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地質環境調查的轉型方向

地質環境調查的轉型方向

從服務與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角度來看,地質環境調查需要積極、努力地推動和實現六個轉變。

(壹)在研究對象上,實現從特定的地質實體向地球關鍵帶轉變

限於當時的國家需求與重點任務,過去的地質環境調查往往關註於特定的地質實體。例如,為了滿足經濟建設對地下水資源的需要,水文地質調查主要關註於儲存地下水的含水層,對含水層的組成、分布、水力傳導性質等進行調查和研究,在此基礎上對地下水資源進行評價。生態文明建設將“山水林田湖”視為壹個生命***同體,資源環境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同形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系統。國際上將處於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的交叉地帶,人類與自然相互聯系最為緊密、相互作用最為顯著的地球圈層稱為地球關鍵帶。地球關鍵帶將植物冠層、土壤層、包氣帶、含水層等納入統壹框架,為地質學、水文學、土壤學、生態學等學科交叉融合提供了壹個系統平臺,為氣候變化、生態管護、水資源安全、自然災害防治等重大資源環境問題的解決展示了壹種新的圖景。地球關鍵帶是“山水林田湖”在資源環境科學領域的學術界定,地球關鍵帶科學研究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理論基礎。因此,地質環境調查應以地球關鍵帶為框架,根據認識地球關鍵帶和把握地球關鍵帶規律開展填圖、監測與建模。應當指出,以地球關鍵帶為框架,不是完全擯棄傳統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地質災害調查,而是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對其進行融合、拓展和延伸,使地質環境調查不僅能否服務於資源開發,也能服務於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

(二)在研究模式上,實現從偏重於填圖向填圖—監測—建模壹體化轉變

自然營力和人類活動雙重作用下的地質環境變化,是長期的、緩慢的、漸進的、隱蔽的地質過程與突發的、快速的、災難性的、不可逆轉的地質過程***同作用的結果。對於地質環境管理,了解地質環境要素的變化趨勢比了解地質環境要素的狀態更有意義,實現地質環境要素預報預警需要地質環境過程研究從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刻畫。因此,在地質環境研究模式上,需填圖—監測—建模並重,遵循3M(填圖—監測—建模)循環體系框架,以循環上升的認識過程為主線,從數據采集通向綜合分析(圖5–13)。填圖的目的是精細刻畫地質環境物質組成、結構、空間分布等,包括水文地質調查、地質災害調查、環境地質調查、地質環境健康調查等。監測的目的是獲得地下水、土壤、地質災害、地應力等地質環境要素隨時間變化的動態數據。建模是基於填圖數據與監測數據對水文過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能量遷移過程、生態過程等進行定量化模擬。填圖、監測、建模構成地質環境研究的完整框架,三者相輔相成、循環上升、互為促進。

(三)在效用評價上,實現從偏重資源價值向資源價值與生態價值耦合方向轉變

地質環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兩類資源:壹類是土地、礦產、水等有形的自然資源;壹類是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控水分等無形的生態服務。長期以來,我國走的是壹條粗放式的經濟增長道路,經濟高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資源的大規模消耗取得的。在此過程中,社會高度重視地質環境的資源效用,而忽視了地質環境所具有的環境與生態效用,造成了生產、生活空間的不斷擴展和生態空間的日益萎縮。受此影響,水文地質調查強調對地下水資源量與開發潛力進行評價,而忽視地下水的生態作用;礦產資源調查強調對礦產的經濟價值進行評價,而忽視礦產開發對生態系統的破壞;環境地質調查強調地質環境問題對工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而忽視其對生態系統的負面效應。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加快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場供求、資源稀缺程度、生態環境損害成本和修復效益”。為此,在評估地質環境效用過程中,不僅要評估其資源價值,還要評估其生態價值,全面反映地質環境的實際價值。

圖5-13 地質環境調查的填圖—監測—建模體系框架

(四)在問題應對上,實現從偏重事後應急向事前預警轉變

由於地質環境具有隱蔽性、復雜性、累積性、難控性和壹旦釀成地質災害的不可逆性等基本特征,目前人們對地質環境的認識還遠不成熟。受地質環境調查程度低、監測站點缺乏、歷史資料積累少、技術設備落後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工作,例如地質環境承載力評價、地質災害預警、地震活動預測等,至今尚停留在理論探索階段,難以做到準確的定量評估和預報預警。以往的地質環境調查工作主要集中在區域地質環境調查工作、地質環境問題和地質災害的摸底性調查、地下水資源的現狀調查等方面,而對地質環境中發生的物理過程、化學過程、生物過程等機理研究顯得薄弱。雖然有壹些專家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實際中調查與研究也有所結合,但是調查與研究相結合的深度、廣度仍非常局限。為了滿足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地質環境調查工作需要實現從地質環境問題發生後的綜合治理向有預見性的事前調控轉變,從單純的技術調控向系統的技術、政策、制度等綜合調控轉變。

(五)在組織實施上,實現從單純依賴地質部門向聯合大地學部門轉變

生態文明建設是壹項系統工程,既涉及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農業、林業、水利、地震等資源環境部門,又涉及發展改革、工業與信息化、建設、科技等社會經濟部門。國土空間具有多重功能與屬性,各個部門管理職能在實現過程中,往往存在空間重疊與功能沖突的情形。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不僅需要各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推進本領域的生態文明建設,而且需要各部門間的溝通合作與無縫對接形成完整的體系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體系的重要支撐,地質環境調查要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這壹要求,壹方面要責無旁貸做好巖石圈的地質框架構建與地質過程研究,另壹方面要遵循地球關鍵帶的框架,主動聯合其他資源環境機構推進地球表層圈層的調查與研究,采用地球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探索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解決途徑。

(六)在國際視野上,實現從偏重解決國內問題向積極參與全球地質環境治理轉變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在全球經濟中所占比例不斷上升,國際社會期望我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同時我國也有更多的意願和能力來分擔更多的國際公益事務。在經濟全球化、區域壹體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時代背景下,我國提出了“壹帶壹路”的重大倡議,得到了國家社會高度關註。2015年發布的《推動***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在投資貿易中突出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和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建綠色絲綢之路;促進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過去,在地質環境調查工作中,強調通過國際合作學習國外的先進理論、技術與經驗來解決國內的地質環境問題,而較少參與全球層面的、跨國區域層面的重大國際項目,解決國外的地質環境問題。根據***建綠色絲綢之路以及其他國際環境保護需要,我國應積極參與全球地質環境治理,通過科技合作、技術支持等形式,加強全球性、跨國性重大地質環境問題的調查與研究,推動全球環境保護行動不斷向縱深推進。以參與全球或區域地質環境治理,服務和支撐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 上一篇:土木工程建築施工特點分析?
  • 下一篇:夏天釣鯽魚用什麽餌料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