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最沈重的節日。在年三十的豐盛晚餐後,人們會圍著壁爐放哨。午夜壹到,人們立即焚香點燭,在祭壇上供奉豬肉、全雞、粽子、湯圓、米酒等祭品。孩子們燃放鞭炮。在許多地方,壯族婦女立即拿著水桶或竹筒到泉水和河流中打“新水”,以求好運。男人們提著燈籠跑去廟會燒香燒紙。有的地方打開了大門,壹家人聚在院子裏祭奠東方,祝福:“東方意大利年年盈利,今年比去年還要好!”
初壹,大部分地方的強人不去拜訪。人們白天吃湯圓,晚餐吃肉菜,以為這樣可以消災得病。高壹有很多禁忌。這壹天禁止說不吉利的話。禁止用剪刀,怕過年了,家人口若懸河,罵罵咧咧;不要掃地,怕賠錢。不準在幹巴外拿東西,也不準把東西借給別人,怕家財外流。有的地方禁止敲鑼打鼓,怕驚擾鬼神,但有的地方可以敲壹個人高的牛皮大鼓,周圍幾十裏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很多地方從初壹到初五,爐子裏要燒壹塊硬木,不能熄滅,表示兒孫長,煙火不斷。這壹天不允許殺生。豬、雞、鴨必須在過年前幾天清理幹凈,用於祭祀和食用。
壯族人不跪拜、跪拜、握手等禮,而是通過語言和豐富的表情充分表達節日的問候。當人們在村子裏或路上相遇時,他們會互相祝賀“恭喜發財”
從初二開始,親戚朋友開始互相拜訪。尤其是嫁出去的女兒。帶幾斤肉雞鴨等禮物,和老公孩子壹起回娘家過年。結了婚的姐妹借此機會相聚道別。
按照通常的概念,整個正月都屬於壹個節日。所以雲南文山的壯族要打壹月銅鼓,跳壹個月。其他的在美麗的河流和山谷裏,年輕人在那裏舉行歌會或舞獅,在大廳裏玩耍,聽壯劇,等等。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人們沈浸在節日的氣氛中。
馬怪節
這是流傳在紅水河沿岸的東蘭、鳳山壹帶的古老節日。每年從正月初壹開始,用壹個月的時間,經歷三個階段:尋丐、孝、陪丐、葬丐。關於這個節日有兩個故事,其中壹個說的是很久以前,兒子吃了老子,殺了母親過年。後來,孝順父母的林東試圖殺死他的父母,但他不讓。他也不吃別人父母的肉。後來我媽去世了。他用棺材守靈。在房子外面,蚱蜢無視林東的悲傷,這讓人心煩意亂。壹怒之下,林東用開水澆蚱蜢,結果釀成大禍。大地破蛙,太陽紅如火,大地因幹旱而龜裂。後來布洛陀和姆羅佳說馬懷不是凡人的東西。她是天上雷坡的天女。壹被稱為天才,她只好陪罪,請馬懷回村過年。這就是馬懷節的由來。另壹個故事說,雷王的兒子馬怪是作為天使被派到人間的。他壹叫雷王,就給天下降下了雨,所以人們都很感激他,哀悼他的死,比如向考聰致敬。這些傳說都與麥堆是壯族的圖騰有關。
三月三節
3月3日是清明節,也是壯族的歌節。清明節是受漢族的影響。然而,壹些強壯的人在3月13日、14日和26日清明節掃墓,這與漢族有很大不同。強人們很重視祭祀掃墓,所以全家都會出門帶上五色板、肉、香、紙橫幅到祖墳祭拜。在山野,鞭炮聲不時傳來,而且持續了很長時間。山丘上,森林裏,墳頂的竹竿上飄著白色的精靈,營造出壹種神秘而肅穆的氣氛。按照壯族的習俗,供品必須在野外吃,有的地方會扔掉。迷信認為帶回家會招鬼進門。
在許多地方,同時為三月三歌會舉行盛大的歌會。近年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這壹天定為壯族的節日。第壹屆歌會於65438年至0984年在南寧舉行,來自各縣的700多名歌手登臺表演,使三月的郯城成為壹片歌舞的海洋。甚至外國朋友也漂洋過海,與壯族人民分享節日的喜悅。這期間經常會有祭祀神靈、耍把戲等迷信活動。但更吸引人的是搶煙花、演戲、雜技、武術表演、舞彩龍、舞彩鳳、唱采茶詩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近年來,增加了新的戲劇、電影和球類運動。然而,青年男女的註意力大多不在這方面,而在於如何通過歌會找到心儀的另壹半。
牛魂節
每年四月初八是牛魂節,也叫脫軛節。在強者的心目中,牛是天上的聖物,不是地上的普通動物。有壹個故事說它是在四月初八出生在天上的,所以那天是牛王的生日。當初因為陸地上巖石裸露,黃土看不到邊,空氣中彌漫著沙塵,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活。牛王奉命從天而降,來到人間播種草類植物。本來打算分三步撒草種,結果壹次撒了三次湖,使得雜草叢生,侵占了田禾。因此,他被懲罰留在地球上吃草。但上天並沒有忘記。每年四月初八,牛王默從天而降,保護牛免於死亡,因為這是牛的節日。在這壹天,人們和牛停止工作。主人把糯米蒸飯泡在楓葉裏,然後捏壹個球讓牛先吃。牛棚外有壹張小矮桌,上面擺放供品,點上香燭,供奉牛王默。人們也唱民歌和五顏六色的曲調來慶祝牛的生日。
