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特點和類別民族傳統建築是因功能、空間、環境而創意,與自然環境、鄉土文化巧妙地融合,再現自然,體現民情風俗。民族傳統村寨選址布局大致分兩大類:壹為平地緩坡地類。比較普遍選擇近江河溪流隨地形水勢平行布局為方便交通、商品交流活動,各類建築的面寬朝向多為“壹”字、“十”字布局並以縱向延伸為主。二為山地類。建築多坐落在地形起伏向陽山坡之上,山坡稍緩的則建築平行等高線布置,其走向則根據山勢起伏變化,街道多為曲折帶狀巷道與街道垂直高程變化顯著。
1.2發展狀況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由於受到外來建築文化思潮的影響,中國傳統建築受到很大的沖擊。建築呈現千篇壹律“克隆式”的方盒,出現了許多曇花壹現的時髦和迎合商業口味的作品,“國際化”建築的趨勢使建築的民族風格、地方特點自然失落。現代建築應該繼承而不守舊,創新而不離宗的原則,把現代文明與民族、地域、鄉土建築相融合,創造出具有民族風格、地方特點的新時代建築和綠色生態的居住空間環境。如何做到後現代主義設計與民族傳統建築相融合,筆者將以雲南民族大學呈貢校區規劃和建築設計為例,剖析民族傳統建築與後現代主義設計的碰撞、交流與傳承,民族傳統建築和後現代建築設計的交融。
2雲南民族大學呈貢校區規劃設計
雲南民族大學呈貢校區地處昆明市呈貢縣吳家營鄉。校區基地建設用地1666畝,壹次規劃,分兩期建設。總建築面積約53.2萬m2,全日制在校學生在2010年為16600人。
3對雲南民族大學呈貢校區規劃和建築設計的分析與反思
3.1對校區規劃和建築設計的分析建築設計中對民族風格的追求不僅停留在形式的模仿移植上,而是壹個多層面的表述。通過對雲南各少數民族民居及風俗文化等的研究,從民族傳統建築中的群體布局、平面布置、空間技藝、鄉土建材、細部巧設中吸取民族地方的內涵、符號,與現代科學技術文化有機的結合創造出具有民族風格、地方特點的新時代建築。民族傳統建築多與自然環境巧妙融合為壹個有機整體,有天然自然之美。
村寨布局往往具有再現自然,含有自然情趣之美。雲南是壹個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的建築特征雖各不相同,但由於民族的聚落式生活習俗的歷史沈澱,其群體卻均以傳統村落的空間模式出現,村落各部分成為既各自獨立又彼此相連的整體。方案中各建築以院落布局對傳統空間模式,以現代的聚落形態來組織各個功能模塊,方案中的院落呈現不同的形態、性格,既有助於形成豐富的空間體系,也是對傳統村落室外空間自由形態的模擬。方案中提煉出陡坡屋頂、深遠出檐、穿鬥屋脊等特征元素,並以現代材料、改造方式加以重新詮釋,同時註重地方建材的組合運用。地處高原山區的民居村落常呈現依山就勢、層層跌落的“山寨”之勢,方案中則通過層疊屋頂的處理與之契合。
3.2對校區規劃和建築設計的反思方案采用後現代主義設計手法,結合民族傳統建築設計特點,挖掘民族裝飾風格,提取民族文化元素,使後現代主義建築特點與民族傳統建築特色有機統壹,形成鮮明的特色。主色調采用民族傳統的紅、白、黑三色,民族特色坡屋面紅色陶土瓦鋪蓋,屋檐以下為後現代建築特色,勒腳、柱子石材貼面,外墻面白色塗料和紅色面磚分割飾面,帶有抽象民族元素的灰黑色鋁合金窗。使得整個建築色彩鮮明、亮麗。
4結束語
雲南民族大學是雲南唯壹的以培養少數民族高級人才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建築以人為本,體現後現代主義建築與民族傳統建築的有機統壹、和諧融合,也體現了各民族的團結、和諧、融合。總體追求現代氣息與地方民族特色相結合,體現雲南地區建築輕巧、開敞通透的特點。建築從下到上分為三段,下部采用簡化的線腳,形成基座的意向,中段相對簡潔,將視線引向建築頂部,頂部將民族傳統的屋檐形式進行進行提煉,加工和重組,形成重檐起翹的坡屋頂,出挑深遠,達到墻翹多樣,層次豐富的屋頂形態。設計致力於校園空間與師生活動多樣性的緊密結合,形成學術氛圍濃郁的磁場,以提高校園活力以至師生的活動質量,從而提升整個校區的建設品質。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