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貸被嚴打後,催收高利貸也遭遇史上最嚴懲戒。2021,再見高利貸,再見暴力催收。 撰文 | 木音 出品 | 消費金融頻道 高利貸橫行的背後,少不了暴力催收充當“保護傘”。法院、檢察院、警方多方聯動打擊高利貸,依附在高利貸鏈條上的暴力催收、非法催收也被嚴懲。 2020年年底,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刑法修正案(十壹)》,該修正案當中明確對催收高利貸定性,將采取暴力、軟暴力等手段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的行為規定為犯罪。 根據修正案,有下列情形之壹,催收高利放貸等產生的非法債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壹)使用暴力、脅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嚇、跟蹤、騷擾他人的。 近兩年,高利貸等黑灰產業被監管嚴格監控,警方、法院等部門也在加大打擊力度,使高利貸犯罪成本增加。特別是2019年315晚會之後,714高炮被點名,遍布線上線下的高利貸團夥被打掉。 高利貸、套路貸整治過程中,相關的暴力催收公司也被警方陸續端掉,催收行業壹時陷入風雨飄搖。然而,在國家明令禁止暴力催收後,仍有不少非法催收機構不收手,打著科技公司的幌子繼續為高利貸催收。 根據警方公示的信息,去年永康警方將壹個從事暴力催收的犯罪團夥移送起訴,該犯罪團夥23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5000萬元資金遭凍結,另外還被警方扣押手機60余只、電腦23臺。 這家位於湖北武漢的暴力催收公司主要服務對象為網絡借貸公司,在催收手段上冒充黑惡勢力,通過電話語音、短信、微信等方式恐嚇、威脅借款人。當逾期貸款收回時,他們能獲得高額提成。 借款人易陷入高利貸和暴力催收,歸根結底在於消費金融和民間借貸的用戶較多集中在下沈市場,金融知識薄弱,缺少對信貸消費合理規劃和安全意識。壹些高利貸團夥,利用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漏洞,設計出多種多樣的套路貸陷阱坑害消費者。 當借款人債臺高築放棄還款時,便又被暴力催收團夥纏身。有借款人反映,2017年在壹家網絡貸款平臺上借款4萬元,借款期限36個月,每個月還2063元。但合同簽訂後,被貸款平臺以服務費等費用名義扣除數千余元,貸款綜合息費遠超36%。還了20期後,借款人決定暫不還款,隨後被暴力催收公司恐嚇威脅,甚至“抄家”。 疫情爆發以來,部分地下高利貸平臺卷土重來,加之信貸領域壞賬激增,為催收市場創造了空間。壹些非法現金貸平臺大幅增加借款人融資成本,利用信息不對稱盤剝借款人,壹旦借款人無法清償債務,高利貸平臺就會通過外包的暴力催收機構進行催收。 去年以來,高利貸被嚴厲整頓。我國首次從立法層面禁止高利貸、砍頭息。從高利貸和砍頭息被寫入民法典,可以看出國家從嚴整治高利貸的態度,這對規範信貸行業具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同時,為了從源頭斬斷套路貸、高利貸亂象,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民間借貸利率受保護的上限調整為壹年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四倍,以現行壹年期LPR報價3.85%為例,按照3.85%的4倍計算為15.4%。該利率相比傳統的兩線三區,降幅明顯,超出15.4%即為高利貸。 對於消費者而言,該政策能有效杜絕高利貸等亂象,部分現金貸平臺通過服務費、評估費、擔保通道費等附加收費項目增加借款綜合成本的做法,明顯行不通了。 近年來,通過繳納手續費、保證金、解凍金等噱頭,以正規平臺的形式,對借款人實施精準詐騙的案件層出不窮,據統計這壹數據占全部電信詐騙發案數近35%。套路貸在實質上就是高利貸,套路貸橫行增加暴力催收隱患。 隨著打擊套路貸、高利貸專項活動推進,這些犯罪團夥及其背後的技術服務商、數據服務商、支付服務商、暴力催收機構都會壹壹浮出水面。套路貸、高利貸是因,暴力催收是果,想徹底清理暴力催收,必須先搗毀套路貸。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繼續保持對此類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放貸、非法催收犯罪團夥,嚴肅查處由此滋生的倒賣公民個人信息、提供技術支持、資金支付渠道等違法犯罪行為。 如今,禁止放高利貸、催收高利貸面臨判刑罰款,更為嚴格的懲罰措施將會產生史無前例的震懾作用。壹番整治後,壹些催收公司對員工進行合規培訓,培訓內容為催收態度、合規要求等,甚至部分催收公司要求催收員的態度必須按照客服標準來。 “催收機構已經不再敢接高利貸、網貸的催收單子,雖然利潤較高,但風險實在太大,壹不小心就有坐牢風險。”有催收從業者表示,願意接高利貸的催收機構壹般都會涉及暴力催收,它們本身就是黑灰產的重要壹環。
上一篇:古代的服裝是什麽樣的下一篇:贊美朋友烹飪美食的彩虹屁句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