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陜西、北京、河北的四合院最具代表性。
從北京北海白塔居高臨下眺望京城,除了皇宮建築群是壹片紅墻黃瓦外,四周都是方方塊塊的灰瓦屋頂和壹行行綠色行道樹。這就是北京特有的民居建築群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我國北方住宅建築中壹種傳統的布局形式,又體現我國“前堂後寢”的禮制規格。其實按詞意可以推知四面有房屋,當中有院,叫“四合院”。四合院歷史很久,到漢代,四合院已經逐步形成,唐宋時已廣泛使用,到明代已完整。現在北京大量存在的都是清代建造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總體布局,都按大街小巷(胡同)方向興建。有大四合院、小四合院之分。標準的大四合院是:坐北朝南,大門開在院之東南角,臨街壹排房東數第壹間大門洞,第三間至第五間“倒座”;進大門迎面是“影壁”,往左進月亮門為壹長方形外院,院之第五間、第六間房屋之間也為壹月亮門,第六間為廁所;“倒座”正中對雕花木刻“垂花門”,俗稱二門,門的左右是磚墻,迎面為四扇屏門,兩邊有抄手遊廊前院屋門,無遊廊者,由二門右出,有大方磚引路;前院正房三間,高大寬敞。院東西面廂房各三間,有走廊通後院;後院布局亦如前院,只是正房東西兩側各有較矮耳房壹間。有的附加花園,小四合院沒有後院。正房多為長輩居住,廂房各為晚輩住和用作書房、餐室等,耳房各為倉庫、廚房,外院多為傭人居住。前堂後寢,房院聯合,結構方整,寬敞明亮。
/news/2005/2005-11-25/1/7804.html
北京四合院,天下聞名。舊時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觀廟壇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築,便是那數不清的百姓住宅。
《日下舊聞考》中引元人詩雲:“雲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臺百萬家。”這“百萬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說的北京四合院。
為什麽叫“四合院”呢?因為這種民居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圍合,形成壹個口字形,裏面是壹個中心庭院,所以這種院落式民居被稱為四合院。
四合院在中國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根據現有的文物資料分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有四合院形式的建築出現。
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人特別喜愛四合院這種建築形式,不僅宮殿、廟宇、官府使用四合院,而且各地的民居也廣泛使用四合院。不過,只要人們壹提到四合院,便自然會想到北京四合院,這是為什麽呢?
這是國為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規整,十分具有典型性,在各種各樣的四合院當中,北京四合院可以代表其主要特點。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中心庭院從平面上看基本為壹個正方形,其他地區的民居有些就不是這樣。譬如山西、陜西壹帶的四合院民居,院落是壹個南北長而東西窄的縱長方形,而四川等地的四合院,庭院又多為東西長而南北窄的橫長方形。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獨立,東西廂房與正房、倒座的建築本身並不連接,而且正房、廂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為壹層,沒有樓房,連接這些房屋的只是轉角處的遊廊。這樣,北京四合院從空中鳥瞰,就像是四座小盒子圍合壹個院落。
而南方許多地區的四合院,四面的房屋多為樓房,而且在庭院的四個拐角處,房屋相連,東西、南北四面房屋並不獨立存在了。所以南方人將庭院稱為“天井”,可見江南庭院之小,有如壹“井”,難免使人顧名思義,聯想到“井底之蛙”、“坐井觀天”的成語。
北京四合院是名符其實的院,寬敞開闊,陽光充足,視野廣大。
還有壹點,就是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內涵豐富,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居住觀念。
譬如東北地區漢族的套大院(東北農村四合院),符合北京四合院的前兩個特點,但卻不具備文化內涵豐富這壹特點。
舉例說,東北四合院的單扇門(中國傳統多為雙扇門的形式)、堂屋背後設“倒閘”作為貯物間等做法都使人感到是清代山東等地“跑關東”的移民帶去的窮人習慣的延續。
正是因為以上幾個特點,人們往往將北京四合院作為中國四合院民居的典型代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