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末臨近,公募基金冠軍“爭霸賽”進入了最後的沖刺階段。
截至目前,黃海在管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以較大優勢領先,有極大概率成為年度權益基金“冠軍基”。復盤公募圈的基金冠軍“爭奪戰”,行業的快速發展和變化尤為明顯。今年,壹眾知名基金經理的產品受到挑戰,小規模“黑馬”則頻頻嶄露頭角。
在最後沖刺階段,部分基金經理選擇以防禦為主,也有部分基金經理認為可以關註壹些新的行業機會,例如發展和安全主題等。而對於明年的主線,市場目前仍在探索和尋找。
權益基金“期末考”倒計時
按照基金類型來看,今年靈活配置型基金“奪冠”的概率最大。目前暫列第壹的是黃海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位列第二的也是黃海在管的基金萬家新利;此外,由繆瑋彬在管的金元順安元啟目前位列第三,這只小盤價值風格型基金今年以“黑馬”壹般的表現被眾多投資者關註到。
偏股混合型基金中,目前暫列第壹的是黃海在管萬家精選A.此外,周海棟在管的華商甄選回報A、金拓在管的中融研發創新等排名也相對靠前。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張媛、湯戈在管的英大國企改革主題,白冰洋在管的中銀證券優勢制造A,蓋俊龍、廖星昊在管的紅土創新醫療保健等都有不錯表現。
以目前業績保持領先的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為例,該基金截至三季度重倉的絕大部分是能源股。其中,中國海油、中國神華等相較今年6月底有較大幅度的增持,潞安環能、山西焦煤、陜西煤業等也是自今年壹季度起進入了重倉股的行列。
值得註意的是,上述許多基金在今年年中就基本鎖定了自己領先的業績排名。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和萬家新利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就位列靈活配置型基金中的第壹和第二位,上半年的收益率分別為52.63%和46.80%。不僅如此,萬家精選A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為40.77%,在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位列第壹;英大國企改革主題今年上半年的收益率為17.83%,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位列第壹。
在貓頭鷹基金研究院總經理矯健看來,今年的權益市場受宏觀的影響較深,結構性的行情給了擅長傳統板塊的基金經理較大的發揮空間。他認為,今年業績排名靠前的幾只權益基金下半年的凈值表現普遍沒有上半年那麽突出,這或許是受到了能源股價格調整的影響。不過,由於這些基金在上半年已經形成了較大的業績領先優勢,這壹優勢在下半年仍然得到了保持。
此外,矯健認為,金元順安元啟作為壹只偏量化再平衡策略的權益基金,在和傳統主動型權益基金的業績比拼中體現了壹定的競爭力,量化產品能有較好表現這壹動向值得關註。
公募圈的“冠軍”爭霸往事
在公募圈的歷史上,壹些年份的權益基金冠軍爭奪戰可以用精彩紛呈來形容。
2009年的公募排名之戰讓不少老基金人記憶猶新。彼時,華夏基金的王亞偉、銀華基金的陸文俊和新華基金的王衛東等人上演了壹場激烈的“奪冠”角逐賽。截至當年12月9日,王衛東掌舵的新華優選成長緊追王亞偉在管的華夏大盤精選,兩只基金的凈值增長率相差不到2%。在2009年的最後壹天,王亞偉的華夏大盤精選發起最後攻勢,單日凈值上漲0.51%,成功超越了自12月24日起就占據了第壹名寶座的銀華核心價值優選。
當年,華夏大盤精選以116.19%的凈值增長率奪得當年開放式基金排名的冠軍,銀華核心價值優選以116.08%的凈值增長率位居第二,僅落後華夏大盤精選0.11%,王衛東的新華優選成長以115.21%的凈值增長率位居第三,和冠軍的差距也不到1%。
除此之外,也有壹些堪稱經典的逆轉事件。2013年的公募年度冠軍——中郵基金的任澤松就曾在最後時刻與下壹年的公募年度冠軍失之交臂。他在管的中郵戰略新興成長在2014年的前三季度仍保持著比第二名高出17個百分點收益的優異成績,然而,隨著當年四季度藍籌股行情來襲,由王君正、鄢耀管理的工銀金融地產後來居上,以單季度超50%的凈值增長率鎖定第壹名,偏好持有創業板股票的任澤松也因此失去了冠軍寶座。
復盤公募歷年的冠軍爭奪戰,可以明顯感受到行業的快速變化。券商中國記者註意到,截至三季度末,今年業績靠前的權益基金很多規模都不大,多只基金的規模在20億元以下。與之相對應地,規模較大的基金產品出現回撤的情況也十分普遍。例如,華南某公募壹只規模500億元以上的消費基金年內回撤超過25%,華東某公募壹只規模500億元以上的醫藥基金年內回撤在26%左右,華南另壹家公募的壹只規模100億元以上的科技基金年內回撤也超過了22%。這些基金分屬不同賽道,卻有著相近的收益表現。有業內人士評價稱,這意味著即便是對於經驗豐富且受到市場認可的基金經理來說,今年的權益市場也不太容易把握。
沖刺和展望將如何?
經歷了充滿挑戰的11個月,對於即將到來的最後壹個月,基金經理將如何操作,進行最後的沖刺?
萬家雙引擎基金經理葉勇的態度相對審慎。基於宏觀周期的判斷,他在年末配置策略上仍將以防禦為主。他會重點關註煤炭為代表的上遊資源股、大金融股以及其他低估值的原材料行業龍頭股,諸如化工、鋼鐵等。
中信保誠基金研究部總監吳昊則認為,短期來看,有多個板塊存在利好,包括疫苗、醫療基礎設施、建材、家居、黃金、銅等。不過,中長期來看,統籌發展和安全仍是主旋律。安全方面,他會圍繞強基補鏈、進口替代、軍隊現代化,在國防軍工、電子、計算機以及相關專用設備、材料方向尋找機會;發展方面圍繞政策性金融工具尋找機會。
展望明年,葉勇認為,從市場風格主線研判來看,需要充分考量2023年大宗商品價格趨勢。當前上遊商品庫存總體處於低位,疊加2023年國內宏觀周期見底回升上行,預判2023年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上行概率較大。他認為,這將對股票市場風格產生較大影響,資源股和價值股將占優。後市配置策略方向上,他重點關註低估值上遊資源股和低估值價值藍籌方向,包括金融、化工、建材等。
吳昊表示,前期判斷A股市場類似困境反轉資產,近期國內經濟、全球流動性均出現顯著改善,高賠率可能短期轉化為階段性上漲。他認為,目前市場短期仍未尋找到清晰的主線,更多地在交易邊際的改善,例如傳媒板塊等;以及左側低位資產的景氣預期扭轉,例如半導體設計、券商、通用機械板塊等,總體輪動較快。展望明年,他關註機械設備、食品飲料、有色金屬、電子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