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觀音山舉行的,觀音山是中國唯壹的私人國家森林公園,是東莞批準的第壹個AAAA旅遊景點,也是東莞第壹個國家森林公園。
當代青少年正處於思想變革和社會轉型時期。改革開放以來,現代化的浪潮風起雲湧,在它的威脅下,壹些基於人類本能的永恒的傳統價值觀被迫動搖,並被過度扭曲。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對傳統文化的否定,導致壹些領域道德失範、誠信缺失或缺失,中華傳統美德逐漸被遺忘。加強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有力保證。讓青少年親身了解、學習和體驗中國的傳統文化,成為父母和社會的知識。渴望回歸文化,尊重傳統,重塑價格觀念,建設精神家園的聲音越來越多。
當今社會道德價格觀念的缺失呼喚傳統文化對教育的回歸
網絡文化的全方位滲透強化了青少年的全球化意識,弱化了他們的民族意識,互聯網對現有的道德觀念產生了沖擊和影響。網上有用的和無用的、對的和錯的、先進的和落後的信息充斥其中,對良好的道德教育產生強烈沖擊,使當代青少年形成西化傾向、國家觀念淡薄、傳統文化邊緣化。
孝道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現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獨生子女,處於幸福優越的生活環境中。他們在家裏裝成小皇帝小公主,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報。社會已經進入了全球信息化和高度物質文明的時代。壹個不孝、不懂禮儀的人,在現代文明社會是沒有生活質量的,在世界上也不可能與人合作,更不可能進入高度文明的社會。
倡導孝道教育,就是要重新理解孝道的內涵,從傳統文化中挖掘出壹些有實用價值的東西,做到古為今用。
澆花要澆根,“孝”是中華民族的根,是中國文化的根。子曰:“孝為德之本,教之壹生皆是也。”“孝”是長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道德樹。根正了,樹才能茁壯成長,根深了,枝葉繁茂了,根實了,花果才能香。教人要從孝開始,做人要從孝開始。《弟子規》說:“孝為先,信他人,愛他人,與人為善。有余力就學文學。”。人的本質在於孝。
新世紀以來,我國越來越重視中華孝道的宣傳教育。2007年3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弘揚孝道、構建和諧社會專版,將孝道莊嚴地擺在了全國人民面前。2008年,國務院決定將清明節定為國家法定假日,讓普通百姓祭奠祖先,緬懷先烈,感恩已故親友。此舉對於弘揚中華文化,傳承孝道意義重大。
孝順是壹種與生俱來的永恒的美德。如果說當今時代需要孝道,那麽弘揚孝道,使之發揚光大,就是責任。以“天下孝”為德育主題,使孝文化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特色,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從中受益。孝道教育的目的是讓青少年擁有善良、感恩、負責的心。通過不斷的孝道教育,孝道、孝會變得偉大而優雅,孝會成為大德。通過“孝”的教育,讓學生最終成為有氣節、有氣場、有擔當的高素質人才,成為壹個幸福的人。
通過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培養青少年“知孝”,樹立孝道意識,從學習、生活中“講孝”、“行孝”,關愛他人、社會、自然。
觀音山致力於弘揚傳統文化,推動公益文化事業發展。
作為中國第壹家民營國家森林公園,觀音山壹直以來不僅重視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也重視旅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壹直致力於弘揚傳統文化,熱衷於公益文化事業的發展和推廣,註重文化積澱。觀音山之所以對公益文化活動非常熱心,是因為觀音山公園及其創始人黃幹波先生重視並熱愛傳統文化的弘揚,對文化旅遊有著獨特的理解。
14觀音山景區發展中,壹直把文化建設作為戰略發展之壹。每年自籌資金,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景區的文化建設和沈澱,先後舉辦了壹系列具有自主品牌、社會影響力、群眾參與面廣、紀念碑口碑好的公益性文化活動。其中包括:2004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九屆中國觀音山健康文化節,2008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全國書法藝術展,2009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中國觀音山詩歌節,2010至今已成功舉辦七屆萬人相親文化節(會)。
觀音山類似東莞啟智行的公益文化活動成功舉辦,不僅深得民心,也為廣東建設文化大省、文化強省和東莞三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反響。
在觀音山開展傳統文化活動是壹種有益的實踐。
近年來,東莞報業傳媒集團與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聯合發起* * *,東莞時報、觀音山公園承辦了東莞啟智行青少年傳統文化體驗行動,在推動青少年傳統文化和“家國”理念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青少年是國家的棟梁,民族的未來,家庭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青年興,則民族興。對青少年進行智慧啟蒙,可以使他們明大義,學禮儀,知榮辱,尊師重道,提醒他們的人格修養和責任;能讓他們有長遠的眼光,以樂觀進取的精神面對人生的未來,弘揚孝道,感恩謙虛地服務社會,做國家的脊梁。
