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腿
火腿發明於宋朝,最早出現火腿二字的是北宋,蘇東坡在他寫的《格物粗談·飲食》明確記載火腿做法,“火腿用豬胰二個同煮,油盡去。藏火腿於谷內,數十年不油,壹雲谷糠。”
另,據傳北宋代抗金名將宗澤回家鄉後,回京時帶回了幾塊老家浙江義烏的鹹肉,給宋高宗趙構品嘗,趙構切開見到肉色鮮紅如火,嘗後味道鮮美,大喜便給它賜名為“火腿”。火腿的制作需要多個工藝流程,火腿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蛋白質不僅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而且還是強身的補品。至今中國浙江地區的金華火腿不僅暢銷國內,而切遠銷歐美。它依然散發著它千百年特有的巨大的誘人魅力……
火鍋
中國歷史上真正有記載的火鍋出現在宋代。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中記到,“師雲: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活之。以風爐安桌上,用水半銚,候湯響壹杯後,各分以箸,令自夾入湯擺熟,啖之,乃隨意各以汁供。”
由此可見這種吃法不再是燉和煮而是“涮”。林洪還根據當時“浪湧晴江雪,風翻晚照霞”的美景。為這種吃法取了壹個浪漫的名字叫“撥霞供”。後來“撥霞供”的吃法傳開,人們爭先效仿。不久人們已用各種肉類和蔬菜等,都用此種方法涮食。宋代的火鍋和現代的火鍋在造型與結構上毫無二致,不禁使人不得不欽佩嘆服……
東坡肉
蘇東坡可謂壹位美食大家,他有關美食的詩歌及文章極多,現在以“東坡”命名的名菜就有: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餅、東坡羹、東坡酥、東坡玉摻、東坡芽膾、東坡豆花等等。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東坡肉,東坡肉是蘇東坡在黃州親手創制出來的,他被貶黃州後生活拮據,見當地豬肉價便宜而很少有人買,於是便親自烹調豬肉,創制出名譽千古的“東坡肉”來。有詩《豬肉頌》為證:“洗凈鐺,少著水,柴頭罨煙餡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東坡肉”味美香醇,膾灸人口,肥而不膩。人們爭相模仿這種做法,“東坡肉”的美名自然傳開,還有人以“東坡肉”命名開店。至今都是中國很多地區的壹道名菜。另,傳說東坡肉發明於蘇東坡整治杭州西湖之時。
“慢著火,少著水”是制作東坡肉的主旨,他的另壹首《雨後行菜》:“誰能視火候,小竈當自理。”說明火候的關鍵。慢火煮使湯質稠濃肉爛而味美香氣撲鼻,誘人食欲大開。經研究發現,豬肉經過慢火煮1—2小時,飽和脂肪酸銳減30%—50%,而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則成倍增加,由此可見,“東坡肉”不僅不肥膩降人,而且有利於人。真乃合乎養生之道的美味佳品……
豆芽菜
豆芽作為蔬菜食用始於宋朝,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鋪沙植豆,用板壓。及長,則復以桶,曉則曬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鹽、苦酒、香料可為茹,卷以麻餅尤佳。色淺黃,名鵝黃豆生。”這裏不僅明確記載了豆芽菜的制作方法還有食用方法,“卷以麻餅”正是北京的薄餅卷豆芽這吃法的鼻祖。宋人蘇頌《圖經本草》:“綠豆,生白芽為蔬中佳品。”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也屢次提到豆芽菜,如:“以綠豆、小豆、小麥,於磁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籃彩縷束之,謂之“種生”。”南宋詩人方嶽還寫有壹首名為《豆苗》的詩,對發豆芽的過程記述得詳細具體。據宋朝的書籍記載,宋代就最起碼有五種豆芽,黃豆芽、綠豆芽、豌豆芽、芽蠶豆、赤豆芽。
豆芽菜物美價廉,雅俗***愛。即可登上大雅之堂奢華的宴席,也可是平民的家常之菜。豆芽菜的營養價值極高,近來西方的研究發現豆芽菜可以抗疲勞、抑癌、治癲癇,西方營養學家認為豆芽菜不僅有極高的營養還有極高的治病價值,他們壹致認為豆芽菜是理想得近乎完美的食品。沒想到千百年前中國祖先發明的豆芽菜竟是如此的神奇了不起……
爆米花
爆米花也是發明於宋代,範成大在《吳郡誌·風俗》中記載:“上元,……爆糯谷於釜中,名孛婁,亦曰米花。每人自爆,以蔔壹年之休咎。”在新春來臨之際宋人用爆米花來蔔知壹年的吉兇,姑娘們則以此蔔問自己的終身大事。宋人把飲食加入文化使之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爆米花松脆易消化,可作為日常的可口零食。爆米花的發明更折射出中國飲食的豐富多彩,它有更深的含義,就是開創了壹種食物的加工方式澎化食品。說明中國古代的食品加工不止僅僅是食品簡單的加熱作熟,而是通過的物理的高溫高壓作用原理來改變食物的狀態口感,這種加工方式就是現代新興的澎化食品。這種加工方式使普通不和口的食品變為可口有特色的食品小吃,可以說千百年前的爆米花是近現代各種五花八門澎化食品零食小吃的祖先……
宋朝發明創造的小吃很多很多如“角子”(餃子)、“索餅”(面條)、“焦堿水錐”(炸元宵)、“浮團子”(湯圓)等等,連調味品醬油也是發明於宋代。據傳還有“油條”、“蛋炒飯”等,宋朝真是美食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