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業結構?
世界城市化的歷史表明,產業結構的調整是推動城市化的主要動力。城市化的本質是生產力變化導致的人口和其他經濟要素從農村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並且表現在生產方式上,即產業結構的大規模調整,即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各種非農產業部門轉移。因此,產業結構的變化必然反映在城市化的變化上,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賴於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的提高,兩者幾乎同時進行,即工業和服務業就業比重每增加1%,城市化水平也增加1%。如果第壹產業比重低,而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相對高,城市化水平相對高,反之亦然。?
長期以來,由於受觀念、體制、資金、技術等因素的制約,西部產業結構調整十分緩慢。產業結構不合理直接導致就業結構不合理。不合理的產業結構使得西部地區大量勞動力停留在農村,影響了農業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化,是西部地區城市化水平落後的主要原因。
(2)經濟增長?
從各國城市化發展的歷史來看,城市化與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很強的正相關關系。經濟發展推動了城市化的步伐。隨著經濟發展增加經濟收入,人們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會產生更高層次的需求,但不同層次需求的收入彈性是不同的。在眾多商品中,農作物產品的需求收入彈性較低,對該類產品的實際需求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相反,制造業產品和服務需求的收入彈性更高,收入的增長導致對它們的需求增長更快。因此,經濟增長會帶來需求結構的變化,必然導致投入結構(資本和勞動力投入)和產出結構從第壹產業向第二、第三產業的大規模轉移,導致資本和人口在空間上的高度集中,從而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3)財務狀況?
城市化實際上是壹個經濟發展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而這壹過程的核心問題是區域工業化的過程,從而導致對資金的強烈需求。壹方面,工業化,特別是農村工業化,需要足夠的資本積累,才能發展制造業和相關的資本密集型基礎產業,進行周轉時間長的基礎設施建設。另壹方面,城市化需要為農村人口的轉移提供充足的城市基礎設施,城市要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中心,需要建設現代化的設施,發展現代服務業,這些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投入。
(4)區位因素?
世界上各種資源分布並不均勻,所以城市總是在地理、氣候、圖紙、礦產資源、原有經濟基礎好的地區產生和發展;並不斷吸引人口和資本向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較好的城市聚集,從而體現不同的利益差異。因此,沿海港口、河岸和鐵路線不僅數量多,而且規模大、發展快、效益好;相反,“貧困村”往往在“窮鄉僻壤”。地理位置沿海、濱江城市或靠近現有大城市的地區總能得到更快的發展。由於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不平衡,造成資源供給的區域價格差異,影響城市的分布和產業布局。在自然資源稀缺或長期難以利用的地區,城市化水平總是落後於資源豐富或利用條件較好的地區。?(5)基礎設施狀況?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資源要素,包括人力資本、醫療衛生條件、通訊交通設施等,在特定的區位形成了大量的集聚,這些要素在城市化進程中也起著積極的決定性作用。根據集聚經濟理論,城市經濟具有規模遞增的特征。具有壹定規模的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更好的生產、金融、信息、技術、醫療衛生服務,以及集中、大規模的商品市場和勞動力市場,因此具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和城市吸引力,因此會進壹步推動城市化的發展。?交通條件的改善將有助於增加區域的可達性,縮短城鄉之間的空間距離感,從而推動城市化進程。由於資金缺乏、技術落後、地形復雜,西部交通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難度極大,使得西部交通建設十分落後。2001年,全國鐵路總裏程58655公裏,與東部有非常明顯的差距。交通和通訊條件的落後進壹步阻斷了西部地區城鄉之間的聯系,增加了西部地區推進城市化的難度。
(6)政策支持?
客觀地說,我國東西部地區城市發展不平衡既是歷史進程的沈澱和延續,也是政策戰略性引導的結果。改革開放以來,不平衡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得國家在東部投入大量資金建設各種基礎設施;給予東部企業各種優惠待遇;沿海地區建立特區、開放城市和保稅區,極大地推動了東部地區的城市化進程。最明顯的例子是,深圳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壹個小漁村迅速發展成為壹個國際現代化城市。但是,在西部地區,國家並沒有采取這壹系列措施。長期以來,作為東部地區的資源提供者和產品銷售市場,城市化進程自然緩慢。?
(7)外向?
區域開放程度也是影響城市化的重要因素。壹般來說,區域開放度越高,生產要素的區際流動越快,產業吸納勞動力的能力越強,有助於推動城市化進程。?
進口替代內向性高,城市開放度小,生產要素區際流動遲緩,城鎮動力機制弱,吸納勞動力能力低。據統計,發展中國家在進口替代階段,產業吸收勞動力的速度壹般只有2.5%-3%,和人口增長差不多;而出口導向具有較高的對外響度、較大的城市開放度、頻繁而大量的生產要素區際流動、較強的城鎮動力機制,因而具有較高的吸納勞動力的能力。發展中國家現階段,勞動力的產業吸收率壹般達到5%-6%,幾乎是進口替代階段的兩倍。韓國和臺灣省采用出口導向型發展戰略來加速工業化和推進城市化。
(8)科學和教育水平?
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成果的推廣應用,勞動生產率將大大提高,經濟增長將加快;同時,深刻改變著產業結構、勞動組織結構和物質空間結構,影響著城市化進程。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將大大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城鄉文明的融合;同時,深刻改變就業結構、勞動組織結構和物質空間結構,推進城市化進程。然而,西部地區的科技進步和教育水平長期落後於東部地區。2000年,西部地區的文盲率和受過小學教育的人口比例高於東部地區,而初中、高中、中專和大學教育的人口比例遠低於東部地區,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落後的科教水平進壹步影響了西部經濟的活力,加深了城鄉文明的差距,增加了西部地區推進城鎮化的難度。
(9)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改革開放後,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給中國的城市化註入了新的動力。事實上,無論是發達的西歐工業國家,還是新興的亞洲工業國家,在城市化的初期,農村和農業的發展以及以此為基礎的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對於推進城市化更為重要。
農業和農村發展在促進城市化方面的作用因國而異。就亞洲國家而言,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農業的深度發展和農村工業化的加快,都提高了農村容納人口的能力;二是農村經濟的發展縮小了托達羅所謂的農村與城市的預期收入差距,也起到了緩解人口向城市遷移壓力的作用;第三,農業農村的發展擴大了城市工業和服務業發展的市場和需求。第四,基於農村發展的小城鎮發展有利於形成合理的城鎮體系,從而促進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
(10)人口密度?
根據壹般經驗,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區,相應的城市化水平也較高。人口密度比較高,人均耕地面積小。農村人口無法依靠土地生存,或者說有限的土地無法提供足夠的生活資料。他們有更強的壓力和動力從事工業生產和服務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而且城市發達的工業和第三產業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較高的收入,收入差距吸引了更多的農業勞動者進入城市。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對農村居民也有很大的吸引力。這促使農村人口向城市大規模轉移。中國東部的人口密度遠高於西部,相應的,中國東部的城市化水平也遠高於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