在孝道缺失、傳統文化邊緣化的大背景下,自2011起,東莞觀音山與東莞報業傳媒集團共同發起並舉辦了三屆青少年傳統文化體驗活動。
啟蒙活動意義重大,向青少年傳遞正能量。
啟智行作為壹項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教育實踐,其傳統文化經驗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建設密切相關。在弘揚傳統文化、培養公民道德、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它有效激發了青少年的家國意識和自我責任感,成為青少年素質教育的良好平臺。這也體現了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緊密結合,對東莞創建歷史文化名城、推進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啟智行是壹個純公益性的文化活動,關註當下青少年的成長和未來國家的發展。但是,每壹次啟智銀行的成功控股,都需要大量的社會資源來主導和支持。不僅需要整合東莞及珠三角地區的主流公共媒體資源,更需要通過宣傳引導,將活動的正能量傳遞給廣大學校和家庭。同時還需要投入近百萬元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活動的籌備,從主會場、分會場的布置,各種傳統文化表演和示範的安排,到千家萬戶的組織引導,活動的安全保障,餐飲。啟智行的每壹次活動都需要兩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和緊張有序的安排,動用了園內各方面的資源和人力。觀音山公園的管理者總是盡力做好,因為壹切都是為了孩子。
傳統文化體驗不僅是對青少年的教育,也是對家長的教育。家庭是青少年的第壹堂課,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父母與子女相處最多;父母為孩子付出的最多;父母與孩子的榮辱成敗關系最為密切。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根深蒂固。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家庭教育非常重視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責任。“養而不教是父之過”,也因此,“孟母三遷”、“婆婆紋身”等故事流傳至今,成為美談。
東莞啟智行連續三屆傳統孝親活動,吸引了珠三角地區近5000個家庭參與。青少年在父母的陪同下,參加壹系列活動,如青少年成長的大型宣誓儀式,中國傳統的成人禮,中國經典的閱讀,孝道的啟蒙演講。《弟子規》說:“冠須直,結須結,襪鞋須緊。“會場上,在家長的見證下,青少年集體起立,盛裝打扮,宣讀成人禮誓詞,向父母跪拜,擊鼓傳花,在文化專家的帶領下,和諧地背誦《弟子規》《孝經》等國學經典。
孝文化的建設不僅豐富了觀音山的旅遊文化,而且具有社會教育的示範意義。越來越多的市民帶著孩子來到觀音山。他們通過了解觀音山的“孝文化”,教育子女要孝順,自己也要踐行孝道。
觀音山現在正在繼續“啟迪智慧”的活動。自2013起,將舉辦青少年傳統文化教育高峰論壇、孝道作文大賽、啟迪智慧夏令營等壹系列青少年教育活動,推動孝道文化進校園,吸引學校和青少年,走進觀音山感受孝道文化,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家庭倫理觀念,傳遞正能量,讓每壹個孩子都能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
家長和學者都認可齊之星的模範帶頭作用。
帶孩子來東莞觀音山參加傳統文化體驗的李先生說,因為工作忙,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借此機會和兒子壹起去戶外,呼吸新鮮空氣,讓兒子學習傳統文化禮儀,非常有意義。參加這個活動也讓我反思了很多。我以後會花更多的時間陪孩子。
壹位連續兩年帶領孩子參加觀音山活動的何姓家長表示: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對孩子未來有很大幫助。來到觀音山體驗傳統文化後,孩子似乎明白了壹些事情,和父母說話也很有禮貌。有些事情他懂了會主動去做,這是最大的改變。學習傳統文化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了解現在,為未來多做準備,多讀經典,可以幫助我們扶正自己的根。
家住寮步的11歲學生蔣敬:學習傳統文化可以讓我們明白,父母養育我很辛苦,老師應該教育我,值得我尊敬。同學是我的好夥伴,我們要好好相處。壹切都是為了我主動禮貌尊重,才能獲得別人的禮貌和尊重。
東莞報業傳媒集團副總裁、東莞時報總編輯譚俊波:尊重生我養我的父母永遠是對的,誰也不能否認。所以,任何時候都要孝順!說到孝順,要從娃娃說起。尤其是獨生子女時代,很多孩子道德淪喪,缺乏修養,缺乏教育,缺乏孝心。今天舉行的活動是為了在兒童中加強和推廣孝道文化。
啟智星的每壹次活動都有1000多個孩子集體向父母跪拜的場景,讓很多父母落淚,也頗為感動。各大媒體紛紛報道,擴大了影響力。讓我們* * *祝願優秀的孝文化照耀中國的每壹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