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的文化精神要在現代社會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就必須從傳統形態向現代形態轉型;國學潛在的多重價值要真正被當代人類充分合理地開發利用,就必須經過創造性轉化,依托現代社會的載體,融入現代生活的洪流。
事實上,國學的現代化指向早已成為思想文化界絕大多數人的***識。需要繼續探討的問題是實現國學現代化的路徑。此處仍以儒學的現代化為例,略述己見。
關於儒學現代化的路徑,各派學者尤其是現代新儒家發表了許多有價值的見解。筆者認為,以下三條是不可或缺的:
第壹,雙重批判。任何壹種思想體系,其生命力主要不在於它曾經擁有多少真理,更不在於它擁有不可褻瀆的神聖光環,而在於它始終能夠與時俱進,與世俱進,不斷地在肯定中自我否定,在保留中自我更新,在傳承中自我創造。而批判恰恰是思想文化在揚棄和發展過程中的必要環節。批判包括外在批判和自我批判兩種基本形式。
考諸儒學發展史,明清之際早期啟蒙思想家對宋明理學的批判,曾經在封建社會的歷史語境下將儒學推向啟蒙的高峰,應視為儒學第壹次帶根本性的自我批判。而“五四”新文化運動對儒學的批判,則是第壹次帶顛覆性的外在批判,並成為中國文化現代化的起點,同時也成為儒學現代化的起點。因為正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外在批判,從反面啟示、逼迫和激發了現代新儒家提出“返本開新”的基本命題,對儒學產生“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應。正如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杜維明所說,“五四”時期中國壹批最傑出的知識精英對儒家傳統的批判,對儒家傳統的繼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這種嚴格批判,不把儒家的陰暗面暴露出來,它的真正價值就難以體現。故此,杜維明提出了儒學的“深度反思”和“知識分子群體批判的自我意識”等觀念,彰顯了海外當代新儒家的某種現代眼光和前沿視野,並為儒學現代化提供了壹種動力。
如同其他古老文明壹樣,儒學發展的歷史辯證法就是如此:對它的缺失了解得越全面,它的正面價值就越能確切地把握和充分地開發;對儒學的批判越徹底,它就越能浴火重生,保持恒久的生命力。
第二,文化對話。在全球化背景下,當今世界各種文化互相撞擊,互相交融,跨文化對話成為壹大趨勢。面對這種格局,儒學決不能獨守壹隅,自絕於世界潮流,遠離當今文明,甘當“失語”的思想孤兒,而應沖出歷史的塵封,撲向浩瀚的世界,擔當文明交流的使者,在與當今各種進步文明的對話、交融中,自我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現代化。
儒學歷來倡導和而不同,秉持思想流派交融,尤其是宋明理學,既以孔孟為宗,而又雜糅佛老,縱橫千古,會通百家,終將儒學推向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而今,西方文化固然需要儒學,但儒學更需要西方文化。儒學在走向世界進行跨文化對話的征途中,要積極回應各種挑戰,自留精華,自棄糟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用西方的智性理性彌補自己德性理性之不足,用西方個體本位、感性本位、權利本位的人文主義彌補自己群體本位、理性本位、責任本位的人文主義之不足,等等。如此,儒學才可能自立於世界文明之林,保持和展現自己的活力和魅力,並為人類文明增添新的動力。
第三,現代闡釋。王夫之詩雲:“六經責我開生面。”對儒學經典進行現代闡釋,是儒學現代化的又壹路徑。所謂現代闡釋,即運用現代觀念、現代方法、現代話語對儒學文本作出創造性的解讀和闡發,對其範疇、邏輯、意義進行重組重構,而又不完全遊離文本原意,從而在古代儒學的母體中誕生現代儒學。或如壹位學者所言:“經典詮釋,意在轉達古人的意思,保存文本的原意,使之代有傳接、勿令斷絕;更在於立足不同時代,應對環境變遷,掘發新意,逼顯所蘊,發揚光大其精神。”此即儒學詮釋學的基本意義。雖然現代新儒家能否完成儒學“返本開新”的使命,尚是壹個未知數,但他們的創造性闡釋,卻為儒學現代化拓展了壹個並不狹小的空間,預示了壹種並不暗淡的前景。
總之,儒學應該而且可能現代化,整個國學都應該而且可能現代化。而現代化的國學則構成當代中國文化建設的深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