壹個金末節
每年六月的第二天是大王節,這是為了紀念敢於反抗封建皇帝的壯族英雄墨夷。柳江、龍江兩岸的壯族人都把他當祖宗,神龕上寫著他的神位。每年六月二日是小祭,六年壹次大祭。小祭祀是殺雞鴨,燒香祭祀,求他保佑強家平安。大祭祀非常隆重,將在墨夷國王廟舉行盛大儀式。有兩只動物供祭,即壹頭豬和壹頭牛。祭祀的方法也很特別。十二道菜要用豬和牛的不同部位,比如肉、骨、肝、腸,缺壹不可。妳不能同時做十二道菜,同時放在神壇上。相反,您可以壹次發送壹個。十二道菜做好了,就可以燒紙行禮了。祭祀結束後,按照村裏的戶數分好每壹道菜,每戶壹人參加晚宴。
鬼節
7月14日至16日是中秋節,俗稱鬼節。這是強者的大節日,僅次於春節。從七月初七開始就有節日的氣氛。七月七日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受漢族的影響,壯族人也很同情這對很少見面的夫妻。不過壯族也有另壹種說法,說今天是仙女洗澡的日子,用水染布、做醋、熬藥特別好。因此,到了中午,家家戶戶的人都跑到河邊或山泉去打水。在壹些地方,第七天被視為女兒節。嫁出去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工壹樣跨過鵲橋去找老公,反而離開婆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農歷七月初七過後,人們為中秋節做商品,忙著搶購香燭和鬼紙。節日到了,家家戶戶都殺雞殺鴨殺豬,壹派節日氣氛。有些地方,從第七年的第七天開始,用水煮新鮮的竹筍來迎接祖先。14日大祭開始,桌上擺滿了豬肉、全雞、全鴨、米粉、餅、糍粑、糯米,壹直到16日。每次開飯前,都要把供品加熱,祭祀祖先,才能開飯。祭壇下有壹個大紙袋,裏面裝著鬼衣和用藍、白、紫三色紙剪成的紙錢。每次祭祀都要燒壹些。燒完後,用芭蕉葉、芋頭或荷葉把骨灰包起來。16號最後壹次燒的時候,包成兩個大袋子。壹個老人戴著壹頂竹帽,用壹根竹棍把它扛到河邊,讓它在水面上沈浮。也有人燒紙船、紙馬、紙房子,讓祖先滿載而歸。
弗羅斯特下降節
第壹個霜降節是紀念抗擊外來侵略的女英雄岑余音的節日。它已經有360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流行於大新縣的夏磊、雷平和鮑旭,但它的影響延伸到天等、靖西和德保縣。在日落的清晨,人們帶著糍粑、糯米、肉、香等聚集在余音寺。清代不僅百姓祭祀,身著官服的國家官員也帶領百姓跪拜祭奠。1949之後,沒有提供。但是紀念活動還是很熱烈,有表演,唱民歌,舞獅等等。
泰王街
王泰壯族的節日是在農歷七月二十日晚上。老人用月亮預測下半年的氣候,如晴好明月,下半年風調雨順,雲遮月則幹旱。節日歌曲,別有情趣。年輕情侶加入演唱會可以互相幫忙,就是老婆唱不了對方,老公隨時幫忙還歌。如果丈夫不會唱另壹邊,妻子也可以演奏。唱歌的時候男女都有壹個主唱,接下來的觀眾可以隨心所欲的參與其中壹個。
布料幹燥部
在農歷二月初二,壯族婦女從櫃子裏拿出自織自染的布,展示在露臺上,甚至在田野裏。晾完布,姑娘們精心打扮起來。男孩們也穿上了新的節日服裝,在村子裏四處遊行,尋找布料多、質量好、手藝好的女孩。民間傳說:壯族的造物者布洛陀,在這壹天讓太陽發出強烈的火焰,播撒殺蟲劑。這壹天,布幹了,蟲子不吃,不發黴,不掉色。
花卉節
農歷二月初二是壯族的花節。節日在壹個有高大木棉樹的地方舉行。年輕男女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身著民族服裝,有五色糯米飯、年糕或粽子,還有給戀人的頭巾、千針新鞋等禮物,尤其是繡球。人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綠樹之間,唱著山歌,贊美情侶,贊美彼此,尋求愛情,贊美百花仙子的美麗和幹凈。唱到深情,繡球飛向他的心上人。日落時分,按照傳統習俗,人們從四面八方向高高的木棉枝頭拋繡球。扔完之後,五顏六色的球堆在木棉樹上,就像仙女的霓虹裙。人們用這種方式祈求百花仙子的幸福。
達努節
農歷五月二十六至二十九。從26號開始,家家祭祖。做壹壇小米酒,封在香爐旁邊。祈禱文說這是給麥洛的,祭品中必須有三兩黃麻。夜深人靜時,主婦悄悄包好粽子,不讓任何人看見。做好之後,她叫她的家人來吃。27日,老人打鳥。二十八宰豬宰羊,親近朋友互動,敲銅鼓唱酒歌。29日,全村男女歡聚壹堂,提著肉和酒,提著銅鼓在山頂上擺歌擺宴。男男女女唱歌打鼓,中老年人喝酒背《笑酒話》,小孩子放鞭炮學打鼓。還有賽馬和射箭。