭的,別人也不會喜歡。壹個人做任何事情,不僅要想到自己,更要從別人的角度出發,胸懷寬廣,掌握處理人際關系的壹個重要準則。

前提三:活到老學到老,要學要用,終身受用。

《論語》中有很多關於教育和學習的名言。比如“時不時學學,妳不說嗎?”“時時學習”,“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有三人行,必學我,擇善而從之,改惡而從之。”等壹下。強調學習是壹個人的頭等大事,學習要強調方法和技巧。學習要及時實踐,任何時候學習和思考都要緊密結合才能有效果。同時,要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在與自己的短處對比中查漏補缺,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人生只有隨時隨地學習,才能真正活到老學到老。

老師分享:大家都講得很好,很好地把握了《論語》的內容。老師也得到了壹些啟發,想分享給大家。如孔子的“因材施教”、“啟發式教學”。在這段話中,孔子並沒有對魯茲和尤然提出的同壹個問題“司文·祝星”作出簡單而籠統的回答,而是因為他們的性格特點不同而作出了不同的回答。現在中國發展很快,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可見,因材施教正是我們教育所需要的。新課程改革的壹個重要理念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可見孔子的啟發式教學也是非常必要的。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孔子的儒家經典依然傳播著中國倫理道德的精髓,傳播著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值得我們壹生細細品讀。

六、閱讀方法指導

學生討論讀《論語》時讀什麽。如何閱讀?

壹、積累文言文基礎知識,讓閱讀事半功倍。要求學生有壹定數量的參考書,掌握實詞、虛詞、古今異義、句型等從量變到質變的知識。

第二,廣泛閱讀,掌握選入教材的《論語》內容,帶著感情去讀。

第三,理解對話中的人物,掌握故事情節,讀懂意思。

第四,聯系實際,學以致用,用孔子思想的光輝教育學生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

七、我的課堂收獲(各抒己見)

八、作業:

讀論語,交流讀書心得。(要求:內容真實,結合實際,本人有感而發,300字左右。)

九、板書設計

(壹)“仁”的思想

(二)教育理念

1,沒課了。

2.因材施教

3.指導教育方法。(1)強調啟發。②學習和思考並重。

③註重實踐。(4)方式靈活。

X.教學反思

本課內容充實,通過“梳理、閱讀、理解、提煉”,《論語》中的經典句子和精辟思想將再次照亮我們的生活。註重學生的互動和小組合作,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適時的引導、啟發、問答、積分等激勵措施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形成競爭意識。缺點:上課時間有限,有些問題沒有解決。希望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讀書活動,讓學生深刻理解《論語》的精髓。

  • 上一篇:古代衣服的名稱有哪些?
  • 下一篇:慶祝建國70周年的中國傳統優秀傳統詩詞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